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5018|回复: 9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liubinfu163 发表于: 2009-3-2 13:09:49|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探讨研究省管县,四川将要裁撤哪些地级市?

 [复制链接]
省管县强县扩权:最新动向与难题争议

□刘斌夫
  笔者经十年酝酿,于2004年写成、2007年4月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专着《中国城市走向》,在P111-116页第三章<中国城市发展格局>第三节<市与县 县与镇>,P247-253页第四章<中国城市发展趋势预测>第四节<设想省对县、市分别直管>等章节中,较为系统地阐述了省管县和强县扩权的主张和方式。(未来二十年中国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的前卫着述《中国城市走向》,全国各主要城市数百家新华书店、四川成都文轩连锁新华书店、经典书城、时间书店、学习书店、交大知海书店、四川泸州-绵阳城市之心书店和卓越网、当当网等有售,全国数百家高等院校图书馆均已购藏若干册,浙江温州苍南龙港镇集体订购数百册)
  去年,笔者作为四川省强县扩权专家团成员赴市州县考察、讲学后,又撰文谈及强县扩权试验所遭遇的尴尬与困窘,北京《中国商报》、浙江《县域经济》杂志等媒体专文报道或引摘。
  今年春节刚过,中央一号文件,把“省管县”提上了全国重要工作议事日程。
  四川省高层已内部拟议裁撤地级市试点。
  中国城市化进程,在应对金融危机扩内需保增长的特殊时期的今天,开始提速。
  省管县,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须要全方位的配套政策、思路和措施、方法,切不可一蹴而就。
  四川首选裁撤的地级市,应是眉山资阳。其次可裁撤的是德阳内江等,然后再逐步裁撤其他地级市。地级市裁撤后的“纯城市”应可享有地厅级待遇。将眉山、资阳、德阳所辖县,分属省会成都市辖管和四川省直管。其中,广汉、什邡、简阳、仁寿、彭山5县(市)应可归省会成都市辖,以发展大成都。
  “强县扩权”的力度应进一步增大。与此同时,应当恢复和更新专员公署制度,在大省的边远地区设立专署。专员兼专署党组书记级别应为副省级,协调监管裁撤地级市之后的享受地厅待遇的“纯城市”和拥有省上直管权限的各县、县级市。省直管县与县级市,县(县级市)委书记应由省委直接任命,并可兼任当地专专署党组成员;原地级市变为“纯城市”的市委书记保留地厅级职别,可兼任专署党组副书记。省委省政府各部各厅局应直接同省直管县衔接工作、下达任务,并同已经设立的专署建立工作联络与经济调配制度。
  从历史沿革和经济发展双重角度考虑,川渝分治后的新四川省,逐步裁撤地级市后,可设川北专署(含原绵阳、广元巴中南充等地级市所辖市县,以及德阳、达州所辖部分市县)、川东专署(含原广安遂宁、内江等地级市所辖市县,以及原资阳、达州所辖部分市县)、川南专署(含原泸州、宜宾自贡乐山雅安等地级市所辖市县,以及原眉山所辖部分市县);保留阿坝甘孜凉山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建制不变;将原攀枝花市及所辖县区,原凉山州所辖之盐源、木里2县,以及可合并会东、会理两县成立的县级市,组成攀枝花内陆特区,特区仍可以专署制度协理,各市县由省直管。
  这样,川渝分治后的新四川,就逐渐形成1个省会市成都,和川北、川东、川南3个大专区,甘、阿、凉3个民族自治州,1个内陆特区新攀枝花的“1+3+3+1”新区划体制。
  至于将来成都市可能在全国最后一批直辖后,可在绵阳、南充选择其一作为新新四川新的省会市。
  【附】《中国城市走向》有关章节
  中国城市走向 (电子书)
  刘斌夫  着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7.4.
  (责任编辑:侯茗)

