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3549|回复: 10
#
跳转到指定楼层

[2018年中继星“鹊桥”在轨测试正常 静待嫦娥四号到来

 [复制链接]
嫦娥四号中继卫星定名鹊桥 将关系到此次探月成败
源自:科技日报
⊙记者:付毅飞

  嫦娥四号中继卫星有了一个诗意的名字
  “鹊桥”关系到此次探月任务成败

  在4月24日举行的2018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上,我国嫦娥四号中继卫星的名字正式揭晓──“鹊桥”。它将在地面测控站与未来落在月球背面的嫦娥四号探测器之间,搭建一座传输信号与数据的桥梁。

“鹊桥”既能“看到”月球背面也能“看到”地球
  由于被地球潮汐锁定,月球只能永远以同一面朝向地球。人类在地球上不仅从未见过月球背面,通信信号也会被阻隔。中国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裴照宇介绍,我国计划在5月中旬,把“鹊桥”发射到位于地球、月球延长线上的地月拉格朗日2点,距离月球大约6万至8万公里。这关系到整个嫦娥四号任务的成败。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党委书记赵小津此前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在地月拉格朗日2点布置一颗中继卫星,既能“看到”月球背面,也能“看到”地球,可以将嫦娥四号着陆器和巡视器获取的科学数据传回地球,并通过中继提供嫦娥四号软着陆及月面工作期间的测控支持。同时拉格朗日2点各方面引力基本平衡,对于卫星节能以及轨道控制非常有利。
  除了完成中继任务,“鹊桥”将携带一些试验载荷,开展科学探测和新技术试验。其搭载的两颗由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的小卫星“龙江一号”“龙江二号”,将实施月球轨道环绕编队飞行试验,开展超长波天文观测。

探测月球两极将为月球基地选址提供参考
  如果“鹊桥”工作正常,我国将在下半年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让它降落在月球南极附近的艾特肯盆地。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主任包为民表示,如果该任务取得成功,中国将实现世界首次在月球背面进行软着陆和巡视探测。
  或许有人会问:“探测月球背面有什么意义?”甚至曾经有人说:“美国人都登月了,为什么还要探测月球?”包为民说,过去的探月任务只探测了一些局部区域,在月球背面,可能会发现一些在月球正面没有得到的数据。艾特肯盆地在月球南极附近,是个古老的区域,含有许多月球初始的信息。另外,月球背面可以屏蔽来自地球的辐射影响,在那里对深空进行探测,能获得更真实的宇宙信息。
  航天专家庞之浩认为,深入了解月球背面,对研究月球的起源和演变、调查月球地质和资源情况等有重要意义。
  记者了解到,月球两极有两种特殊区域:一是永久光照区,可以获得持续稳定的太阳能;二是永久阴影区,可能存在大量水冰。庞之浩认为,如果能确定月球两极是否有水和其他资源,不仅能作为月球基地选址的重要参考,也有助于把月球作为跳板进行载人火星探测。因为水能用于航天员的生活,还能分解成氢和氧作为飞船燃料。

探月工程四期已开始规划
  目前,我国探月工程三步走计划已完成“绕”和“落”,计划于2019年发射嫦娥五号开展月球采样返回任务。有专家提出,如果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发现有价值的线索,可以让嫦娥五号的备份──嫦娥六号去月球背面采样返回。
  记者了解到,科学家已经开始了探月四期工程的规划。赵小津介绍,科学家希望未来探月工程能开展月球基地的建设,先由智能机器人操作,不断组装扩大,为载人登月奠定基础。未来,月球基地可以开展科学试验,也可以作为深空探测的中转站。“这样的规划也是对探月三期工程的延续。”他说。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红英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红英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红英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红英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红英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红英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韩央行官员:与朝鲜进行经济合作将提振韩消费者信心 中国手机市场春寒:三星份额跌至第九,谁会下个出局
10#
 闪亮山 发表于: 2019-2-4 13:38: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玉兔二号:来自月球的新春祝福!!!

源自:央视
原文标题:玉兔二号:来自月球的新春祝福!!!

  地球上的朋友们,大家过年好!我是玉兔二号,从月球上给大家拜年啦!不知不觉,我来到月球背面已经一个月了。这是我走过的路,是不是已经很远啦,要知道上面的每一步都是人类航天器在月球背面新的一步。
虽然这里从来没有人来过,但是我并不孤单,着陆器姐姐一直陪着我,她还给我拍了好多照片。这是我在月球留下的第一道脚印,还有月球背面的第一张全景图,都是宇宙独家视角哦!是不是很羡慕!
对了,我们还有一个伙伴──中继星。它虽然不在月球上,但是一直帮助我们和地面联系,没有它,我俩就没办法工作。这是它拍到的地球和月球的合影,是不是很美!
当然,我们的工作可不只是拍照,还要对月球背面环境、月壤成分等等进行探测。就在几天前,我们就探测到了月夜期间的月表温度──零下190摄氏度,这可是我们国家第一次获取到的月夜温度探测数据。
  未来,我们还会进行更多的科学探测,包括观测宇宙中的低频射线等等,这些能够帮助人类更好地研究宇宙起源。
  当你们收到我的祝福时,我已经又睡着了。不要说我偷懒哦,我这也是为了让地球上的师傅们可以安心过个中国年。
  我也不想总睡觉,实在是迫不得已。月球背面跟地球一样,有白天,有黑夜。前阵子休眠就是因为到了月夜,失去了太阳能的供应,我就失去了电力,只能睡一觉等到天亮。现在这会儿,又到了月球上的正午,温度超过了100度。我没有着陆器姐姐那么好的热控能力,为了保护好自己,只能再午休一下了。
  由于月球上的一个昼夜,是地球上的28天,所以,虽然我只是在这里午睡几个小时,地球上就要过去好几天。
  等我醒过来的时候,应该是2月8号,也就是大年初四,到时候我还能看看地球上过年的景象呢。
  大年三十儿是地球上中国人最忙碌也是最快乐的一天,再次祝大家新年快乐!(央视新闻空天逐梦工作室)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9#
 吖吖 发表于: 2019-2-4 11:23:00|只看该作者

玉兔二号从月球发来新春祝福 还送来这样几张图

源自:央视
原文标题:玉兔二号:来自月球的新春祝福!!!

