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330|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睢文发 发表于: 2009-4-23 09:43:53|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建筑·社区魂居──汉代画像石棺

 [复制链接]
  ◇王春艳
  人生一世生老病死是大自然的规律,我们将尘归尘,土归土,墓地也是人类最终的归宿,然而,古人更是崇尚安身立命魂居之所。从人居到魂居,都要有一个“所”,即安顿身心的空间,而墓室是秦汉时期天人合一观念最为形象的展示场所,画像石棺文化进一步展示了他们魂居的精神天地:祥云缭绕、龙飞凤舞、宅第化的立体空间,前堂后室、门户俨然,满壁飞动的石刻画,囊括宇宙,包举万物,其浩大的阵势、行云流水般的飘逸风采,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将冥冥中灵魂的居所演绎得异常生动。
  石棺画像源于西周,至汉代,厚葬之风使画像石棺艺术进入鼎盛时期。画像石棺一般由棺身和棺盖组成,棺身均为长方形,棺体用整石中间凿空而成,棺盖呈屋脊形。四面雕刻着人物、动物、日月星辰等图案,其内容大都是神话、传说、百戏之类,如“伏羲女娲”、“孔子问礼”、“荆轲刺秦王”等。中国的石棺装饰艺术,又称“石棺画像”艺术。其内容和雕刻技术在众多美术门类中具有独特的风格。
  内江在东汉时名为汉安县。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汉安县有盐井鱼池以数百,家之有焉,一郡丰饶。”说明当时内江的社会衣食俱足,这就为当时的社会“厚葬”之风提供了经济基础和技术条件的支持。从内江早年出土的画像石棺中也可以得到充分的考证。
  内江市白马镇关圣殿画像石棺属原生岩单室墓,也就是在岩壁上直接凿成墓室的形状。浮雕斗拱、壁龛、石棺一应俱全。从整体上看,崖墓建筑式样风格粗犷,从局部上看,斗拱线条清晰明快;石棺由整石凿空而成,四周采用阴刻手法雕刻出:展翅飞翔的凤鸟、光芒四射的太阳、手牵神马的侍者、两重檐的宅第厥、伏羲、女娲、车马出行……墓室虽小,但浓缩了墓主人的思想、观念、宗教信仰:“人死曰鬼,鬼也、归也,精气归于天,肉体归于地。”在墓中展示宇宙形象,表达升仙愿望(天马、神鹿、凤鸟等图像符号象征天界)。
  内江市中区红缨崖墓也是在岩上凿洞而成。由墓道、墓室、壁龛组成,墓室平面略有倾斜,前高后低,呈长方形,梯级状。墓室宽2.6米,深7.5米,高2.26米,弧形顶。墓壁上有五个小龛,地面交错铺筑素面砖及花边砖。墓门的里层用砖砌筑,外层用黄土夯筑,封闭十分牢固,这种把崖墓和砖室墓合而为一的形制,在内江段沱江中游还属首次发现。
  红缨崖墓相对于其他崖墓而言,更能充分体现墓主人灵魂的生活空间。墓室早年被盗,破坏严重,但也清理出较为完整的陶俑、陶器、铁器、石器、五铢钱币等四十余件。其中石棺两具,前具棺长2.58米,宽1.2米,高1.45米,棺壁厚0.17米。用十三块板石、条石镶成,石质坚硬。棺盖为高浮雕庑殿式屋顶,刻有五脊、瓦垄、瓦片、瓦当,瓦当上刻有“米”、“ ※”形图案,瓦片上饰以绳纹。棺前挡头有两扇至今开启自如的石门,门楣之上浮雕三尊力士(系门卫),像呈下蹲式,平头,缩颈,挺腹,双手扶膝,手足有劲,怒目圆睁,十分雄健。棺盖顶部饰以“藻井”,下部刻一巨大的阴刻灵龟。整个石棺的造型,俨然如一座古朴典雅的宫殿。后具石棺的造型又别具一格,棺底用三块片石镶成,棺的四壁用小条石砌成,其四壁的转角处用“>”形条石,增加了此棺的牢固性。棺盖用三块条石凿成,上呈拱形,下为平面,均无图案饰身。
  高达半米以上的乐俑群,小至0.03米的陶杯,雕刻精湛的圆雕石羊……如此丰富的随葬品以及墓室的建筑式样,不仅体现出民间艺术家的智慧及才能,也体现了在崇尚厚葬的东汉社会,这些灵魂的安身之所是衡量墓主人财富与地位的标志,是生前未能了却的夙愿,在这里统统可以变为“现实”。
  通过画像石棺的形式体现大自然化育之功,天地之理,表达的是人们期望生命的延续,生生不息,这一中华文化的永恒主题,从人居到魂居,阴阳流变,生死难移,汉画石墓究其根本表达的是一种生命的哲学。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睢文发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睢文发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喻培伦大将军祠”遗址忆旧 [成都方言]醉螃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3 06:56, Processed in 0.202801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