目录
  内容提要(1)
  引子:我们的城市(1)
  第一章 城市发展话题()
  第一节 城市解读()
  1城市在傩舞圣乐中诞生()
  2花园对蜂群的吸引:人口向城市汇聚()
  3竞技场英雄排座次:大、中、小城市()
  4城市大工矿,城市大作坊,城市大园林,城市大市场()
  5城市意识、城堡文化、市井文化与耕读文化()
  第二节 城市流变()
  1象形城市与城市风水()
  2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遗产()
  3有字或无字的天书:城市文化层的积淀()
  4掩埋在历史烟云里的古城之谜()
  第三节 城市营运()
  1酵母效应:城市资源的潜力、活力与张力()
  2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城市资产:地产价值、物业价值、区位优势、空间优势、聚合效应、品牌效应()
  3杠杆原理:城市运营的庖丁解牛与竭泽而渔()
  4如何看待和增强城市竞争力()
  5光荣与梦想:城市规划、旧城保护与
  新城发展的博弈()
  第二章 中国城市纵观()
  第一节 特大城市面面观()
  1概说特大城市()
  2直辖市()
  3特大型省会市、副省级计划单列市()
  第二节 大城市浏览()
  1概说大城市和较大城市()
  2大型或较大型省会市、计划单列市()
  3省域经济强市()
  第三节 中型城市走读()
  1概说中小城市()
  2首府及州府()
  3省域特色城市()
  4地级市()
  5县级市()
  第四节 点击中小城市的雏形──镇()
  1概说城镇()
  2有人提议可取消建制的城关镇()
  3崛起的巨人:经济强镇()
  4耕读文化的最后遗影:文化名镇与古镇()
  5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边陲重镇()
  6坐落在雪域高原或北方平原的聚落与庄寨()
  第三章 中国城市发展格局()
  第一节 东、中、西部城市布局与差异()
  1现实里密不透风:东部城市()
  2排布上疏密不均:中部城市()
  3版图上疏可走马:西部城市()
  4东、中、西部城市比较()
  第二节 现代版双城记或三角恋()
  1阴柔对垒阳刚:川渝分治前的成都与重庆()
  2呼应的兄弟:福州与厦门()
  3浙三角:杭州与宁波、温州、台州()
  4辽三角:沈阳与大连、锦州()
  5齐鲁双三角:济南与青岛、烟台,济南与淄博、枣庄()
  6湘三角:长沙与株洲、湘潭()
  7双子关系与三角关系新解()
  第三节市与县县与镇()
  1历史沿革与行政指令:地级市的形成()
  2中国缩影:县、县级市()
  3一对复杂的矛盾:市级经济和县级经济()
  4漂移碰撞的板块:城市文化与县域文化()
  5亲密拥抱的县级经济和乡镇经济()
  6天衣缝接的县域文化和乡土文化()
  7城乡可分治:川渝分家后的重庆直辖市与所辖县区()
  第四章 中国城市发展走势及预测()
  第一节 一个新鲜的议题──众说纷纭争直辖()
  1概说:让中央多点事做,让地方放开手足()
  2武汉西安、广州、大连先行的步履()
  3哈尔滨、厦门、青岛、南京、成都、宁波将接踵而至()
  4香港与深圳的脚步()
  5澳门与珠海的牵手()
  6台北与基隆的接龙()
  7构建全新的价值系统:中国大陆“江河海经济联动”新体系()
  第二节兄弟太多地盘太大可分家
  ──新增省级行政区探讨与预测()
  1概说:将人口大省和资源大省分划:再造资源生态省区和再造城市中心()
  2重庆市与三峡省()
  3巴蜀省与三江香格里拉藏羌彝自治区()
  4新疆自治区及南新疆经济文化特区()
  5内蒙古自治区及西内蒙经济特区()
  6河北与山海关省()
  7新的湖北、陕西、广东、辽宁、黑龙江、福建、山东、江苏、浙江和台湾()
  第三节镇直升市()
  1概说:突破瓶颈,造就新的移民城市和工贸城市()
  2镇升市、市又变区的滇缅边关:畹町()
  3荒漠变绿洲,师长兼市长:石河子()
  4长江明珠:江阴──张家港()
  5沿海丽钻:石狮()
  6昨天农民城,未来龙港市()
  7昨天纺织城,未来柯桥市()
  8镇升市:突出重围的现实与希望()
  第四节设想省对县、市分别管辖()
  1增设县级市与撤县建市()
  2地级市、县级市和县,皆可为省辖()
  3可否适当恢复和更新专员公署制度()
  第五节城市与人居生态复合带()
  1后工业文明的城市(城镇)并发症()
  2后现代意义的城市人居生态带()
  3塑造城市的独特个性、不群品格与文化魅力()
  并非题外的尾声:关于市长()
  参考文献()
  后记()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liubinfu163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liubinfu163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liubinfu163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liubinfu163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liubinfu163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liubinfu163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心有佛灯路途明 美国杂志刊登:1941年抗战中的的重庆[组图]
2# 四姑娘山
 楼主|liubinfu163 发表于: 2009-3-2 13:11:4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原创]刘斌夫著《中国城市走向》省管县相关章节

