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喇叭河生态影像

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871|回复: 6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焦虎三 发表于: 2005-3-25 01:51:01|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亲近巴蜀康巴六记

 [复制链接]
文/图 焦虎三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向成都平原过渡的横断山区,民间习惯上将这一地区称为“康区”或“康巴”地区。2003年,我随同朋友一同驾车,在一个细雨飞飞、薄雾迷迷的早晨,从成都出发,开始了行程2000多公里的康巴之旅。

星空灿烂的夜歌

我们的车一出丹巴县,到了上次大塌方的地方,便停了下来,前面2公里处堵车了。这时已是深夜11点过了,几百辆车瘫在了峡谷窄小的便道中。茫茫黑夜像一层层雾包裹着大大小小的车辆,包裹着一大群焦急的人们。车窗外,只听见河水喧闹奔涌的声响,头项上,稀薄的云朵间,群星点点,闪亮耀眼。没有人知道我们还要等多久,听到前面去打探了一番回来的人讲:最前面有一辆车坏了,正在抢修。这种意外的事故,对于常在高原上跑的人来说,肯定会是见惯不惊的,但第一次涉足藏区的我,眼见着公路上一长串亮着车灯的“火龙”,想想今晚还要赶的近200公里的山路,心里还是犯起了愁。暗淡的灯光下,我看见导游卓玛一个人静静坐着,神态自若,仿佛什么事也没有发生。时间在此时变得格外漫长,我们后面排队的车却越拉越远。等候中,善良而纯朴的卓玛应我要求唱起了藏歌。坐在后座上,她唱了几首韩红和亚东的歌,唱了一些道孚的民歌,然后,她甜美而极富穿透力的嗓音轻轻唱咏着起一首长长的藏歌,歌词中的藏文我一句也没听懂,但歌中那异常优美的旋律深沉中带有一种倾述,唯美中深含许许忧愁。我静静坐在车中聆听这天籁之音,窗外,月光下,星光倒映水面,湿漉漉的岩石间映落皎洁的月光,团团薄雾和水汽在河面上轻纱般抖动。卓玛告诉我:这是一首仓央嘉措的诗歌。但直到整个旅程结束了,我们分手时,我都忘了问她这首歌的名字。也许,真正的歌声已与它会叫什么并无太大关系,它也并不是能用耳朵来记忆的,“余音绕梁,三月不知肉味”,是属于用心来感悟声音之外的美的,而那一种美,应是专属于丹巴那个星空灿烂的夜晚的。