  地球上的朋友们,大家过年好!我是玉兔二号,从月球上给大家拜年啦!不知不觉,我来到月球背面已经一个月了。这是我走过的路,是不是已经很远啦,要知道上面的每一步都是人类航天器在月球背面新的一步。
  虽然这里从来没有人来过,但是我并不孤单,着陆器姐姐一直陪着我,她还给我拍了好多照片。这是我在月球留下的第一道脚印,还有月球背面的第一张全景图,都是宇宙独家视角哦!是不是很羡慕!
  对了,我们还有一个伙伴──中继星。它虽然不在月球上,但是一直帮助我们和地面联系,没有它,我俩就没办法工作。这是它拍到的地球和月球的合影,是不是很美!
  当然,我们的工作可不只是拍照,还要对月球背面环境、月壤成分等等进行探测。就在几天前,我们就探测到了月夜期间的月表温度──零下190摄氏度,这可是我们国家第一次获取到的月夜温度探测数据。
  未来,我们还会进行更多的科学探测,包括观测宇宙中的低频射线等等,这些能够帮助人类更好地研究宇宙起源。
  当你们收到我的祝福时,我已经又睡着了。不要说我偷懒哦,我这也是为了让地球上的师傅们可以安心过个中国年。
  我也不想总睡觉,实在是迫不得已。月球背面跟地球一样,有白天,有黑夜。前阵子休眠就是因为到了月夜,失去了太阳能的供应,我就失去了电力,只能睡一觉等到天亮。现在这会儿,又到了月球上的正午,温度超过了100度。我没有着陆器姐姐那么好的热控能力,为了保护好自己,只能再午休一下了。
  由于月球上的一个昼夜,是地球上的28天,所以,虽然我只是在这里午睡几个小时,地球上就要过去好几天。
  等我醒过来的时候,应该是2月8号,也就是大年初四,到时候我还能看看地球上过年的景象呢。
  大年三十儿是地球上中国人最忙碌也是最快乐的一天,再次祝大家新年快乐!(央视新闻空天逐梦工作室)
  2019年春节春运·等你归来
8#
 文思泉涌 发表于: 2019-1-3 12:53:00|只看该作者

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背 实现月背地球首次中继通信

源自:环球网
原文标题:嫦娥落月背!人类首次!中国人牛!

  嫦娥四号成功着陆月背!传回世界首张近距拍摄月背影像图。
  人民日报客户端消息,今天上午10点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东经177.6度、南纬45.5度附近的预选着陆区,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
  此次任务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首次月背与地球的中继通信,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

嫦娥四号落月难在哪里
  人类第一次!1月3日,中国研制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降落在月球背面,实现了人类历史上与月球背面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之所以月球背面如此人际罕至,就在于这里的特殊环境让探测器登陆难度极大增加。相比于六年前嫦娥三号的那次月球正面着陆,嫦娥四号这次堪称“盲降”。

垂直着陆适应月球背面的崎岖地形
  在接到降落指令后,嫦娥四号探测器首先是掉头,做好下降准备。在距离月面15公里的高度,“定时定量”启动发动机开始快速减速。在一边往前飞一边下降的同时,嫦娥四号快速调整姿势调整速度,在距离月面8公里的高度时调整至垂直下降。然后它继续下降,待发现下方100米就是月面时,为了保证落地时每只脚都不踩到石头上、踩到坑里,嫦娥四号稍稍“歇歇脚”,待自行找好着陆点后才缓缓地飘了下去。
  据介绍,嫦娥四号首选着陆区为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与嫦娥三号平坦的虹湾着陆区相比,艾特肯盆地的地形就崎岖得多。相关数据显示,虹湾着陆区的地形起伏仅800米,而艾特肯盆地的地形起伏达到6000米,而且充满大大小小的撞击坑。这就对探测器着陆区的选择和着陆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嫦娥四号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孙泽洲介绍说,嫦娥三号的着陆轨迹是一条抛物线,而为适应这次着陆区域的崎岖地形,嫦娥四号采取了近乎垂直着陆的轨迹,以准确测量自身所处的高度。
  2018年8月15日,中国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在北京举行仪式,正式启动嫦娥四号任务月球车全球征名活动,并对外公布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着陆器和月球车外观设计构型。

中继通信靠“鹊桥”
  嫦娥四号这次任务的另一大难点是着陆区在月球背面,使探测器无法同地球直接通信,必须用中继星中继的方式。尤其是在下降过程中,着陆器也不能对地直接通信,只能通过中继星“鹊桥”进行操作。所有的信息传输都需要在“鹊桥”的中转下完成,无疑极大增加了落月任务的风险。
  据介绍,这个中转过程会产生60秒左右的时间差,而整个落月过程仅有600秒左右,落月速度又十分快,如果通过地面人工干预的方式让嫦娥四号安全落月,那么等地面指令发送过去,它的状态已经跟指令发出时完全不同了。因此嫦娥四号只能通过提前输入的落月信息,在测距测速等敏感器的帮助下自主导航落月。对地面人员来说,这个过程近乎是“盲降”。
  为防止在最紧张的、不可逆的月球背面着陆过程中“鹊桥”出现问题影响数据的上传,这次特意设计了延时数据注入功能,就是提前把要注入着陆器计算机的数据发送到着陆器上的某个地方暂存,这个数据包是带有时间标签的,待到着陆器上的时间和该标签相同时,数据便自动注入。
  此外,全系统还可以“全程自主故障诊断与重构”,就是万一真的发生了故障,系统可以随时自己给自己进行“诊断”,找到病灶并剔除病灶,通过身体各部分功能的优化再组合,确保机体整体功能的正常,确保落月过程的万无一失。
  嫦娥四号成功踏足月球,实现了在月球背面的软着陆,这是中国航天创造的又一个人类第一次,任务的成功在为航天强国建设踏出重要一步的同时,也再次把我国航天器制导、导航与控制技术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源自:人民日报客户端、环球时报-环球网 马俊