……

第三章 中国城市发展格局

第三节 市与县县与镇

1历史沿革与行政指令:地级市的形成

地级市的基础,是传统的专署驻在城市。首先形成的地级市,是多年来缓慢积累发展起来的中型城市。后来的裁撤“准行政机构”地委和专署时,有的地区已经有人大,一级政府机关的雏形已经具备。

切分地区板块后,又指令产生新的地级市。

最典型的例子是四川绵阳和成都。

绵阳地区原辖面积很大,于20世纪80年代初被划分成广元、德阳、遂宁和绵阳4个地级市。其中的德阳,又是绵阳的几个县,与从成都析离的温江地区裁撤后的几个县组合而成。

许多新设置的地级市,都不一定在城市中心的建成区规模和市级经济总量上达到中等城市标准,有的就是将小城镇(城关镇)直接改成地级市中心区,广元、德阳、遂宁皆如此。广元建市后大举兴建城市中心区,使建成区形成了规模,市容环境大大改善,但经济总量依然不大,市区人口依然不多。遂宁,尤其德阳,建市20年后规模仍难达到中等城市水平,市级经济总量也不大。只有绵阳,凭藉原先较雄厚的基础不断发展,市区规模、市区人口和市级经济总量、市政建设质量与城市文化竞争力都达到大中城市标准,成为西部地级市城市经典。

如果将来地级市裁撤,绵阳市理所当然地应该升格为副省级计划单列市。如果再切分新省、成都直辖,绵阳市将是新的省会市的首选城市之一。

从历史沿革和中等城市发展规划两个方面研讨,地级市或中等城市的设立,应当有历史的积淀和区位优势,首先看它历史上是否设过州、府。如果没有设州治、府治,这个地方即便有新的优势,也很难建成标准意义的地级市或中等城市,从区位上就可以看出千百年来它是否具备足够的城市积聚效应。所以当时许多只够设县级市规模的小城市,因为命定是新的地级行政区划政府机构驻地,理所当然地把县城(城关镇)摇身一变,就破格升为地级市,而且“以市带县”。

2中国缩影:县、县级市

懂得中国一个县,才真正懂得中国。

一位政治家说过,当得好一个县委书记就可以当省委书记。

麻雀虽小,肝胆俱全。自秦代郡县制起,县,是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最基本的单元、最初级的行政区划和国家行政机构。皇帝派官,亲自派到七品县令为止。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强调人民当家做主,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在中央、省、县下边又设一层最基础的国家行政区划和机构──乡。

从古到今,没有任何一级的官员故事有县官那么让人们熟悉。从“七品芝麻官”三峡巴东县令寇准到今天的焦裕禄、孔繁森,县官是离百姓空间距离最近的“大官”。一个县就得城乡兼顾。一个县关涉到政治、法制、人口、土地、人居、耕地、环保、财税、城建、工业、商贸、金融、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运、旅游、水利、电力、公用设施、农林牧副渔、交通运输、社会保障、人力资源、公安消防、法检两院等的执政执法、参政议政、建设发展、保护开发、招商引资、内外协作。一个国家要做的所有事情,一个县几乎已涉及了。管好一个县不容易,发展好一个县更难。

县和县级市,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基本单元和经典缩影。

县级市,从“城镇”到“城市”,为古老的“县”注入了全新内涵。

3一对复杂的矛盾:市级经济和县级经济

地级市其实是一个既难辐射更广的市际区域,又难统筹城乡资源的中间体。由于地级市的大量设立,使一些地方行政管理层次增加,政府机构和人员大增,使所辖县市区(县级)负担加重。

