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2708|回复: 19
 谁说的等待 发表于: 2017-9-3 08:42:00|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科学家] 植物学家钟扬:在雪域高原播下希望的种子

 [复制链接]
  钟扬(1964.5~2017.9.25),男,汉族,湖南邵阳人,199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是复旦大学党委委员、研究生院院长、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组织部第六、七、八批援藏干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期从事植物学、生物信息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
  2017年9月25日,钟扬在去内蒙古城川民族干部学院为民族地区干部讲课的出差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年仅53岁。
  2018年3月29日,中央宣传部追授钟扬“时代楷模”称号;2018年6月,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8年12月,入选感动中国2018候选人物:2019年2月,获得“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荣誉。2019年9月25日,钟扬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谁说的等待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谁说的等待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谁说的等待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谁说的等待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谁说的等待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谁说的等待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孽角 发表于: 2019-4-3 21:07:59|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种子精神”代代相传 上海各界人士手植红树纪念钟扬教授

源自:新华网
原文标题:“种子精神”代代相传 上海各界人士手植红树纪念钟扬教授

  新华社上海4月3日电(记者:郭敬丹、吴振东)引种红树林,许上海一个美丽海滨,是已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复旦大学教授钟扬的心愿。3日,复旦大学“清明忆钟扬”手植红树活动在上海浦东临港钟扬红树林基地举行,社会各界人士70余人各自亲手种下一株红树苗,以表达对钟扬的深切思念和崇高敬意。
  红树林有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的作用,可以保护上海的海岸线。2007年,钟扬带领团队开始尝试红树北移,2011年,钟扬团队将10种红树植物引种到临港南汇嘴的海堤内侧。试种红树的过程有成功也有失败,但钟扬的愿望不曾变过:“希望50年甚至100年以后,上海的海滩也能长满繁盛的红树,人们提起上海的时候,会毫不吝啬地称其为‘美丽的海滨城市’,这是我们献给未来上海的礼物。”
  钟扬没有等到红树林繁盛的那一天。2017年9月,钟扬在赴民族地区出差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因在高原植物学基础研究、少数民族科研教学骨干人才培养、研究生教育等方面的贡献,他被先后追授“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斯人虽逝,红树常存。2018年夏天,在上海南汇新城镇政府、临港港城集团的支持下,50亩的钟扬红树林育苗基地落户临港新城。而今,在科研人员精心呵护下,十余种红树幼苗正在育苗大棚里茁壮生长,随后它们将被移至滩涂上适应环境,最终长成一片自然繁衍、自我更新的红树林。
  复旦大学红树林团队负责人南蓬说,红树如果能在上海落地生根,除了表观遗传学的变化,红树与抗寒抗冻相关的基因上发生的改变,也将具有重大理论研究价值。
  “我会沿着钟扬老师的足迹,把红树林事业一直进行下去,直到希望变成现实。”南蓬说。
  传承是最好的纪念。活动现场,钟扬夫人张晓艳教授将一株红树幼苗赠送给复旦大学希德书院的学生代表。她希望未来有更多青年学子加入守护红树林的队伍中,让钟扬的家国情怀和“种子精神”发扬光大。
  “钟扬就是一颗生命力顽强的种子,就是一株固岸护堤的红树,他始终秉持矢志不渝的初心,深深扎根祖国大地。复旦大学将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红树林基地建设,把这里作为学生校外实践和劳动教育的重要基地。”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刘承功说。
  据了解,复旦大学近年来持续宣传钟扬同志事迹,弘扬钟扬同志精神。此次“清明忆钟扬”活动是今年学校缅怀英烈、传承英烈精神的系列活动之一,旨在通过追缅英模,进一步团结激励全校广大师生不忘初心使命,自觉弘扬践行爱国奋斗精神,立足岗位建功立业,凝聚起在新时代砥砺奋进的磅礴力量。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文思泉涌 发表于: 2019-1-4 10:53:00|显示全部楼层

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钟扬:执着梦想 播撒希望

源自:央视
原文标题: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钟扬:执着梦想 播撒希望

  今天的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系列节目,我们要再次缅怀一位执着于种子梦想的人──钟扬,他曾常年跋涉在雪域高原,寻找和保护大自然的珍稀种子,也在那里播撒下科学和人才的种子。
 我很牛 发表于: 2018-4-1 17:48:00|显示全部楼层

