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298|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庞然 发表于: 2010-8-14 11:16:04|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书话秋水文章不染──评庞国翔新书《江津往事》

 [复制链接]
──评庞国翔新书《江津往事》

⊙ 钟治德
  都说江津是个好地方。
  江津这块土地,是燕山运动第三期的定格。自然之神显然没有大大咧咧,没有粗粗糙糙。有平畴延展,有高山耸峙,有娟流滋润,有大江浪淘。江山如是,见实闻花,旧历史模糊了,新文化又续上来。一个脚印接着一个脚印,一道印痕叠着一道印痕,仿佛一抹平沙。追寻,抚摩,感叹。也许,仅能还原一个轮廓,难得有一个澄明的归结。
  归结也就是小结,要做这样的好事,确乎需要几分颇天真颇投入的书生意气。这种意气,在浮躁的当代,用“稀薄”来形容,不为过分。当文化责任停驻在良心的时候,或许就流布出默默无闻钻探的结果,捧献给读者的,就是一种凝重与质朴。庞国翔先生的新作《江津往事》,就是这样一种收获,是将快要被江风和浪子吞噬了沙滩脚印的定格,是一种对发黄旧纸的盘点。他在古貌苍苍的历史遗迹里滚打爬摸,他在照耀废纸残片的清灯之下漂落了寥寥可数的几茎黑发,裹着时间的沉淀与积累,积之厚才发之广,当他已然名列巴蜀作家与史家的行列之后,似乎有理由捧出《江津往事》来。说尘封的岁月宛若昨天,诉历史的风烟如在目前。他的识见与睿智,并不靠优美的文字来装点,他的史德与史才,流淌的是秋水文章不染尘的风格。难怪他到镇街讲党史,说文史,场内是鸦雀无声,屏气凝神。完后是掌声不断,满堂喝彩。秋水文章不染尘,亦雅亦俗尽传神。
  读《江津往事》,如果不是浮光掠影,那就深入了其中的味道。看看飞速发展的城市,品品这块热土潜藏的历史,很有必要,或许也就增添了自豪和动力。跟着国翔先生的笔触回溯吧。那玄色的原始水鸟,从混沌中飞来,停落在几水之滨的江湾时,江津这块土地就融入了大江文明的第一声啼唱。明净的水色洗涤着一页一页的历史,远古的终归于渺茫,那江边的残片,任人去考证,迎接着新的日出日落潮来潮去。那带着血色惊天动地的呐喊,也许是巴人西进的独木舟正冒着矢石搏击险滩。那写满离情幽咽的唉乃橹声,驮来了“湖广填四川”的不归之舟。那吞吐着黑烟的汽笛,掠过矮屋高墙的古城上空的时候,同时传递了开埠的讯号。有木船从这儿漂出去,流到了都市码头轮船边,上去了一批又一批去国求学寻觅科学真理的人物。还有那延绵的船队,载着国破家亡的沉重,蹒跚地碾过长江的下游中游,载来了抗战时期著名的文化机构、文化名人与寻常难民。
  一介文人的奉献,莫过于把自己的心智托付于文化事业。国翔先生显然为此做出了努力,《江津往事》就是一个证据。细心读过,文化历史意蕴总能或多或少地停驻在灵台。灵山智水,厚德载物,风化无形,统摄神明,山水孕心而彰美,人物清心而含情。当透过《江津往事》检索这块土地的文化时,触目皆是人文,自然,理性,情感的交织。古今沿革,有时代性,山川浑厚,有民族性。当国翔先生以平实的笔调剖析着这块土地文化的组合形式和流变方式,进而探索其深层结构,立足于历史文化视角,就让我们在华夏文明“大一统”的观念和背景下,看到了这块土地生机勃勃的文化景观。国翔先生的钻探,还把我们引到了又一个层面,于是在其字里行间,看到了文化历史既赋予现实以意义,又需要现实的承载,而现实是一种动态的存在,是“变”与“不变”的复合体,“变”的表征是时间的流逝,“不变”的表征是空间的凝固,只有在这种时空的构造中,地域文化才能得到充分的认识。在这种时空的扭结下,科学的态度呼唤着一种立体的三维的文化历史学研究,因为,时间已成为匆匆过客,为一幕幕历史活剧提供着变换的可能,空间却已上升到了主导的地位,成为文化存在的根据。
  一个文本,一道启示。当我们在文化复新的围迫之中,油然而生紧迫之感。国翔先生以不染尘的秋水情怀,给此道中人一个善良的提醒。在眼目迷乱中,是借文化幌子,沽名钓誉?是顺水浮船,放乎江潭?是拖拖混混,遣有涯生?否定了这些,就树立了责任和道义。我总以为《江津往事》的问世,是江津文化大事,超越了个人创作,丰富了江津历史文化证据,丰富了节义千龄的江津帅乡人文精神。这是在地域文化研究起步中开启山林的工作,有心者,是不能泄泄视之的。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庞然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庞然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庞然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庞然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庞然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庞然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江津人最早热捧王洛宾 苏校长与“津綦边区特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8 04:08, Processed in 0.1560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