地级市同县级市的功能不一样。县级市所辖乡镇范围不大,城乡资源易于统筹,而且,县级市、县,本来就是古代至近代的全国三级行政管理层次中最基础的一层,作为小城市,负有直接带动所辖乡镇、乡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天然使命,尽可能兼顾第一、二、三产业合理配套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而本来只有县级市规模、且刚从县的原型中脱胎、城市化水平很低的新建地级市,既要供养庞大的一级机构和人员,又要花很大的资金去搞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市政建设,还须担负着所辖贫困县的输血扶贫任务,于是,有一些地级市的财政,成了依靠所辖经济强县市(县级)的“吃饭财政”,市级经济难以带动县级经济,反而制约和拖累了县级经济的长足发展,与设立地级市的初衷和中等城市辐射带动小城市及县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相悖离,造成了区域经济优势的内耗,也不利于区域经济单元的公平竞争,这种负效应的结果,就是市级经济与县级经济的矛盾日益凸显,滞后了经济社会发展进程。

四川德阳地级市的设立,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因为当时德阳有国家重大装备工业第二重型机械厂、东方电机厂、东方电工厂和东方汽轮机厂,作为国有骨干企业驻在这个小县城里,城关镇只有两条泥地老街,整个老城区主要由工厂构成,其实它不是城市建成区,而是一个较为庞大的国有大型工业园区,其中第二重型机器厂管职员工和家属就有8万人,工厂的前门到后门有15里路程。德阳地级市建立不久,国有大型企业在市场经济萌芽时,就开始显露其旧体制的弊端,风光难继。市级经济态势难以形成,因是地处成都平原离省会市最近的地级市,没有成为人才高地,先成了周边丘陵山区政府人员争相调入的宝地,各级机构人员超编,管理成本自然很高,管理效益自然不高。其所辖经济强县什邡、广汉,是从成都──温江地区切分过来的,广汉是全国农村首个体制改革县,什邡县是全省十强且与双流县轮流位居第一或第二,加上从原绵阳地区切分,而今已首度跃居全省经济强县第一的绵竹,成为支撑市级经济的梁柱。而德阳地级市,还要扶持百余万人口的贫困大县中江和新建县罗江,市级经济发展自然有些捉襟见肘。

如何化解市、县两级经济的矛盾?可以裁撤地级市而改设德阳县级市。原属绵阳地区的德阳、中江、绵竹、罗江四县市(县级)暂归绵阳地级市代管,从给县级放权到分步脱钩由省直管;原属成(都)温(江)地区的什邡、广汉两县级市回归成都(温江等县区早已归并入成都)市辖管,成为成都市(省会市)直属的广汉区和代管的什邡县级市,促成“大成都”的形成,构建西部特大城市群和“成渝西(安)”西部中心城市大三角经济区域形态,推进成都直辖。

从广汉三星堆的考古大发现,广汉──金沙──成都一脉相承,是古蜀文化中心城市的三个历史阶段的不同形态。统筹和整合大成都包括广汉的经济资源、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优势,共谋发展大成都经济和西部经济,这是一种既有历史传承又颇具现实意义的最优选择,是一种优化组合。

2005年7月,山东滕州(县级)市干部群众联名致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山东省委书记张高丽,反映国函(1988)43号文关于滕州市省辖,历经17年未得以落实,导致滕州经济受损,发展放缓,要求“解除枣庄(地级)市对滕州(县级)市的代管”,名副其实地由省直辖。两封信分别附有1600人和5万人签名。

2004年,滕州境内财政收入224亿元,但被枣庄市划走了159亿元,只给滕州市留下65亿元。滕州大中型企业的税收,大多由枣庄市来收取,平均每年约5亿元之多,这有悖属地征税原则。

1994年国家立项在滕州木石镇扩建鲁南化肥厂,但枣庄市强制改址到枣庄经开区,投资商不同意,而导致20多亿元投资项目下马。国家“八五”计划就列入的投资100多亿元的“山国电”项目,也因枣庄市一拖再卡,至今未能上马。原先在鲁南最大商品集散地滕州停靠的特快列车,被迫改停薛城站,使滕州站减少25次班车,而滕州市的乘客量比枣庄薛城站要多出3倍。滕州效益好的企业被上划枣庄,效益差的企业被下放滕州据统计,枣庄五大班子所属行政机构,平均每年下滕州检查工作达6000多人次,滕州接待任务十分繁重,穷于应酬。城市管理的中间环节增多,不仅增加管理成本,降低了行政工作效益,文山会海问题更加严重。