植物学家钟扬:在雪域高原播下希望的种子

源自:央视
  索朗顿珠,是钟扬的藏族名字,意思是“有福德、事业有成”。身为著名植物学家、复旦大学教授,钟扬对西藏有着特殊的感情。他生前曾说:“我戒得了酒,戒不了去西藏。我不去心里就痒痒,觉得好像做什么事都不提气。”
  2017年9月,索朗顿珠走了,可他的故事仍在雪域高原流传……
钟扬奔波在西藏高原采样留影 上海复旦大学供图
  在钟扬第一次踏入西藏大学的时候,他发现,藏大植物学专业堪称“三无”:专业无教授、老师无博士学位、课题申请无基础。而藏大的老师们对钟扬的到来也很“淡定”:来学校的教授多了,一拨又一拨,也没见出什么了不得的科研突破!
  然而,他们慢慢发现,这个“钟大胆”好像跟别人不一样。
  钟扬经常带着学生们一起去野外考察。他血压高,高原反应特别厉害。有时为了把背包空间省下来,他会随便装两个饼子、一袋榨菜,抬腿就走。钟扬办公室的灯总亮到深夜。每次从钟老师办公室离开,看到他的窗户亮着,学生心里就觉得温暖。
  在青藏高原,有近6000个能结种子的高等植物物种,占全国的18%,其中2000种是青藏高原特有植物,但由于气候变暖,环境破坏,一些植物正在消失,抢救性收集记录迫在眉睫。
  种质资源事关国家生态安全,事关整个人类未来。如何把青藏高原这个最大的生物“基因库”真正建立起来,是钟扬执着努力很多年的科研目标。在高海拔缺氧地区,采集野生植物种子的工作充满艰辛,他选择的科研道路也异常坎坷。
  在西藏大学钟扬的宿舍里摆放着一双陪伴他走过山山水水的黑球鞋:脱皮、开胶,鞋前掌底子掉了下来,一走路就豁“大嘴巴”,连鞋底花纹都磨平了。
  “不讲究”的钟扬,满心满脑子都是帮西藏大学打开局面。
钟扬(左)在野外考察。复旦大学供图
  2002年,尽管经过精心准备,但他和藏大老师合作申请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还是失败了。消息传来,钟扬没气馁,反而更频繁地跑野外,更深入地做研究……他带着学生铆上了劲儿,有时高原反应严重得喘不上气来,他就一边插着氧气管,一边连夜修改研究报告。2003年,喜讯终于传来,申报成功了!这是西藏大学历史上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长期的高原生活和过高的工作强度,钟扬出现心脏肥大、血管脆弱等病症;痛风病发作,他拄着拐杖坚持带学生采样。十几年来,钟扬带领他的学生,收集上千种植物的4000多万颗种子,填补了世界种质资源库没有西藏种子的空白。在高原采集研究种子这样一个宏大工程,必须建设团队。钟扬下决心要培养一批留得下、用得上的西藏本地生物学人才。
钟扬(右五)和学生们在野外考察
  2017年夏天,钟扬曾给西藏墨脱最偏远的背崩乡上钞希望小学上过科普课。160多名门巴族学生听得十分入神。钟扬提出要捐款10万元,校长很感动,却没有收下,他说:“比起钱,这里的孩子更需要您给他们带来科学的火种。”
  对西藏的爱,已深深藏在钟扬心底。他唱藏歌、喝藏酒、穿藏袍,带着随身听学藏语,边做事边大声用藏语唱歌。终于有一天,这个特别钟爱藏式围裙的“藏族大叔”自豪地对别人说:“藏语听力教材,我已经能听懂1/4了!”
  钟扬把生命献给了种子,而他自己也像种子一样,在西藏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播下了希望,播下了未来。(材料来源:人民日报 央视新闻)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大惊失色 发表于: 2018-3-30 12:48:04|显示全部楼层

追忆“时代楷模”钟扬:他像灯塔照亮很多人的前路

源自:澎湃新闻
原文标题:追忆“时代楷模”钟扬:“他像一座灯塔,照亮很多人的前路”

  他曾经辞去副厅级职务,立志重建复旦大学生态学科;他曾走遍青藏高原,为国家和上海的种子库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四千万颗种子;他曾经驻扎西藏十余年,帮助西藏大学昔日一片空白的植物学专业创造出无数个“第一”……他是复旦大学党委委员、研究生院院长、著名植物学家钟扬教授。
  2017年9月25日,他在鄂尔多斯出差途中遭遇车祸,突然离世。3月29日,中宣部授予钟扬“时代楷模”称号的发布活动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出。离世半年之后,那些昔日熟悉并敬佩钟扬的人,再一次追忆起与他有关的往事。
pixs-fyssmmc5195186.jpg
钟扬在西藏地区考察

一个停不下来的人
  从事植物学、生物信息学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30多年,钟扬在生物信息学、进化生物学等生命科学前沿领域都取得了较长期的积累和独创性成果。“他是一个全方位的人,这次被追授为‘时代楷模’,可以说是实至名归。”西藏大学教师拉琼是钟扬援藏期间的同事,也是他的众多学生之一。他告诉澎湃新闻,在西藏的15年,钟扬教授为西藏大学争取到了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培育出了第一位植物学博士,带出了西藏自治区第一个生物学教育部创新团队。
  斐然成绩的背后,是多年持之以恒的勤奋。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师赵佳媛从2003年就加入到钟扬的课题组,参与科普工作,“钟老师是一个停不下来的人,什么事都亲力亲为。”
  赵佳媛回忆,有一次,她和团队正就一个科普项目在一间小会议室开会,钟扬正在对面的大会议室开研究生培养计划的会议,他就趁着大会的空隙,“见缝插针”地过来小会议室和大家讨论科普项目。“钟老师就是这样把自己所有的零散时间都利用起来,统统投入到工作中去。”回忆起与恩师在一起的往事,赵佳媛无比感慨,“我们都觉得,他有用不完的精力,而且非常能感染身边的人。”

