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637|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飞翔 发表于: 2017-1-6 17:45:32|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少数民族彝族伦理思想管窥

 [复制链接]
源自: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 昆新多里坤乌斯满江 刘佳宁
  彝族是我国众多少数民族中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民族之一。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现有彝族人口约7762286人,是西南地区人口较多的一个民族。彝族主要分布在滇、川、黔、桂四省区,分布状况为大分散、小聚居,多数居住在高山和半高山区。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以及各地的彝族或与其他民族联合的自治县、民族乡等是彝族的主要聚居地。
  历史上彝族的族称繁多。在汉文文献中,彝族先民在先秦至两汉时期称为“巂”、“昆明”,汉晋时期称为“叟”,南北朝至唐初称为“爨”,唐宋时称为“乌蛮”或“东爨乌蛮”,元、明、清时期称为“罗罗”等。据不完全统计,彝族有35种不同的自称和44种不同的他称。自称如“诺苏濮”、“纳苏濮”等,他称如“黑彝”、“土家”等。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彝族人民的共同意愿,以古代礼器“鼎彝”之“彝”,作为民族的通称。关于彝族的起源,史学界众说纷纭,主要有东来说、西来说、南来说、北来说、濮人说、土著说等几种,其中以北来说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认为彝族是古代羌氐族群中南下的一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西南土著部落不断融合而形成的民族。
  彝族有自己的语言和古老的文字。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六大方言。彝族至今尚未确定全民认同的标准语言。彝文是彝族先辈很早创造的一种超方言的音节表意文字,史称“爨文”、“韪书”、“老彝文”等。
  彝族伦理思想是指彝族历史上各种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的总称。彝族伦理思想作为一种不成文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贯穿在彝族人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它起着法律强制和经济手段所起不到的教育、示范作用,是彝族数千年文明的积累沉淀,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伦理思想宝库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彝族日常生活中的传统伦理思想
  (一)视崇善憎恶为彝族社会的基本伦理道德规范
  善与恶,是伦理思想与道德观念中最基本的范畴,是人们对自己和他人行为进行肯定或否定的基本标准。善良淳朴、爱憎分明的彝族人民,自古以来就对善与恶的划分有着明确的界限:他们追求、热爱美好的事物;憎恶、唾弃丑恶的现象。“百事善为首”,被彝族人民视为千百年来的传统美德。
  彝族古代的许多典籍中都宣传了人们扬善抑恶的伦理思想。据彝文著述中记载,早在相当于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彝族先师举奢哲就十分重视做人必须要有最基本的善恶观。他在《经书的写法》中说:“人生在世时,好事要多做,坏事要少行;善事要多做,恶事绝不行!”从这里可以看出,彝族先人就已经有了明确的善恶观,并以此劝诫他人要戒恶扬善。明代水西彝族地区的许多碑记中也都宣扬了行善的思想。许多碑文的记载都反映了彝族人民把修路、建桥等视为“行善”,是十分高尚的事,其子孙也会受到“荣荫”。如水西大渡河建石桥记就记述了一对母子捐资修路建桥,因为做了善事而心满意足,想:“善者心怀于黎民,有了善念,为人诚朴心直,就增长寿龄……就没有什么贪求了。”这种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无疑对彝族人民的行为具有指导意义:做善事的人,心地坦然,因造福他人而心满意足,别无贪求,这样才能健康长寿。彝族老人在弥留之际,也总会回顾自己的一生,会为多做善事而感到欣慰,也会为做了错事而自责不已。“善”成了古代彝族人所追求的人生价值的崇高目标。
  现代彝族社会中,依然传承并沿袭着崇善憎恶这一美好品德的道德传统。彝族家庭中,父母在孩子年幼时就会教他们分辨善恶是非。对于做了善事的孩子,父母会夸奖鼓励;对于做了错事的孩子,父母会严厉批评。父母把崇善憎恶的思想教育贯穿在孩子的一点一滴的日常生活中,让他们懂得做人的最基本道德和伦理规范,并以此指导着他们成长的一生。
  彝族人十分敬重品德高尚的人。德行好、行善事的人在彝族群众中有很高的威望,人们像尊敬自己的长辈一样尊敬他、信任他,喜欢与他交往;而对于那些品德败坏、行为恶劣的人,人们会远远地躲开他们,也不许自己的亲人靠近。
  (二)视尚礼好客为彝族社会的传统美德
  注重礼节、热情好客是我国众多少数民族的优秀伦理思想和传统美德,作为具有悠久历史文明的彝族,当然也不例外。
  彝族是一个十分讲究文明礼貌的民族。除了举行各种人生礼仪、宗教祭祀等活动时要遵守特定的程序、礼节、仪轨外,在日常的生活中,彝族人也十分注重礼节,认为这是做人的基本规范。譬如,彝族在对他人的称呼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长幼之间,谁长谁幼,不仅论年龄,还要依据父家谱牒或母系谱牒的长晚来定,不许叫错,否则会被视为极大的不敬,连家庭成员也会因此而蒙羞,被认为缺乏教养、乱了伦常。其他民族的人在同彝族的交往中,都会深切地感受到注重礼仪、礼节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对彝族人行为活动的规范性作用。
  同时,彝族也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待客如敬神,上门即为客。”堪称是彝族热情待客的真实写照。的确,只要到了彝族地区,无论是亲朋好友,还是素不相识的人,都会被视为上宾而受到主人的热情款待。彝族人平时并不杀牲,但是当客人到来时,他们会敬献牛、羊、猪、鸡等作为款待客人的最丰盛的食品。在杀牲之前,主人会把活的牲畜牵到客人面前,请客人过目之后再进行宰杀,以表示对客人的敬重。吃饭中间,主妇会时刻关注客人碗里的饭,未等客人吃光就要随时添加,表示待客的至诚。客人走时,主人都会热情挽留,若挽留不住,还会奉上送客菜。此外,酒是彝族人待客的见面礼。给客人敬以“三道酒”,是体现彝族人热情好客的传统礼节。