市县两级经济发展的矛盾,曾经同样出现在东南沿海。广东的发展中,南珠江口和东西两翼很不平衡,尤其西翼的资源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以湛江、茂名两个地级市紧邻,10年前廉江、化州、高州诸县明显感到市、县两级经济发展的矛盾和压力,后来这几个县相继设立县级市,并享有与地级市同等的经济管理审批权限和进出口、引进外资项目自主权,后发优势才始渐凸显出来,但毕竟比更早起步的广州市周边县级市要迟一些抓住机遇。广东省的县改县级市的比例最大,县级市自主权也最大,广东整体经济发展也最快,说明区划体制与经济发展效益关系十分密切。这是一个“马太效应”。

我国现有地级市282个,比去年还增加7个;县级市374个,比去年减少7个(撤并改区)。

化解地级市与县级经济的矛盾,任重而道远。

……

index.php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liubinfu163 发表于: 2009-3-2 13:12:59|只看该作者

[原创]刘斌夫《中国城市走向》中国经济出版社省管县相关章节

第四章 中国城市发展走势及预测

第四节 设想省对县、市分别管辖

1增设县级市与撤县建市

当前中国城市设市体系尚不合理。

我国县级行政区中,市的数量太少,比例太低,县与市的比例为4:1。这反映出设市进程滞后,不适应城市化发展进程和发展要求。县级市是最初级的城市。城市化的发展速度和现代经济体系的发展要求,不断地给“市”注入新的内涵。市与“县”不同,不仅是一个行政级别、区划单元概念,更多地体现了作为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要素集聚的空间载体,是一种经济地理概念。县级市的设置,为许多经济大县及城关镇开辟了由“大农村”或小城镇走上城市序列的通道,同时也成为经济大镇、经济强镇、口岸重镇的“城镇城市化”的重要载体。

改革开放初期至1997年暂停县改市之前,沿海地区和西部一些地区产生了一批新的县级市,标志着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城镇城市化”和“大农村”城市化的先期成果,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再发展和对外贸易、引进外资与经济国际化。目前全国大、中、小城市的总数量达到662个(包括4个直辖市在内)。

为什么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暂停县改市?因为1977~1997年20年间全国总计设市480个,略显过快,少数县的城市化还不够高,也搭车改了市而名难符实。“暂”停审批并非不再增设,而今,经济大县和经济强镇改市升市,将再度提到议事日程。

在现行中国城市设市体系结构中,中央直辖市偏少,对大区域经济辐射与带动不够有力;地级市数量适中;县级市数量太少,且分布极不均匀,是城市设市体系的最薄弱部分。

中国目前至少有15亿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主要向城市转移,并且要转移向城市的农村劳动力数量每年以600万人增加。如果中国人口峰值是在2035年左右,那么总计还将新增18亿左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向城市。今后30年,中国将有3亿多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向第二、三产业和城市转移。

县改市和经济强镇撤并升市与传统的切块设市模式相比,其明显的优点在于:不增加新的县级建制数量,有利于减少机构及编制,减少管理成本和建设成本;有利于统筹城乡资源,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整县改市和撤并强镇重组改市的市域内,既有城市经济,又有范围不大的农村经济,可以有效实现城乡经济优势互补,第一、二、三产业协调互动,城乡社会大融合,特别有利于以城带乡,发展城市而反哺农村,加快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有利于避免切块设市所带来的市县矛盾,在切块设市模式下,如果切块太大了,县域发展受到削弱,切块如果小了,市的发展没有足够空间,且将余下乡村为主的小县复归贫困,使市县矛盾日益尖锐,最终不得不进行区划再调整,近年来大中城市的郊县撤县设区多源于此;县整体改市和经济强镇撤并重组升市,有利于节约耕地,提高所属城镇的规模效益。