  嫦娥四号首次月背软着陆 传回月背影像图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qwer222 发表于: 2019-1-3 12:38:00|只看该作者

浪漫“鹊桥”:嫦娥四号成功着陆背后重要“功臣”

源自:澎湃新闻
原文标题:浪漫“鹊桥”:嫦娥四号成功着陆背后的重要“功臣”

  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软着陆月球,月球背面迎来人类第一个软着陆探测器。
  在嫦娥四号成功着陆背面的背后有一个值得一提的“功臣”──“鹊桥”中继卫星。
  深空探测任务中难度最大的就是如何确保远距离数据通信链路的可靠建立,实现航天器和地面的实时通信联络,这也是世界各国都在致力解决的深空探测关键核心技术。
  而月球背面的通信问题一直是困扰人类登陆月球背面不可逾越的“鸿沟”,因此,嫦娥四号探测器要到月球背面安家落户,首先遇到的就是它与地球不仅相隔遥远的地月距离,而且还要隔着通信信号无法穿透的月球球体。
嫦娥四号着陆器月面着陆效果图。国防科工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 供图

如何解决嫦娥四号与地球的通信问题?
  采用数据中继是解决地球与遥远月球背面的通信问题。而实现数据中继的方法不止一个。比如,可以发射很多通信卫星绕着月球转,保证始终至少有一颗卫星绕到落在月球背面嫦娥四号着陆器的通信范围内,把信号传到地球。但这一方法由于需要研制发射多颗通信卫星,因此,虽然可行但成本比较高。还有一个同样有效但可降低成本的方案,就是用一颗数据中继卫星来帮忙,实现地球与身处月球背面嫦娥四号之间的实时通信。
  此前,我国曾发射多颗“天链”数据中继卫星。那么,为什么不能“就汤下面”使用“天链”卫星,还要再单独发射一颗中继卫星为嫦娥四号提供数据中继服务呢?由于现有的中继卫星都是运行在地球同步轨道上,够不到月球背面,因此,只能为在进近地空间运行的航天器通过中继服务,而无法实现地球与月球背面之间的通信联系,比较经济的办法就是发射一颗中继卫星,把它放在一个不被月球遮挡适当的位置,来实现嫦娥四号与地球之间的数据传输。茫茫宇宙浩渺无垠,中继卫星放在哪里才能为嫦娥四号提供中继服务呢?我国科学家想到了地月拉格朗日L2点,并且已派嫦娥二号去察看过了,航天人还为这颗中继卫星取了一个很“文艺”的名字叫“鹊桥”。
  由于嫦娥四号要在月球背面靠近南极一个叫冯·卡门撞击坑的地方软着陆实施巡视勘测,科技人员决定把“鹊桥”架在“地月系统拉格朗日2点”上,这个位置处于地球和月球两点连线的延长线上,且在较小的天体也就是月球一侧,在这个位置“鹊桥”既可以看到地球,又可以看到月球背面,因此,可以同时与地球和月球背面进行信息和数据交换,完成“中继”任务。
  我们不妨可以在脑海里画张几何图形:月球在中间,地球和中继卫星分别在月球两边。跟地球相比月球比较小,所以位于中间的月球几乎遮挡不住地球和中继卫星之间的信号传播。只要月球上的信号传到位于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中继卫星上,就能实现与地球之间的通信联系。同时,由于这个点受地月引力作用保持相对稳定平衡的状态,因而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省卫星的燃料,有利于保证对中继星进行轨道控制。
  “鹊桥”是我国中继卫星家族中的新成员,用途和技术途径虽然与“天链”系列中继卫星相似,但由于路途遥远,孤身作战,环境恶劣,面临的任务更艰巨,技术挑战更大。在“鹊桥”研制中,技术人员攻克了地月拉格朗日L2点轨道设计与控制、远距离中继通信等关键技术,其各项性能和指标完全符合任务需求。
  通过发射中继卫星为航天器和地球搭建天地通信链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做法。中国的中继卫星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十年前,第一颗中继卫星上天,十年间,相继发射的4颗“天链一号”卫星组网运行,成功实现对中、低轨航天器全球100%覆盖。
  但与“天链一号”相比,嫦娥四号中继卫星有点不一样。首先,最大的不同是“天链一号”对数据采取透明转发方式,即不对数据做处理,保持“原汁原味”,嫦娥四号中继星则属于“再生转发”,即先对数据进行“解码”、“去格式”、“复接”、“编码”等处理,再发送。
  其次,“天链一号”具有广泛的通用性,嫦娥四号中继卫星更像是为执行月球背面探测任务而专属定制。嫦娥四号是嫦娥三号的备份卫星,主要设备已经生产出来,所以需要专门研制一颗中继星,去跟它的接口进行匹配。