一座灯塔
  作为导师,钟扬不光指导学生的科研进度,对学生的生活也十分关心,在很多小事上,也能表现出令人赞叹的细致和周到。赵佳媛向澎湃新闻回忆,有一年她要出国交流,走之前她去见了钟老师,令人意外的是,他并没有问其他的事情,而是告诉她,美国有很多地方不能刷卡,要用现金,问她有没有换好美金。“签证下来得匆忙,我又是第一次出国,从没想过这些事情,见我犯了难,他就把自己手里的一点美金交给了我,让我先用。”
  钟扬的许多同事都曾是他的学生,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南蓬就是其中一位。相识三十多年,对于南蓬而言,钟扬一直是亦师亦友的存在。来到复旦之前,钟扬曾在中科院武汉植物所担任副所长,当时南蓬在科研处,她回忆:“有一天我跟他说,我想继续深造,其实当时只是想考个研究生就够了,但他却劝我,要继续去读博士。于是我就去读了博士,之后又去复旦做了他的博士后,再之后又到复旦任职,这一步一步,都是钟老师鼓励我的。在我迷茫不知方向的时候,钟老师总能给我很好的建议和帮助。当我觉得特别无助时,他总能给我提供力量。”南蓬说,这不只是于她而言,从某种意义上讲,钟扬像一座灯塔,照亮了很多人的前路。

时代楷模
  钟扬罹难之后,复旦大学新闻网发布了悼文,细数了他在53岁的人生中所获得的荣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全国对口支援西藏先进个人、国家发明二等奖、全国先进工作者……如今,他被追授为“时代楷模”,然而,熟悉他的人却知道,他原本从来没想过要成为英雄,一心只想在科研和教学领域贡献自己的力量。
  赵佳媛回忆,钟扬刚刚被评上全国劳模的那一年,作为他带的最久的学生,学院领导问赵佳媛愿不愿意和钟老师一起参加一个全国劳模事迹的宣讲会,因为一些个人原因,她未能成行。在她心目中,成为全国劳模是一件非常大的事,就打电话给钟扬解释自己未能参加宣讲的原因,并表示歉意,没想到钟扬只是轻描淡写,让她不用太在意这种事。“对于种种荣誉,他并不在意,相比于给他这些荣誉,或许他更希望多做一些科研项目,多收一些想来学习的学生。”
  在西藏大学原副校长、与钟扬教授同为中组部第七批援藏干部的谭欣心中,钟扬教授是一位在青藏高原留下了足迹的科学家、一位永远印刻在西藏大学学生心中的好老师。
 大惊失色 发表于: 2018-2-4 20:49:27|显示全部楼层

钟扬家人捐出138万车祸赔偿金 奖励沪藏优秀师生

源自:澎湃新闻
原文标题:钟扬家人捐出138万车祸赔偿金,成立基金奖励沪藏优秀师生

_xMw-fyrcsrw7750210.jpg
复旦教授钟扬。
  植物学家、复旦教授钟扬因车祸意外去世后,他的遗孀张晓艳教授,捐出赔偿金138万元,成立“复旦大学钟扬教授基金”,用于奖励沪藏两地的优秀师生。
  同时汇入的基金,还有主要由复旦师生筹集的逾200万元捐款,和同济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的50万元。2月1日,第二十四届“蓝天下的至爱──大型慈善晚会”上,该基金正式启动。
  张晓艳表示,设立这个基金,是家人最大的心愿,相信也是钟扬最大的心愿,“只要希望还在,他的牵挂就在,我们也相信,他爱的人和爱他的人会一起继续完成他的梦想。”
  2017年9月25日清晨,钟扬在出差途中,不幸遭遇车祸,生命定格在了53岁。生前,钟扬连续援藏16年,带领团队收集4000多万颗种子,为此经历了无数生死一瞬的艰险。逝世后梳理其所作所为,不少人感慨他“干了人家三辈子做的事”。
  钟扬的逝世,也在社会上引发了广泛反响。教育部和中共上海市委分别追授其“全国优秀教师”、“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在西藏工作16年,钟扬对西藏的爱是深入骨髓的,”此前在钟扬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上,张晓艳就透露,家人准备把他的车祸赔偿金全部捐献,支持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培养工作。
  而今年1月17日,复旦大学校友会也发起特别活动,号召复旦校友在1月25日0点之前筹募150万元,为“复旦大学钟扬教授基金”继续夯实基础。
  这迅速引发了一场广泛的爱心接力。仅仅18小时,捐献额即突破100万大关。1月19日,36个小时的爱心接力后,筹募正式突破150万元,完成目标速度创造复旦校友小额捐赠历史新纪录。
  1月25号0点,活动正式截止,筹募金额破200万元,超额完成捐赠目标。加之同济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的50万元,这些资金将会同钟扬家人捐赠的138万赔偿金,一起注入“复旦大学钟扬教授基金”。
  2月1日晚会现场,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向张晓艳颁发了捐赠证书,并代表复旦大学向她和全家表达了深深的敬意和感谢。焦扬表示,该基金将用于奖励沪藏两地的优秀师生,鼓励他们不忘初心、奉献社会、造福人类,让钟扬未竟的理想与愿望得以延续。
  另据复旦大学介绍,捐赠人姓名将全部登记造册,收录档案馆永久保存。今年3月12日植树节前后,所有捐赠人还将获邀,参加复旦大学校友会发起的生命之树认养仪式。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我很牛 发表于: 2018-1-19 10:48:00|显示全部楼层