黄昏无限的八美

八美,一个美丽的地名。当我清晨漫步于街道时,脑海中怎么也想象了出她为什么应该配这样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名称:整个小镇,只有一条街道,你站在任何一个地方,抬头便可以看见两边挤夹着小镇的大山,看见蓝得透明的天空与白云,而这样的景,在我们这次的康区采访中,其实,是随处可见的。那天下午,我们的采访车返回了八美,天已近黄昏。透过车窗,我看见一座座连绵的山岭在太阳下不停变换着色彩,多变的阳光把金色、黑色与灰色的块面一一打在远方苍茫的群山之间。山谷中,簇簇绿树环绕着色彩鲜艳的民舍,就像一朵朵安详绽放在绿色海洋中的鲜花。偶尔,田地边可以看见一些黑色与白色的点,在阳光下,悠闲移动着,那是在野外放养的牦牛与山羊。摄影师古亚东说:停下车,我去拍几张照片。我们把车停了下来。下了车,我便闻到了一股泥土清新的气味,公路边,已经收获的青稞地中,满是新翻的泥块。快要落山的太阳,把我们对面那几座大山之上的云层导演成了一幕让人终生难忘的"大片"。这些云层,先是纯白如厚厚流淌在天际的牛奶,然后,云层相互融合著,互相拉扯、撕裂着,我亲眼看见,一团沉重的不规则白云在很短的时间变化成一朵硕大的蘑菇,威风凛凛屹立在一座山峰的最上面,在它的旁边,光线与云层互相变化着颜色,一丝血红的光从背光云层黑色的裂缝中显现出来,随之,大片大片的云层又变成了一片金黄,不多时,云层又暗淡了下来,在云朵的四周,一条条红得刺眼的光带像火山爆发的溶浆倾泄而下。那些红色、黄色、灰色与黑色的色彩,以及更为深邃与奇妙的颜色,在群山之上,翻动着,变化着,快速走动着。在这八美宁静的田园风光下,远山之上,它们旁若无人地一一尽情裸露自己美丽的胴体,旁若无人地一一尽情挥洒自己在白昼中最后的美丽与辉煌。公路上,没有一个行人,没有一辆奔弛而过的车,下面,山谷中一片宁静,那些色彩鲜艳的民舍,和簇拥环绕它们的绿树一样,静悄悄守候着八美的黄昏,守候着这大自然造物的神秘与美丽。突然间,微风隐隐约约吹来一阵美丽的藏歌声,我四周张望,想寻找这歌声的出处。四周还是一片宁静,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耳朵是不是产生了幻觉。终于,在公路左边的山脊间,我看见一个红色的点,在这个点前面,是一串向山下移动着的黑点点。虽然那座山就在公路的左手边,但山实在是太大太高了,慢慢地,我只隐约看清那个点其实是一位穿着红色藏服的姑娘,向山下自己的家中赶回白天放在山上的牦牛。但我清清楚楚听见了随风而来她的歌声,我脑海中甚至能想像出此刻她脸上的欢笑,想像出此刻她心中与这黄昏景色相应的那份恬静与满足。昔日我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中有句经典句子每每让评论他的专家引用:暧暧远入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当时就想,这样如梦如幻般的田园生活感受,恐怕今生,与我等久居闹市的俗人无关了,想不到在八美,黄昏下,一个公路边的偶然驻足,这一切美丽便成为了现实。与陶老先生不同的是,我聆听的还是微风中隐隐约约的美丽藏歌,还是:歌鸣大山巅。八美,真的很美!

莲花生出惠远寺

惠远寺离八美镇不远,它坐落的地点有个很美丽的别名:莲花坝子。传说很多年以前这里是一片大海,亚拉雪山山神来此随手把一片小小的莲花掷入海中,只见一朵巨大的金莲花升出海面,化为今天的莲花坝子。至今,当地人还把坝子四周的山岭通称叫"莲花山"。我们到达惠远寺时,寺内正在举办盛大的法会。喧闹声与钟鼓声响,在离寺很远的地方就传入了我们的耳朵。山门两侧那108座小佛塔,我们在303线公路上望去,熬是壮观。相对于黄教的其它著名寺庙,惠远寺其实不算大,但在历史上,惠远寺曾经有过无比的辉煌:它始建于清雍正7年,是当时清政府拔专款修建的7世达赖的行宫。寺院建成后,雍正钦定寺名,亲书匾额,道光18年,11世达赖又在寺院附近诞生。惠远寺的九门,以及每层门两边雕刻的九龙、九狮,彰明较著出它曾经在康藏宗教界的崇高尊位。在大门两侧,耸立着5块用汉、藏、蒙文书写的碑文,其中有3块已经被磨损得面目全非,门左边那块立于同治四年的《泰宁惠远寺碑记》,保存尚好,那些仿佛深刻于时光隧道中的文字,让我装模作样凑到碑前辨认了半天。下来我对同行的朋友讲,这碑详细记载了该寺的修建历史,值得一看。在转经长廊,我虔诚跟着几个藏族老婆婆转了几圈,随后便去大殿前的空地上观看藏戏。一群衣着华丽的藏族男女,围成一个圈,且唱且舞,歌声洪亮,舞姿舒展优美。其中一个高大的男子,腰跨长刀,衣着威武,我想,这大至可能就是英雄格萨尔王的扮演者,如是那样,这出戏,可能就和格萨尔王有关了。因为距此不处的龙灯格萨尔草原传说曾是格萨尔征战的营寨之一,而八美,历来就是康区的交通要道。四处征战,叱咤风云的格萨尔王想必也曾在此地建功立业,而他的后人至今仍在用藏戏来缅怀这位伟大的英雄。离惠远寺不远的地方有股泉水,据说这是11世达赖念经后涌出的神水,当地人认为饮之可以治头昏等病。我在莲花坝子上四处寻觅了半天,也没找到泉水的踪影。阳光下,拉地曼河轻淌着流水,似乎在倾述着惠远寺的沧桑,默默见证着莲花坝子的桑海苍田。大片的白扬树林伟岸在河的东岸,牛羊静静在坝子四周的青稞地中吃着草,几位藏族民工在公路边挖着排水沟,一辆拖拉机悄无声息停在田地中,几只羽毛艳丽的小鸟在空中盘旋。返回的车行远后,我再回头远看了一下惠远寺,在这广阔的莲花坝子中,它那藏红、藏黄与白色交错装饰的建筑群,真的就是一枚盛开的莲花中央最为绚丽的花蕊。

