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602|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探讨研究汉人是怎样变成的

 [复制链接]
⊙作者:黄艾禾

  一个个不同的人群融进了汉族大家庭。边缘人群汉化的过程,常常伴随着认同危机──“歧视他者的‘汉人’,常也被自称‘汉人’者歧视。”
  在汉民族西扩的过程中,羌人们面临两个选择:或是往西方撤退;或是留在汉区,最终同化为汉人。历史的进程,也是这么发生的。冉光荣、李绍明等所着的《羌族史》很清晰地叙述了这个过程。
  春秋战国时,以羌人为主体的诸戎,还遍布中原各地,比如《左传》中就有记载,说卫庄公登上城楼便望见了戎人之区。但在战国之齐、晋、楚、秦诸强国的征讨下,中原的这些羌人后来就见不到了踪影,他们相继被华夏族同化了。
  在汉以后,羌人与汉人的战争发生在西部,每次战争结束,汉人的策略是杀掉羌人中的不服者,将归顺者迁入塞内。这一批批的迁入者,后来也融入汉人之中。
  这种同化过程,一般要经历几百年。而且,不像想象中那么和谐。迁入塞内的羌人,常受到汉人平民、豪强与地方官员的欺凌,他们还要为汉人出征,去攻打其他的羌人部落。在受不了各方的不公正待遇时,他们会相结出逃,造成“羌乱”。在东汉时,就有过三次大规模的羌人暴动。
  在宋代的羌族聚居区,洮水流域珉县(今甘肃境内)的广福寺,有一座碑,名《广仁禅院碑》,是宋朝元丰七年立的。在碑文中,讲述了建立这个寺院的目的,那就是“用夏变夷”,用佛教来改变当地羌民的习俗。
  这个碑文,还讲了历代统治阶级同化少数民族的其他办法,包括:军队、刑罚、赋役、派兵屯田、金帛奖赏、司法断案等等。汉族人对羌族等少数民族这样做,藏族吐蕃王朝对羌族也这么做。
  姜炳章,是清朝干隆年间被派到北川县(当时叫石泉)任县令的一位地方父母官。结果,他在当地的县志中留下了大名。
  在清代时,北川还属于是羌族的核心居住区,羌人们还相当“羌化”。清代的县令们,做的很大一件事就是让土着们去除“陋习”,比如,放弃火葬。或者不许他们祈祷山水之神。姜柄章曾写过一首“白草歌”,在这首被载入地方志的诗歌中,姜柄章夸耀他用儒家伦理教化土着,他说,听了他的说理后,“纷纷父老皆点头,赭汗津津额头流”,而他觉得,“人类虽殊人性侔,何但朝鲜风俗化箕畴”,他所做的,就像古时的商朝遗臣箕子教化了当时的朝鲜人一样,是在完成一个光荣使命。
  读书应科考,在汉化过程中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姜炳章就曾亲自为地方生童讲学。而对于受歧视的“番羌”而言,参加科考也是摆脱蛮子身份进入汉人社会主流的捷径。
  不过真正让姜柄章进入北川史册的,是他对本地“大禹”历史文化的大力弘扬。他重修本地的禹王庙,又作《禹穴考》《石纽歌》等文章,强调石泉(即北川)是圣人大禹所生之地。按王明珂的分析,姜柄章的这些诗文与努力,“是以大禹记忆来强化一种以‘圣兴之城’为荣的‘北川人认同’”。也就是说,让本地的番民们逐渐边缘非汉族文化,学习、攀附汉人文化。
  他的目的真达到了。
  到了道光年间,县志记载,北川已“驯服王化,渐染华风,”,到了民国时期,北川的羌人与川西的汉人已经没什么两样了。如果按清朝地方官员的话说,他们由“生番”变成“熟番”了。
  “生番”与“熟番”并存的地方,也正是汉化过程正在进行时的地方。王明珂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所谓“一截骂一截”,即“熟番”,汉化得比较彻底的羌人,会自视已经是汉人,而认为在岷江上游的“生番”羌人才是“蛮子”。但是这些北川的羌人到了成都,发现他们仍被视为蛮子。王明珂把这种状态比喻为一段燃烧的木杆,一截已经汉化,烧成了碳;一截还没燃烧,仍是木头,还保持着羌族原态,而中间那截,正在燃烧,正在经历变化过程。
  “事实上,在 ‘边缘’上大家都有认同危机,因此歧视他者的‘汉人’,经常也被自称 ‘汉人’者歧视。”王明珂如此总结。对于这种处境中的人,应该指责吗?“在这样的知识中,我们对歧视他者的‘汉人' 有指责,也有同情的理解,因为他们也被另一些 ’汉人‘ 歧视。”
  千百年来,所谓北狄、南蛮、西戎、东夷,这些“非我族类”就这样一块块地融进了汉族大家庭中。根据复旦大学学者李辉、金力的研究,从中国人染色体上的证据可以看出,发生在公元265──316年、公元618年──907年和1127年──1279年(即魏晋、唐、元时期)的汉人三次大南迁,汉族男性与当地女性的通婚,改变了中国南方人的遗传基因,造就了汉族这个世界上的第一大民族。
  不知道,如果查一查我们自己的基因,会指引到什么年代,汉人的哪次迁徙,造成的哪次融合?在这个被时间层层抹平的过程中,又发生过多少波折与曲折,无人可知的辛酸与妥协?