  彝族人在接待客人时,讲究体面。使客人满意,让客人吃好玩好,尽到地主之谊,是彝家待客的标准。如果有招待不周的地方或者没有拿出最好的、最丰盛的菜肴,会被认为是一件极其不光彩的事,不仅损坏了自家的颜面,而且也损坏了家族的名声。
  尚礼与好客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注重礼节的民族,必然在待客方面也时刻体现出文明礼貌,并力求细致入微,把客人招待周到。同样,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在招待客人时也都会有自己传统的方式与礼节。尚礼与好客是密不可分的。在彝族人民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无不渗透着尚礼与好客的优秀伦理思想和传统美德。
  (三)视尊老敬老为彝族社会的基本公德
  尊重老人、敬爱老人是一个社会的基本公德。在彝族传统伦理思想中,也一向把尊老敬老视为对每一个成员必须具有的社会公德的最基本要求之一。
  彝族把老人看作是本民族智慧和光荣的象征。他们认为老年人的知识多,懂得许多习惯法和祖辈相传的规矩;长辈辈分大,地位也就应该高于晚辈。所以彝族社会素有敬老的传统。彝族人常说:“长者在场,小者不要说话;哥哥说话,兄弟不要争先;大马在的地方,小马不要踢脚。”就是教育人们要尊敬长辈、尊重老人。
  尊老敬老是从古代彝族社会一直流传至今的传统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现今的彝族社会中还保留着许多敬老的礼节。在彝族聚居的寨子里,招待客人时家中的长老要优先陪客,而且座位特别讲究。老人中辈分最大、年龄最高的坐在堂屋的上方,即正位,其余依次就座。倒茶、斟酒、敬烟要先给老人,吃饭时碗筷也要先递给老人。家里杀鸡宰猪时,要把鸡头、鸡肝、鸡屁股和猪肝先给老人,表示鸡的整体和猪肉最好吃的部分都给老人享受了。有的人家还给七、八十岁的老人开小灶,装饭菜的锅整天置在火塘边,让老人随时可以吃到热乎乎的饭菜,充分反映了对老人的关心与尊重。彝族年轻人骑马遇到老人时,必须下马让道,站在路旁向老人问候。正如彝谚所说:“长者小者在一道,长者应坐上,小者应坐下;长者小者一道行,长者应骑马,小者应走路。”彝族人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体现着他们尊老敬老的伦理思想和传统美德。
  此外,彝族家庭、家族、村寨内的大事如婚礼、丧礼等都由老年人主持协商,家族或村寨的头人也往往由老年人担任。彝族人把老人比作一把锁,家里有个老人,出门不用锁门,人们把家里的一切都托负给老人了。这种对老人的尊敬和信任是建立在尊老敬老的传统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基础之上的,也是彝族尊老敬老行为的具体体现和实际践履。
  (四)视诚实守信为彝族社会做人的基本信条
  只有诚实守信的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敬与信任。一个人如此,一个民族也不例外。
  彝族在千百年的文化积累中,形成了诚实守信的民族品格,他们认为诚实守信是人与人交往的基础,也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说谎的人是要遭到众人唾弃的,不讲信用的民族也是会被社会所抛弃的。因此,在彝族的伦理体系中,诚实守信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是评价一个人的基本标准。
  在彝族人民的生活交往中,到处都充满着教育人们诚实守信的故事。如彝族叙事诗《癞蛤蟆娶妻》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神灵因羡慕人间的生活,先变成了癞蛤蟆去体味人们的辛苦。他向一个姑娘求婚,姑娘看他相貌丑陋,不愿意嫁给他。但是他的善良和勇敢却打动了姑娘,姑娘向他提出了一些苛刻的条件,说只要他能办到,就答应嫁给他。癞蛤蟆满足了姑娘的要求,姑娘也认为“吐出的口水,再也收不回”,承诺一定要兑现,于是同意嫁给癞蛤蟆。正在这时,癞蛤蟆突然变成了一个英俊的小伙子,姑娘欣喜至极,从此两人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这个在彝族中广泛流传的敢事告诉人们答应了的事,就一定要办到,诚实守信一定会得到应有的回报。由于彝族人儿时所受的道德教育中很大一部分来自父母讲述的民间故事、传说等,所以彝族的这些故事中所蕴含的伦理思想被彝族人作为一种无形而又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世代传承。
  明朝万历年间以右副都御史巡抚贵州的郭子章,在他的《黔记》中,对彝族人民的诚实守信也作了记述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写到:“彝族,重信约,尚盟誓。”这说明彝族人民的诚实信用在历史上就已经得到了其他民族的充分肯定,并作为一种优秀的伦理思想和道德传统沿袭至今。
  此外,彝族社会流传的许多民间谚语中,都教育人们要诚实守信。“过河莫丢拐杖,相逢莫要撒谎”;“做事不要光在嘴上,还要在手上。看人不要光看脸上,还要看心上。”都是教导人们把诚实待人、坚守信誉作为为人处世的信条之一。
  彝族人民诚实守信的伦理道德和优良传统使他们在当今的社会交往中受到其他民族的尊重和信赖,尤其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彝族人的美好品德给他们带来了社会发展的无限商机。
  (五)视协作拼搏为彝族人的传统民族性格
  彝族团结互助、拼搏斗争的传统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与他们居住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彝族大多生活在崇山峻岭之中,自然环境险峻逼人。艰苦的生存环境磨练了彝族人民顽强拼搏的精神,使他们在重重困难的压迫下坚韧不屈,同大自然奋勇抗争。同时,大自然也是彝族人民最好的老师,它教会了人们团结协作,让人们懂得只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战胜自然的压迫的,只有团结互助、相互救济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这些品质成为彝族人生存的精神支柱,并经过世世代代的沉淀形成了彝族协作拼搏的性格特征。
  在彝族社会中,处处都体现着人们协作拼搏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一家一旦有事,全寨都会出动支援,邻寨也会赶来帮忙,共同救灾抗暴。凡婚丧大事,同一村寨或同一家支的成员必须互相支援。在修建房屋或耕种、收获等劳作繁忙时,同一村寨或同一家支的各户都会出义工相互帮忙、相互支援,共同度过紧张的生产繁忙期等。在生产、生活中遇到困难,彝族同胞都会共同抵抗、毫不退缩,表现出顽强的拼搏精神。
