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616|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植物·微生物金沙“古蜀大社”:3000年前蜀王祭天处

 [复制链接]
──金沙遗址公布最新考古研究成果,其祭祀坑原来是座有顶木质高台祭祀建筑
  金沙遗址重要文物,均出土自古蜀人拜祭天地的“祭祀区”。而集中着这些出土文物中90%,数量多达6000多件的地域,正是祭祀区东部一块长85米的人工堆砌“黄土台”。这里有9个神秘柱洞遗址,这祭祀区唯一的建筑遗址到底是个啥模样?谜底在昨日终于被揭晓──
  昨日,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公布金沙遗址又一项重要考古发现:曾出土太阳神鸟金箔、黄金面具、数以吨计象牙等宝贵文物的祭祀区“黄土台”,实际是一座“木构高台祭祀建筑”。中国著名建筑考古学家杨鸿勋认为,时光倒流至公元前1200年~公元前900年,祭祀坑内那9个圆角方形柱洞遗址之上,矗立着一座神圣威严的“古蜀大社”,长长的台阶、盖满草或树皮的斜屋顶……无不透着它仅容蜀王一人登顶的威严。
  金沙遗址博物馆负责人表示,对杨鸿勋研究成果分析研究后,将争取复原“古蜀大社”,让公众能亲眼见到这诞生在古蜀王国最鼎盛时期建筑的真面目。

神秘祭祀建筑木质平台还是图腾柱?
  金沙遗址博物馆副馆长朱章义介绍:“金沙遗址祭祀区在建造黄土台前,主要祭祀用品是石器和象牙。在建造了黄土台后,突然大量使用金器、铜器、玉器等作为祭祀用品,这座神秘建筑存在的时期,显然是金沙遗址最为兴盛的阶段。”
  2002年12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金沙遗址祭祀区东部第7层下,发现一个建筑基址。这是祭祀区唯一的一处建筑遗址,仅存9个柱洞,其中两个柱洞在机械施工时遭到破坏。柱洞均为圆角方形,边长0.45米,深度约1.3米。整个建筑遗迹平面呈长方形,西北—东南向,与当时北面河流的方向一致。
  9个柱洞直径达到45厘米,显得非常粗大,3000多年前矗立其中的立柱全部为圆角方形。在金沙遗址迄今所发现的160余座建筑中,即使像宫殿建筑那样高等级的建筑立柱,其直径也仅有20厘米左右,且为圆形。有趣的是,这座等级极高的建筑,正好建在集中着绝大部分金沙珍贵文物的“黄土台”之上。
  根据地层堆积和出土文物分析,该建筑遗迹的修建时代约在商代晚期,废弃在西周前期,即公元前1200年──公元前900年,使用时间近300年。种种迹象表明,这处建筑遗迹应与祭祀活动相关,可以称之为“木构高台祭祀建筑”,但完整的建筑是什么形状存在争议,有的专家认为是一个简单的木质平台,还有学者认为就是9根图腾柱。

有顶“古蜀大社”仅容古蜀王一人登顶
  “木构高台祭祀建筑”样貌逐渐显现,它不是一处单纯的木构平台,而有着一个类似亭子的顶部构造,一条长长的阶梯从地面延伸到亭子下的平台,结构高大威严。拥有唯一登顶特权的古蜀王,就是在这里率领万民,手捧金器、玉器、象牙等贵重祭品,拜祭天地万物。
  2009年底,中国著名古建筑专家杨鸿勋先生来到金沙遗址,对祭祀区这座建筑遗迹进行仔细考察。昨日,他再次来到金沙遗址博物馆,发布最新研究成果:“木构高台祭祀建筑”是一处神圣的祭祀建筑──社。
  “我给它起名‘古蜀大社’。”杨鸿勋介绍,古籍《史记·封禅书》、《淮南子》中,分别对黄帝时期明堂和神农时期明堂的形制和使用功能有所记载,这对研究祭祀建筑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借鉴。
  杨鸿勋认为,青海喇家遗址的祭坛和成都金沙遗址的9柱洞建筑遗迹,是目前发掘到的先秦时期仅存的两处具有祭祀建筑的遗址。“我曾对1000年前的日本鸟羽遗址九柱洞遗迹(“社”)进行过复原,发现这个建筑的构造与建筑形式,与青海喇家遗址的祭坛和成都金沙遗址的9柱洞建筑遗迹几乎一样。”他推断,“古蜀大社”与代表中国历史的中原文明是一致的。   记者蔡宇摄影雷远东

杨鸿勋

“黄土台”,实际是一座“木质高台祭祀建筑”
“黄土台”,实际是一座“木质高台祭祀建筑”  res07_attpic_brief.jpg  保存到相册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伊国华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伊国华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伊国华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伊国华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伊国华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伊国华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前省地震局综合预报组组长李有才《解密5·12》 宜宾白毛女真相考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6 23:59, Processed in 4.102807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