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9251|回复: 8
 1熊猫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人物·人事儒枭吴佩孚留墨蓬溪城

 [复制链接]
⊙作者:胡传淮

  古邑蓬溪,碧山环绕,溪水如带,古今名流,题咏甚多。县东石鱼山“桂府”二字,即为民国风云人物、一代枭雄吴佩孚所题写。

吴佩孚在《时代》周刊的1924年9月期上成为第一个登上《时代》封面人物的中国人


  吴佩孚系山东蓬莱人,北洋军阀巨头。尽管他政治反动,但却有爱国的一面。他在当权时不借外债,失败后不入租界,是一位有气节的爱国军人。“五四”运动时,吴佩孚通电支持学生运动,反对段祺瑞政府在巴黎和约上签字;1932年,溥仪任伪满洲国皇帝,吴氏通电声讨;抗战爆发后,他断然拒绝出任日本伪职。
  1927年,吴佩孚在北伐战争中被打败。7月流寓到四川,依附地方军阀杨森等人,先后在奉节白帝城、万县、大竹、达县、宣汉等地蛰居四年。1931年5月,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中原混战年余,蒋介石拟借吴佩孚收拾北方残局,电请吴氏去南京会晤;华北北洋派也促吴北上,共抗南方。于是,吴佩孚决计离川,欲谋东山再起。
  行前,川北军阀李家钰、罗泽洲电请吴佩孚前往南充、三台,浏览嘉陵山水。吴回电表示“佩孚野鹤闲云,踪迹所至,务请诸公视为寻常羁旅,但期快谈风月,一偿夙愿,万勿稍事供张。”吴佩孚于1931年5月22日从宣汉下八庙起程,经过达县、广安,于6月17日到达南充,受到李家钰、罗泽洲的热情接待,吴氏还为李家钰题写了一副集句对联:“寒声一夜传刁斗,将军三箭定天山。”
  蓬溪县当时为李家钰防区,7月3日,吴佩孚从南充出发,来到蓬溪游览。全国政协《文史资料选辑》(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合订本)第十四册载:吴佩孚于“7月3日赴潼川,沿途经蓬溪、射洪,均曾流连风景。7月8日始抵潼。”可资佐证。
  吴佩孚来到蓬溪时,县长张汉中集合地方士绅赴县城东郊迎接。吴佩孚乘着大轿,随行者有他的妻子张佩兰(人称帅夫人)、儿子(人称少帅、十余岁)以及“行辕八大处”随员、卫队等百余人。蓬溪县长张汉中系四川陆军军官学堂毕业生,以团长驻防蓬溪,兼任蓬溪知事。他在上司李家钰的函示下,对吴佩孚接待热情周到,日日陪侍盘桓。
  吴佩孚文武双全,书画名气甚大。画精墨竹、松石、芝兰,书工狂草。吴氏所着《蓬莱诗草》序文说:“所为诗书画,上干苍昊,挺然劲气”,超凡脱俗。加之吴氏曾经是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名气颇大。所以,吴到蓬溪后,县上士绅纷纷前往谒见,争着要求吴氏题写门额、对联、条幅,吴也有求必应,市上宣纸被搜买一空。对来访者,吴氏不谈政治,只谈诗文和四书、五经、孔佛,大讲“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一类的易理。
  吴佩孚游览了蓬溪县城名胜,他对蓬溪鹫峰寺、白塔、文庙、城隍庙赞叹不已。他还登临了林泉清绝、景致极佳的石鱼山。该山位于城东里许,明正德年间山半建祠凿石得化石鱼,鳞甲宛然与活鱼无异,山以此得名,有清泉从石隙中溢出,清冽异常,长年不涸。山顶建有梓潼宫,清道光十一年(1831)蓬溪知县刘有仪,从新都移植丹桂266株,环山遍植,取名“桂府”。每当清秋,飘香四野,浓郁袭人,游人如织,题咏甚多,满怀诗意满身香。正如清代文人江维藩《梓潼宫桂府》所云:“崔嵬桂府傍蓬莱,尽是刘郎(指刘有仪)手自栽。怪得香风携满袖,石鱼山上看花回。”
  吴佩孚登上石鱼山桂府,凭栏远眺,但见川中丘陵、蓬溪山水,如诗如画,一种宠辱皆忘之感,不觉油然而生,正欲寻句口占,忽见一位蓬溪耆旧疾趋上前,拱手施礼道:“大帅学富五车,书法高妙,誉满京华。这次路经吾县,敬请留一墨宝,以作纪念。”吴沉吟片刻后,即脱掉长袍,抓起斗笔,题书了两个一米见方的楷体大字“桂府”。其后,人们捐资请蓬溪雕刻名家范木匠刻就制成横匾,悬挂于石鱼山桂府。
  离开蓬溪时,为了感谢蓬溪县长张汉中的殷勤款待,吴佩孚还将他搜集古人有关礼教的著作汇编而成的《循分》一书,赠送给张汉中。并附以短札云:“礼教救国,为亘古不易之论,故虞契敷陈五教,姬公制作周礼,汉唐宋明因之世绵国祚。秦政五季废之,以速灭亡。佩孚有鉴于此,治军洛水时,曾着短篇,以教军士,惜未扩而充之。迨到蜀后,日事闲暇,乃总揽圣经贤传,选其与礼教有关者,汇集成书,名曰《循分》,籍救国危。质诸高明,尚希指正。”
  吴在蓬溪流连风景数日,后经过射洪,于7月8日到达三台;12日到新都;16日到成都;27日游青城山。后离川入甘肃;冬到北平,结束了在四川的流寓生涯。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慕陶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慕陶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慕陶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慕陶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慕陶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慕陶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清诗人张船山故里漫志 “千金小姐”的由来:浣纱女为爱投江
2# 四姑娘山
 孟良 发表于: 2009-8-1 16:33:35|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进来看看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仁者乐山 发表于: 2009-8-3 09:53:50|只看该作者
“尽管他政治反动,但却有爱国的一面”。
不知吴佩孚政治反动之处,是指镇压二七大罢工吗?
4# 金佛山
 风雪浪子 发表于: 2009-8-3 16:22:53|只看该作者
吴的书法造诣是很高的。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leikang 发表于: 2009-8-3 16:47:35|只看该作者
吴的书法造诣是很高的。
风雪浪子 发表于 2009-8-3 16:22

对头,下图是我见识过的他的墨宝。

惠我蒸民,吴佩孚于中华民国二十年季春书写的牌匾
地点天师洞·青城山景区·青城山镇·都江堰市·成都
时间2004-07-28 9:43:10

6# 青城山
 楼主|慕陶 发表于: 2009-8-6 23:37:08|只看该作者
吴佩乎的诗和书法,在民国时期流行颇广,现在难寻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楼主|慕陶 发表于: 2009-8-20 11:00:25|只看该作者
蓬溪名胜众多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蓬溪宝梵寺明代壁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蓬溪宝梵寺明代壁画  照片 297.jpg  保存到相册

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蓬溪清代奎阁
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蓬溪清代奎阁  照片 067.jpg  保存到相册
8#
 楼主|慕陶 发表于: 2009-8-22 21:31:29|只看该作者
蓬溪古城风光

吴佩孚所见蓬溪古城
吴佩孚所见蓬溪古城  蓬溪古城.jpg  保存到相册

吴佩孚所见蓬溪古城
吴佩孚所见蓬溪古城  蓬溪古城1.jpg  保存到相册

蓬溪古城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9#
 楼主|慕陶 发表于: 2011-4-29 09:56:45|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3 13:46, Processed in 2.652005 second(s), 12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