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646|回复: 7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罗达志 发表于: 2010-6-1 15:00:32|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民国血色长空──抗战时期的成都空中战场

 [复制链接]
  (摘自《成都大轰炸》)
  按:《成都大轰炸》是国内首次公开出版的研究抗战时期成都大轰炸历史的专著。该书首次披露了抗战时期日军对成都进行31次大轰炸的历史事实,有力地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直接对平民和非军事目标实施大规模战略轰炸的罪行。该书由成都警备区原司令员王考庭领衔,成都市国防教育学会和成都市人防办经过两年多年的努力,通过文献史料的搜集和专家的研究,以及对当年受害幸存者的访谈,以翔实的史实,揭露了日本侵略者惨无人道的罪行,再现了成都人民英勇不屈、顽强抗敌的英雄气概。
  笔者征得本书编委会领导同意,现将其中部分章节予以刊出,以飨读者
  抗战八年,年轻的中国空军勇士,凭着炽烈的爱国热情,面对飞机数量和质量都占有优势的日寇,毫不畏惧,在空中战场上与日本空中强盗进行了殊死博斗,谱写了一曲曲悲壮激烈、气吞山河的壮歌,演出了许多威武雄壮的活剧。
  抗战时期的成都,由于国民政府西迁重庆,中国空军最高统帅机构──航空委员会迁设于成都,于是成都成为战时中国空军的最高指挥中心,也是空军最大的战略基地。对日作战的空军总指挥部、空军第3路司令部、空军第5大队部的作战飞机,均驻扎在以成都为中心的周边郊县空军基地。同时,成都还是战时中国空军最大的教育、训练基地,空军机械、通信、军士、参谋、防空等学校均先后迁建于成都。因此成都和重庆一样,成为日寇实施“政略攻击”的重要目标之一。尤其是1940年重庆“九一三空战”失利后,中国空军主力全部集中于成都附近。在日机空袭成都过程中,我空军以弱战强,以少敌众,以血肉之躯捍卫着祖国的领空,抵御来自空中的侵略者。中国空军勇士以其英勇作战、惨烈牺牲和辉煌的战绩,在中华民族抗战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成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奋勇抗争的历史凭证。

地方军阀的空军梦──抗战前四川的空军
  刘湘的空军梦──21军航空司令部──蒋逵其人──
  军阀混战中的参战飞机──四川空军历史的终结
  早在20世纪30年代,四川地方势力便拥有一支20多架飞机的空军队伍。
  1929年,四川省主席、第二十—军军长刘湘,为壮大自己的势力,扩充军备,向西欧购进20多架飞机,组建起自己的空军部队。当时,蒋介石的中央政府是不允许地方军阀购置飞机,组建空军的。刘湘组建空军后,蒋介石也只有睁一只闭一只眼。
  刘湘的四川空军虽然组建起来了,号称拥有20多架飞机,其实只有8架飞机勉强可以飞行,其余飞机都只能作摆设,徒有虚名。这些飞机都是从西欧购进的旧货,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国外早已停飞报废。当时四川并无飞行人才,聘请的德藉飞行员在作飞行投弹表演时,弹落人群,炸死、炸伤军校学生多人,在现场观摩的教导团教育长江友三被炸断一条腿。而且这些淘汰的飞机没有挂弹架,不能参与任何轰炸。但是,刘湘为了显示实力,震慑对方,还是派去成都参加了与刘文辉的军阀混战。在军阀混战中,不是丢炸弹,而是扔鹅卵石。用麻袋装上鹅卵石,吊在机翼上,袋口系上活扣,当攻击对方时,飞行员一手操作飞机,一手拉活扣,袋口解开,石头就落下去了。
  1931年春,刘湘在重庆广阳坝成立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一军航空司令部,刘湘兼任司令。不久以重金聘请蒋逵担任21军航空司令兼飞行教官。蒋逵乃四川巴县人,早年留学欧州,兼学空军、海军。回国后,曾任北洋政府南苑航空学校教育长,后任驻青岛的中国海军第3舰队航空处长。蒋逵接任后,于同年秋成立航空学校,先后招收两期学员共23人,毕业后编入飞行队。刘湘的航空司令部辖有2个飞行队,12架飞机。以高在田为第一队队长,派驻泸州;张斐然为第二队队长,驻防顺庆。司令部下设3个处.及一个修理厂,由陈栖霞、汪武烈、李坚宇、王秀冈分任处长、厂长。是年秋,刘湘的飞机参加了对湖北红军作战。在1932年、1933年的四川二刘混战中,刘湘出动飞机参战,给刘文辉部以重大打击。1933年刘湘任四川善后督办,第二十一军航空司令部改名为四川善后督办公署航空司令部,蒋逵任司令。1936年3月蒋逵辞去司令职务,原飞行人员亦相继离去,空军缩编为1个队,以张斐然为队长,白景丰为副队长。1937年7月抗战爆发,是年冬,所有器材及人员归并于国民政府中央空军,从此终结了四川地方空军的历史。刘湘亦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参加抗日,由一名封建军阀转变成为爱国将领。他亲率10多万川军开赴南京,出川东征抗日。他说:“我过去打了几十年的仗,都是内战。如今大敌当前,有了抗战的机会,正好尽力报效国家,见信于国人,留名于青史。”1938年1月20日,刘湘带着未能杀敌报国的遗憾,病逝于武汉。临终时,刘湘留下遗嘱,勉励川军抗战到底:“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罗达志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罗达志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罗达志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罗达志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罗达志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罗达志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支部建在社区:以沿海代工企业为例,说明建设新时期的执政党利益表达机制 徐焰:中国抗美援朝胜利使支那从日口语中消失
2# 四姑娘山
 楼主|罗达志 发表于: 2010-6-1 15:07:03|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悲壮的雄鹰──抗战时期的中国空军(2)