2018-02-22 8:53:11,雪后的牛尾羌寨晨曦之三,神树林旁的羌寨还在梦中(全图)  DJI_4P_02171L.jpg  保存到相册
【全图,原图像素为17,400×9,300】2018-02-22 8:53:11,雪后的牛尾羌寨晨曦之三,神树林旁的羌寨还在梦中(全图) ◎摄影:雷康

羌族人口数量的变化
  羌族自古以来,人口一直随着社会、自然环境的变迁呈波浪形变化。早期的羌族人口由于资料缺乏,无法统计,但可知其人口从宋代至清代中期是不断增加的。而明代后期由于大规模的战乱,有所消减。有关明代羌族人口资料,多为战争时期的估计数字。比如在今叠溪西面的杨柳羌,万历十八年(1590)“三千余陷新桥”。万历十九年,明王朝派大兵镇压,“总计擒斩一千九十七名颗”,按每户出一人计算,杨柳羌约3000户,合计15000人。
  清代、民国时期的羌族人口准确数字是一个难以弄清楚的问题,因为当时缺乏明确的地域概念,同时人口资料多将羌族、藏族、回族、汉族混合在一起,要寻找确切的羌族人口数字很困难。据嘉庆朝《四川通志》记录,嘉庆十七年(1812)的人口统计,茂州141285人;汶川县118221人,两地区总共26万人,这里面包括少数汉族移民。统计数字说明,明朝末年到嘉庆十七年,经160年时间,羌族人口由15万增加到26万。
  但1812年以后,羌族人口呈急剧下降趋势。其因素很多,除了耕地减少,疾病流行,还有自然灾害,比如1932年的叠溪大地震,死伤七千余人。而195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人口普查的时候,羌族总人口仅3.57万。

2018-02-22 8:53:11,雪后的牛尾羌寨晨曦之三,神树林旁的羌寨还在梦中(局部)  DJI_4P_02171w.jpg  保存到相册
【上图局部4K细节,像素为3,840×2,160,建议用4K显示屏观看】2018-02-22 8:53:11,雪后的牛尾羌寨晨曦之三,神树林旁的羌寨还在梦中(局部) ◎摄影:雷康

羌族人口的地理分布
  根据羌族的传说,他们原来最南分布到郫县(今属成都市)西门桥,东到江油(今属绵阳市)的“蛮坡渡”(漫坡渡)一带。而据现在较早记录,早在公元前111年,汉朝就在羌族地区设立汶山郡,统治北到松藩、南至灌县、西至黑水、东至涪江以西的地区,此外还有众多羌人分布在马尔康、小金、金川、壤堂、丹巴等地。
  唐代,唐朝在茂县、黑水、理县、北川等地设立一些羁縻州,册封羌族首领任州刺史管理地方事务。同时,吐蕃向东入侵,统治了这一地区的羌人,吐蕃人与羌族融合为嘉绒藏族。元代,中央政府在北川设立石泉两土司,北川河流域全为羌族,是羌族分布最东界线。
  而明代羌族的地理范围,据记载南至汶川与灌县交界处的灌口,西到理县,另外《蜀中广记》载万历八年,叠溪杨柳羌“纠松藩、白泥、黑水三千余番同陷新桥”,说明羌族亦聚居于黑水。
  明清时期大量汉族迁入羌族地区,造成岷江以东、汶川以南及北川至茂县的大道成为汉区,威州、茂县、叠溪附近成为汉族的小聚居区。由于藏族向南发展,岷江上游松藩关内一带和理县西部地区也为藏族所居住。因此从清代到民国,羌族的居住范围大为缩小。
  如今羌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县、理县、黑水县、松潘县、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县、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等。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周从林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周从林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周从林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周从林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周从林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周从林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羌,在汉、藏、彝、缅……之间 “周扒皮”的194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6 09:57,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