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251|回复: 3
 1熊猫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纸帆船 发表于: 2005-3-15 21:58:59|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墙的批判

 [复制链接]
一大先生鲁迅在《华盖集》中有一杂文“长城”,最末一句:“这伟大而可诅咒的长城!”。先生何以如此写?他是因为“我早很希望中国的青年站出来,对中国的社会,文明,都毫无忌惮地加以批评”。先生是从思想与历史层面看长城的,他说“我总觉得周围有长城围绕。”当然先生在从文化象征意义层面上谈论的长城,借实喻虚,其中大有深意。从建筑的角度阐述:长城(Great Wall )中国古代规模最宏大的防御工程。宏观它与一般的城不同,整体上不形成封闭城圈。它的长度达数百里、数千里或上万里,故称为长城,又称长垣、长墙等。《中国大百科全书》长城是由城堡、关隘、烽火台、城墙等建筑物组成。据说这是在太空中用肉眼都能望见人类文化历史遗产之一,最重要是它的墙,它的英语名称是很确切的。什么是墙呢?墙,建筑物竖直方向的主要构件,起分隔、围护和承重等作用,还有隔热、保温、隔声等功能。其实一句话,墙就是一种界定。既是一种物质上的界定,也是一种心理上的界定。人都需要界定的。当年“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这位千古一帝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是何等的胸襟何等的气魄?!但他还是不踏实,不把握,于就派了大将蒙括与自己的儿子扶苏去筑长城去守长城。这就说明人是需要在空间上对自己的领地加以界定的,这是生存的安全需要。这一心理无论是高贵的帝王还卑下的乞丐都是一样的,比如我们经常看见流浪的乞丐在露宿之时,常常用一张破旧的报纸蒙面。二墙的另一大功能就是防不同于欧洲古代多用石料筑墙,中国古代主要以土和砖筑墙。这是需要众多人的集体劳作,也是大家交流的好机会。在上古时期也是一项团结人心的工程,因为有墙以后大家睡觉踏实。因此,在先民们那里筑墙不是一件苦差事而很好的公益事业,所以积极性很高。而且,上古的主管建筑的政府官员不懂得贪污,在工程中仅仅是个规划设计者兼组织指挥者。比如治水的大禹,有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良好记录。结集于公元前2500年的,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一首有关筑墙的民族史诗《大雅。緜》:乃召司空, 找来司空管工程,乃召司徒, 人丁土地司徒掌,俾立室家。 他们领工建新房。其绳则直, 拉开绳墨直又长,缩版以载, 树起夹板筑土墙,作庙翼翼。 建成宗庙好端庄。捄之 , 铲土噌噌掷进筐,度之薨薨, 倒土轰轰声响亮,筑之登登。 捣土一片登登声。削屡冯冯, 括刀乓乓削平墙,百堵皆兴, 百堵土墙齐动工,鼓弗胜。 声势压倒大鼓响。(采用程俊英译诗)这首古老的诗歌记述了筑墙的建筑技术、施工工序;以及先民们筑墙的热火朝天的大场面。这种朴素的合著劳动节拍载歌载舞的生产场景,今天在西藏地区还能看见。这时的筑墙是集体的需要,合作与愉快。到了秦始皇时代,主要驱使军民来修筑他的万里大墙的。这是国防的,也是为了一姓之江山的颐指气使。在秦始皇雄伟计划内可能一项非常迫切的军事工程,而在天下百姓眼里却是一场没有尽头,时间漫长耗尽天下男女青春的反人性的强制劳动。于是就有了孟姜女哭塌长城的传说,而且体现出女性水一样的特质:因为柔软终将克服刚强。三墙有多种分类,如按墙在建筑物中的受力情况分为承重墙与非承重墙。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中墙只起围护作用,整个承重体系全由木构架承担。因材致用,土木共济造就了古代木构架建筑。按墙在建筑物中的位置可分为外墙与内墙,分隔房间的内墙又称隔墙。位于房屋两侧的外墙称端墙或山墙;高出屋面的外墙称女儿墙。欧洲的老石墙是要承重的,影响在建筑结构是拱卷与尖顶。中国的土夯墙只不过是起围合作用,房子的承重是在屋架,因此地震来了是“墙倒屋不垮”,具有柔性特点。这仿佛是一个隐喻,两千年的封建专制,只是朝代更迭而没有改变根深蒂固的专制特点,并且深植国人之心。其实这也不仅仅为一个隐喻,而是一个深植人心的文化体系。《论语。子张篇十九》记录:“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宫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这就是天下孔庙的照壁上都的“宫墙万仞”的典之出处。一仞多少,古代长度七尺为仞。“宫墙万仞”,后世形容自汉朝以来独尊儒家的无限崇高地位。“宫墙万仞”,这是长期建立在中国封建农业社会中不可逾越的等级森严的文化大墙。这样的上层建筑才是保障黑铁一样的封建专制,从城市到乡村从官方到民间从过去到现在的沿袭,甚至在今天秦始皇的长城已经成为一个象征以后,仍旧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心里潜在或实在着一座唯我独尊的Great Wall!