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2409|回复: 16
 

[部门·机构·社团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派专家赴伊朗,援助该国新冠肺炎防控

 [复制链接]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中国疾控中心,英文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缩写CCDC)是由政府举办的实施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公益事业单位。成立于1983年12月23日,1986年改为中国预防医学中心。该院设有8个研究所,即寄生虫、病毒学研究所、流行病学微生物研究所、劳动卫生和职业病研究所、环境卫生与卫生工程研究所、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环境卫生监测所、仪器卫生监督检验站及一所卫生学校。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玲系我心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玲系我心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玲系我心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玲系我心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玲系我心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玲系我心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Your Body's Best Swimsuit! 与妻打乒乓球
17#
 公子了然 发表于: 2020-4-8 13:46: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中国疾控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全球疫情未完,武汉只是转缓

源自:健康时报
原文标题:中国疾控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全球疫情未完,武汉只是转缓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王真)作为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教授当时参与建议了武汉的封城举措。在这个英雄城市经历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战疫后,曾光教授如今又见证武汉解封,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他很有感触地说,“武汉的封城、解封,不管对武汉这个城市,还是对于其他地区来说,都可以说是一次天翻地覆的变化。”
  曾光教授表示,从高级别专家组提出封城建议时,武汉确诊病例大概不到300例,到后续确认病例数逐渐增长,火速建成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方舱医院,疫情形势变化快,控制得也非常快,对“四类人员”的集中收治和隔离,4万多医务人员的驰援,“两个多月的时间,沧桑巨变。”
  “需要提醒的是,虽然武汉解封了,但目前全国防控还没有放松,只能说武汉解封意味着武汉的疫情防控赶上了其他地区的步伐,但是还不到放松的时候。从武汉外出的人员还是要遵守前往地的防控措施。”曾光教授介绍。
  很多人担心,武汉解封后随着大量人员流动,会不会出现一些携带病毒扩散的情况,曾光教授表示,“我觉得这种概率是非常低的,不必过于担心。当然,也不能说绝对排除这种可能性,因为我们对新冠肺炎这种疾病的认知还不够充分,不能排除一些特殊情况的出现。”
  “武汉过去是病毒高度集中的地方,但已经转化成确诊病例,基本得到控制了。无症状感染者成为我们现在的防控重点之一,但它不影响武汉的解封进程。因为目前无症状感染者的群体规模、病情程度、传染性没有严重到那个程度,一旦发现都可以控制。”曾光教授表示。
  这次疫情能快速得到控制,也跟总结历史教训有很大关系。1967年,中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爆发流行,当时造成300多万人感染,16万人死亡,那是血的教训。“就是因为记住了这些教训,专家组提出封城建议后,能很快被中央采纳,现在回头看这是非常英明的。这场防疫战可以称得上是一次非常漂亮的大胜仗。我国从开始时全球最严重最被动的情况下,一下子翻转了。”同时曾光教授进一步表示,武汉解封不意味着疫情结束,只要全世界不结束,中国就结束不了。
  新冠病毒是无差别传播的,不管贫富、不论种族,这也要求我们继续观察研究,加强防控意识的同时提高医疗救治水平,才能彻底打败病毒。
  聚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6#
 烟火之恋 发表于: 2020-3-3 13:55:41|只看该作者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派专家赴伊朗,援助该国新冠肺炎防控

源自:澎湃新闻
原文标题: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派专家赴伊朗,援助该国新冠肺炎防控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3月2日消息称,病毒病所马学军研究员赴伊朗援助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2月28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将新冠肺炎全球风险级别提高为“非常高”。同日,应中国红十字会的请求,病毒病所紧急派出马学军研究员赴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执行中国红十字会援助伊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任务,指导伊朗方面开展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检测。同时,对伊朗的疫情研判提供技术支持,利用我国已初见成效的防控策略和经验,帮助伊朗卫生部门加强应对能力,遏制疫情在全球的扩散,防止对我国反向输入。
  报道称,临行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高福主任亲自到病毒病所向马学军给予殷切嘱托,希望他充分利用此次疫情防控的中国经验、充分发挥我国专家组的技术特长,为伊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中伊友谊做出贡献。病毒病所所领导及相关部门人员为马学军研究员送行,武桂珍书记、许文波所长叮嘱他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切实开展各项工作,为有效控制疫情做出贡献,同时要注意安全,预祝他圆满完成任务,早日平安归国!
  2月29日凌晨,马学军研究员一行正式抵达伊朗首都德黑兰,驻伊朗大使常华和伊卫生部官员前往机场迎接。常华对专家团克服困难,在伊新冠肺炎疫情严峻时刻来伊表示欢迎和敬意,称赞他们是最美“逆行者”,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愿同伊朗人民肩并肩共克时艰。伊卫生部官员表示,伊方赞赏中方抗击疫情取得了积极成效,感谢中方在伊困难时刻提供医疗物资和技术支持,愿同中方加强交流合作,借鉴中方抗疫经验。
  病毒病所全称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属的独立法人机构。其前身为1949年成立的中央卫生研究院病毒系,后于1964年成立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原隶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1983年,病毒学研究所划归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2002年1月23日,病毒学研究所正式更名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据官方介绍,它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病毒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和医学病毒学研究机构。
  据海外网3月2日报道,据伊朗国家电视台消息,伊朗卫生部表示,截至3月2日中午,该国目前共有150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较前一日相比,新增确诊病例523例。
  聚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15#
 宇彬 发表于: 2020-2-27 12:35:57|只看该作者