笕桥:中国空军的摇篮──抗战初期中日空军实力之比──血荐轩辕:

永远的“八一四”──武汉保卫战──“纸片轰炸”:对日本的“五二○

人道远征”──艰难的岁月;重庆空战与璧山空战──日军“空中精锐”的覆灭及“四大天王”的毙命──彪炳青史的军魂──



中国真正的空军部队,是在抗日战争前夕才组建起来的。1928年,国民政府开始设立航空署,下辖4个航空队,只有24架飞机。1929年6月,国民政府军政部在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设立航空班。1931年7月,航空班改组为中央航空学校,是年冬迁校址于杭州笕桥。从此正式开展培养空军人才的工作。1934年到1936年,国民政府先后向英、美、法、意等国购进各种机型军用飞机346架,列入正式编制的只有296架。其中有的机型已经过时,有的性能很差,面临淘汰。卢沟桥事变前夕,中国空军总计约有六百架飞机,有机场一百多个,可用飞机(运输机除外)共305架。但是能够参加作战的仅有223架,不及日本的七分之一。空军飞行部队共编成9个大队及一直属队,1、2、8为轰炸机大队,3、4、5为驱逐机(即战斗机大队),6、7为侦察机大队,9为攻击机大队。每队下辖2-4个中队。1937年7月11日,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主任周至柔在“军事机关长官汇报会”上说“可以使用于第一线的飞机仅约200架,但是,真正的飞机主力只有166架。”当时中国空军的实力与日本之比为1:9,处于显著劣势。

而在日军方面,当时日本的飞机生产能力在亚洲首屈一指。1937年8月13日淞沪作战前,日本的陆海军航空兵可用于作战的飞机约为2300架,预备飞机约280架,航空工业的制造能力为每月可产60架飞机,军用飞行现役人员为1500名,每年可培养400-500名飞行员,日本对中国具有压倒性的空中优势。中国全面抗战之初,日本陆军航空兵团有30个联队。计搜索机17个中队、战斗机驱逐机36个中队,轻型轰炸机36个中队,中型轰炸机36个中队,重型轰炸机3个中队。总计128个中队,各式飞机1443架。日本海军航空队有13个航空队、飞机360架。日舰上飞机有370架,分属5艘航空母舰,3艘水上飞机母舰,及3艘辅助母舰,陆舰合计730架。战争一开始,日本空军凭借先进的装备,很快就掌握了中国东部的制空权,有恃无恐地在中华大地肆虐。日机在江南、华北、华中,横冲直闯,对中国的城市和乡村狂轰烂炸,从1937年7月7日起,到1938年10月25日,武汉失守时止,中国城市被炸就达316次,炸死22968人,炸伤37222人,财产损失数以亿计。