还可为其他国家探索月球背面提供中继通信服务
  由于地月拉格朗日L2点位于地月连线的延长线上,该点轨道包括李萨茹轨道和Halo轨道,综合考虑“鹊桥”中继星与“嫦娥四号”着陆器、巡视器的距离稳定性、覆盖率、轨道进入和维持、月球遮挡影响等因素,科研人员经反复研究,最终确定将Halo轨道作为“鹊桥”中继星使命轨道。
  Halo轨道中文称为“晕轨道”(“晕”字借自日晕、月晕)。在惯性空间中,Halo轨道其实是一个比月球轨道略高的绕地轨道。一般来说轨道越高运行速度越慢,周期越长,但是受月球的影响,这个轨道的周期和月球公转周期基本接近,所以从地月连线的转动视角看过去,卫星的飞行轨迹在视觉上变成了一个环绕L2点附近的轨道。轨道形状不同于地球卫星的椭圆轨道,而是三维非规则曲线,轨道控制非常复杂。
  当然,如果中继星“守”在地月拉格朗日L2点不动,由于受月球遮挡,仍然“看不见”地球。所以,设计师为其设计了Z向振幅约1.3万千米,绕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Halo轨道。“鹊桥”在这一轨道上做拟周期运动,既能“看见”地球,又能“看见”月球,可以同时与地球和月球背面进行信息和数据交换,通过定期轨道控制来保持轨道的稳定性,实现对嫦娥四号着陆器和巡视器的中继通信覆盖。
  人类探测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是第一次。探月活动中,利用中继星实现地球与月球背面进行通信,是我国科技人员的创举。相当于在距离月球62800多千米的地方布了一个通信站,通过这个通信站与地球保持全天候的通信。不仅如此,这个“鹊桥”还可以为其它国家探索月球背面,提供中国中继星的通信服务。
  2018年5月21日,“鹊桥”肩负重任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奔向太空,进入预定地月转移轨道,开始了搭建地月信息联通“鹊桥”的航程。经过1次中途修正,于5月25日到达近月点,在成功实施近月制动后,顺利进入月球至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转移轨道。6月14日,“鹊桥”中继卫星实施轨道捕获,进入环绕距月球约6.5万千米的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Halo使命轨道,成为世界首颗运行在地月拉格朗日L2点Halo轨道的卫星,在此轨道陆续开展在轨测试和中继通信链路联试后,等待“嫦娥”的到来。
  “鹊桥”携带了一副展开后口径达近5米的伞状天线,在人类上天的深空探测器上,还没有这么大口径的通信天线,它直指地球在月球背面和地球之间架设了一个宏伟的信息高速桥梁。除了这副最大天线外,研制人员还给它配备了多副小一些的天线,通过这些天线,不仅可以将地面的测控指令说给巡视器听,还可以听清楚巡视器都说了些啥。
  “鹊桥”不大,整个重量才约448公斤,卫星本体横向尺寸1.4米×1.4米,高度才850毫米,加上天线高约3米,整个卫星尺寸与中型保险柜相仿。
  “鹊桥”中继星在浩瀚的太空中,会经历一段没有光照的日子,没有太阳的时候,阴影区的温度是零下200摄氏度左右,最冷的地方将达到零下230摄氏度,在如此严寒下,天线全身肯定都“冻僵了”,这些天线在太空中需要经历严酷的考验。为了使它在“冰窖”似的环境里不被“冻坏”,研制中,科技人员除了采用特殊的材料外,还进行了了大量的极端环境下的试验,有效保证了这些天线能够应对严酷环境的考验。
  为迎接嫦娥四号的到来,2018年11月9日~11月23日,五院研制人员又对“鹊桥”中继星进行了一次在轨的“体检”。“体检”报告显示,我们的“鹊桥”非常健康!中继星将在使命轨道上继续“遨游”,静待嫦娥四号探测器,届时,嫦娥四号将在数据中继卫星的引导下,安全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冯·卡门撞击坑附近,首开人类探测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巡视探测的先河。
  嫦娥四号首次月背软着陆 传回月背影像图
6# 青城山
 真爱你 发表于: 2018-12-13 21:23:00|只看该作者

中继星“鹊桥”在轨测试正常 静待嫦娥四号到来

源自:中国新闻网
原文标题:中继星“鹊桥”在轨测试正常 静待嫦娥四号到来

5月21日5时28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鹊桥号中继星发射升空。中新社发 梁珂岩 摄
  中新社北京12月13日电(郭超凯 郭睿)记者13日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获悉,近日该研究院研制人员又对中继星“鹊桥”进行了一次在轨测试,测试报告显示一切正常。中继星将在使命轨道上继续飞行,静待嫦娥四号探测器。
  早在今年5月21日,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便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并于6月14日成功实施轨道捕获控制,进入环绕距月球约6.5万公里的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Halo使命轨道,成为世界首颗运行在地月L2点Halo使命轨道的卫星。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嫦娥四号中继星总设计师张立华表示,由于中国现有的中继卫星都是运行在地球同步轨道上,够不到月球背面,只能为在近地空间运行的航天器提供中继服务,而无法实现地球与月球背面之间的通信联系,因此必须发射一颗中继卫星,把它放在一个不被月球遮挡的适当位置,来实现嫦娥四号与地球之间的数据传输,这才成就了架好“鹊桥”等嫦娥的佳话。
  据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介绍,为了让中继星“鹊桥”不受月球遮挡,设计师为其选择了振幅约1.3万千米,绕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Halo轨道。中继星“鹊桥”在这一轨道上做拟周期运动,既能“看见”地球,又能“看见”月球,可以同时与地球和月球背面进行信息和数据交换,通过定期轨道控制来保持轨道的稳定性,实现对嫦娥四号着陆器和巡视器的中继通信覆盖。同时,由于这个点受地月引力作用保持相对稳定平衡的状态,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省卫星的燃料,有利于保证对中继星“鹊桥”进行轨道控制。
  12月8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如期升空,开启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探索之旅。12月12日,嫦娥四号成功实施近月制动,后续,它将在环月轨道运行一段时间,调整环月轨道高度和倾角,开展与中继星的中继链路在轨测试和导航敏感器在轨测试,确保探测器最终能进入预定的着陆区。届时,嫦娥四号将在中继星“鹊桥”的引导下,安全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冯·卡门撞击坑附近,首开人类探测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巡视探测的先河。 ●
  嫦娥四号成功发射 将实现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dyliaoge 发表于: 2018-6-20 12:46:00|只看该作者