  彝族人协作拼搏的精神与过去冤家械斗也有很大的关系。旧时彝族各家支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械斗,如果不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就很难生存下来。这使彝族人民认识到了相互协作的重要性,也使彝族人民在长期的斗争中形成了勇于拼搏的民族精神。虽然在今天,这种家支间的械斗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彝族人民优秀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却代代相传,成为了一种贯穿并融会于全民族之中的民族气质。

二:彝族民间文学中的伦理思想
  民间文学是人们对社会生活的一种形象反映,它是一个民族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的缩影,也是思想道德传承的载体。彝族在其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并通过民间文学的形式表现出来。彝族的史诗、民间故事、民谚等民间文学不仅使彝族的古老文化代代相传,也使人们在艺术的氛围中陶冶着自己的道德情操,并形成了独具其民族特色的伦理道德观。
  (一)彝族四大创世史诗中的伦理思想
  《梅葛》、《查姆》、《勒俄特依》和《阿细的先基》是彝族历史上的四大史诗,在彝族人民中广泛流传。这些创世史诗反映了彝族先民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也蕴涵了彝族人民最早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
  这四部史诗都是在彝族神话传说的基础上形成的,可以说彝族神话传说的完整保存,与这四部史诗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史诗中囊括了天地起源的神话、人类起源的神话、洪水泛滥的神话、物种来源的神话等,内容十分丰富。在这四部史诗中可以发现彝族先民已经有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和简单的进化论思想。更难能可贵的是,彝族人民把天地的形成和人类的劳动联系在了一起,充分认识到了人是历史活动的创造者。《梅葛》和《阿细的先基》在讲到人类繁衍的开端时都记载了兄妹成婚的传说。诗中对于兄妹成婚的委婉否定,使我们看到了彝族先民们已经认识到了兄妹成婚在伦理道德上的不合理性,并流露出对这种行为的抵触情绪。这正好反映了彝族先民们对和谐婚姻伦理道德观的崇尚与追求,反映了人类社会对乱伦禁忌共识性的初步认识。
  (二)彝族四大叙事、抒情诗中的伦理思想
  《我的幺表妹》、《妈妈的女儿》、《逃到甜蜜的地方》和《阿诗玛》这四部叙事、抒情诗是彝族文学中的瑰宝,在彝族社会中具有广泛的影响,我们从中也可以窥见彝族人民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
  在这四部叙事、抒情诗中,都表达了彝族人民追求自由、平等,憎恨买卖婚姻和等级观念的伦理思想。《我的幺表妹》,写原本是青梅竹马的一对表兄妹,却因表兄家境贫困而被拆散,爱钱如命的舅父舅母把表妹卖进了有钱的人家,表妹进入有钱人家后,誓死不从,最终被埋在了深坑里。诗中用优美动人的语句,表达了青年男女在爱情上的不幸遭遇,揭露了买卖婚姻的罪恶,表现出对于向金钱、权势屈服等行为的抵制。长篇叙事诗(阿诗玛)在彝族社会被广泛传颂,讲述的也是追求自由、不向金钱和权势屈服的故事。美丽的阿诗玛被财主热布巴拉强行掠走逼婚,阿诗玛拼命抵抗,被关在黑牢里。哥哥闻讯赶来搭救妹妹,经过一次次的努力,终于带着妹妹逃离了财主热布巴拉的家里。心有不甘的热布巴拉央告崖神,崖神放大水卷走了阿诗玛,但是阿诗玛却变成了永生不灭的回声,飘荡在空中。这种理想化的结局是人们对美好爱情的赞美,是对纯洁爱情的讴歌,是对亵渎以至于破坏纯真爱情的呐喊和反叛,反映了彝族人民高尚、纯洁的爱情观。
  彝族的四大叙事、抒情诗深刻地反映了彝族人民对自由恋爱和纯洁爱情的向往与追求,抵制在金钱和权势压迫下的婚姻是彝族人民自古就有的婚恋观。
  (三)彝族民间故事中的伦理思想
  彝族的民间故事来源于彝族人的生活,内容极为丰富。它以生动的语言记录了彝族人民的生活和斗争,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彝族人民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
  如传奇故事中的《铁匠降怪》,讲的是一个猎人在深谷的草房里发现了一个怪物。一个苏尼自作聪明去降妖,结果被怪物吃掉了。第二天毕摩也去降妖,落得同样下场。一位铁匠自告奋勇去降妖,在怪物张着大嘴向他扑来时,他把烧红的火球扔到怪物的嘴里,消灭了怪物。这个故事歌颂了劳动人民在与大自然斗争中表现出来的勇敢和智慧,同时也启示后人要善于思考,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动物故事中的《小青蛙除害》,讲述了一只小青蛙联合蟹、蚌、鱼、虾等朋友一齐除掉了捕食小动物的霸王乌鸦的故事,赞美了团结互助的精神,告诉人们团结就是力量、集体智慧大于个人智慧。
  在彝族的民间故事中都蕴涵着深刻的伦理思想:赞美勤劳,反对懒惰;赞扬谦虚,反对骄傲;赞扬踏实,反对浮夸。这些民间故事反映了彝族人民优秀的道德传统和美好的心灵,不仅丰富了彝族人民的日常生活,更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指引人们看到了光明和希望,对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充满了憧憬与期待。
  (四)彝族民谚中的伦理思想
  彝族文化和伦理思想的许多特点都反映在彝族的民间谚语中,民谚是人们道德和行为的不成文的准则。彝族人称谚语为“尔比尔吉”。他们常说:“前辈讲尔比,后人长知识”;“前人不说谚,后代无理据”。可见,短小生动的谚语在彝族人民的生活中发挥着多么重要的社会功能和作用。彝族人民世代积累的民间谚语中包含着深刻而又广泛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主要内容有:
  1.教育人们热爱生活、努力进取、积极向上:“世人从幼长,人往高处长,兔往高处跳,火往山上烧,箩筐往上编,向上莫做坏。”
  2.提倡谦虚谨慎,反对自吹自擂:“跑马摇头辔头垮,人类夸口口齿灭”/“荷包没烟的人,总是叭哒叭哒抽不停;肚里没本事的人,总是哇啦哇啦说不休”/“夜里哼叫的羊不长毛,当众自夸的人没本事”/“能干的人说话谦虚,无知的人说话癫狂”。
  3.主张宽宏大量、和睦相处:“爱别人者,别人爱他,恨别人者,别人恨他,给别人痛苦者,自己苦,给别人欢乐者,自己乐”/“可给儿女找朋友,莫给儿女树仇敌”/“能忍是长者,能容是父母”/“怨恨者跟着太阳落山去,愿亲者跟随月光升出来”。