复旦教授钟扬:非杰出者才做梦 而是善梦者才杰出

源自:人民日报
原文标题:奉献的种子总会发芽(暖闻热评)

  [人物]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钟扬
  [事件]30余年从教、16年援藏、10年引种红树……钟扬教授总是和植物联系在一起。一条陈旧的牛仔裤,一只磨破的双肩包,这种朴素的出行标配,也很难让人将这与一段传奇的人生联系起来。钟扬不幸离世了,如潮的礼赞和哀痛照见社会温度。但他不是那种追求世俗显示度的人,做了那么多了不起的事情,也没将这些闪光的事迹披挂在身上,等着别人的鲜花与掌声。在很多人眼里,以平凡之身做出不平凡的贡献,钟扬这样的人可以说是新时代的平民英雄。

[点评]
  只有读懂英雄的内心,才能追随英雄的足迹。钟扬曾说,不是杰出者才做梦,而是善梦者才杰出。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不论是凡常小事还是卓绝大事,背后都是情怀与梦想在支撑,总有一颗初心在不停地搏动。“一个基因可以为一个国家带来希望,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我们学习钟扬,就应从他的精神处用心,以我们之心去贴近英雄之心,让英雄之光照亮我们的内心。
  学习英雄,就要拿出不缩水的行动,向英雄的背影致敬。援藏16年,钟扬率领他的团队在世界屋脊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4000万颗种子,培养了第一个藏族植物学博士,为西藏大学申请到第一个生态学博士点,实现了西藏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零的突破……16年中,他为西藏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以致心脏肥大、血管脆弱,每分钟心跳次数只有44下。在他的身后,还有一份未竟之业需要承继。用实际行动把这副担子接过来,将接力棒传递下去,我们才能让英雄的生命无限延长。
  学习英雄,不一定是亦步亦趋地学其形,而应该学其神。与钟扬教授同行,不一定都要赶往“世界屋脊”。钟扬当年赴藏,因那是国家之急,西藏之需。我们身处新时代,凡国家需要的地方,人民期待的时刻,都是我们学习英雄的现场。国家和人民需要的,不论是大事,还是小事,皆是我们作为之处。今天我们学习钟扬,不一定非要以钟扬的海拔比照自己的身高,尽己所能,以极限的努力,奉献最佳的状态,就是对英雄最好的纪念。
  2010年,上海世博会英国馆创意卓异的种子殿堂,令无数观览者惊艳,其中40%的种子是钟扬教授奉献的。他曾说,“我们采集的种子,也许会在几百年后的某一天生根发芽,到那时,不知会完成多少人的梦想。”是的,在钟扬看来,任何生命都有结束的一天,但他不畏惧,因为科学探索之路会一直延续。这是一种科研精神,也是一种英雄的无畏精神与奉献精神,而它需要我们──你,我,他和她──来一起接力、坚守。如此,这个时代才不会少了“一个追梦者”,而会多了无数个“始终在为别人、为社会、为时代做事”的人。
 你不在 发表于: 2017-10-17 15:48:00|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部追授复旦教授植物学家钟扬全国优秀教师

源自:澎湃新闻
原文标题:教育部追授植物学家钟扬“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据《中国教育报》报道,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知名植物学家钟扬意外去世后,10月16日,教育部发布通知,追授其“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通知指出,钟扬同志是践行“四有”好老师要求的杰出代表,是继李保国、黄大年同志之后教育系统涌现出的又一位优秀教师典型。通知要求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科研工作者要以钟扬同志为榜样。
  出生于1964年5月的钟扬,生前还担任复旦大学党委委员、研究生院院长等职务。2017年9月25日,他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出差途中遭遇交通事故,不幸离世。
  教育部10月16日通知指出,钟扬同志对党无比忠诚,对事业无限热爱,胸怀科研报国理想,毕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足迹踏遍青藏高原,收集上千种植物的4000万颗种子,弥补世界种质资源库缺乏西藏种子的严重不足,为人类储存下绵延后世的“基因”宝藏;他全心全意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教30多年来始终将学生放在第一位,立德树人,爱生如子,甘为人梯,当好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培养出的一大批学生已成长为国家急需的科技骨干。钟扬同志是践行“四有”好老师要求的杰出代表,是继李保国、黄大年同志之后教育系统涌现出的又一位优秀教师典型。
  通知要求,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科研工作者要以钟扬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忠诚于党、科研报国的崇高信念,学习他爱岗敬业、潜心育人的高尚师德,学习他心系民生、造福人民的至诚情怀,学习他不畏艰险、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学习他求真务实、敬业奉献的人格风范。要自觉将学习钟扬同志精神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务实的工作作风,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值得一提的,此前的10月11日,中共复旦大学委员会作出《关于开展向钟扬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并于当天下午举行学习钟扬同志先进事迹大会,号召全校党员、干部和师生向钟扬同志学习。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嗨哟嗨哟 发表于: 2017-10-13 18:08:00|显示全部楼层