中国空军虽然力量弱小,但是我空军勇士凭着炽烈的爱国热情,面对飞机数量和质量都占有优势的日寇,毫不畏惧,

与日本空中强盗进行殊死博斗,谱写了一曲曲悲壮激烈、气吞山河的壮歌。抗战伊始,在八·一四
笕桥空战

、“八·一五杭州空战”、“四·二九武汉空战”等一系列中日空战中,年轻的中国空军以弱击强、以少胜多,英勇奋战,取得了辉煌的战绩。



“八一四空战”,是中国空军对日作战取得的首次胜利。

1937年8月14日,即淞沪之战爆发的次日,日军著名的木更津航空队空袭我杭州空军基地,妄图一举摧毁中国空军力量。那天下午,中国空军主力部队之一的第四大队正奉命移防杭州笕桥。我第四大队的飞机刚着陆,未及加油,即遭日机空袭。大队长高志航在飞机余油不多、气象条件恶劣的情况下,毅然率领所属3个中队27架飞机紧急升空,奋起反击。经过30分钟激烈战斗,击落日机2架、重伤2架、轻伤2架。中国空军无一损伤。这次空战是我空军抗击日军空中袭击的第一次作战,史称“八·一四空战”,又称“笕桥空战”。为了纪念首次空战大捷,国民政府遂将“八·一四”定为“中国空军节”。



“八·一四空战”后连续数天,在南京、上海、杭州等地,中国空军与日军进行了大规模的空中激战。8月15日,日本出动鹿屋、木更津航空队两个王牌航空队,以及3艘航空母舰上的全部飞机,轰炸笕桥、南京大校场、嘉兴等机场,妄图进行报复。我空军奋起反击,击落敌机17架(另说为16架)。又经过8月16、17、19日的连日激战,击落敌机8架,痛击了日本鹿屋、木更津两个王牌航空队的侵犯。中国空军还轰炸了上海吴淞口外的日本第三舰队旗舰“出云号”。由于日军火力强大,未能将其击沉。此后,一直到九月间,中国空军在沪杭地区同日本空军,几乎天天都有激烈空战。抗战爆发后的3个月里,中国空军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击落日机30架,击毙日本飞行员327人。

这一系列的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抗击日寇的意志和信心。

1938年,中国空军在长达一百三十多天的武汉保卫战中,再接再厉,与日本空军进行了“二·一八”、“四·二九”、“五·三一”3次大规模的空战,共击落敌机47架。最为辉煌的是1938年4月29日的“四·二九武汉空战”。那天,日寇空军为纪念其“天长节”,出动36架轰炸机,在18架驱逐机掩护下,妄图对武汉进行报复性轰炸,以此向天皇“献礼”,并向全世界炫耀其侵华的军事“优势”。中国空军在苏联空军的协同配合下,予日寇以迎头痛击,创造了击落日机21(驱逐机11架、轰炸机10架)的辉煌战果。以致日寇空军此后一个月不敢骚扰武汉上空。

(待续)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罗达志 发表于: 2010-6-1 15:09:42|只看该作者

            悲壮的雄鹰──抗战时期的中国空军(3)



武汉保卫战后,中国空军消耗严重,飞机得不到及时补充,人员亟待训练。

面对日军的嚣张气焰,中国空军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策划了飞越东海,远征日本本土,散发传单,唤起日本民众,警告日本当局的“纸片轰炸”,即抗战史上的“五·二○人道远征”。

1938年5月19日,我空军第十四队队长徐焕升率领“马丁”B—10B型轰炸机两架从汉口起飞, 5月20日凌晨2时25分飞临日本上空,在长崎、福冈、久留米、左贺及九州等城市共投下传单100多万张。这次我军的对日空袭,被世界称为“纸片轰炸”和“人道远征”,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英国《新闻记事报》社论称:“中国空军日前飞往日本散发传单,唤醒日本人民推翻军阀,此事意义非常重大,亦饶有趣味。”美国《华盛顿邮报》称赞此次行动为人道远征,指出:“中国空军报复日机之轰炸为散布传单,与日本之文明相较,实令日本置身无地。” 出色地实施这次任务的中国飞行员徐焕升,被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先于美军杜立特少将轰炸日本本土的第一人”。