  4.祟尚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人要勤俭好,桶有淤泥好”/“人们若勤俭,四季都有粮,畜类如吃盐,四季都肥壮”。
  5.教育人们珍惜名誉,重视礼貌:“孔雀比雄鸡好看,名声比金子珍贵”/“爱护自己的脸面,尊重朋友的名誉”/“庸人不知羞,劣马不配鞍”/“品德翻筋斗,比从天上摔下来还危险”。
  6.强调集体力量的重要性:“荞花开在一起,颜色最鲜艳;人们聚在一起,办法滚滚来”/“十人抬一根大梁,大梁也变得轻巧”/“马樱花好看是绿叶扶持,一人有声望是众人抬举”/“虎豹凶猛,离开森林要被猎人捕获;英雄无敌,离开兵士难战胜敌人”。
  7.提倡虚心好学、知错就改:“事情断错了重断,衣服缝错了重缝”/“金河涉不过,走到河边转回来;悬崖不能爬,走到崖边返回来;自己做错事,赶紧改过来”/“只有未生者,哪有不错者”。
  8.启示后人要提高警惕,不可轻信敌人:“毒蛇不能当鱼吃,火麻不能当药吃”/“别把狐狸当作朋友,别把乌鸦当成大雁”/“麂子出林时要看地下有没有套子,喜鹊栖息时要看树上有没有毒蛇”。
  贯穿在彝族民谚中的这些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是彝族人民进行自我道德教育的教科书,代代相传,对彝族人民的思想和行为无不起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五)彝族民间文学中的英雄崇拜思想
  刚劲强健的彝族人有着强烈的英雄崇拜思想和意识:“战马不怕枪声哮,飞鹰不惧路途遥”;“学会巨石那样稳重,莫学柳枝那样飘摇”;“打仗之日莫想活,想活不能成英雄”。这些谚语都是教育人们敢作敢为才能成为英雄。可见,在彝族人心目中,英雄是行为的楷模,能够成为英雄是一件无比光荣的事。在彝族的文学作品中,也到处可见英雄人物的形象:开天辟地的天神格兹,用弓箭射日月的支格阿鲁,战胜洪水、挽救生命的居木武吾,驯服猛兽的阿典,有万夫不挡之勇的阿苏斯惹,不畏强暴、英勇卫国的曼阿喃,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甘美阿妞等。人们对这些英雄形象大力赞美,宣扬他们的崇高品德,使人们崇敬、崇拜。英雄形象是彝族文学宝库中难以掩盖的光芒,也对彝族人的价值观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成为彝族后代行为和做人的典范。彝族英雄崇拜的思想无疑对其优秀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的传承起到了促进、激励和推动的作用。

三:彝族婚姻家庭中的伦理思想
  婚姻家庭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形式,任何一个民族群体的社会成员在其成长过程中都离不开婚姻家庭这种形式。彝族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婚姻家庭观念、制度以及习俗,其中蕴涵着彝族人民通过世世代代积淀下来的传统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
  (一)彝族婚姻制度中所蕴涵的伦理思想
  不同民族在其婚姻制度、观念等方面也不尽相同。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婚姻习俗反映着一个民族同其他民族的某种差异。自然,婚姻也体现着一个民族独特的伦理思想与道德观念。从彝族的婚姻制度中,无疑可以探寻到彝族传统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的某些痕迹。
  和睦的一夫一妻制:彝族婚姻基本上是一夫一妻制。旧时,一般男女在童年或幼年时,就由父母选定配偶,经媒人说合、算命后,进行纳聘,完成订婚手续,一定时间后便举行婚礼,组成一夫一妻制家庭。在这种家庭中,夫妻双方相互尊重,过着和睦的生活。过去,在彝族地区也有一夫多妻的,但主要出现于一部分贵族统治阶级和富有者家庭中以及正妻不能生育和转房等情况。与汉族不同的是,彝族在依次娶得各妻时,必须征得第一妻的同意,并且第一妻对其他各妻无管制的权力。可以看出,在彝族的婚姻制度和婚姻生活中是十分崇尚和睦共处的,并把其作为一种崇高的伦理道德来看待。
  严格的同族内婚与等级内婚制:过去,彝族社会普遍有着不与外族通婚的婚恋道德观和约束,尤其在凉山彝族中更为严格。他们认为:“汉族是山羊,彝族是绵羊。”进而把通婚范围和界限划分得十分明确。但是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各民族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及其相互渗透,这种思想已日趋淡化,彝族同其他民族通婚的现象也日渐普遍起来。另外,过去在凉山彝族奴隶制社会中还存在着严格的等级内婚制度。它严格地限制着统治等级的兹莫、诺合与被统治等级的曲诺、阿嘉、呷西之间的婚姻。不同等级之间不允许缔结婚姻关系,特别是自视血统高贵和纯洁的兹莫、诺合统治阶级,严禁与被统治阶级中的任何一个等级的人恋爱结婚,这是彝族社会传统习惯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森严的家支外婚制:在过去,彝族的家支外婚制是指同一家支内部严禁通婚,婚姻的选择必须在家支以外进行。同一家支内部,倘若发生了两性关系,便被称为“几约”,意为乱伦,会被认为是极其不道德的行为。一旦发生这样的行为,按照传统习惯法,双方都要被处死。这种家支外婚制度,是彝族人民继承了古代先民遗留下来的婚姻伦理思想,被视为是一条不可触犯的禁令,是维系家支完整的一条重要纽带。用人类进化伦理思想的眼光来看,这种禁令无疑有其进步性和合理性。
  普遍的姨表不婚与姑舅表优先婚制:彝族严格禁止姨表兄妹相婚。在彝族人看来,姨妈相当于母亲,姨表兄妹相当于亲兄妹,姨表兄弟姐妹之间的恋爱、通婚和发生性关系,都被视为父系氏族内部乱伦,是被严格禁止的。正因为彝族实行等级内婚、家支外婚以及姨表不婚等制度,所以最理想的通婚对象就是姑舅表兄弟姐妹了。在彝族人看来,姑母的女儿生来就是舅舅的儿媳,舅家的女儿对姑家也是如此。姑舅表兄弟姐妹有优先婚配的权利,已被彝族人视为是该民族婚配中合乎传统道德规范的行为。
  传统的转房制:彝族妇女在丈夫死后,如果仍在生育年龄,而子女又尚未成人,则必须转房,这是旧时彝族的一个重要婚姻习俗。转房,在彝语中意为兄弟娶嫂嫂。转房时首先考虑的是同胞兄弟,其次是亲房,再次是远房,且一般先考虑转嫁平辈,在特殊情况下亦可转予长辈或晚辈,但上下以不超过三代为限。这种制度反映在道德观念上,不仅男方视转房为理所当然,女方也认为转房是一种义务。如男方不按规矩转房,女方便认为是一种耻辱,女家可把女儿接回另嫁,从此同男方家不通往来,甚至会引起打狗诅咒,兴师问罪。如果男方家找不到适当的转房对象,妇女则可以改嫁,但由男方给予适当的赔偿。转房可以说是夫家的一种权利,将妇女视为可以转让的财产,妇女本人的意愿很难受到尊重。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婚姻制度的改革在彝族地区的深入进行,彝族人民的婚姻制度和婚姻道德观念已发生了质的变化。一夫多妻和转房制已经完全被取缔,民族界限和等级界限对婚姻的限制正在淡化,人们也逐渐认识到近亲结婚的不科学性,而开始探寻合理、科学的婚姻关系。在婚恋中,彝族人有了越来越多的自主权,妇女也取得了同男性平等的地位。
