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3793|回复: 1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张世光 发表于: 2009-4-30 21:39:56|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其它一个外地人眼中的四川话

 [复制链接]
其一,四川话变化多端,诡异难辨,在主体意思想同的情况下,一个地方就有个一个地方的口音。比如说“吃”,同是达州人,渠县人老老实实,一般说“吃”;开江人说“七”,开江说“七个包子七碗面”,如果你是老板,请千万不要端七个包子七碗面,否则,你会亏血本的;达县人说“切”,切饭了,切饭了,声音悠长婉传。
  其二,四川话的霸主地位。它总是爱理不理的样子,一副江湖老大的派头。全国人民都在学说普通话,但是,四川人基本上我行我素。最好的反问就是:邓小平老人家就说四川话,可全国人们都听懂了,我们还说啥子普通话呢?随便到四川的什么地方,只要打开当地的新闻,就会发现四川的县长们市长们很庄严、很认真、很清晰的说着川话:同志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说起好耍的,是要流毛毛汗的,我们要发现莽牯牛儿精神,要格老子雄起,创作条件也要估倒干,我的仙人板板哟,这是一项大工程,不能开哈玩笑。
  其三,用四川话骂人,绝对有气势。我们做过实验,找AB两个人对骂,A用普通话,B用四川话,选择不同的母题进行对骂,结果B五战皆胜。四川话本身具有世俗精神,骂人时根本用不着第二次转换,张口就来,那是相当的精彩。
  其四,四川话有一种与身俱来的幽默感,这种幽默充满了市井智慧。一个男人对于一个女人一见钟情,男的就会说:“小妹儿,你长得细乖细乖的,我跟了你半天佬。我们找个地方摆一哈哈儿龙门阵嘛,要不要得嘛!”据我所知,四川男人对自己的女人几乎从不说“我爱你”,他们说不出口,觉得肉麻,有点虚,他们一般是说:婆娘,我喜欢你喜欢惨了。
  大多数时候,我喜欢四川话。但是,当我写诗时,我喜欢用普通话朗读,这是一个原则性的问题。我觉得,普通话利于抒情,四川话利于生活。比如,下面这句诗::冬天来了,春天还远吗?”如果用四川话念,我在心里就会孵生出这样的语言:“冬天来寡了,春天在哪个塌塌啊?”所以,四川话是诗歌的敌人。小时候我有一个理想:讨两个婆娘,找一个说四川话的婆娘做家务,找一个说北京话的婆娘陪我读诗。可惜,这只是一个想法而已,只有到了共产主义时代才有可能实现。
  我常到一个浙江商人开的服装店里去买衣服裤子,一来二往就熟悉了。浙江商人对我说:四川话人说话特别爱带球字,这证明四川人都喜欢球。冰球啊,排球啊,足球啊,水球啊,他们都喜欢。我用四川话问:“你皮(pi)娃儿乱说,举个例子?”他说:“你看嘛,四川人一看到天气冷,就说冰球冷;感冒了,鼻子不通,就骂鼻子足球得很;排队卖票时,总想插队,警察问他为什么不排队,他说篮(难)球得排;说成都人说话不算数,就说成都人水球得很。”我回过神来,不过,我没有笑。我对他说:“四川话绝对是一门艺术,说四川话就相当于学艺术体操,不下点子死功夫是不行的,要在四川做生意,更要好好地学。”浙江人真是鬼精灵,他不耻下问,马上就向我请教。他问:“老兄,‘爪子’是什么意思?比如,你在爪子?”我回答:“就是做什么、干什么的意思。”他又问:“‘球打个耳屎你’是什么意思,是不是用球把你的耳屎打出来的意思?”我狂笑,我说:“它的意思是没有那个人理睬你。”他老兄也笑了:“四川人的话,有意思;不过,四川话俗。”我告诉他:“大俗则大雅,其实,四川话最接近古典汉语。”
  四川的大巴山中麓,还保留着纯粹的古汉语,他们说用语简切而且生动。我的老婆的老家就在大巴山中麓。记得我第一次到岳父家,神情紧张,手脚不知如何放,用七元钱卖来的一瓶文君酒,结果也被我毛手毛脚摔成了碎皮。因为,我很怕见生人,而且是决定我婚姻走向的生人。最为可怕的是,当地的保留着一个古风俗,毛脚女婿第一次进门,亲戚朋友都要来相面。在文君酒的香气中,我被人推上了前台,就像一匹小儿马,被贩马的汉子相互察看牙口。
  我老婆的大舅对我岳母说:这娃儿啊,长得很单调。一个“单调”,就勾勒了我的外形与内神。二舅说:“娃儿粗糙,黢黑。”两个词,与史马迁的人物评传用语无异,入骨三分。岳母脸红了,岳母始终站在女儿的立场说话,女儿的选择也就是她的选择,她出来打圆场说:“男娃儿嘛,迅白迅白的,起啥子作用?屁都不打一个,男娃儿主要看会不会来事。”
  我对岳母一直很感激,因为她的话起了主导作用,终止了我的单身汉生活,我和她的女儿终于结了婚。从此,我记着了“单调”“粗糙”“黢黑”“迅白”四个词,后来读古代话本,常常与这几个词语相遇,我于是疑心它的源头属于古代的四川话。
  只要把语速放慢一些,四川话其实很容易让人听懂,稍稍知道一点普通话知识人的都认为它并不难。如果把北方方言比喻成一条河的话,四川话是汇于北方方言的一条支流,它们同属于一体,但是又各有其源。四川人的舌头和他们的性格一样,不喜欢转弯弯,大部分四川人分不清s和sh,z和zh的读音,对于n与l,也懒得搞懂。四川人参加高考,语文第一题“选择正确读音”,总是脸不改色心不跳地放过去,多大个球事,发财人不靠点巴点,不就是三四分吗?格老子照样考大学!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张世光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张世光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张世光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张世光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张世光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张世光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坚持自由法治,香港无惧上海 人生飘然过
2# 四姑娘山
 韦建生 发表于: 2009-5-3 19:01:52|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黢,成都话读“区”,因为成都省要洋气些,受“官话”的影响要大些;而真正的四川土话却读“qio ”,与张老师所考证的“觑”字理同。

黢黢是“雀雀”的本字,男人的小弟弟。

《老子》曰:“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在这里,“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意为赤子(光屁股小男孩)虽不懂阴阳之合,“朘(小弟弟)”却依然勃起,可见“夋”与男性生殖器有关。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5 21:56, Processed in 0.0936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