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076|回复: 1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代蜀华 发表于: 2008-12-7 16:33:35|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告别经济危机要从改革所有制开始

 [复制链接]
本帖最后由 韦建生 于 2009-3-1 23:12 编辑:

告别经济危机要从改革所有制开始



美国等二十国政府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全体会员国:

针对20089月所突发的以全球金融市场借贷失衡为特征的现代世界经济危机,为期两天的首轮二十国政府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已于11月16日结束。笔者是从1978开始从事继承传统社会主义合理内核、吸收发达资本主义科学精华所优化组合的科学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学术研究的一名志愿者,认为要告别此次经济危机需要从改革所有制形式开始。为此,特建议在2009年430日前所要召开的第二轮峰会上将改革所有制作为中心议题之一。现就此提出以下观点,供思考。

一、目前的救市均未对症下药

此次世界经济危机,震源于美国的次贷行为。

美国的房地产按揭贷款,是针对不同的收入家庭而设计和推销的。把必须提供全套收入证明文件的低利息、低费用的低价房贷,称为优质房贷。而把不必提供收入证明文件的高利息、高费用的高价房贷,则称为次级房贷。很明显,前者是针对高收入家庭而言的,却是低价房贷。而后者是针对低收入家庭而言的,反而是高价房贷。对于这种房贷品种和推销方式,被114日新当选的美国第56届总统巴拉克·奥巴马曾定性为“掠夺

美国国内的投资市场,已趋于饱和状态。但投资商却认为,居美国人口多数的低收入家庭缺少住房,却是一个不小的潜在投资市场和利润空间。对于低收入家庭,要求按期偿还贷款,很不现实。到时也许是,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谁也没有办法。从2001年开始实施次贷计划以来,便向低收入家庭倾销这种次级房贷。在实施初期,金融机构向储户的借款和向用户的贷款出现了借贷失衡现象。对于这一初期不良反应,未能引起美国政府的警觉。以电脑互联网技术为标志的现代社会,人们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美国次贷行为,竟然在20089月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失衡,殃及世界各国,出现经济危机。

为了急于救市,告别经济危机,于1024日在中国首都北京召开了第七届亚欧政府首脑会议,紧接着又于11月15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召开了首轮二十国政府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并决定将要召开一系列峰会。到目前为止,所采取的救市措施,归纳起来共有三大类:一是企业破产,出现大量失业;二是货与币分离,大量印发币值符号;三是超前消费,动用未来不可知的财富。迄今为止的这些救市,均未对症下药,反而为新一轮的危机埋下了祸根。

严格说来,在目前不改变所有制条件下的救市是助纣为虐,使救市成为经济危机周期率中的一个环节。这样,危机──救市──危机……无限恶性循环下去,也就难以使我们人类社会有序良性循环发展。

二、   经济危机的深层次原因

同历次经济危机一样,此次经济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其实就是一个很简单的所有制问题。

18世纪的法国重农学派经济学家弗朗斯瓦·魁奈,在他的著作中认为资本”就是预付,是生产前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预付。可见,资本是劳动的创造物,是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环节。离开了劳动,资金还是资金,成为不了资本。也就是说,劳才是本,资不是本,应当提倡劳动主义,不应当推行资本主义。由此表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揭示的劳动创造剩余价值论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人类社会,自17世纪英国率世界之先把封建社会转型到资本主义社会以来,尤其是18世纪60年代以英国发明蒸汽机为标志的产业革命由手工劳动时代推进到机器劳动时代以后,在社会上存在着一种专门以货币为手段从事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预付的人。这种人,昔日称资本家,现在叫投资者。不管怎样措词称呼,他们均以货币手段从事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预付。其目的,不是为了慈善,也不是为了尽社会义务,而是为了占有劳动者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这,成为了投资市场的游戏规则,形成了以资本为中心的社会形态。于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均以资本家所有制为主体。