中国成功发射一新型卫星 对接嫦娥四号探测月球背面

源自:新浪军事
  如果中国航天的进步,那么国人相当兴奋的,中国在这一领域曾默默无闻,如今却已走到世界前列。以前我们只是发射卫星,如今也在向更高层次发展,除了建立空间站,在登月领域也有不小的进展。

运载火箭发射
  我们的登月计划时间不长,但是进展相当快,仅花数年时间,已经走到全球最前面了。不久前,中国成功发射一款新型卫星:鹊桥号中继星。
  这属于一种全新的卫星类型──空间通信中继卫星,从功能上说,它属于通信信号中继卫星,不同的是,它不是为地面通信服务,而是为空间通信服务,它属于探月工程中的通信保障卫星,提供地月间的中继通信,或者说,地面控制中心与月亮上的登陆器之间的通信要依赖它来保证。

鹊桥号
  它在中国的登月计划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原来嫦娥四号登月探测器计划,将登陆月球背对地球一面的南极附近的艾特肯盆地。由于月球自转周期与绕地球公转的周期相同,它只能永远以同一面朝向地球。这样月球背面登陆的嫦娥四号与地球上的测控中心隔着月球球体,通信信号无法穿透月球抵达其背面,于是需要中继卫星的帮助来实现数据传输,完成地面测控任务。
  这是中国的第一颗类似卫星,也是世界上首颗运行于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通信卫星。它装载三类低频射电天线,包括:伞状抛物面天线、测控天线和数传天线。其中,伞状天线展开直径达4.2米,深空探测史上口径最大的通信天线,专门用于月球上与嫦娥四号探测器对接,将地面的测控指令说给探测器听,并将探测器的信号转发给地面。

示意图
  其中继通信分系统将地、月、星三点联系起来,实现与地面的双向通信。此外,为解决与月球背面通讯问题,还搭载的两颗小卫星将实现月球轨道环绕编队飞行,开展超长波天文观测。
  据称,它还担载了其它多项设备,比如:中荷低频射电频谱仪,对来自宇宙早期的微弱信号进行探测,用以从事多项研究工作。

工作方式

  美国最早将宇航员送上月亮,如今虽无登月计划,但是一直都没忘,俄罗斯也一样没死心,只不过美俄研究多少年,却因种种原因,没能够抢在中国前面,发射自已的登月探测器或中继卫星,实际尚处于构想中,单项技术研究不少,却没能动手。这也许才是我们能走到前面的主要原因,美俄都满足于现状,失去进取心了。(作者署名:浴火)
  《出鞘》完整内容请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
4# 金佛山
 谁说的等待 发表于: 2018-5-21 07:42:00|只看该作者

嫦娥四号中继星发射 40多万公里的地月通信“桥梁”

源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微信公众号
⊙作者:赵聪 ◎图:丁洁


  5月21日5点28分,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抓总研制的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搭乘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升空。卫星由火箭送入近地点约200公里、远地点约40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

圆满成功(褚洪杰 摄)

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高剑 摄)

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搭乘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升空瞬间(赵聪 摄)
  后续,经过约4~5天的飞行,期间经过2~3次中途修正,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将到达距离月面高度约100公里的近月点。经过近月制动后,在约21天的时间内,“鹊桥”将进行2次中途修正和3次捕获控制,进入Z向振幅约1.3万公里绕地月L2点的Halo轨道。
  Halo轨道的中文名叫做“晕轨道”,这个“晕”字借自日晕和月晕,该轨道形状是非共面的三维非规则曲线,不同于地球卫星的椭圆轨道,轨道控制非常复杂。“鹊桥”将在这个轨道进行在轨测试,验证充分后,正式进入“备战”状态。
  按照计划,“鹊桥”将在今年年底等到前来月球背面执行探测任务的嫦娥四号着陆器和巡视器。届时,“鹊桥”将提供中继通信服务,为地球和月球搭建一条跨越40多万公里的通信“桥梁”。

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的飞天之旅:火箭起飞
星箭分离

“喜鹊开屏”

奔向月球

运行于Halo轨道

开展通信中继和科学技术试验

支持着陆器/巡视器组合体在着陆时与地面建立上下行通信链路

支持着陆器、巡视器在月球背面开展科学探测

  顺利发射和在轨应用后,“鹊桥”将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地球轨道外专用中继通信卫星第一颗连通地月的中继卫星第一颗在地月L2点上采用Halo轨道的卫星,标志着我国率先掌握地月中继通信技术,这是我国在月球探测领域取得的新突破。

  嫦娥四号任务是人类首个在月球背面进行的着陆和巡视探测任务,采用“月球背面软着陆巡视+地月L2点中继通信”的技术方案。

  嫦娥四号任务通过两次发射来完成,第一次任务先发射嫦娥四号中继星,中继星稳定运行在地月L2点后,执行第二次任务,发射嫦娥四号着陆器、巡视器组合体,组合体软着陆到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通过中继星与地球进行中继通信。