钟南山:CDC地位应该提高,要有行政权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钟南山:CDC地位应该提高,要有行政权
⊙记者:张璐 编辑:樊一婧

  新京报快讯(记者:张璐)2月27日10时,广州市政府新闻办在广州医科大学举办疫情防控专场新闻通气会。针对重大疫情防控中暴露出来的短板,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院士认为,一方面要提高疾控中心地位,一方面在疫情后期也要持续进行科研。
  如何针对短板,钟南山称,17年前的SARS在广东出现,当时国家制定了很多监测、防控的政策,所以此次很快发现是新型冠状病毒。但目前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对应仍存在短板。
  此次疫情12月31日明确是新冠肺炎,此后报告给地方CDC、国家CDC。“但我国CDC疾控中心地位太低,只是卫健委领导下的技术部门,其特殊地位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在美国等其他国家,CDC可以直通中央,不需要逐级申报,甚至在特殊情况下可以直接向社会公报。”
  1月20日,专家在媒体上表示新冠肺炎有“人传人”现象,实际上在此之前已经有这个现象和医护人员感染。那时候没有发布,是因为CDC只能逐级报告,向地方政府报告后,无权做其他事情。“这是需要改变的,CDC的地位要提高,要有一定的行政权。”
  钟南山说,突发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不是一时一事,并不知何时会发生,经常被当成“偶发”事件,突发传染病过去后,很多研究部门没有进行持续科研,重视不够。所以此次新冠肺炎在治疗上有点束手无策,只能用现有的药。新药研发需要时间,不可能一个月研发出来。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4#
 梦幻意境 发表于: 2020-2-19 06:26:00|只看该作者

中疾控7万多新冠病例分析:八成轻中症,死亡率男比女高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中国疾控中心7万多新冠病例分析:八成轻中症,死亡率男比女高

  2月17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响应机制流行病学组在《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上发表新冠肺炎最新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月17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响应机制流行病学组在《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上发表新冠肺炎最新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该研究根据传染病信息系统中报告的截至2月11日中国内地所有COVID-19(新冠肺炎)共计72314例病例数据,对新冠肺炎流行病学特征进行了描述和分析,首次描述了2019新冠肺炎的发病流行曲线。
  在报告的44672例确诊病例中,大多数年龄在30~69岁之间(77.8%),51.4%为男性,湖北省占74.7%,80.9%属于轻/中症。
  在44672例确诊病例中,共有1023例死亡,粗病死率为2.3%。80岁以上年龄组的粗病死率最高,为14.8%。男性的粗病死率为2.8%,女性为1.7%。未报告合并症患者的粗病死率约为0.9%,有合并症患者的病死率则高得多,心血管疾病患者为10.5%,糖尿病为7.3%,慢性呼吸道疾病为6.3%
  全部患者按照发病时间绘制的流行曲线显示,1月24-28日为第一个流行峰,在2月1日出现单日发病日的异常高值,然后逐渐下降。
  此外,该研究还首次描述了1688例医务人员确诊病例情况。医务人员确诊病例大多数为轻症患者(85.4%),病死率低于其他病例,研究认为这主要与年龄有关,医务人员都是在职人员,一般都在60岁以下,而死亡主要发生在60岁以上的患者。
13#
 雁过无痕 发表于: 2020-1-31 09:16:00|只看该作者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文章的说明