  (二)彝族家庭生活中所蕴涵的伦理思想
  家庭是成长的摇篮,一个人的品性与其从小所受的家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彝族家庭生活中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规范作为调节本民族家庭中人与人关系的行为准则,不仅帮助彝族人形成了良好的品德与品格,而且也使整个民族具有优秀的民族气质和文明素养。
  彝族的家庭生活中向来就蕴涵着尊重长辈的伦理思想。无论是做子女的,还是做兄弟的,只要是晚辈,都要尊重长辈。彝族每家都设有火塘,三面铺有篾席,正面是上座,为长老、家长坐憩之处,其他人不得随便去坐。子女对父母的意见也很尊重,如彝族训世诗《玛木特依》中说:“父亲的话如铁钉,母亲的话如墨汁,不听父言冤走十遭弯,不听母言枉走五道拐”。逢年过节,无论子女居住多远,都要带着丰厚的礼品回家来探望父母。父母年纪大了,子女要悉心照顾,使老人安享晚年。在川、滇大小凉山彝族中,老年人去世,丧礼的隆重程度要高于婚礼,这也是彝族家庭敬老道德的具体体现。
  彝族家庭十分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彝族的家庭教育非常严格,主要是注重传统礼仪、道德和尊严等方面的教育。对男孩的教育是让其从小就要懂得礼仪、道德和尊严,教他们熟背自己的“楼宜”和母亲家族的“楼宜”,教他们尊老爱幼、尊敬客人等。对女孩的教育主要是在自尊、自重等方面,教育她们要稳重,不能在长辈面前随意打闹,同时要学会做家务等劳动。彝族的家庭教育一般都是通过民间故事、谚语等形式来灌输给孩子的,使他们从小就形成优秀的品格。彝族家庭中十分忌讳言语不净、不懂规矩和孝道,对于违反家庭道德规范的行为,将会受到强烈的谴责和严厉的惩罚。同时,彝族还十分重视对于女的汉文化教育,使其不断通过吸收汉文化中优秀的思想道德来促进本民族的发展。

四:彝族人生礼仪中的伦理思想
  一个人从生到死,需要经历多种社会礼仪的熏染,每一种人生礼仪都潜在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彝族社会普遍重视人们成长过程中的各种人生礼仪,并利用礼俗、惯例、定制、规则中的伦理道德来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一)彝族诞生礼中的伦理思想
  关于彝族的诞生礼,不同地方的礼仪习俗不尽相同,但从总体而言,主要分为降生礼、浴礼和命名礼三部分。
  降生礼:就一般情况而言,妇女的产房设置在卧室内,只有对屡生不育的产妇,才把产房设置在田间或水沟旁,以示避讳。产妇临产时,丈夫须外出回避,由亲戚或邻居家妇女照顾产妇,这里体现着彝族人认为男女有别的基本伦理思想。如果产妇是难产,要请毕摩举行念经、念符咒、请菩萨、赶鬼等仪式,为产妇驱邪,祈祷婴儿平安降生。婴儿出生后,接生者要立即给产妇吃一枚煮熟的鸡蛋,而且必须在婴儿大小便以前食毕,否则会被认为是不祥的征兆,是生产的禁忌。
  浴礼:彝族婴儿出生后,必须洗澡。大都将新生婴儿放在一个木槽中用冷水洗浴,是为浴礼。这里蕴涵着彝族人希望用水洗去孩子身上的不净之物,让孩子洁净地来到世上并能够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洁身自好的伦理思想。
  命名礼:在婴儿出生后的第三、五、七天等单数日子,要宴请亲朋,请毕摩诵经驱邪、剪去婴儿后脑的胎发并为之命名。一些普通人家也有不请毕摩的,由孩子的父亲给婴儿剪发,命名则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等长辈来进行。命名礼中寄托了父母对孩子的美好祝愿,也体现了老人在彝族社会中的尊贵地位。
  在彝族的伦理思想中,对于生男生女并没有大的分别,反映了其男女大致平等的思想。他们认为:生男孩,其家族血统可以得到传承;生女孩,因彝族极重舅权,故父母也都很喜欢。在彝族的诞生礼中,反映了彝族人民热爱新生命、企盼美好生活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
  (二)彝族成年礼中的伦理思想
  举行成年礼意味着一个人已经从孩童过渡到了成人。彝族的成年礼主要是为女性举行的,以女孩的换裙仪式最具代表性,所以也叫换裙礼,凉山彝语称为“沙拉格”,意为换去童裙。
  彝家女孩一般在十五、十七岁,或女孩月经初潮的逢单岁举行换裙礼。彝族人认为,双岁换裙是不吉利的,这和彝族人向来崇尚单数有着密切的关系。换裙礼一般由母亲或长辈妇女主持,男子不能参加。换裙礼上,女方家通常请一位健康多子的妇女为女孩换上成年妇女穿的红、黑(或蓝)、白三截相连的百褶裙,换下女孩原先所穿的红白两色的两截童裙。随即将女孩原先脑后的独辫从头顶中际分开,梳成双辫,再戴上头帕,额前的刘海用少许水打湿抹光,整齐发亮,以示少女的明秀端庄。最后,女孩要将原来的耳珠线取下,换上银质的耳坠,以示成年。换裙仪式结束后,女方家要设宴招待亲朋,这时男子方可参加。
  举行换裙礼后的女子,可以摆脱掉少女时期的禁忌,自由地进行社交活动了。反之,换裙前的女子是受到严格保护的,不许随便逛街、出入社交场合等。
  成年礼在彝族的伦理思想中是一个如同分界线一样的仪式,尤其对于女孩子而言,成年礼前后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变化。
  (三)彝族丧葬礼中的伦理思想
  丧葬仪式既是对死者的哀悼,也是对死者的祝愿。彝族丧葬礼仪的形式较多,但大多数地区都以火葬为主,火葬中蕴含着彝族人民深刻的伦理思想和道德情感。
  彝族先人以为,人活着时是有精灵附于人体之内的,然而精灵却不会随着人的死亡而灭亡,它可以在人死之后独立存在于世。如果对死者的尸体处理不当,就有负于死者的灵魂,灵魂将会在人间作祟。所以彝族人十分重视丧葬礼仪,更认为火葬能够净化人们身上的罪孽,摆脱冤魂的纠缠。同时,彝族人素来敬重祖先,他们认为只有经过火的净化作用和毕摩超度的引导才能去和祖先团聚,这对于彝族人来说是十分神圣的,也是彝族火葬的深层伦理文化之底蕴。火葬礼俗是彝族崇敬先祖、忠于民族的一种伦理思想和道德规范的流露,并通过火葬的传承形成了祈求安宁、趋利避害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
  在彝族的火葬仪式中,以对老人的葬礼最为隆重。彝族人认为,青壮年的死是属于夭折,是没有福气的。而老年人已经尽享天年,死是一种自然规律,是人力所不能阻挡的,因而也是合乎情理的事情,是人的最终归属。所以,当有老年人去世时,彝族人并不过于悲痛,他们把对死者的哀悼和祝愿都寄托在隆重的葬礼中了。在葬礼上,除了要为死者穿寿衣、整仪容、编制“丫”(停放遗体的用具)等,还要“过银桥”,请毕摩为死者引路、招魂,并大宰牲畜用于祭祀和宴请宾客,仪式甚为繁杂。这充分反映了彝族是一个尊老敬老的民族,老人在彝族社会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用现今的眼光看,彝族的火葬传统在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的今天,更显示出其科学性和合理性。这种习俗维护生态、节约土地,与当今人们所大力提倡的环境伦理思想是不谋而合的。