阳光灿烂的亚拉

关于亚拉雪山,有许多神奇的传说。《格萨尔王传》中称之为藏区的4大神山之一,据传,格萨尔王曾将他的盔甲和经书藏于此山之中,以作镇山之宝,而当地一位至今健在但守口如瓶的高人甚至清楚此宝所在山洞的位置。但目前真实的事实是,我们今天登亚拉雪山要走的干尔隆巴的那些山道,是历史上著名的"茶马古道"中的一段。昔日,这里山间铃响马帮来:无数藏汉商人跋山涉水,牵着不堪重负的马匹,马背上堆压着大包小包的药材、砖茶,从此地登亚拉雪山垭口,经二道桥直达康定。干尔隆巴,汉语意为"有白色雪峰的山沟"。沿沟向上前行,旅行者只有两种选择:或自驾开车或租骑当地老乡的马匹。当我们的那辆我称之为"冒牌产品"的加高了底盘的改装北京吉普车哆哆嗦嗦、摇摇晃晃向亚拉雪山开上去时,我才发现,这条近乎原始的登山道路,行人如徒步是根本无法穿行的,因为在很多地方,道路完全被淹没在深深的溪水之中。在许多陡峭的山坡上,我们的那辆老爷车一而再、再而三地熄火,面对手刹已完全无效的残酷现实,我一路上都在不停飞快跳下车,搬石头在后轮下"打眼"。在一处很急转弯坡道上,路面全是被向下流淌的溪水浸泡着的光滑小石子,我先先后后打了三次眼,一个距离很短的小坡道,我们用了近半个小时,车才在我忐忑不安的神情"观照"中艰难开了上去。但不管怎样,我还是一路上欣赏到干尔隆巴"天然盆景"的美丽风光,看见或缓或急的溪流,河水中生长出的奇形怪状的树木,看见河两边被绿色、金黄或桔红色等五彩缤纷树叶妆装打扮一新的次生林木;不管怎样,当车子后轮终于陷入一个大坑中再也动弹不得时,我已经来到了亚拉雪山的脚下。据同行陪伴我们的道孚导游卓玛讲,亚拉雪山山顶终年云雾环绕,很少露出真容,据说如果谁清楚看见了亚拉雪山的山顶,这一年他就会万事如意。当我拿起相机想为神山拍张照时,但见亚拉雪山山顶被团团厚厚的云层所包围着,我的心一下凉了半截。在照一张溪水图时,我踩着小石块来到了河流的中央,那儿有一块不大的露出水面的岩石。我发现低下身来照,画面也许效果会好一些,于是我下意识在岩石上蹲下身体,当我意识到这是一种鲁莽时,一切都晚了,我的身体完全向后倒了下去,情急中我只好伸出一只腿,让它牢牢站在冰冷的河水中,人是站稳了,像也照了,但我的一只裤角全打湿了,旅行鞋中全灌满了水。回到岸上,我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把两只鞋子全脱了,就着河水洗好了袜子,然后,把鞋子与袜子晒在了草原上。高原的太阳实在是厉害,不一会,晒的东西还没干,我就感到自己有点头昏口干了,我光着脚,手里提着鞋子,一拐一跳与卓玛回到了车上。把袜子与鞋子晒在车盖上后,我坐在副驾座位上打起了盹。不知沉睡了多久,我突然莫名其妙惊醒了,站起身,我下意识去看车盖上晒的东西干了没有,一回头,天呀,亚拉雪山的山顶清清楚楚显现在我的眼前,我高声大叫起来:卓玛,卓玛,快看!一边说着,我一边跳下车向前跑去,跑了几步发现地下特别刺脚,我晒的鞋还在车上。穿好已晒干的袜子与鞋,我和卓玛跑到了一处高地,她虔诚地面对雪山行了一个大礼,回头对她说:你也行礼许个愿吧,很灵的。整整2个多小时的时间,阳光灿烂的这个下午,亚拉雪山的山顶四周一直没有丝毫遮蔽的云团,空旷的雪山山脚,我和卓玛坐在草原上,满心激动看着神圣的雪山,看着她炽热阳光下冰雪皑皑的山顶。卓玛像在小孩子似的不时采撷着长在地上的小花,而我面对亚拉雪山呆坐在草原上,任凭太阳刺激着我的双眼,任凭她火热的紫外线烘烤着我的身躯。人生真正的幸福,我想:也许都是源于我们身边的那些无法深究源由的事与物,就像现在弥漫在我躯体四周的那些青草与雪山,就像这亚拉雪山下灿烂异常的火热太阳。