源自:成都商报
原文标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文章的说明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文章的说明]2020年1月29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有关专业人员共同在新英格兰杂志发表了题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在中国武汉的初期传播动力学》的论文,有网友提出质疑。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论文是根据截至2020年1月23日上报的425例确诊病例(包括15名医务人员)所做的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在论文撰写前已向社会公布。论文中提及的15名医务人员感染病例,分别由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于1月20日晚、武汉市卫健委于1月21日凌晨向社会公布。
  二、论文提出的“2019年12月份即在密切接触者中发生了人际传播”的观点,是基于425例病例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做出的回顾性推论。
  三、论文是由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香港大学等十几个单位的专业人员共同完成。
  四、及时在学术刊物发表调查结果,有助于国内外专业同行及时了解疾病的特征,共同评估和研判疫情,改进防控策略。
  感谢各位网友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对我们的工作进行监督。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0年1月31日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2#
 哈斯巴仁 发表于: 2020-1-26 21:03:57|只看该作者

科普丨中国疾控中心详解新型肺炎日程预防、居家观察、疑似症状措施

源自: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文标题:科普丨中国疾控中心详解新型肺炎日程预防、居家观察、疑似症状措施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种新发疾病,中国疾控中心根据目前对该疾病的认识制定本指南,适用于疾病流行期间公众个人预防指导。
  中国疾控中心指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应从何病人接触的最后一天起采取医学观察14天。在家中观察期间需与医学观察人员保持联系,并需要了解病情观察和护理要点,掌握家庭预防的洗手、通风、防护和消毒措施。

一、日常预防建议
  1.避免去疾病正在流行的地区。
  2.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例如公共浴池、温泉、影院、网吧、KTV、商场、车站、机场、码头、展览馆等。
  3.不要接触、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如野味),避免前往售卖活体动物(禽类、海产品、野生动物等)的市场,禽肉蛋要充分煮熟后食用。
  4.居室保持清洁,勤开窗,经常通风。
  5.随时保持手卫生。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从公共场所返回、咳嗽用手捂之后、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者香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6.建议外出佩戴口罩。外出前往公共场所、就医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7.保持良好卫生和健康习惯。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保持家居、餐具清洁,勤晒衣被。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注意营养,勤运动。
  8.主动做好个人及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家中有小孩的,要早晚摸小孩的额头,如有发热要为其测量体温。
  9.准备常用物资。家庭备置体温计一次性口罩、家庭用的消毒用品等物资。

二、家庭成员出现可疑症状时的建议
  1.若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可以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轻度纳差、乏力、精神稍差、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心慌、结膜炎、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症状),应根据病情及时就医。
  2.避免乘坐地铁、公共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
  3.就诊时应主动告诉医生自己的相关疾病流行地区的旅行居住史,以及发病后接触过什么人,配合医生展开相关调查。
  4.患者的家庭成员应佩戴口罩,与无症状的其他家庭成员保持距离。避免近距离接触。
  5.若家庭中有人被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其他家庭成员如果经判定为密切接触者,应接受14天医学观察。
  6.对有症状的家庭成员经常接触的地方和物品进行消毒。

三、居家医学观察期间的具体建议
  1.将密切接触者安置在通风良好的单人房间,拒绝一切探访。
  2.限制密切接触者活动,最小化密切接触者和家庭成员活动区域。确保共享区域(厨房、浴室等)通风良好(保持窗户开启)。
  3.家庭成员应住在不同房间,如条件不允许,和密切接触者至少保持1米距离。哺乳期母亲可继续母乳喂养婴儿。
  4.其他家庭成员进入密切接触者居住空间时应佩戴口罩、口罩需紧贴面部,在居住空间中不要触碰和调整口罩。口罩因分泌物变湿、变脏,必须立即更换。摘下并丢弃口罩之后,进行双手清洗。
  5.与密切接触者有任何直接接触,或离开密切接触者居住空间后,需清洁双手。准备食物、饭前便后也均应清洁双手。如果双手不是很脏,可用酒精免洗液清洁。如双手比较脏,则使用肥皂和清水清洁。(注意酒精使用安全,避免意外吞食用或引发火灾)。
  6.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时,最好使用一次性擦手纸。如果没有,用洁净的毛巾擦拭,毛巾变湿时需要更换。
  7.偶然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来捂住口鼻的材料可直接丢弃,或者使用之后正确清洗(如用普通肥皂/洗涤剂和清水清洗手帕)。
  8.家属应尽量减少与密切接触者及其用品接触。如避免共用牙刷、香烟、餐具、饭菜、饮料、毛巾、浴巾、床单等。餐具使用后应使用洗涤剂和清水清洗。
  9.推荐使用含氯消毒剂和过氧乙酸消毒剂,每天频繁清洁、消毒家庭成员经常触碰的物品,如床头柜、床架及其他卧室家具。至少每天清洁、消毒浴室和厕所表面一次。
  10.使用普通毛巾洗衣皂和清水清洗密切接触者衣物、床单、浴巾、毛巾等,或者用洗衣机以60-90摄氏度和普通家用洗衣液清洗,然后完全干燥上述物品。将密切接触者使用的床品放入洗衣袋。不要甩动衣物,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自己的衣物。
  11.戴好一次性手套和保护性衣物(如塑料围裙)再去清洁和触碰被密切接触者的人体分泌物的物体表面、衣物或床品。戴手套前、脱手套后要进行双手清洁及消毒。
  12.若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出现可疑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轻度纳差、乏力、精神稍差、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心慌、结膜炎、轻度四肢腰背部肌肉酸痛等,应立即就医。
  具体指导建议如下:
  ①前往医院的路上,病人应该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②如果可以,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医院,路上打开车窗。
  ③时刻佩戴口罩和随吃保持手卫生。在路上和医院时,尽可能远离其他人(至少1米)。
  ④若路途中污染饿了交通工具,建议使用含氯消毒剂或过氧乙酸消毒剂,对所有被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污染的表面进行消毒。
11#
 晨风 发表于: 2019-12-26 11:35:32|只看该作者