有人认为,整县改市不足之处是部分地区会混淆城市概念,把原县域大面积的农村地区和大量农村人口列入城市范畴。不!这种说法其实是以程式化的旧眼光在看问题,把县域的农村地区和农村人口整体带入新改设的县级市,恰恰是设立县级市的重要职责,只是带入了原有“面积”并不“大”的农村范围,而且这些农村人口也将逐渐转移向城市。中国的国情是:县和县级市是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最基本单元,一个县或县级市,就是国情的经典缩影,具有中国社会架构和形态的标本意义,这是两千多年自郡县制开始,历史形成和积淀固化下来的社会形态。县级市既是城市经济单元,也是县级区划行政管理单元,它既要成为区域经济中心和区域经济发展要素积聚载体,又要担负区划行政管理使命。原本中国的行政管理层次和政体,就是中央、省(自治区)、县(县级市)、乡(镇)四级体例,这个四级体例最符合中国国情。后来省派地级专员公署驻地县(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成为一级行政机构,整个国家行政管理层次增加为5个层级,成为世界上管理层次最多、最复杂的政体体例。严格地说,直辖市和现行的地级市才应是“纯城市”的概念,应该只管辖城区及近郊范围,不应多管其他中小城市和县、乡及广大农村,而县级市应该理所当然地承担原县辖乡镇村社的直接管理、重点辐射和一体化带动之责任。

2地级市、县级市和县,皆可为省辖

既然地级市管县(县级市)不太合乎国情、规律和情理,县级市和县即可直接由省辖,可以考虑地级市不再代管县和县级市。

五级政府架构,行政层次多,管理成本高,管理效率低。随着交通通信条件的改善,政府计划经济职能缩小而协调服务功能放大,减少行政层级,扩大管理跨度,裁撤地级市,全面实行“省管县”,强县扩权,推进中国行政层级压缩和改革,已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放权脱钩”和“直辖分省”是改革缩减地级市行政层级的行之有效的途径。

(一)放权──脱钩

放权、脱钩可以分步行进,也可以一步到位。

“分步行进”的第一步是放权,在财政体制和审批权限上,变地级市与县(县级市)的上下级关系为平级兄弟关系,赋予县和县级市相当于地级市的经济和社会管理审批权限,直接向省负责。行政任免和行政管辖暂时保留原来的上下级或“代管”关系。目前,浙江、福建、湖北、辽宁开始推行放权。

第二步是脱钩,实行经济与社会管理审批放权后,地级市怎么办?为减少人员分流压力和政府管理人员相对稳定,在一段不长的时期,继续保留其地级市的行政级别和干部待遇,其主要职能集中用于所在城市的中心城区经济社会发展建设,逐步裁减和分流行政人员,在条件成熟时,地级市与县(县级市)完全脱钩,由省完全直管县和县级市。

辽宁省通过了暂行条例,对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的县(县级)市,赋予其地级市经济管理权限。所谓“一步到位”,就是在一些条件具备的省或直辖市,直接裁撤其地级市,改地级市为非一级行政机构概念上的经济开发区,或者将规模小的地级市直接缩降为县级市,与原所辖县及县级市一次性脱钩。

情况特殊的新直辖市重庆市,就一次性将纳入其管辖范围的地级地区和地级市以及地级区所驻地的县级市一概裁撤。地级区驻地的县级市一律改设为经济开发区,与原所辖县基本上同级。地级市情况特殊,也可一次性升格。

重庆市裁撤地级行政层以后,实行两级政府三级管理新体制,大大节约管理成本,与全国财政供养人口比例35:1相对照,重庆市为52:1,每年节约财政支出32亿元。

(二)直辖分省

增设中央直辖市,把“资源、人口和产业大省”中的经济发达,地位重要的大型、特大型地级市或副省级计划单列市划出成立直辖市,把省缩小,这既增强了区域经济中心城市辐射力度,又减少了省直接管理县级行政区域所增加的工作量和管理难度。将大省切分重组为更具优势的两个省,也是裁撤地级市后减少省级管理难度的途径之一。

(三)地级市升格

资源、人口和产业大省,非常重要的地级市、省会市、副省级计划单列市可以升格为中央直辖,每一个省除省会市以外还可以存在或增设1~2个(最多不超过2个)副省级计划单列市,经济实力强、区位布局合理、规模大的地级市可以考虑如此升格,形成全省范围的经济三角区域态势。