复旦大学号召全校向钟扬学习:学他的心系天下

源自:澎湃新闻
原文标题:中共复旦大学委员会关于开展向钟扬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据复旦大学党校微信公号“复旦党建学习平台”公布,10月11日,中共复旦大学委员会作出《关于开展向钟扬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13日下午,校党委将隆重举行学习钟扬同志先进事迹大会,号召全校党员、干部和师生向钟扬同志学习,并就学习活动作出部署。
  [中共复旦大学委员会关于开展向钟扬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复旦大学党委委员、研究生院院长、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钟扬同志,2017年9月25日在出差途中遭遇车祸不幸去世,年仅53岁。
  钟扬同志是复旦大学涌现的一位绝对忠诚的优秀共产党员、教书育人好老师的杰出代表,是中组部第六、第七、第八批援藏干部,教育部长江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对口支援西藏先进个人、上海市先进工作者、上海市教卫党委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钟扬同志忠诚于党,热爱事业,把生命最宝贵的时光奉献给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他坚守报国理想,每年跋山涉水数万公里,盘点青藏高原植物资源,收集上千种植物的4000多万颗种子,为国家和人类储存下绵延后世的基因宝藏。
dqi7-fymvuys8934166.jpg
  他响应党的号召,连续援藏16年,带领建立西藏大学生态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带出西藏第一个生物学教育部创新团队,填补了西藏高等教育史的多项空白。
PmBn-fymvuys8934198.jpg
  他勇攀科学高峰,从事生命科学研究30余年,在植物学、分子进化、生物信息学、青藏高原植物多样性与适应机制等前沿领域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为我校生态学科的重建和振兴作出重大贡献。
E9Ki-fymvuys8934220.jpg
  他热爱教育事业,常说教师是他最看重的身份,把每个学生都视作一粒宝贵的种子,因材施教、立德树人,深受学生们的崇敬和爱戴。
HjCY-fymvuys8934240.jpg
  锐意改革进取,积极推动学校研究生招生、培养、课程建设、服务管理等方面体制机制的创新,有力促进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ASzz-fymvuys8934262.jpg
  他主动服务社会,在东海之滨尝试引种红树林10余年,努力给上海的未来增添一道生态屏障和美丽风景线。
6-V6-fymvuys8934290.jpg
  他热心科普事业,参与上海科技馆科普工作17年,为青少年举办大量科普讲座,努力把科学的种子播撒进更多青少年的心中。
7glr-fymvuys8934304.jpg
  他始终不忘初心,克己奉公、廉洁自律,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模范行动展示出共产党员的人格力量。
33SJ-fymvuys8934315.jpg
  在钟扬同志身上,集中表现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高度自觉的责任担当、无私无畏的可贵品质、扎实顽强的工作作风、严于律己的良好形象;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教师提出的“四个统一”要求,是我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是全校党员和师生员工的优秀楷模。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激励全校师生员工坚定理想、爱国奉献、奋发有为,校党委决定在全校广泛深入开展向钟扬同志学习活动。
m2rZ-fymvuys8934331.jpg
  党委号召,全校广大师生以钟扬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心中有党、忠诚人民的政治信念,自觉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学习他心系天下、科研报国的家国情怀,始终把祖国的需要放在首位,把个人追求融入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之中;学习他爱岗敬业、潜心育人的高尚师德,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学习他不畏艰险、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主动面向学术前沿、国家战略和社会需要开展科学研究,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建功立业;学习他修身律己、甘于奉献的人格风范,以实际行动服务祖国、服务社会、服务人民。
  当前,我校正在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推进“双一流”建设。全校师生员工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践行“三严三实”、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做“四有”好教师、做“六有”大学生的要求,自觉将学习钟扬同志精神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业绩,为复旦大学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源自:复旦党建学习平台微信公众号
 红星 发表于: 2017-10-6 10:07:00|显示全部楼层