资本家所有制,就是经济学家所称为的生产资料私有制。这种私有制,在结构上是私有雇佣制。这里的“,是指人类个体,具体就是货币投资者。生产资料属于投资者个人私有,作为被雇佣的体力及脑力劳动者,只有做工的义务,而无占有剩余价值的权利。投资者,不仅根据按资分配原则占有了劳动者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而且还要根据市场经济原则垄断其他投资者所占有的社会剩余价值。从而使资本主义成为竞争剥削、竞争垄断的社会形态。竞争剥削、竞争垄断的结果,使社会少数人掌握了社会多数财富。据世界银行2007年报告,美国是5%的人掌握了社会60%的财富,中国是0.4%的人掌握了社会70%的财富。这些数据不一定准确,但有参考价值。当今的人类社会就是这样的贫富两极分化的社会,当今的世界经济危机就是这样的贫富两极分化的危机。

由于世界各国,迄今为止均奉行与生产资料私有制相配合的按资分配、市场经济、法律维护等一整套制度,最终使社会少数人掌握了社会多数财富、社会多数人掌握了社会少数财富,构成了倒金字塔的危机状态。即,生产与消费脱节,造成生产过剩的假象。实际是,处于富裕状态的这种社会少数人所掌握的社会多数财富,自身消费有限,而处于贫穷状态的社会多数人却又无权消费,也无法消费。同时,这处于富裕状态的这种少数人为了占有和垄断更多的剩余价值,总是处于投资状态。这样一来,社会的大量财富在社会的流通领域中成为了流不动的死物。所谓经济危机,就是指这种社会大量财富不能有效成为占有和垄断社会剩余价值的死物现象。因此,当今世界经济危机就是当今世界投资者竞争剥削、竞争垄断受阻的危机。

不难理解,此次世界经济危机就意味着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在21世纪业已走到了历史尽头。

三、   昔日的公有制会引向另一个极端

在寻求救市的过程中,马克思的故乡德国,《资本论》成为了畅销书。一些社会媒体也频频刊出:“布什救市措施是搞社会主义’”、“马克思对资本主义观察是正确的社会主义是拯救世界惟一的途经”等等。看来,历史还没有忘记马克思主义,预示着社会主义的春天即将来临。

但是,在目前尚未搞清楚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实现社会主义,以及实现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模式、经济制度模式和文教制度模式等一系列社会主义基本问题之前,盲目借用昔日以苏联为首的一系列社会主义实体国家所奉行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会把现在的两极分化极端引向另一个共同贫穷的极端。如果这样,也同样是一种历史的不幸。

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是指不可分割的社会整体。这种整体是一个概念,一种抽象,缺乏人格化。由于缺乏人格化,也就不像现实生活中的真人那样,能吃、能思、能动。如果说,劳动者是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那么,公”显然不属于生产力范畴。历代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试验经验,以及20世纪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70年的实践事实,均证明奉行公有制不利于发展生产力。

未完待续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代蜀华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代蜀华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代蜀华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代蜀华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代蜀华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代蜀华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一个基层大夫的感慨 棒槌岛
2# 四姑娘山
 楼主|代蜀华 发表于: 2008-12-7 16:34:41|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告别经济危机要从改革所有制开始

公有制,在结构上是公有私用制。当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后,为了生产出产品,满足社会消费需要,就不得不让人类个体一个个的私人把生产资料作为生产手段使用。企业内的每一位职工,虽然在名义上是企业的主人,但当不了家,也作不了主。因为,生产资料属于天下所有的人,人人有份。结果,对于公有制企业来说,人人是主人,人人都不是主人。主人空位,把公有制变成了“空”有制。在这种主人空位的公有制企业里,全体职工均不是事实上的生产资料投资者,也就不可能关心投资效益。在无主人翁责任感的状态下,出现生产严重不足也就不可避免。

由于公有制不具有可操作性,也就只好让国家代行管理,便形成了与公有制相配合的一整套制度,如平均分配、计划经济、法律保护等等。这样一来,企业与企业之间无竞争性,职工与职工之间无主动性,犹如机器人那样均统一按国家指令行事。因而,生产不足,物资匮乏,物价猛涨,缺吃少穿,定量供应,天下所有的人也就共同贫穷了。这也就是前苏联及其东欧一系列社会主义实体国家自我崩溃的经济制度原因。

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两极分化是一种经济危机,同样,传统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贫穷也是一种经济危机。但笔者深信,这两者在21世纪将被科学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富裕的繁荣昌盛所取而代之。

四、   两权合一的劳动占有制才有望治本

告别经济危机,要从改革所有制开始,这样才有望治本。但是,到底怎样改?