1940年是中国空军最艰难的岁月日军乘夏秋之际四川天气好转,以其空军精锐对重庆和四川各地,进行了连续半年之久的狂轰滥炸,其目的在于打击我军民的抗战意志,“以炸迫降’。8月11日,日军飞机90架,空袭重庆。中国空军以E—15、E—16、霍克三式战斗机共29架奋起迎敌,击落日机2架,毙其空勤人员15人。我军损失飞机2架,阵亡飞行员2人。不久,1940年9月13日日本出动其最新式的零式战机在重庆璧山上空与我空军激战,击落击伤我机27架。这次“璧山空战”的失利,使中国空军几乎丧失殆尽,仅剩下各类飞机65架。从此我空军丧失了制空权,再也没力量组织起有效的出击。为减少无谓的牺牲,保存有限的实力,遂于1941年转赴印度接收新飞机并进行整训。国内则尽量避免与敌决战。

抗战八年,年轻的中国空军叱咤长空,血荐轩辕,演出了许多悲壮激越的活剧,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英雄群体。据统计,抗战期间中国空军出动轰炸、驱逐、侦察、运输等飞机计18509架次,其中战斗机15888架次,轰炸机2604架次,作战4207次。共击落击毁敌机1226架、击伤炸伤敌机230架、炸毁炸伤敌坦克车辆8546辆①。我空军共损失各种飞机2468架,阵亡6164人(另说为4321人)。另有资料显示,日军在中国战场总计损失飞机3000余架。日本有名的“空中精锐”鹿屋航空队和木更津航空队,皆遭毁灭性的打击。日本空军的“四大天王”以及“王牌飞行员”奥田喜久司、加滕建夫等均毙命于中国空中战场。抗战期间,先后有苏联志愿航空队、美国志愿航空队、中美混合空军团及美陆军第14航空队、第20航空队、空运总部联队等参与了中国的的抗战。援华的苏、美空军为中国人民抗战胜利作出了杰出贡献,为中苏、中美友谊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记忆。



(待续)

4# 金佛山
 楼主|罗达志 发表于: 2010-6-1 15:15:32|只看该作者

义薄云天:苏联的援华航空队(4)

无私的援助──苏联志愿航空队──为消灭法西斯而战──奇袭松山──保卫武汉──血战兰州──库里申科与拉赫曼诺夫──战火凝成的中苏友谊



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 苏联是主动向中国提供物资援助的第一个国家。苏联政府还在外交上、道义上给予中国积极支持。1937年8月21日,苏联政府和中国政府签订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之后,苏联政府派遣了以崔可夫将军为首的大批苏联军事专家组成的军事顾问团来到中国,帮助抗日作战。1937年南京沦陷后,中国空军主力装备了苏联援助的轰炸机和战斗机,配置在湖北武汉、孝感机场。当时的苏联航空志愿队也到达了武汉地区。苏联航空志愿队的兵力,包括2个轰炸机中队、四个战斗机中队。自1937年9月至1942年初,中国政府向苏联购买飞机1235架,其中驱逐机(即战斗机)777架、轰炸机358架、教练机100架,以及航空发动机、弹药、油料、航材等约四亿五千万美元的战略物资。这些物资成了抗战初期中国空军的主要来源。苏联专家帮助中国空军建立了航空供应站、飞机修配厂;并在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甘肃兰州开办了航空教导队,培训中国空军飞行员。

在抗日战争中,苏联志愿空军人员同中国人民并肩作战,为中国抗战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据不完全统计,苏联志愿航空队在华参与的空战有:1938年2月28日的武汉第一次空战,击落日机12架;1938年2月21日中苏空军远征台北,奇袭松山,炸毁敌机12架、营房10栋、机库3座,焚毁可供使用3年的航空油料及其他装备,使松山机场陷于瘫痪;1938年2月24日的粤北空战;1938年4月10日的顺德空战;1938年4月13日的广州空战,击落日机8架;1938年4月29日武汉第二次空战,击落日机21架;1938年5月11日海南之战,击落日机2架,击沉日舰一艘,击伤二艘;1938年5月20日远征日本;1938年5月31日武汉第三次空战,击落日机14架;1938年6月16日第二次粤北空战,击落日机6架。武汉失守后,苏联援华空军转移到重庆,后又迁到成都,构成保卫重庆、保卫成都的基本防线,参与了有名的重庆空战和成都空战。