五:彝族宗教信仰中的伦理思想
  彝族的宗教是彝族先民同自然界作斗争的矛盾产物,是彝族人精神上的一种安慰剂。彝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原始崇拜,大致经历了自然崇拜、灵魂崇拜、多神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形式,其中祖先崇拜是彝族宗教发展的最高形式。虽然道教、儒教、佛教、天主教等其他宗教也相继传入彝族地区,但是对彝族的影响力度较小,彝族社会还是普遍信仰原始宗教。
  (一)彝族原始宗教信仰中的伦理思想
  彝族人对于原始宗教的信仰,主要是基于在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的思维只停留在对事物的表象认识上,许多自然现象都无法解释,所以人们便认为这些现象是神灵作用的结果,进而对其产生敬畏或崇拜之意。
  彝族原始崇拜中包涵着朴素的善恶观,这是彝族人思维活动在宗教中最简单、最直接的反映。彝族人认为,世上存在着代表善的鬼神,也存在着代表恶的鬼神。多做善事、经常祈祷会得到善神的庇护,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作恶多端则会招惹恶鬼,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灾难。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彝族人普遍信奉的一条道德原则。彝族原始宗教中的这种善恶观反映在伦理道德中就是彝族人对事物的认识有着明确的善恶分别,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力求与人为善,讲究平等互助、注重礼仪、诚实守信,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受到神灵的保佑,一生才能平安度过。
  彝族的祖先崇拜反映了彝族人尊重父母、尊重长辈的伦理思想。崇拜祖先这种宗教信仰本身就是对长辈的尊重与敬仰,只有建立在尊重基础上的信仰才能发展为崇拜。彝族人认为,父母、长辈在活着的时候爱护、照顾子女,死后他们的灵魂也会庇佑子女平安、幸福。所以彝族社会向来尊老敬老,更注重对死去长辈的安葬和祭祀。
  对于在原始宗教中沟通神、鬼、人之间的关系的宗教职业者毕摩和苏尼,彝族人十分尊重。他们认为毕摩和苏尼可以通过作法事来转达神灵的旨意,也可以把人们的愿望反映给神灵,是具有超强能力的人。在旧时的彝族社会,作为统治阶级的兹莫到来时,所有人都要站起来表示恭敬,而毕摩却不用起身,充分体现了毕摩在彝族宗教中的重要地位。彝族对于毕摩和苏尼的尊敬反映了彝族人虔诚、朴实的宗教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
  (二)彝族宗教信仰中潜在的生态伦理思想
  虽然彝族的原始崇拜是因无法抗拒自然而产生的一种主观活动,具有不科学性,但是在彝族原始崇拜中反映出的超前的生态伦理思想,却是值得借鉴和提倡的。
  彝族先人在同自然的斗争中,感受到了自然的巨大力量,他们对自然以及自然界的事物加以崇拜,希望以此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虽然这时彝族人民的思维并没有发展到具有环境保护伦理意识的发达程度,但是他们对自然的崇敬已经在无形中起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并促进了生态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的形成。
  彝族信仰“万物有灵”,认为每一种自然现象的背后都有神灵的存在。譬如他们认为,树中存在着树神,进入森林后,要保护好那里的大树,不能在树下大小便,更不能随意砍伐,对树神的尊敬会换来树神的保佑。同样,水中也有水神存在。彝族人通常教育后人不能在出泉水的塘子里洗手,不能把不洁净之物扔在水里,更不能在水中洗脚或大小便。如果污染了水,就会惹怒水龙王,就会给人类带来灾祸,如此等等。这些信仰都潜在地保护了彝族人的居住环境和生态环境,是彝族人民生态伦理思想的自发体现。
  在彝族的宗教信仰中,还蕴涵着自然至上、尊重生命的伦理思想。自然崇拜观念及其意识帮助彝族保护了周围的自然环境,图腾崇拜观念及其意识则促使彝族人去寻求人与自然界的和谐与平衡。彝族宗教信仰中潜在的生态伦理思想不仅美化了彝族人民的居住环境,而且还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进而使彝族人民更能适应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要求,与当今社会所提倡的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相吻合。

六:彝族人民的爱国主义思想
  彝族是我国历史上较早形成的一个民族,虽然在历史发展中,彝族人民经历了多次的朝代更迭和时代变迁,但是他们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却是始终如一的。爱国主义思想贯穿在彝族人民的各种传统美德之中,成为一种尤为突出和重要的伦理思想和道德原则。
  早在商周时期,彝族先民氐羌就与中原商周政权保持着臣属关系。在汉、唐时期彝族人民也一直拥护国家政权,维护国家的统一与和平。彝族历史上曾先后涌现出了许多爱国英雄。如奢香及其丈夫霭翠就堪称是彝族爱国英雄的代表人物。明初朱元璋“北伐中原,未遑经理南荒”之时,霭翠夫妇就认清大局归附明朝,对争取彝族各部首领,孤立元朝残余势力,推进国家的统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明洪武二十四年,奢香代袭夫职。贵州统军将领马烨企图消灭其势力,故意寻衅,把奢香抓去加以鞭笞。不少土官和群众被这一暴行所激怒,“咸集香军门”纷纷表示要举兵反抗。在这关键时刻,奢香忍辱负重,劝说土官和民众要维护统一,主张各民族间友好相处,并亲赴京师告御状,使朱元璋召回马烨并定罪下狱,避免了一场导致民族分裂,危及祖国和西南统一安定的战争。在事件平息后,奢香还通过修筑道路和驿站,推进了川、滇、黔、广几省各族人民的友好往来,加强了西南几省少数民族同中央王朝以及内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联系,进一步维护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清朝嘉庆年间至民国时期,黔、川等地涌现出的余氏诗人群体也是彝族人民爱国的典范。他们用诗歌的形式反映了中国历史大转折时期彝族知识分子的思想状态,表现了更为光辉的爱国主义思想。