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效果图
  嫦娥四号中继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所属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抓总研制,在今年第三个“中国航天日”期间,被正式命名为“鹊桥”。
  中继星基于CAST100卫星平台设计,发射质量约为448公斤,工作寿命不小于3年。
  值得关注的是,中继星配置了由五院西安分院研制的4.2米口径的高增益伞状抛物面天线,这是
人类深空探测任务史上最大口径的通信天线,采用整星零动量控制方式,可以实现对地、对月、对日和对惯性空间任意目标指向与跟踪的三轴稳定控制,实现着陆器、巡视器与地面站之间的测控与数据传输。
  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由八院抓总研制是常温液体推进剂三级运载火箭,三级发动机为两次起动状态。火箭主要用于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也可以发射地月转移轨道等其他轨道卫星。这是火箭首次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执行任务。

  此次任务还搭载发射了两颗超长波天文观测微小卫星。
  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75次飞行。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谁说的等待 发表于: 2018-5-21 07:42:00|只看该作者

首个月球信号中继卫星上天!嫦娥四号探索月背第一步

源自:微信公众号科学大院
5月21日,我国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
,按照计划,“鹊桥”将在今年年底等到前来月球背面执行探测任务的嫦娥四号着陆器和巡视器。届时,“鹊桥”将提供中继通信服务,为地球和月球搭建一条跨越40多万公里的通信“桥梁!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陪伴地球已经超过45亿年。它对地球地轴指向、自转稳定、周期潮汐、夜晚照明等有着巨大意义。可以说,离开了月球,地球根本不会是今天这种光景。

人类永远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
  由于地球强大引力的影响,月球也付出了很大代价:月球将它的自转周期减慢为与围绕地球公转周期完全一样,也就是潮汐锁定。
  在这种效应下,身处地球的人类基本永远只看到月球的“正面”,只能在月球的天平动效应下(月球轨道是椭圆,在轨道不同点的公转速度不同,月球自转也相对地球轨道面有一定倾角)看到月球“背面”一小部分(积累下来的极限是18%)。但总体来看,人类是无法看全月球背面的。

  人类在地球上永远只能看到的月球正面(左)和看不全的背面(右)(图片来源于NASA)
  即便到了载人航天时代,由于月球整体的阻拦,背面成了地面通信的禁区。在过去的60年内,人类已经发射了超过百个月球探测器,其中有65个月球着陆器,但仅有非载人的环绕月球轨道器和载人的阿波罗8/10/11/12/13/14/15/16/17看到过月球背面,没有任何一个能够实现月球背面的着陆

  也正因如此,人类关于月球背面的阴谋论和谣言甚嚣尘上,外星人基地、纳粹残余、月球人家园,这些甚至广泛出现在各种科幻作品中,各种演绎充满想象力。月球背面甚至得名“月之暗面”(尽管实际上背面也能被太阳照到,只是人类看不到而已)。
  为实现月球背面的探测、登陆与研究,就必须把信号传递到那里。现在这个方案就是中国嫦娥四号登陆信号中继星,人类历史上首个,妥妥的。

信号中继卫星,是什么?
  相信大家也可以想到:载人飞船环绕地球运行时,90分钟左右就能绕地球一周,如果到地球背面时,该怎么联系?
  主要有三种方案:
  1。全球布网测控站,但需要世界范围内都买单的强大政治影响力,还有海洋无法建站因素,显然很难;
  2。建立移动测控站,比如我国前后7艘远望号测量船中的2艘左右会在火箭发射时驶入大洋,但显然每次都航行到地球另一侧不现实;
  3。在太空中建立信号中继卫星网络,它们运转在距离地面35786千米高的轨道,与地球自转同步,只要3-4颗足够覆盖全球,它们就是“天眼”,但技术难度显然最高。
  第三种提到的就是信号中继卫星,它们的功能就是接收、加工、转发其他卫星的信息,换句话说:“卫星的卫星”。拥有这个技术的国家/地区有美国、俄罗斯、欧洲、中国、日本,但目前处在完整工作状态下的中继卫星通讯系统中,仅有美国和中国能够实现全球覆盖

  举个典型的例子,2003年,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进入太空,那时他只能在飞到中国附近卫星测控站时才能与地球联系。无论是跟国防部长通话还是跟家人问候,一次大概5分钟就必须草草结束。

王亚平授课是通过天链一号系统(图片改编自中新网)
  而到了2013年神舟十号,王亚平就已经能在太空中实现51分钟的太空授课,期间飞船绕了地球大半圈。到了神舟十一号,景海鹏和陈冬已经能看地面电视直播了。
  他们依赖的就是我国覆盖全球的四颗信号中继卫星,天链一号。

为了嫦娥四号,咱也送一颗中继卫星去月球?

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搭乘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升空瞬间(赵聪 摄,图片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为探测月球背面发射信号中继星,在1960年代NASA准备阿波罗登月项目时就有提出,直到任务结束也没有被立项。现在最多的应用是在众多火星轨道器上,它们既探测火星,又为地面上的火星车和着陆器中继信号。
  嫦娥四号将在年底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踏足月球背面的探测器。既然月球挡住了背面,为了给嫦娥四号和玉兔号月球车实现信号转发服务,它的信号中继卫星需要提前出发准备,这自然也是人类历史上首个月球信号中继卫星。