1937年—1939年期间,苏联向中国支援了1000多架飞机、2000多名志愿飞行员,500多名军事顾问,直接参加了中国的抗日战争,沉重地打击了日寇。有近200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包括轰炸机大队长库里申科和战斗机大队长拉赫曼诺夫。据苏联公布的战史资料,从1937年12月在南京上空秘密参战,到1939年底基本从各地机场撤出,共有700多名志愿队员直接参加了保卫南京、武汉、南昌、成都、重庆、兰州等地的25次战役,出动飞机千余架次,击落日机100余架,炸沉日军各类船舰70余艘。

1939年,纳粹德国入侵波兰,导至欧洲战争爆发,苏联受到了严重威胁,遂逐步减少了对中国的援助。直到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背信弃义,撕毁条约,突然向苏联发动进攻,欧洲战争全面爆发。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苏联才停止了对中国的援助。

(待续)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楼主|罗达志 发表于: 2010-6-1 15:17:45|只看该作者

“飞虎队”──来自大洋彼岸的外援空军(5)

美国的对华援助──伟大的陈纳德将军──与中国人民并肩抗日的“飞虎队”──“驼峰航线”:空运史上的奇迹──辉煌的战果──中美人民的

共同记忆

抗日战争期间,美国向中国提供了超过8亿美元的援助,是中国在抗战期间最大的援助国。

美国对中国的援助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中国抗战初期,美国奉行中立政策,为了避免激怒日本,导致军事冲突,对中日双方都不提供武器,但可以提供原材料。由于日本工业基础强于中国,因此实际上有利于日本。战争初期,美国即对日本输送了大量的作战物资。而对中国只是在经济上给予一些援助,给中国政府桐油借款2500万美元,华锡借款2000万美元、钨砂借款2500万美元、金属借款5000万美元,平准基金借款5000万美元。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才大量向中国提供航空装备及派遣志愿人员。在此之前,美国一直未对中国抗战提供过有效的军事援助。

1939年,纳粹德国入侵波兰,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展开。1940年,美国总统罗斯福签署了一项命令,允许现役美国空军军官退役,以“志愿军人”身份前往中国,并在华盛顿正式成立“中国航空委员会美籍空军志愿队”,调拨120架P—40型鲨鱼式战斗机(以后增加P—43型战斗机)供“志愿队”使用。1941年7月,美国退役空军教官陈纳德,率“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首批人员480人来华,先后进驻云南各个机场,“志愿队”总部设在昆明。这就是美国政府军事援华抗战的开始。当时美国尚未对日宣战,陈纳德的“志愿援华航空队”纳入中国空军序列。他以美军标准训练中国空军,同时积极协助中国空军对日作战并亲自驾机投入战斗。1941年12月20日陈纳德指挥的志愿援华航空队在昆明上空与10架日机发生空战,击落日机6架,击伤4架。美国志愿队首战告捷,极大地振奋了全国军民。因美国志愿队飞机的机翼上绘有带翅膀的老虎图案,加上它非凡的战斗力,故而被中国民众赞以“飞虎队”之名。此后,“飞虎队”在对日空战中连创佳绩,在31次空战中,志愿队员以5至20架可用的P-40型战斗机共击毁敌机217架,自己仅损失了14架飞机,5名飞行员牺牲,1名被俘。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2年7月4日,“飞虎队”被编入美国第十航空队,成为美国驻华空军特遣队的骨干力量。1943年3月又被改编为第十四航空队,陈纳德后来升为少将。为了突破日本的封锁,美志愿航空队协助中国空军,开辟了一条飞越喜马拉雅山的“驼峰航线”,进行了历史上空前的大规模持续空运。这条航线西起印度阿萨姆邦,向东横跨喜马拉雅山脉、高黎贡山、横断山、萨尔温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进入中国的云南高原和四川省。航线全长800多公里,地势海拔均在4500──5500米,最高海拔达7000米,山峰起伏连绵,犹如骆驼的峰背,故而称为“驼峰航线”。据战后美国官方的数据:美国空军在持续三年零一个月的援华空运中,为中国空运各类战争物资65万吨,人员33477人。美国空军在“驼峰航线”上共计损失飞机468架,平均每月达13架;牺牲和失踪飞行员和机组人员共计1579人。中美飞行员不畏艰险,以巨大的牺牲保证了航线的畅通,创造了空运历史的奇迹,对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起到了重要作用。