  19世纪中叶,帝国主义入侵我国,西南各地的彝族人民纷纷掀起了反对法、英、美等帝国主义的斗争,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
  在现代史上,也处处充满着彝族爱国同胞的身影。云南开远彝族王有德是李大钊领导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而彝族首领果基小叶丹与刘伯承将军歃血为盟,帮助红军顺利走出大凉山,摆脱国民党军队围剿的事迹更是为广大民众所熟知,抒写了彝族爱国主义思想史上最为光辉灿烂的一页。在抗日战争中,彝族的许多官兵都参加了台儿庄等重大战役,为抗击日本侵略者,维护祖国的统一,不惜献出了自己的鲜血和生命。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彝族人民的爱国内聚传统又得到了新的升华,他们在各条战线上奋发工作,支援国家建设,为四化大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彝族人民所传颂的英雄事迹中,到处都闪烁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爱国主义思想是彝族伦理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彝族社会伦理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七:彝族传统伦理思想与现代化
  (一)阶级属性的逐渐消除使彝族人民过上了平等、自由的生活
  在彝族传统的伦理思想中,贯穿着浓厚的阶级属性色彩。解放前处于奴隶制的彝族社会,尤其是凉山彝族社会,实行着森严的等级制度。这种制度把人们区分为统治阶级的兹莫、诺合和被统治阶级的曲诺、阿嘉、呷西。等级与等级之间有着严格的界限,黑彝绝不可以与白彝恋爱通婚,否则将会受到整个彝族社会和传统道德观念的强烈谴责。日常生活的人际交往与各种活动也通常在同一个等级内进行,奴隶主阶级很少与其他阶级友好往来,认为这会降低他们尊贵的身份;奴隶们也不敢奢望可以同奴隶主之间有着平等的来往。旧时彝族社会强烈的等级观念像一副严酷的枷锁牢牢地束缚着人们思想和行为的自由。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政策下,彝族由奴隶制社会直接过渡到了社会主义社会。人们之间不再有等级的区分,广大的彝族人民都取得了平等的地位,成为了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彝族人传统观念中的阶级属性逐渐淡化,原来的奴隶可以同奴隶主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了,黑、白彝之间也渐渐出现了通婚的现象。人们在交往中再也不用考虑身份,再也没有了尊卑贵贱之分。彝族人民思想中等级束缚的枷锁已经被打破,其痕迹也渐渐消退。没有了森严的等级制度的压迫,彝族人民的生活变得平和起来,自由交往、恋爱、结婚也已经从彝族人民千百年的追求与向往中变成了现实。
  (二)彝族传统伦理思想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融合
  彝族人民在历史上形成了许多优秀的伦理思想。虽然历史从未停止过前进的脚步,但是彝族人民的优秀品质却是永恒的:尊老爱幼、尊崇礼仪、热情好客、诚实守信、宽厚待人、淳朴善良等这些堪称优秀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不仅有助于彝族人民在其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发展完善,而且对当今彝族社会的繁荣昌盛也同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原来较为封闭的彝族社会开始了与外界频繁的物质和文化交流,彝族人民固有的优秀伦理思想和道德品质使他们在交往中受到了尊重,赢得了其他民族的信任和赞赏。人们愿意与彝族人进行贸易,也对彝族地区独特的民情习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愿意走进彝区、了解彝区,帮助彝区发展。这无论是对彝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还是对彝族社会的现代化建设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彝族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均得益于彝族人民固有的优秀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
  同时,彝族传统伦理思想中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相适应的部分,也在彝族社会的改革开放中逐渐调整或转变。如原来彝族人民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中,认为经商是一种卑微、低下、见不得人的行为,故彝族人在过去很少有从事经商的活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彝族人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他们认识到经济的发展才是社会发展最根本的动力。今天的彝族人不但消除了对经商的耻辱感,反而更积极地参与到经济活动中去,竭力去建设美好的彝族家园和繁荣富强的祖国大家庭。
  总之,所有民族的发展都离不开民族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的规范与指导,而民族伦理思想又在民族自身的发展中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完善。彝族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是彝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它维系着彝族社会的存在和彝族文化的传承。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彝族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不断地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交融,使彝族人民展现出优秀的民族品格和道德素养,也使人们看到了彝族在未来发展中的无限潜力。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彝族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都是彝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伦理思想宝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 参考文献
