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7236|回复: 2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蜀之精灵 发表于: 2005-11-27 23:15:55|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四川历史上到底出了几位状元,以下结果对吗?有人说只有17位 请教各位专家

 [复制链接]
四川状元之考证
作者LAYBOY 发布于 2003-6-13 21:28:30

──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状元,是中国科举时代进士科殿试的第一甲第一名,是当时读书人梦寐以求的最高理想、最高荣誉。

据史料记载,历史上考中状元的,从唐武德五年(622年)起,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止,在近1300年中,共出了596个状元,其中四川籍25人,唐代5人,五代2人,宋代13人,元明清代各1人,大西国(张献忠)2人。

四川第一个状元,是内江人范崇凯,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年)丙辰科状地及第,大魁天下。范崇凯“善属文,下笔千言立就”,文思十分敏捷。其弟范元凯与之齐名,时称“梧酮双凤”。

四川最后一科状元—骆成骧,资州(今四川资中)人。字公骕。生于清同治四年(1865),卒于民国十五年(1926)。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状元。先后就读于成都锦江书院、尊经书院。1895年中进士,殿试置一甲第一名,授翰林院修撰,是清代四川唯一的状元 .

四川出状元最多的地区,是川东北的阆中。阆中素有“泰蜀孔道”“巴蜀要冲”之称,物华天宝,地灵人杰历史上,这里不仅孕育出《太初历》、浑天仪的创造者落下闳,父子天文学家任文孙、任文公,祖孙天文学家周舒、周群、周臣和历史学家、《三国志》作者陈寿的老师周谯,以及南宋骁将、岳飞爱婿张宪法等历史名人,而且延生了5个状元。他们是唐德宗贞元七年(791年)辛未科状元尹枢,唐宪法宗元初八年(813年)癸已科状元尹极,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已丑科状元陈尧叟,宋真宗咸丰三年(1000年)庚子科状元陈尧咨,宋哲宗元祜六年(1091年)辛未科状元冯涓。“二尹”既是市内的状元街即为他们的故里。有趣的是,尹枢中状元时年已71岁,9年后病逝,享年80年岁。尹枢是四川也是全国年龄最大的“古稀状元”,又是四川寿命最高的“长寿状元”。“二陈”也是兄弟状元,更是“文武兼备”的状元宰相。陈尧叟,相貌俊伟,博闻强记,“出典方州,入为侍中,课布帛,修马政,减冗官,有足称者。”他才智过人,久典枢密(军政),能悉记军马之籍。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人称“小由基”,有政声。尧叟之弟兄尧佑,进士及第,官至宰相,又是诗人、书法家。“三陈”皆一代名臣,有“贤相”之誉相传阆中市内的三陈街即因他们而得名。

四川先后出了4个状元宰相,除“二陈”外,还有仁寿人何桌和中江人苏易简。何桌,宋微宗政和五年(1115年)乙未科状元,历任中书舍人、侍讲、御史中丞,他一身正气,历刚直不阿,论王黻、蔡京、宋面、童贯等“六贼”奸邪专横十五罪,被贬出知寿州。钦宗继位,进尚书左丞、中书侍郎,力阻割地,反对与金人议和。他以资政殿大学士知开封府(首都市长),旋拜尚书右仆射(右丞相)兼中书侍郎,请以康王(赵构)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京城失守。何桌被金兵俘获,绝食而死,终年仅39岁,后人称其为“忠烈状元”。苏易简,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庚辰科状元,时年22岁。苏易简少年聪颖好学,风度奇秀,才思敏赡。殿试时,他所试三千余言,援笔立就,太宗赞赏不已,擢冠甲科第一。易简嗜酒,善谈笑,旁通释典,以文章著名,著有《文盲四谱》、《续斡林志》及文集20卷。惜于英年早逝,终年仅39岁。

在四川状元中,还有一些诗人、学者、作家,其中”明代第一才子”杨慎,“小东坡”赵逵和南宋豪放派重要作家张孝祥等最为著名。杨慎(升庵),新都人,为明代四川唯一的状元,武宗正德六年(1511)辛未科状元。授翰林修撰,明世宗时升经筵讲书官。世宗为武宗堂弟,世宗欲推举生文兴献王,加封兴献帝称号,杨慎等力谏,逍贬,被遣戍云南高昌卫,流放37年,72岁客死异乡。杨慎自幼警敏,日诵万言,11岁能诗,12岁拟作《古战场文》、《过秦论》,有“神童”之称。杨慎流放之余,博揽群书,著述甚丰,有《升庵集》81卷,诗词2300余首,杂著100余种,并行于世。“明代记诵之传,涉猎之广,推杨慎为第一”,史称“文坛巨宗”。赵逵,资阳人,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1151)辛未科状元。赵逵少时读书数行俱下,尤好聚古书,考历代兴衰治乱之迹,登第后官至中书舍人,刚正不阿,不附权贵秦桧。他善诗文,高宗尝谓之“文似苏拭”,被誉为“小东坡”,著有《栖云集》等。张孝祥,简阳人,少有奇才,读书过目不忘,下笔倾刻数千言。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甲戌科中状元后,即上书请昭雪岳飞,为秦桧所忌,在任建康留守时,又极力赞助张俊北伐,被弹劾落职。后任荆南知府,兴办水利,筑寸金堤,置万盈仓,以储漕粮,颇有政声。后因病退居芜湖,死于中暑,终年只有38岁。张孝祥为南宋豪放派重要作家,他的词意豪迈,不忘恢复,景象壮阔,情辞慷慨,有《于湖集》、《于湖词》等著作传世。另外,还有宋徽宗时状元、《易论》作者冯时行,宋宁宗时状元、《绪云文集》作者浦国宝,均为重庆人,也都是当时四川著名才干。