裁撤地级市,不仅是从简政放权角度考虑,从现代经济构成方面来看,地级市的存在,不利于全省资源利用、资金安排和项目排布,地级市往往首先偏重于自己驻在城区的发展投入,而不够重视所辖或所代管的县和经济发展潜力很大的县级市的发展,大中城市与小城市、大中城市与县的城乡资源统筹常常被忽略,只注重“点”或“线”,而难兼顾“面”,使区域发展不均衡。

县、县级市由省直管后,全省经济布局将会更趋合理。

本来地级市作为中等城市或大中城市,辐射和带动的就不止自身所辖的区域,应当交叉辐射相邻区域,但地级市作为一级行政区划级别,在发展思路上有着局限。地级市的裁撤,让其融入区域城市群体中间,更利于区域经济拉动效应。中央直辖市增加以后,相邻几个省区的区域经济将会受到中央直辖市的强力辐射和整体带动。

民族自治地区可保持地级市的建制或州、(地级)市合署。

3可否适当恢复和更新专员公署制度

各省经过一段时期的地级市“自发”发展以后,转型为全省统筹发展。在辖区范围大、人口多、资源多、产业结构复杂的省份,可以考虑恢复和更新行政专员公署制度,受省上派遣,巡视督察由若干个县、市从地理区位上构成的片区。

专员公署不是一级政府,机构应当尽量精简,可设专员兼党组书记1人,专员助理2人和10人左右组成的政法法制处、经济协调处和社会发展处三个处。专员公署可选驻在片区的县级市或原地级市,实行专员及工作人员每年轮换制,代表省里负责调研、督察片区工作。这样,既有利于推促工作,避免与派驻地形成关系网,又节约管理成本,提升管理效率,强化上情下达的督促和下情上达的反馈,不直接干预县和县级市的具体事务。

新型的专员公署制度,有别于过去曾经有过的人员结构较庞大的“准一级”地委专署体例,而重在精官简政。例如浙江省,假定宁波市升格为中央直辖市,建议裁撤其他地级市后,可升格温州市为副省级计划单列市,再可设浙北、浙西、浙东南三个行政专员公署,浙东南专员公署可驻在丽水市,浙西专员公署可驻兰溪市,浙北专员公署可驻湖州市。

……
4# 金佛山
 心璞如歌 发表于: 2009-3-2 20:04:23|只看该作者
撤了地级市,再设行政公暑,纯粹的叠屋架床,这样的研究还不不如不研究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孟良 发表于: 2009-3-2 21:24:01|只看该作者
研究烟酒,最后全溜
6# 青城山
 代蜀华 发表于: 2009-3-13 18:08:28|只看该作者
如果按照重庆的做法,就用不着那么复杂了。

说到底,增加经济总量其实就是掩盖贫穷!

瞎折腾会带来更多的后遗症,只有在政治改革成功或者基本有成效的时候,才有可能像重庆那样;否则,又创新了一个腐败机制!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仁者乐山 发表于: 2009-4-20 13:05:58|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成都会在全国最后一批直辖?新省会为什么只在绵阳、南充中产生?
8#
 匿名 发表于: 2010-3-2 14:12:56
我国将全面推行“省直管县”财政改革,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行政体制

省直管县, 财政, 改革

本帖最后由 隆桥驿站 于 2010-3-1 14:00 编辑
  据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记者周婷玉 邹声文)记者从刚刚闭幕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获悉,我国“省直管县”改革有望迈出新步伐。有关部门将继续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全面推行“省直管县”财政改革。
  就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的有关加快“省直管县”改革的问题,发展改革委的报告表示,将全面推行“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并积极推进省直接管理县体制实施的试点工作。
  发展改革委的报告表示,实行“省直管县”可有效减少行政层次、较大幅度地降低行政成本。目前,有关部门在这方面已依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2009年,有关部门制定了《关于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的意见》,明确了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的总体目标、内容和工作要求。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9#
 孟良 发表于: 2011-9-15 13:31:32|只看该作者
改得个乱七八糟的
10#
 喻其林 发表于: 2011-9-16 20:55:07|只看该作者
成都怕直辖不得哦,若是直辖了,那还是四川么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28 07:49, Processed in 0.280801 second(s), 12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