双节临近,中疾控:避免熬夜打牌、赖床不起、聚会攀比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双节临近,中国疾控中心:避免熬夜打牌、赖床不起、聚会攀比

  研究表明如果能够控制不健康饮食、吸烟和身体活动不足等危险因素,可以明显降低心脏病、脑卒中等疾病带来的健康风险。
  新京报快讯(记者:许雯)随着元旦、春节临近,亲朋好友聚会聚餐也多了起来。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与老龄健康处处长马吉祥今日在国家卫健委发布会上提醒公众,节日期间要避免大鱼大肉等饮食方式、熬夜打牌等作息模式和因聚会等产生互相攀比造成心态失衡等情况。
  马吉祥表示,研究表明如果能够控制不健康饮食、吸烟和身体活动不足等危险因素,可以明显降低心脏病、脑卒中等疾病带来的健康风险。因此,节日期间要避免大鱼大肉等饮食方式、熬夜打牌等作息模式和因聚会等产生互相攀比造成心态失衡等情况。
  马吉祥进一步指出,节日期间要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合理膳食主要是要做到食物多样,食物可分为五大类,主要包括谷薯类、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和油脂类,建议每个人每天至少摄入12种、每周至少25种食物;达到食物多样的原则。同时还要注意粗细搭配、荤素均衡,做到餐餐有蔬菜;特别是新鲜的蔬菜,要少盐少油少糖,利用一些烹饪和食品选择技巧保证菜品清淡又美味;节日期间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避免暴饮暴食。
  节日期间的适量运动很重要,既要避免彻底休息和放松,赖床不起不动,同时还要避免利用休息日大量运动造成损伤的情况。坚持动则有益、多动更好、适度量力的原则。
  马吉祥提醒,节日期间聚会控烟限酒也需要注意,我们提倡不送烟、不敬烟,不当着别人面吸烟,鼓励尽早戒烟,戒烟什么时候都不晚。同时,大家一定要控制饮酒,尽量少饮酒,提倡以水代酒、以茶代酒。心理平衡要做到心态平衡,不攀比、不计较,多走动、多交流。
⊙记者:许雯

  编辑:樊一婧 校对:张彦君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0#
 嗨哟嗨哟 发表于: 2018-2-27 20:08:06|只看该作者

3月流感卷土重来?中疾控专家:不会高于去年冬季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3月流感卷土重来?中国疾控中心专家:会有小高峰 但不会高于去年冬季