  [1] 陈瑛,许启贤.中国伦理大辞典[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
  [2] 徐少锦,温克勤.伦理百科辞典[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3] 罗国杰.中国伦理学百科全书·中国伦理思想史卷[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
  [4] 李德洙.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
  [5] 熊坤新.民族伦理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6] 张哲敏.民族伦理研究[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0
  [7] 郑英杰.中国少数民族伦理文化通论[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
  [8] 马学良,等.彝族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9] 朱文旭.彝族文化研究论文集[C].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3
  [10] 贵州省彝学研究会.贵州彝学[C].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11] 贵州省彝学研究会.贵州彝学[C].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
  [12] 张瑛.西南彝族服饰文化历史地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13] 袁亚愚.当代凉山彝族的社会和家庭[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
  [14] 陈红光.赤格阿鲁的子孙:彝族[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
  [15] 胡庆钧.凉山彝族奴隶制社会形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16] 编写组.彝族简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17] 熊坤新,康基柱.维吾尔族伦理思想概述[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6,(1)
  [18] 熊坤新,李建军,严庆.汉族伦理思想综述[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6,(1)
  [19] 熊坤新,上官文慧.哈萨克族伦理思想述评[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6,(1)
  [20] 熊坤新,曹冬,陈丽明.回族伦理思想综述[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6,(2)
  [21] 熊坤新,曹冬,张勇.蒙古族伦理思想综述[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6,(2)
  [22] 熊坤新,王换芳,梁秀玲.柯尔克孜族伦理思想述评[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6,(2)
  [23] 熊坤新,吕劭男,米秀芳.满族伦理思想面面观[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6,(3)
  [24] 熊坤新,田芳,吕劭男.锡伯族伦理思想概论[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6,(3)
  [25] 熊坤新,马静,代晓旭.塔吉克族伦理思想管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6,(3)
  [26] 熊坤新,吕劭男.乌孜别克族伦理思想概论[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6,(4)
  [27] 熊坤新,吕劭男.达斡尔族伦理思想概论[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6,(4)
  [28] 熊坤新,吕劭男.塔塔尔族伦理思想概论[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7,(1)
  [29] 熊坤新,吕劭男.俄罗斯族伦理思想概论[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7,(1)
  [30] 熊坤新,什木逊·马守途.东乡族伦理思想管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7,(2)
  [31] 熊坤新,于潜驰.保安族伦理思想面面现[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7,(2)
  [32] 熊坤新,于潜驰.裕固族伦理思想综述[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7,(3)
  [33] 熊坤新,丁乙.羌族伦理思想析论[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7,(3)
  (原载《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4期。)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飞翔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飞翔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学术摘编 徽州古村落:徽学研究的“活化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30 13:13, Processed in 0.218401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