这几乎成为中国人劣根性的文化基因。譬如,形制最美丽的是江南乡村民居的马头墙,她有美丽的天际轮廓线,清新向上传递着世间和煦的烟火气息。然而它是作用是防火隔离墙,所以封火墙才是她的确切的名称。这也是一个界定,以避免“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在一个家族的马头墙的界定内,社会关系的裙带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反之诛连九族。哦,中国民间乡村与城镇高高耸立马头墙下还有多少男泣女啼的故事?!四在普遍峻冷与隔绝的墙体中,形体最为自由的是园林中的云墙。这种波浪形的墙随势而起伏,或在墙上开窗或留洞,形成阴阳光影效果并有取景框景的妙用。另外园林中的白粉墙有映衬山石、林木光影的效果。这是一种开放与贯通,一种诗画的意境;也是中国士大夫们内心的闲逸与躲藏,也是对严格对称的压得人喘不气来的深宫高墙的反抗!这些园林的墙上开满了各种漏窗。以苏州园林为例就的数百种之多,构图大致可分为几何形体与自然形体两类。几何形体多由直线、弧线、圆形组成,如有万字、六角景、菱花、冰纹、橄榄等;弧线的有鱼鳞、钱纹、球纹、秋叶、海棠、葵花、如意等。还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线条构成的,六角穿梅花、万字海棠;还有四边为几何图案中间为琴棋书画的,可以说是穷尽想象。自然形体的有松、竹、梅;兰、菊、芭蕉;荷花、牡丹、佛手、桃等花卉图案。又有云龙、狮、虎、蝙蝠、凤凰等鸟兽图案。甚至于还有小说传奇、戏剧和佛教、道教的人物故事的图案。这些空透的园林之墙,园林建筑中起着内部与外部空间的“亏蔽”──空间的“围”、“透”处理,这样能够使人在移步换景的观赏之中,处于不断变化的空间节奏之中,从而领悟到各种不同的空间的氛围,感受到中国园林独具的诗与词的意境之美,音乐之美。在园林中的这类墙体呈出一种阴柔之美。然而,这种具有空透意蕴的园林墙体只是存在于园林建筑的内部分隔。大多数园林对于外部的世界的隔离仍然是高峻逼窄的墙体,也就是说这里的哼出来的自由小调是过了音的畸形变奏。对于这种分隔的状态,豪放词的开创者苏轼亦有一首奇情四溢的婉约词《蝶恋花》(花褪残红春杏小)下阕控诉得最为分明: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这也是一种“围城”效应,其结果引来墙内墙外的好多故事,无论是从唐宋传奇,或是从明清小说考查克服这种隔离也是有办法的,于是一种叫“梯子”的攀登工具被经常使用。当然,做这样的好事,通常是有人接应的。至于那仅仅墙外的单相思怎么办?旁道的人总是用这首词上阕的一句劝解:“天涯何处无芳草!”当然,封建宗法社会的大逆不道,在今天看来是追求恋爱自由小夜曲。五还有的墙是极为强制的、专政的、阴险的和令人窒息的,如深宫大墙。在鲁迅生活的年代,是“风雨如磐暗故园”的时代,因此大先生以为那长城是编结封建专制史册束缚思想自由的绳索。这是一种广义的文化象征性。其实万里长城万里长,那大墙是多义的。还要绵延至何年?!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纸帆船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纸帆船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纸帆船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纸帆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纸帆船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纸帆船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注意]申请版主 大话西游
2# 四姑娘山
 胡晓慧 发表于: 2005-3-16 11:42:18|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何必批判?文章中大多的例子不是来批的而是一个展示啊?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黄刚 发表于: 2005-3-16 22:13:47|只看该作者
是仁爱和憎恶的心使我们觉得世间的万物皆有所不同也。

视点独特,加精了
4# 金佛山
 楼主|纸帆船 发表于: 2005-3-17 11:53:46|只看该作者
偶尝试从建筑文化的角度,来拷问我们的前天。

感谢版主过眼费眼!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 18:19,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12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