  新京报快讯(记者:许雯)近日,“病毒变异、流感将在3月卷土重来”的消息引发公众关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球公共卫生中心主任、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董小平今日(2月27日)在国家卫计委新闻发布会上答记者问时对此回应称,3月份流感疫情预计会有小高峰,但流行情况不会高于去年冬季,也不可能发展成为流感大流行,国家卫计委已与相关部门进行会商和布置。
  近日,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院士在广州一个公益健康讲坛上就2018年流感特点进行解读。他指出当前流行的乙型流感病毒产生一些变异,在受感染的人群中,乙型Yamagata病毒明显增多;今年3月份可能出现新一波流感,呼吁各大相关部门做好防范措施。他还担心,按照往年流行规律,H7N9禽流感病毒集中在1至3月份爆发,再加上目前流行的乙型流感病毒,若同时在3月份爆发,形势会较为严峻。
  今天的发布会上,董小平解释称,流感病毒容易变异,通常有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的确存在一些氨基酸的改变,导致蛋白结构发生变化,抗原性发生变化。另一种是与去年或者前几年比较,由于优势毒株都被打压了,不优势的毒株发展成一个新的优势毒株,“今年的流感趋势就是这样,优势毒株发生了小的变化。今年整个流感仍然在正常的趋势,没有跳出我们对它的认知范围。”
  他表示,往年3月份也存在流感小高峰,主要由于季节上的“倒春寒”以及人口大量流动的原因,“但是有一个规律没有突破的,估计今年也不会突破,即第二个高峰不会比第一个高峰高,永远不会比第一个高峰高,特别是在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可能在夏天还会出现一个小高峰。”他称,目前季节性流感跟H7N9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重叠可能只是在时空上会有重叠,但是在病例数上绝对不可能重叠,不会达到人感染H7N9数量跟季节性流感一样多,“目前没有看到任何这种迹象”。
  “全国的疾控系统包括医院系统,对于这一类疫情的处理已经是非常有经验的,我们现在要注意关注的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民工返城带来的再一次中国人特殊的人口迁移活动,各个疾控中心都非常关注这个事情,监测体系会运转得更加紧密。第二个是学生开学以后,娃娃们又聚在一起了。”董小平表示,国家卫计委已经与相关部门做了会商和布置。疫情肯定还会存在,但是不可能发展成为像1914-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或其他几次流感大流行。
9#
 你不在 发表于: 2018-2-27 19:08:03|只看该作者

中疾控:3月或出现新一波流感疫情 但仍属正常趋势

源自:看看新闻KNEWS
  国家卫计委今天召开例行发布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球公共卫生中心主任、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董小平向媒体表示,由于季节变化、人员流动等原因,今年三月份我国可能会出现新一波流感疫情,但是情况不会比今年冬天的流感疫情严重。此外,三月份也是H7N9禽流感高发季节,但人感染禽流感的病例数会远远小于流感的病例数。
  中国日报记者:请问董主任,最近有传染病专家在网上接受其他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3月份可能会有新一波流感来袭。根据往年的经验,3月份也是H7N9禽流感比较容易流行的时候,假如这两波流感同时进行的话,可能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不知道您有没有这方面的研究?您觉得会有这种可能吗?假如两波流感同时流行的话,会不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谢谢。
  董小平:谢谢媒体记者的提问。流感的问题是年年说年年都有事,人类对于流感病毒的控制我们只能说尽量的去适应它,了解它的规律,从而进行科学控制。对于今年的流感,的确大家也深有体会,包括我本人也中招了,有感染。今年整个流感仍然在一个正常的趋势,没有跳出我们对它的认知范围。我们老谈到变异,流感病毒是容易变异,但是变异是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的确存在一些氨基酸的改变,导致蛋白结构发生变化,抗原性发生变化。另一种是从去年或者前几年比较,由于优势毒株都被打压了,不优势的毒株发展成一个新的优势毒株。今年的流感趋势就是这样,优势毒株发生了小的变化。
  第二,您谈到3月份会有一个小高峰,往往是会有的,主要是一个季节“倒春寒”的原因,另外是人口大量流动的原因,但是有一个规律还是没有突破的,估计今年也不会突破,即第二个高峰不会比第一个高峰高,永远不会比第一个高峰高,特别是在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可能在夏天还会出现一个小高峰。至于您刚才谈到的目前季节性流感跟H7N9,所谓的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重叠,首先这两个重叠可能只是在时空上会有重叠,但是在病例数上绝对不可能,不会达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数量跟季节性流感一样多,现在是没有看到有任何这种迹象。当然可能会对我们防控带来一定挑战,但是也请您放心,我们全国的疾控系统包括医院系统,对于这一类疫情的处理已经是非常有经验的,我们现在要注意关注的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民工返城带来的再一次中国人特殊的人口迁移活动,各个疾控中心都非常关注这个事情,监测体系会运转得更加紧密。第二个是学生开学以后,娃娃们又聚在一起了。国家卫计委已经与相关部门做了会商和布置。疫情肯定还会存在,但是不可能发展成为像1914-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或其他几次流感大流行。谢谢大家!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4-30 18:01, Processed in 0.218400 second(s), 13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