有趣的是,四川还有个“好运气”状元──即四川的最后一个状元骆成骧。当时原定状元为喻长霖,而骆成骧列在二甲前列,其卷中对策文中有“主忧臣劳,主辱臣死”之语。时值中日甲午战争新挫,此二句八字尤使光绪皇帝深受感动,便以朱笔圈“主忧臣劳,主辱臣死”八字,将骆成骧从二甲撰为一甲第一名状元。

与此恰恰相反,四川大文豪苏轼却因“一语失状元”。原来,宋仁宗嘉柏六年(1061年)辛丑科殿试后,25岁的苏轼写的论文《刑赏忠厚之至论》,深受主考官欧阳修和其他考官的赞赏。文章提出,刑律与奖赏应从仁爱的观点出发,本着关心爱护百姓的基本思想,采用制法从严,执法从宽的办法,多奖励,少动刑,就可以取得民众的拥护和自觉执行。他还举例说:“尧之时,将杀人,皋陶(司法大臣)曰:‘杀之三(该杀,该杀,早就该杀)。’尧曰:“宥之三(要宽恕,要宽恕,还是赦免了吧)。”文章主张以教育为主,可杀可不杀者不杀,能少杀就少杀;至于奖赏,则可赏可不赏者,则赏之,这样就会取得百姓的拥护和支持。

经欧阳修和考官们商议,决定取苏拭为状元。但考虑到在琼林宴(皇帝赐新科迸士的宴会)上,皇帝可能问到唐尧和皋陶的对话,出自何经典著作,怎样回答呢?答不出,则显露试官学说浅薄;答错了,涉嫌欺君之罪。于是便派参评官梅尧臣去找苏轼落实出处。东坡回答说,尧是个慈祥宽厚的人,皋陶是个严肃正真的人,根据他们两个人的性格,想象他们会那样讲的。梅尧臣听了,气愤他说:“你年岁不大,却胆量不小,太不严肃了。你怎么能随便地杜撰呢!”结果,苏轼便由一甲第一名状元降为一甲第二名榜眼。

延伸阅读:四川第一个状元—范崇凯 http://www.0832_net/shownews.asp?newsid=750

四川最后一科状元—骆成骧 http://www.0832_net/shownews.asp?newsid=777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蜀之精灵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蜀之精灵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蜀之精灵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蜀之精灵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蜀之精灵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蜀之精灵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再说英雄 [转帖]内江儿女赞歌
2# 四姑娘山
 QM168 发表于: 2005-11-28 08:29:19|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达川有曾姓家人在清三朝中,听说中状元进士十多名哦!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夫子 发表于: 2005-12-27 01:15:14|只看该作者
嘉庆版《四川通志》卷一百二十二选举:

1 范崇凯 内江人 唐开元状元

2 尹枢 阑州人 唐贞元状元

3 尹极(尹枢弟)阑州人 唐元和状元

4 李远,云阳人,唐太和状元

5 李余,成都人,唐太和年状元。

6 于环,绵州人,唐大中年状元。

7 张曙,巴州人,龙纪年?状元。

8 费黄裳,广都人,五代(年份无考)进士第一。

9 苏易简,铜山人 太平兴国五年状元。

10 李协X, ???(字迹不清)雍熙二年状元

11 陈尧叟,阑州人,端拱二年状元。

12 陈尧咨,阑州人,咸平三年状元。

13 杨置,成都人,庆历二年状元。

14 马涓,南部人,元佑六年状元。

15 何桌,仙井监人,政和五年榜首。

16 何涣,广安军人,宣和三年状元。

17 冯时行 壁山人 嘉熙年状元(通志质伪)

18 赵逵:内江人 绍兴二十一年状元

19 张孝祥,简州人,绍兴二十四年状元

20 文允中 成都人, 元至正年 状元。

21 杨慎,新都人,正德六年状元。

(我手头的这个版本字迹很模糊,查阅时候应该只有遗漏,不会有误加。除去冯时行,我认为四川最少也有20名状元,而不是17名。)

补充一句,还有个清末的骆成骧忘记了,应该有21名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4 15:47, Processed in 0.156001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