  嫦娥四号信号中继卫星带有一个口径4.2米的伞面天线(图片来源于吴伟仁等,详见注1)
  在2018年4月24日中国航天日,这个中继卫星被命名为“鹊桥”,想必这个名字的典故和来历,不需要补充了。
  不过不同于大型的天链系列卫星,鹊桥使用的是我国空间技术研究院CAST100卫星平台,这是一个微小卫星通用平台,因而鹊桥也的确“身轻如鹊”,只有包含燃料也仅有几百千克。
  为了稳定在遥远的深空同时保证对地月通讯的稳定,鹊桥必须定位在一个叫做地月拉格朗日二点的位置附近,选择一条独特的Halo轨道。在此前2014年的嫦娥五号T1测试飞行器已经验证了相关轨道转移和控制技术。
  拉格朗日点又叫做平动点,对于两个天体而言,它们的综合引力影响在这些点(共计5个)达到平衡,那么航天器处在这个位置附近的Halo轨道时将会相对两个天体几乎静止。拉格朗日二点就是引力平衡、在较小天体外侧的点,在月球背后。因此,选择这个点有三个重大优势:
  1。随着这两个天体一同运动并与二者处在几何关系几乎不变的状态;
  2。两个天体引力平衡,卫星所需要的轨道维持燃料极少;
  3。没有天体遮挡,一直暴露在日照之下,太阳能丰富。

中继星与地球、月球的轨道关系(图片来源于吴伟仁等,详见注1)
  因此,对于设计寿命5年的信号中继星而言,它能够轻易稳定在这个轨道数十年,足够中国、乃至叶培建院士提出的也可以帮助其他国家类似月球背面任务使用。
  在2018年底,嫦娥四号抵达月球背面时,这个鹊桥“天眼”将会执行任务的指令发送、信号中继、数据下载等功能,成为链接地球与月球的“鹊桥”。

中继星实现地月信号传递的链路(图片来源于吴伟仁等,详见注1)
  同时,这个中继星还携带了激光反射器,验证我国的超远距离激光测距技术。2018年1月27日,我国刚实现了地月距离的激光测距,而中继星将会把这个距离进一步增加约8万千米(月球距离地球最远状态是40万千米)。
  由于执行发射任务的长征四号丙火箭发射鹊桥运力尚有剩余,这次任务还将携带两颗超长波天文观测微卫星组成编队实现天文干涉测量实验。他们可以利用月球背后几乎不被地球干扰的特点,实现更加纯粹的观测。宇宙“黑暗”时期到底有什么,由它们来揭秘,这也是人类首次采用这种方式观测宇宙。

两颗卫星组成的“太空天文台”(图片来源于张锦绣等,详见注2)
  在最近的航天日上,我国也宣布了这两颗卫星的命名。卫星的主要设计团队来自位于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它们的名字“龙江一号”和“龙江二号”来历想必大家也很清楚了。

  中国制造,既是照亮月球背面的“天眼”,又是链接地球月球的“鹊桥”,预祝嫦娥四号任务一切顺利!

注:
  1。文中的 吴伟仁等 均指来自此期刊文章:吴伟仁,王琼,唐玉华,等。“嫦娥4号”月球背面软着陆任务设计[J]。深空探测学报,2017,4(2):111-117。
  2。文中的 张锦绣等 指来自此期刊文章:张锦绣,陈学雷,曹喜滨,等。月球轨道编队超长波天文观测微卫星任务[J]。深空探测学报,2017,4(2):158-165。
  3。NASA最早提出的完整月球信号中继方案可见文章:Farquhar,W。(1972)。A halo-orbit lunar station。
2# 四姑娘山
 谁说的等待 发表于: 2018-5-21 07:42:00|只看该作者

科学大家| 地球月球间的鹊桥 嫦娥四号中继卫星发射


出品:△科技栏目《科学大家》
撰文 | 郑永春,行星科学家、科普作家、科普中国形象大使


图片源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搭乘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升空瞬间(赵聪 摄)图片源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5月21日5点28分,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抓总研制的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搭乘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升空。卫星由火箭送入近地点约200公里、远地点约40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
  五二零,我爱你。
  在5月20日的夜晚(实际发射时间为5月21日凌晨),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鹊桥号卫星。这颗卫星,是为将在月球背面工作的嫦娥4号和地球之间提供通信链接的中继卫星。而这颗名为鹊桥号的中继卫星,在五二零的夜晚发射,真是有缘。

鹊桥相会

为什么需要搭建鹊桥呢?
  抬头看月亮,我们看到的月亮亘古未变。那影影绰绰的“桂花树”、“广寒宫“、“玉兔”,其实都是在月球的正面。而月球背面,一直对人类保持着神秘。原因就在于月球被地球的引力锁定了。这里打个比方,就像爸爸的双手拉着孩子的双手,爸爸在原地打转,孩子环绕着爸爸打转,从爸爸的角度(也就是地球人的角度),他看不到孩子的背上,或许已经在被蚊子叮咬了。

月球被地球的引力锁定了
  既然地球上无法直接看到月球背面,也就无法和月球背面直接通信。2018年年底,嫦娥四号探测器将在月球背面着陆,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一位“话务员”,把嫦娥四号探测到的信息,通过“话务员”传递到地球上。鹊桥号的主要使命,就是在月球背面和地球之间“传话”,也就是提供中继通信。
  说到嫦娥4号,这可是全世界第一个要在月球背面着陆的探测器,是全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想到这个,我就情不自禁地哆嗦。嫦娥4号将要着陆的地方,位于月球南极的艾特肯盆地,那里是整个太阳系中最大最深的盆地,很可能是月球刚刚形成不久之后被小天体撞击形成的。嫦娥4号将在那里开展着陆和巡视探测,揭开艾特肯盆地和月球背面的秘密。
  嫦娥4号虽然是嫦娥3号的备份,但它们的使命不同,同样可以大放异彩。
  鹊桥号既要能够完全独立自主运行,也要做到“月亮走,我也走”。鹊桥号既要跟着月亮一起绕着地球转,同时还要跟着地球一起绕着太阳转,这样才不至于被地球和月球甩掉,远远地落在后面,没法完成“话务员”的任务。科学家经过缜密计算,终于确定了这个地点,它就位于地球和月球连线的延长线上,距离月球大约有6到8万公里。这个点叫做地月拉格朗日2点──也就是地球和月球的引力平衡点。放在这个位置的航天器,被地球和月球的引力牢牢束缚,不由自主地跟着地球和月球一起走。从而可以节省用于轨道维持的燃料,延长卫星的运行寿命。
  鹊桥号并不是老老实实地待在拉格朗日2点,而是环绕这个点打转,转一圈的周期大约为14天。从鹊桥号那里看去,既能看到地球,也能看到月球的背面,从而可以为嫦娥4号提供全时段的中继通信服务。而且,那里很少被地球或月球遮挡,能接收到太阳光照,卫星的能源供应得以保障。