植物学家钟扬生前所种红树林:已衍三代可抗冬寒

源自:澎湃新闻
原文标题:探访植物学家钟扬生前所种红树林:部分已衍三代可抗冬寒

  复旦大学教授、知名植物学家钟扬意外离世后,他生前为上海留下的红树林,也变得前途未卜。
  将生长在更南方的红树,移植到上海,在海边增添一片绵延不断的森林,是钟扬生前特别重视的一个项目。他预计,需要几十年甚至两百年才能完成“南树北移”的心愿。
  随着这位植物学家9月25日上午因车祸意外离世,这一宏愿也成为了他的身后事,只能待其他人来完成。
-i8U-fymrcmm8671899.jpg
去年底移植过来的两大棚红树。本文图片均为 澎湃新闻记者 赖鑫林 图
  9月29日,澎湃新闻记者实地探访了这片红树林,从复旦大学驱车80公里,抵达位于上海东南角的南汇新城镇,穿过田垄、泥地,见到了眼前两个大棚,里面种着桐花树、秋茄、无瓣海棠等多种红树,大部分长势良好。
  “别看你们看到东西不多,其实很不容易。”钟扬生前的助手经佐琴说,原来红树林种在南汇嘴公园,试验种植基地占地十亩,有19个大棚,但2016年底原址要做停车场,只能搬迁。
  新场地有限,加之迁徙损害植物的根系,这次搬迁对项目推进影响不小。令经佐琴尤为可惜的是,几十棵长到两米多高的无瓣海棠,未能在搬迁中保留下来。
  但好消息是,2011年从珠海接种的两年生桐花树幼苗,到2016年底已繁衍至第三代,耐寒性大大提高。另一种红树“秋茄”,2016年也第一次结了种子,繁衍出第二代。
  “我们已经看到希望了,(桐花树)第三代种子已经开始适应上海气候了,冬天最冷的时候,零下八度,它能承受。”上海虹升农业公司董事长吉临娟说,她的公司是钟扬在当地的合作方。
pCi2-fymrcpu8193071.jpg
桐花树已繁衍三代,最近又结了种子。
  能否忍受住寒冬,正是红树林落地上海的关键。
  此前,红树林最北生长在温州,上海纬度高了3度,很多人怀疑南树北移的可能性。钟扬生前曾回忆,一位教授听到后,连忙劝说他,“不能瞎搞,这个搞不活的。”
  但钟扬对此抱有信心,2000年调入上海他就思考谋划这个问题。在他看来,这不仅仅有科研意义,红树林促淤保滩,对空气和水质都有净化作用,如果成功,将是上海一张新的生态名片。
  2008年,钟扬第三次向上海市科委申请课题,终于成功。实验之后,又建立起10亩大的种植基地。
  经佐琴提供的钟扬2010年底向上海市科委报告的内容显示,他们的实验表明,可以通过不断保温抗寒驯化,增强红树在临港地区的适应性,而上海气温外的其余自然条件都符合红树的生长条件。
  所谓红树林,是陆地过渡到海洋的森林类型,以红树科植物为主,大部分富含单宁酸,割开树皮后,会被氧化而呈红色。近十年过去,钟扬团队引种的12种红树中,无瓣海桑、秋茄、桐花树等基本适应了上海的气候。
MHxD-fymrqmp9544852.jpg
今年5月,在临港东滩自然环境下种下的桐花树,目前长势良好。
  经佐琴说,团队在七年多的时间里,从原先的不了解,慢慢熟悉了红树,掌握它的生长习性、合适的种植间距、灌水时间、病虫害处理等等,为此花费大量工夫,这份辛苦是旁人很难体会的。
  2017年5月,他们首次还将一小片桐花树幼苗种到了临港东滩上,直接面对自然环境,目前长势颇佳,希望能扛住寒冬生长起来,未来取代一蓬又一蓬的互花米草,成为上海滩涂上新的风景线。
7HJA-fymrcpw4963466.jpg
桐花树筛选到第三代,已基本适应上海冬天的低温。
  但随着钟扬的意外离世,这一事业也面临中断的危险。
  事实上,一年前项目的资金就开始紧张。2017年8月中旬,吉临娟还和钟扬通了话,表达了自己依旧支持的态度,她回忆,当时钟扬在外出差,说好回来后一起商定方案。
  “微信上看到钟老师不幸(离世),我马上给经老师打电话,我跟她讲,钟老师人已经走了,但是他的愿望,我们要给继续完成。“吉临娟说,她和经佐琴打算把这事情继续做下去。
  资金和土地是目前面临的一大现实问题,但吉临娟说,前几天的中午,上海港城开发集团的董事长因为钟扬去世得知了红树林的事,特地来了现场,表示要支持这个项目。
  但即使土地有着落,摆在经佐琴和吉临娟面前,一个或许更重要的问题是,随着钟扬去世,以及前几年他的学生纷纷毕业,她们需要尽快找到一个科研团队,以应对未来可能遇到的各种科学难题。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红星 发表于: 2017-9-30 07:28:00|显示全部楼层