这,可以从中国的改革思路得到启发。

自1978年以来,中国的改革已历经了30年。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既不主张走传统社会主义道路,也不主张走发达资本主义道路,而主张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不同理解。笔者的理解是,继承传统社会主义无阶级、无剥削、共同富裕的合理内核,吸收发达资本主义真理、民主、实效的科学精华,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将真理、民主、实效的科学手段用来实现无阶级、无剥削、共同富裕的目标,这样一种所优化组合的社会形态。这种优化意义的社会形态,就叫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社会主义社会。

这种所优化组合的科学社会主义社会,所奉行的所有制形式叫做生产资料共用制。这种共用制,犹如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在土地改革私有化的基础上,再组织生产合作社共同经营。这种共用制,在结构上是私有共用制。这种私有共用制,也是继承公有私用制共用性的合理内核,吸收私有雇佣制私有性的科学精华所优化组合的结果。也就是说,在这种生产资料私有共用制企业内,无论是管理者,或劳动者,不管怎样分工劳动,每一位职工既是投资者又是劳动者,具有“老板”和“丘二”的双重身份。于是,对于企业收入减去生产成本和国家税收后的余额,即利润,也就是剩余价值,根据每一位职工体力、智力和劳动态度的差异,实行按实际效益的有效劳动的按“功”分配。这种由劳动者占有剩余价值的必然结果,既不是公有私用制的共同贫穷,也不是私有雇佣制的两极分化,而是无阶级、无剥削的共同富裕。

无论是现在的私有制企业,或是昔日的公有制企业,两者的职工工资均进入产品的成本,不体现劳动者共同分享自己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而由非劳动的货币投资者所独占。因此,私有制和公有制的共同点,在所有制性质上均是物的所有权(生产资料所有权等)与人的劳动权(生产经营权等),这“两权分离的剥削占有制”。而共用制则与此相反,是这“两权合一的劳动占有制”。不难理解,这种生产资料私有共用制既可以杜绝生产资料私有雇佣制两极分化的经济危机,也可以避免生产资料公有私用制共同贫穷的经济危机,而会出现共同富裕的繁荣昌盛。

这种生产资料共用制,其规模的大小,可分为家庭性的个体企业、集体性的合伙企业、跨地域性的集团企业。这些不同层次的私有共用制企业,完全由企业根据市场经济的实际需要而决定。只需国家宏观管理,制定与此共用制相配套的按功分配、市场经济、法律维护等制度,就必然实践出共同富裕的竞争劳动、竞争创造的科学社会主义社会。

据2008年11月11日中国四川日报集团所主办出版的《文摘周报》,在《重庆出租车停运玄机》一文中介绍,对于出租车行业的改革,浙江省温州市是从1999年开始的。改革的思路是,政府承认司机是投资者的主体,司机也是经营者的主体。于是,形成了事实上的物的所有权与人的劳动权这“两权合一的劳动占有制”,所以现在的“的哥”们“已经个个都是百万富翁”了,在温州市的出租车行业也就实现了无阶级、无剥削的共同富裕。而2004年开始的重庆市出租车行业改革,其思路是公司化管理,规模经营。物的所有权属公司,人的劳动权属司机。当4年运营期届满后,作为“老板”的公司已“赚取了40万元”,可作为“丘二”的司机“每天按照黑白两个班24小时连轴转”,其“收入也就几百元”。由于司机的收入在不断减少,公司的收入在不断增加,所以从2008年11月3日开始出现了全市出租车行业的停运事件。这就是实行“两权分离的剥削占有制”的必然结果。

综上所述,为了告别经济危机,有效跳出自由市场经济危机周期率怪圈,现实所有制形式的改革方向,既不是生产资料私有制,也不是生产资料公有制,而是生产资料共用制。也就是说在所有制性质上要把“两权分离的剥削占有制”改革为“两权合一的劳动占有制”。这两权合一的劳动占有制,是构建科学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五大配套支柱(国家性质、建国方针、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教制度)之一,一旦启动就标志迄今为止的各种社会形态均开始向科学社会主义社会转型。

关于“两权合一的劳动占有制”,在2008年3月出版的笔者的文集《步入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一书中有论述,特别是在已定稿的百万字学术书稿《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中亦有专门的详细论述,正寻资和出版社,待出版后可供参考。

预祝第二轮二十国政府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成功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5 12:09, Processed in 0.093601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