鹊桥号将运行在右上角的椭圆轨道上
  鹊桥号就像一位话务员,一方面,嫦娥4号的着陆器会给它发射信号,而它要把这些信号分别传递给月球车和着陆器。月球车和着陆器也会发射信号和探测数据给它,它要把这些信号和探测数据,传递给地球上的地面站。鹊桥号既要能看到月球的背面,也要能看到地球。因此,鹊桥号这位话务员工作量不小。什么叫忙得团团转,说的就是它了。
  鹊桥号中继星的重量不大,约为425千克,但工作寿命较长,要求能够连续工作五年以上。跟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卫星明显不同的地方,就是这颗卫星上有一个大口径的抛物面天线,就像一把大伞,接收来自月球背面的信号和地球上的信号。这把大伞在发射之前是收拢的,进入太空之后才会打开。所以,鹊桥号发射成功的标志之一,是这把大伞能否顺利打开,以及能否顺利进入环绕拉格朗日2点的轨道。

鹊桥号
  鹊桥号中继星发射之后,并没有像嫦娥一号卫星那样先绕地球飞行,然后一步三回首地进入奔月轨道,而是一经发射就直奔月亮而去,进入近地点轨道高度为200公里,远地点轨道高度约为40万公里的奔月轨道。途中进行轨道调整,最终经过十天左右的时间,进入任务轨道,在那里原地待命,等待嫦娥四号的发射。

鹊桥号的飞行轨道
  中继星除了提供“话务员”的传话功能之外,还搭载了重约1.6 公斤、孔径17厘米的中空角锥反射镜,配合地面上0.5米口径的激光发射望远镜、以及1米口径的激光接收望远镜,在月球和中继星之间进行激光测距实验。
  这次发射鹊桥号中继星的,是长征4号丙火箭。由于中继星的个头不大,火箭的运输能力还有剩余,因此为微小卫星提供了搭载机会。此次与鹊桥号同时发射的,还有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的两颗微小卫星,分别叫做龙江一号和龙江2号。从这个名称也可以看出,这是哈尔滨工业大学这所航天传统强校献给所在地黑龙江的礼物。这两颗卫星在发射之后,与鹊桥号分离,环绕月球飞行。并在飞行过程中逐渐逼近,一前一后编队飞行,相互之间的距离仅为1到10公里。同时,微小卫星上还搭载了沙特研制的微型光学相机、中山大学研制的激光角反射镜、中国跟荷兰联合研制的低频射电探测仪,简直就是一个国内外小卫星界的大联欢。
  火箭发射威力巨大,安全注意事项必不可少。这次发射的长征四号丙火箭,一级火箭采用的燃料为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一级火箭的残骸长约23米,重约15吨,其中就会含有多余的燃料。请注意,这种火箭燃料有毒,火箭残骸不是宝贝,并没有回收价值,不要去碰它,及时报案就好。
  火箭残骸坠地的速度约为每秒100米,并会在坠落过程中解体成一些碎片,这些碎片预计落在贵州铜仁市的部分乡镇,整流罩将落在福建省宁化县部分乡镇,二级火箭的残骸将落在宫古岛附近海域。这些地方的居民和船只请提前撤离。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 贡嘎山
 谁说的等待 发表于: 2018-5-21 07:42:00|只看该作者

嫦娥四号中继星成功发射 将搭建地月“鹊桥”

源自:新华网
  新华社西昌5月21日电(记者:白国龙、余晓洁)21日5时2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鹊桥”号中继星发射升空。这是世界首颗运行于地月拉格朗日L2点(简称地月L2点)的通信卫星,将为2018年底择机实施的嫦娥四号月球背面软着陆探测任务提供地月间的中继通信。
  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飞行25分钟后,星箭分离,将“鹊桥”直接送入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40万公里的预定地月转移轨道,卫星太阳翼和中继通信天线相继展开正常。后续,“鹊桥”将经中途修正、近月制动和月球借力,进入月球至地月L2点的转移轨道,通过3次捕获控制和修正后,最终进入环绕地月L2点的使命轨道,地月L2点是卫星相对于地球和月球基本保持静止的一个空间点。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伟仁表示,由于月球有一面总是背对着地球,当嫦娥四号进行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任务时,将受月球自身遮挡,无法直接与地球进行测控通信和数据传输,而“鹊桥”则相当于架设在嫦娥四号与地球间的“通信中继站”。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鹊桥”号中继星项目经理张立华说,“鹊桥”还携带了由荷兰研制的低频射电探测仪,未来将开展在轨科学探测试验。
  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是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第一次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承担发射任务。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275次发射。此次还搭载发射了“龙江一号”“龙江二号”两颗月球轨道编队超长波天文观测微卫星。
  据悉,探月工程重大专项由国防科工局组织实施。此次中继星任务中,工程总体由国防科工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承担;卫星、运载火箭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生产;发射和测控任务由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负责;地面应用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承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20 22:51, Processed in 2.043604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