欢喜佛地燃姑寺

穿过坦荡如砥的龙灯草原,走下了一个大坡,你会看见一个水清草美的海子,当地人叫她珠姆措,意为翡翠海。一些水鸟在海子上飞来飞去,嬉戏鸣叫着。离湖边不远有一个小小的村庄:然姑村。村子房舍建筑是完全的藏式传统,极富特色。村子中心有一块大石头,上有一个窝,大石头的四周,立着4根木头,许多哈达缠绕在上面。据说这是当地格萨尔部队曾用过的茶臼。我去采访的然姑寺,就在这块大石头的旁边不远处。燃姑寺很小,塔楼修得金碧辉煌,让我感到特别的是,这座红教修行的大殿,楼上楼下竟然供奉了108尊欢喜佛像,墙上悬挂的16张与欢喜佛有关的巨型唐卡中形象生动、各具神态的人物有300多位。据寺内一个略懂普通话的喇嘛给我讲,殿内楼上代表天堂之神,楼下是地狱之神。我看那些男女雕像,男像或愤怒状、或端庄状,女像搂抱着男佛作沉思状。沿着陡峭的木梯顺阶而上,一尊巨型的欢喜佛居大殿正中贯穿全楼,周围四尊大欢喜佛面对四方,佛像神情威严,毫无污秽之感。欢喜佛代表着藏传佛教高深的哲理,其中含义非我辈局外之人所能领悟。坐在大殿门口的一张木凳上,我和几位喇嘛随意聊起了天,想问问这个寺的历史,几位看热闹的当地村民围在外面。面对我的问题,那些喇嘛完全用藏语回答着我,给我客串当翻译的那个小喇嘛,要不告诉我他们的回答他无法用普通话来表达,要不告诉我我的疑问他无法翻译给他们听,就这样,半个多小时的时间,我和一群喇嘛彼此热热闹闹对着话,中间,双方还彼此夹带着上下飞舞的手势,夹带着微笑的表情,但我们,彼此都不知对方在说着什么。在我们彼此一句"扎西德勒"后,我结束了这场充满希枢柯克式悬念的对话,走出燃姑寺,夏普河像一位智者,默默流向远方,远方,重山叠障,白云悠悠。藏传佛教那些深邃的义理也许就隐藏在这些山岭与云层之间,它们亘古未发一语,它们一生都在讲话。