复旦教授钟扬遗体告别仪式在宁夏举行

源自:澎湃新闻
原文标题:沉痛告别钟扬教授

YvZq-fymkwwk7050406.jpg
  9月29日,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植物学家,全国先进工作者,教育部长江 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原武汉植物研究所副所长,中组部第六、第七、第八批援藏干部、西藏大学原校长助理,复旦大学党委委员、研究生院院长、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钟扬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宁夏银川殡仪馆举行。
O8hv-fymmiwm1534915.jpg
钟扬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宁夏银川殡仪馆举行
  钟扬同志,2017年9月25日上午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出差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享年53岁。钟扬同志逝世后,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表示深切哀悼。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纪委书记房灵敏,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新起,江苏省政协副主席阎立,西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自治区工商联主席阿沛·晋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包信和,四川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和平,中国科学院院士胡和生、杨玉良、赵国屏、陈晓亚、穆穆、林鸿宣、陈国强、张人禾、吴仲义,中国工程院院士闻玉梅,复旦大学领导焦扬、许宁生、桂永浩、许征、袁正宏、刘承功、尹冬梅、金力、张志勇、周亚明,以及复旦大学师生、校友等敬送花圈,对钟扬同志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向其家属表示深切慰问。
T1pz-fymkwwk7050359.jpg
hVel-fymkwyr9834334.jpg
复旦师生和社会各界对钟扬同志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向其家属表示深切慰问
  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一局,教育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共复旦大学委员会,复旦大学,西藏大学,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教育部研究生司,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处,上海市委组织部,西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办公厅,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上海市教委,西藏自治区教工委、教育厅,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工委、教育厅,上海市总工会,以及近90家兄弟高校的研究生院、生命学院等单位发来唁电或敬送花圈。复旦大学60余个院系、部门、直属单位和附属医院,复旦大学校友会,校友会宁夏分会也敬献了花圈。
wu1V-fymmiwm1534389.jpg
AAMK-fymmiwm1534337.jpg
藏族同胞献上洁白的哈达,送别钟扬同志
XwiK-fymkwyt6561927.jpg
复旦师生和社会各界发来唁电或敬送花圈,送别钟扬同志
  上午10时,钟扬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宁夏银川殡仪馆隆重举行,受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委派,复旦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金力以及学校办公室、党委组织部、宣传部、教师工作部、人事处、研究生院、校工会、生命科学学院等相关部门和院系的负责同志前往银川,代表全校师生送别钟扬教授。西藏大学副校长张兴堂,北方民族大学副校长高岳林,河西学院副校长张勇,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副巡视员石丽文,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党委书记、副主任罗志强,副主任王青锋,天津大学副校级领导、西藏大学原副校长谭欣,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生物资源与安全处处长胡忆虹,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办公厅人事处处长朝鲁门,鄂尔多斯市委办公厅副主任贾继民,鄂尔多斯市委组织部干部教育处处长格日勒图,城川民族干部学院院长高鹏、副院长刘树泉、副院长唐达来,西藏大学组织部、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工委党建部、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宣传处等单位代表,复旦大学与中国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西藏大学、宁夏大学、山西大学、北方民族大学、中科院上海生科院、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等兄弟院校师生代表,以及钟扬教授的亲属、生前友好、同事、学生及各界人士参加仪式,送别钟扬教授。
pJhd-fymkwyt6561851.jpg
ViuG-fymkwyt6561826.jpg
dl-v-fymkwyt6561799.jpg
众人挥泪送别钟扬教授
  仪式由复旦大学副校长金力主持。党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唐晓林介绍钟扬同志生平。
  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沉痛哀悼钟扬同志逝世。复旦大学师生还自发折千纸鹤,悬挂在立人生物楼前,寄托对钟扬教授的无限哀思。当银川在举行钟扬同志遗体告别仪式的同时,300多名师生和闻讯而来的社会人士也聚集在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湾校区报告厅,一同挥泪告别钟扬教授。

追忆钟扬:急急流年,山高水长
  “有绽放就会有枯萎,好在您留下了甘美的果实。一边折纸,一边听周围同学谈论您生前的事迹,大概这才是伟大吧。”
  “多么希望这次也是虚惊一场。钟老师平常太累太忙,这次睡得太久太长。”
  9月26日,钟扬逝世的第二天,复旦大学立人生物楼东侧悄然挂起了黑白横幅与千纸鹤。“立业先立人,立人先立德”,而这里也是他生前在复旦奔波总会路过的地方,如今终于得以歇息片刻。
4rll-fymmiwm1533686.jpg
将精力交给学生:纸鹤寄哀思
  从上午八点半到下午三点,近七个小时里,学生们聚集在立人生物楼134教室,通过千纸鹤为钟扬祈福。而另一端,江湾校区生科楼教室里的默哀、生态学实验室里的纸鹤──学生们也自发以他们的方式悼念钟扬。
3xnO-fymkwwk7050177.jpg
  2014级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金圣妍一直留在教室,在她的回忆里,和钟扬最近的距离便是在滴水湖看到的红树林。“在上海种红树林绝非易事,但两年前去看的时候,红树林长势很好,后来才渐渐了解到钟扬老师为上海这片红树林做出的贡献和努力。希望有机会大家都能去看一看那片红树林,那是钟扬老师留给我们,留给上海的财富。”
  科研伦理课、生物信息学。。。。……学生们对钟扬的怀念从课程缘起。在为大三学生开设的《生物信息学》课程里,钟扬期末考试的内容便是为他主编的教材《简明生物信息学》“挑刺”。这对于一直将教授视为学术权威的学生而言,简直是新奇的做法,却也使敢于质疑成为了课程潜移默化的影响。
  不仅是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2013级云南大学的委培生李艾霖也曾旁听这门课程。在复旦求学期间修读新闻学的她,如今对钟扬依然记忆犹新:“这是我这个纯文科生唯一跑去蹭过的理科课程了,钟老师真的特别温暖而浪漫地爱着植物学。室友刚刚问我为什么哭了,问是不是特别和蔼可亲的教授老爷爷。是很和蔼啊,但他还年轻,希望天堂没有车来车往。”
  钟扬逝世的消息像是一枚落石,在朋友圈、微博等平台击起了层层波澜。在钟扬课堂听过课的学生、早已毕业踏入工作岗位的校友、素不相识的路人,都以不同的方式发文追忆。微信朋友圈内发起的“献花缅怀钟扬教授”活动,截至9月29日下午18:00已有11.78万人次转发;《播种未来》一片的全网点击量超过1200万;多家微博媒体转载的钟扬报道下,“很抱歉以这样的方式认识您”是点赞最多的评论。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钟扬将精力交给了学生,而学生也将像留下的每一颗种子般,遍布四海,生根发芽。