抗战期间,陈纳德的第十四航空队与中国空军并肩作战,在西起缅甸,东至台湾海峡,从喜马拉雅山脉到长江、黄河流域的神州上空,沉重打击了日本空中强盗。1943年5月鄂西会战,日军以240多架飞机投入战斗,中美空军共有165架飞机参战。会战期间,中美空军共击落日机30多架,地面炸毁日军飞机6架、舰艇4艘。此后,中美空军又先后参加了支援常德会战、豫湘桂战役等一系列重大战役,战果辉煌。陈纳德指挥的美空军,在1944年7月下旬的8天对日空战中,击落日机62架,自己仅损失3架。中美空军夺回了制空权后,即对长江和北部湾的日舰进行轰炸,并接连袭击了汉口、香港和广州的机场、码头,给日军以沉重打击。日本有名的鹿屋、木更津两个王牌航空队,被中美空军歼灭过半。至抗日战争结束,第十四航空队共击落日敌机2600架,击沉或重创223万吨敌商船,44艘军舰,13000艘100吨以下的内河船只,击毙日军官兵66700名。

1945年7月6日,陈纳德辞去第14航空队职务。陈纳德和美国援华空军,为中国抗战胜利作出了杰出贡献,“飞虎队”用鲜血和生命为中美友谊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记忆,中国人民将永远缅怀和珍惜。

抗战期间,中国得到美国飞机2394架,共有1224名中国军人接受美军训练。从1941年7月到1945年9月日寇投降,先后有美国航空志愿队、美国陆军第10航空队、第14航空队、第20航空队、空运总部联队等7支部队转战中国战场。这是中美两国人民共同的历史记忆。援华的美国空军为中国人民抗战胜利作出了杰出贡献,必将永垂青史。

(待续)

6# 青城山
 楼主|罗达志 发表于: 2010-6-1 15:27:09|只看该作者

众志成城──修建川西空军基地(6)

四川的贡献──川西的33处空军基地──50万民工:同仇敌忾修建

“特种工程”──毁家纾难的四川人民──从成都出发对日攻击

四川是战时中国的大后方,作为省会的成都,不仅是战时中国空军的最高指挥中心,也是空军最大的战略基地根据解密的档案史料记载,抗战期间四川省政府先后从全省29个县市,共计征调119万余民工参加了76项国防工程的修建。共计新建和扩建空军基地33处。成都和四川人民为战时中国空军建设,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极大贡献。

早在抗战初期,四川省政府遵照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命令,于1939年9月26日以密令(建字第002号)文,要求在太平寺、双流、新津、温江、崇庆、邛崃、泰宁、彭山、简阳等九地,进行新建和扩建飞机场。该密令称:“查川西一带,为军事需要,急需分别先后统筹分配、以均负担,而利工程进行……温江、华阳、新津、邛崃等26县,所有保甲壮丁数及过去征工次数之多寡,重新核定各机场、各县应派征民工数额表,随令附发。限于本月22日,按表列各县应征数额,分别送达指定机场工作。”当时 四川省第一区行政督查专员公署责令负责督查邛崃机场的修建,黄旧坝、太平寺、新津的扩建。要求这四个机场同时动工。先后在新津、温江、郫县、新繁、邛崃、蒲江、双流等16个县征集民工10多万人。仅新津机场扩建征用民田3293亩。

1943年开罗会议,美国制定了从中国内地起飞轰炸日本本土的计划,即“马特霍恩行动”。当时美军的轰炸机主要是机体庞大、重量达64吨的B-29型,需要在大型机场上起飞和降落。国民政府为配合美军对日本的空中打击,决定在成都周围新建和扩建4个轰炸机场和5个驱逐机场。“此次实际上征调了29县的民工共309250名。此29县,包括第一区的成都、华阳、温江、郫县、崇庆、新津、双流、新都等县,第二区的仁寿、简阳等县,第四区的眉山、彭山、丹棱、夹江、邛崃、蒲江、大邑、名山等县,十三区的绵阳、广汉、德阳、什邡、金堂等县。在工程进行中“民工不免有伤病遣散,又得陆续增补,前后统计,共达五十万人。” ②。由于“特种工程”工期短、工程量大、质量要求高,1943年12月,当时的四川省政府主席张群就机场建设这一“特种工程”进行了紧急部署。