亚马多吉的"宫殿"

在道孚,我们被安排住在亚马多吉老人家中。一到大门,我便看见一面悬挂着的大幅五星红旗。后来,一个晚上,我陪老人家边喝酒、吃肉便聊天时,亚马多吉老人告诉我,从前他家祖祖辈辈都是奴隶娃子,是解放军拯救了他们。面对眼前他一家幸福而富裕的生活,他激动告诉我:对于我们藏族人民来讲,毛主席和共产党是太阳,18军是天上闪亮的星星。藏族人民永远跟着共产党走。亚马多吉老人的家,是一幢高大的二层楼藏式民居,外墙贴满白色的瓷砖,白墙红壁花窗,配以漆成黑白两色相间的木质楔子,大门边框上做工精巧的雕花图案,都使整个楼房显得典雅端庄、富丽堂皇。房居面前有一个宽大的平坝,坝子上方拉扯着一幅巨大的凉篷,坝中放着条凳和宽长的桌子,桌上银光闪闪的果盘中堆满苹果。进门的过道旁边有几间平房,相当于内地的收发室,厨旁与保姆的房间好象都安排在这儿。走进房间,一股藏香气味夹杂着木头的清香渗人心脾。而我们的视线,完全被每间房中四墙那些精雕细缕、描金绘彩的雕刻与绘画"俘虏"了。据讲,像这样大型民居的内部装饰,起码要用不少于半年的时间,在这段漫长的时间中,能工巧匠们要完成雕刻、绘画、着色等一系列复杂的工程。亚马多吉老人的家,还是依循传统的道孚民居的格局布置,楼上楼下一大一小两个客厅,神圣的经堂在楼上,楼上楼下随处可见供奉的佛像,那里,神像仪态端庄,酥油灯长明长亮。在楼上一个两个人合围也抱不完的屋柱前,他的儿子半带自豪半带遗憾对我讲:像这样巨大的木柱,现在,"天保"禁伐后,再也找不到了。喝酒的那天晚上,我随意谈起我的父亲,亚马多吉老人一脸真挚与深情地叮嘱我:请你回去后,一定转告他,藏族人民感谢他,他们18军的恩情,我们一辈子也忘记不了。离开道孚那天,早晨我对老人说:合个影吧。亚马多吉紧紧抱着我。今生,我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到他的"宫殿"去坐坐;我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在寒风肆意的屋外,与他共饮青稞酒,共吃凉拌耗牛肉。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焦虎三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焦虎三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焦虎三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焦虎三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焦虎三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焦虎三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文明孤岛”探秘记 一座城市的骨骼、心脏与嘴唇
2# 四姑娘山
 且一可 发表于: 2005-3-25 09:35:12|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八美最让人难忘的是晨曦落日,很美。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周进 发表于: 2005-3-25 12:47:58|只看该作者
真是美文!献花献花!

欢迎焦虎三来到旅游版,上座喝茶!
4# 金佛山
 且听风吟 发表于: 2005-3-25 13:35:09|只看该作者
图片呢?

一直向往的地方呢!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楼主|焦虎三 发表于: 2005-3-26 01:02:56|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且一可在2005-3-25 9:35:12的发言: 八美最让人难忘的是晨曦落日,很美。
同感,同感!!!!!!而且那天我还听见了风中的藏歌,人的一生,此等美景,不多呀!
6# 青城山
 北门茶客 发表于: 2005-4-3 23:24:06|只看该作者
虎三老弟:久违啰!有空听你弹“玄”哦!清茶三杯先润

润黄喉。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郭建勋 发表于: 2005-4-10 15:29:17|只看该作者
无语了,只能顶一下表示支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4 04:37, Processed in 0.265201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