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40|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神潭河 发表于: 2021-12-31 11:26:04|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2021年北京基础设施建设晒出年度“成绩单”

 [复制链接]
源自:北京日报
原文标题:路通,水清,地绿……北京基础设施建设晒出年度“成绩单”

  9条(段)地铁线开通,通车线路为历年最多;连接北京与廊坊北三县的厂通路同步开工建设北京段河北段……临近年底,北京基础设施建设迎来“开工”和“开通”的双丰收。
  12月30日,市发展改革委晒出北京2021年基础设施建设的“成绩单”。相关负责人表示,2021年本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推进本市交通、水务、园林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更新,一批工程年底密集投用,托起市民更美好的生活。
  平谷线预留与市郊铁路互通条件
  一条厂通路是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加速的缩影。从高铁到地铁,从高速公路到城市道路,京津冀圈层式、一体化交通网络已然浮现。
  2021年,大兴机场北线高速公路西延段建成,将实现雄安新区与大兴国际机场1小时的快速直连;承平高速等项目开工建设,北京与周边地区之间的公路网络将进一步完善。
  更让市民期待的是,筹划多年的轨道交通平谷线朝阳段、通州段、平谷段进入关键性建设阶段,预计“十四五”期间开通。北三县、平谷区将首次接入本市城市轨道交通网,至中心城区最短时间约为32分钟、55分钟。
  不为人知的是,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藏”了诸多巧心思。“本市正在积极推动轨道交通、市郊铁路、城际铁路、干线铁路‘四网融合’,尤其是在优化轨道交通平谷线方案过程中,我们专题论证、逐站研究。”相关负责人介绍,平谷线将预留与市郊铁路通密线互通条件、与规划地块连通条件,优先保障P+R停车场、公交场站、自行车停车场设置,集中设置便民服务设施空间,未来将结合周边需求进一步细化具体功能配置,最大力度引导轨道交通与其它交通功能、周围空间的顺畅衔接。
  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也正在加快。据悉,2021年,本市基本建成官厅水库八号桥水质净化湿地、南大荒水生态修复工程,开工建设永定河山峡段综合治理工程、平原南段综合治理工程,实现了永定河市内干流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全面开工建设,永定河治理段河道全线通水,河水奔流入海。“建成后,将形成一条贯穿京津冀的生态廊道,带动京津冀生态环境整体提升。”相关负责人说。
  公交与地铁换乘更加便捷
  11号线西段、19号线一期、17号线南段、14号线剩余段、8号线三期剩余段、S1线剩余段、首都机场线西延……2021年是北京地铁的“丰收年”,9条(段)建成投用,通车线路数量为历年最多,地铁运营总里程超过780公里,位居全国前列。
  交通拥堵是困扰北京的大城市病。为此,本市加大力度进行交通综合治理,加快补上一些区域的交通基础设施短板。除了加密地铁线网,2021年也持续加快建设北京朝阳站、望京西、东夏园等综合交通枢纽,实现丰台站综合交通枢纽开工建设。
  加快轨道交通建设的同时,既有线路的提升改造也提上日程──启动实施1号线福寿岭站启用改造等工程,将便捷京西居民;1号线与八通线之间贯通运营,让八通线早高峰车站常态限流成为“过去时”,乘坐体验大幅改善。
  据悉,2022年,本市将加快推进3号线一期、12号线等9条(段)线路建设。其中,力争实现昌平线南延一期、16号线南段开通运营,新增运营里程约25.6公里。
  公交与地铁换乘也将更加便捷。相关负责人说,本市将更关注轨道交通“四网”与地面公交网、慢行网的衔接。未来将研究改造既有公交站点位置,改善公交站点与地铁的接驳条件,减少换乘时间。
  百万市民“开窗见绿”“出门见园”
  数据显示,本市累计接纳南水北调来水超70亿立方米,近几年平均每年外调水量超过10亿立方米。更多市民“喝”上南水的背后,是本市加快推进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设,团九二期实现通水,亦庄水厂、石景山水厂通水运行。
  在百姓家门口,2017年以来已经累计完成自备井单位(小区)供水管网改造1204个、老旧小区供水管网改造1251个,超额完成计划任务。“未来将持续实施自备井置换和老旧小区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减少地下水开采,逐步实现中心城区等地区自备井退出常规供水体系。”相关负责人说。
  老百姓关心的还有生态环境。截至目前,本市污水处理率超过95%,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提升至8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6.6平方米,这背后是百万市民实现“开窗见绿”“出门见园”的就近休闲活动空间。
  京城梨园二期、聚贤公园、五福堂公园基本建成,东风迎宾公园开工建设,推进一道绿隔地区“一环百园”早日开园迎客;以北运河、永定河等跨界河流为重点,加强骨干河道综合治理,保障五大水系防灾安全;海绵城市建设提速,在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等重点地区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和雨水管道提标,打通断头管……2021年基础设施建设的丰硕成果居民看得见、可感知。2022年,一批新的重点项目将落地见效,将让北京这座超大城市的运行更具韧性,生态环境进一步提升。(曹政)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神潭河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神潭河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神潭河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神潭河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神潭河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神潭河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山东最低保障标准提高一倍 健全价格补贴联动机制 创新"党建+VR"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2 00:12, Processed in 0.140400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