将一生奉献西部:雪莲花开不败
  令学生印象颇深的,还有钟扬的背包。“钟老师常年带着一个超级重的双肩包,我们总要两个人才能比较轻松的拎起,而钟老师一背上就是各种出野外;包里有工作笔记本电脑,还有厚厚一大摞稿子,有时候是学生的论文,有时候是出版社拜托的翻译稿,有时候是参加会议的发言草稿,无一例外都是大忙人钟老师见缝插针的工作内容,却认真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迹。”学生赵佳媛回忆。
  而十余年来,这个背包伴随钟扬一同忍受着高原反应和病痛远赴西藏,走遍了雪域高原。“西藏”和“上海”组成了钟扬的生活,只为在西藏大学培养人才,研究西藏的独特生物。他和学生用整整3年的时间,将全世界仅存的、在西藏的3万多棵巨柏都登记在册;他和学生爬上4000多米海拔高峰,寻找到一种全球植物学界竞争方向之一的全新拟南芥生态型。他一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将雪域高原生态保护作为毕生事业,带学生在青藏高原采集了近千种植物4000万粒种子,其中最为珍贵的是在高海拔地区的濒危物种。这些种子的相当一部分收入了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的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弥补世界种质资源库缺乏西藏种子的严重不足,为国家储存下绵延后世的丰富基因宝藏。
nCWW-fymmiwm1533435.jpg
  “钟老师的事业,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论文不仅写在大地上,也写给了未来! 情怀与精神太感人!”青年教师赵玮杰在复旦大学的教师群里发出的感叹引发了众多人的共鸣。正因为“心有大爱,他是赌上生命在干事业”,越来越多的人,甚至陌生人,都为钟老师而感动、而追悼。
  钟扬老师的博士拉琼在银川期间写了这样一段话:“十几年来他总是没日没夜地从复旦穿梭于西藏、青海、甘肃和内蒙古这些国家需要却又是偏远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整天忙碌于这些地区、民族的教育、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最后也倒在了少数民族地区,走完了他辉煌的人生路程。”
  “我们缅怀钟扬先生,因为他是一位具有坚定信仰的人,而他最大的信仰就是对祖国的热爱。”复旦校友郭骏在清华园写的纪念文章道出了更多追思者的心声。
  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和生科院28日上午举行了钟扬追思会,中科大校长包信和说,“我们都很赞同,那就是‘钟扬精神‘,钟扬是我们的楷模,是一座精神珠峰。”
  而在更早之前的9月26日,西藏大学全体师生在官网发布文章,痛悼钟扬。海拔6200米的洁白雪莲,也将在雪域高原永远为他盛开。

将种子种进心中:传递科学热爱
  在复旦和西藏之外,钟扬还留下了不为人知的“种子”。如今上海市民熟知的上海科技馆和科技馆的分馆──上海自然博物馆,便处处有他的辛劳付出。钟扬与上海科技馆结缘于建馆之初,作为上海科技馆学术委员会的成员,从一期到二期到自博馆再到科技馆的更新改造,他不管各项事务多忙,几乎都有求必应。“有困难就找钟老师”,也成为了工作人员熟知的佳话。
  在学生顾卓雅的心里,这样的“种子”是钟扬一贯的坚持:“钟老师挤出宝贵的个人时间,常常给孩子们做科普,希望把科学的种子种到更多的孩子们心中。他对科普教育的内核有着深入的思考,他希望科普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是传递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的精神和对科学的热爱。”
GpaG-fymkwwk7050080.jpg
  这也与钟扬幽默风趣的性格密不可分。不少科技馆和自然博物馆的员工都曾受他指导,每一次交流都为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正因此,钟扬得了个“科研大师中最会讲段子的科普达人”称号。
  2014级人类生物学专业博士生孙畅在一次师兄师姐毕业答谢宴上如愿以偿,零距离听到了钟扬的段子,却也得知了段子背后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他说为了让科普讲座生动有趣,表现出脱口秀的感觉,那些脱口而出的段子是在家对着镜子反复练习练出的。”这让孙畅真切感受了钟扬对科普教育的敬业精神。“他像是经历了许多坎坷而历练出了泰然自如的气场,带着出世的态度一件件完成入世的事情。”
  以出世的态度做入世之事,钟扬的脚步定格在了他所热爱的土地上。9月29日上午,钟扬遗体告别仪式在银川市殡仪馆举行。“风华五三秋崇德建业育人桃李天下播种未来,雪域十六载援藏支边报国胸怀西部常在路上”,满载哀思的挽联道不尽他短暂而悠长的一生。将热情奉献西部,将精力交给学生,将种子种进心里,而钟扬留下的每一粒种子也一定都会在未来生根发芽。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源自:“复旦大学”微信公众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17 03:18, Processed in 0.1872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