1944年1月,新津、邛崃、彭山、广汉4个轰炸机机场的修建工程陆续动工。至1944年5月,川西4个军用机场,包括12个航空燃料库、24个弹药库、8个无线电通讯所、4个容纳35架B-29轰炸机的机库、8个发动机配备所以及导航台、指挥所、兵营宿舍等配套设施如期建成。机场的每条跑道各长2600米,宽60米,厚1米,为当时亚洲机场之冠。

修建机场工程的艰巨性,非亲历者所能体会机场建造主要由三部分组成:跑道、停机坪、机场环境。其中,跑道的技术、质量要求最高,据计算,修建一条轰炸机跑道,需石方93600立方米。当时没有任何机械设备,全靠民工们肩挑背扛,凭着双手和简单原始的工具进行作业。开工之际,时当隆冬,寒风凛冽。为了加快工程进程,民工们克服了重重困难,顶风冒雪,夜以继日轮番施工。人们从河床上把鹅卵石敲碎,然后用扁担箩筐搬运到机场。几百人拖着一个2米来高一吨多重的大石滚,一层一层、反反复复地滚、碾、压,平机场、压跑道、浇注水泥。许多儿童也参加了这艰苦的劳动。民工们穿破衣、打赤脚,忍饥挨饿,还要遭受监工的打骂,吃尽了苦头。为了抗战,深明大义的民工们以四川人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经过半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完成了修建机场的任务。

半个多世纪之后,一位参与过兴建广汉机场的亲历者,回忆往事时犹不胜唏嘘地说:“广汉机场距离成都约四十公里,地处广汉、金堂、新都、什邡、德阳、罗江等六县之间,占地六千亩,涵盖十一个村落。机场工程决定兴建后,世代定居当地村民,不计地价,不争补偿,毁家纾难,使这位来自福建的(外省人)林则彬,也感动得流泪。工程开始时前述六县,征来民工七万两千人,分区同时兴工,各方支持的机具,计有汽车三百辆,人力板车千余辆,独轮公交车三千余辆,加上民工自行编制竹箕、自备田锄,以及工程处所提供的圆锹、十宇镐、铁铲、大小铁锤等。

广汉机场系由美方设计,专供B-29超级空中堡垒使用,主跑道长,一千六百公尺,宽六十一公尺,厚五十公分;副跑道长一千四百公尺,宽四十五公尺,厚四十公分;滑行道及引道共长十公里二百公尺;机场办公室及美军招待所等各种房屋,共一百八十六座,合一万九千平方公尺。并建造供加油用之大油槽四座,及其它附属工程,如电台、导航设备等,均由工程处承办,美军工程单位负责监工。施工期间,各方督促甚严,交通部长曾养甫、四川省主席张群及陈纳德将军等,均不时至工地巡视慰勉。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元月二十九日开工时,距农历新年不到十天,天寒地冻,环境十分恶劣。广汉附近十五公里内,各河床“卵石”几已取用殆尽,仍不敷所需。经与美方工程人员研究结果,不得不使用河床冲积沙石取代,方解决了困难,其它机场比照办理。此外,滚压跑道及滑行道基础,远从云南各机场调用巳使用过的十吨铁滚数十副,铁滚每副用卡车五辆分别装运,翻山越岭,赶运成都,并由成都四川机械公司就地铸造六套滚压机,另租用蒸气压路机及柴油压路机各一部,同时工作,始将全部跑道基础工程顺利完成,全部机场工程,终于五月一日完工,距完工限期一百天尚提前一周。广汉机场能在九十三天之内,由无中生有,为军事工程史上少有之先例,亦为中国人之莫大光荣。而四川同胞献地出力,参与实际工作,贡献最大,居功至伟。”



注:(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待续)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楼主|罗达志 发表于: 2010-6-1 15:29:26|只看该作者
  众志成城──修建川西空军基地(7)

1943年11月29日,一架架铁鹰──美国B—29重型轰炸机徐徐降落在新津机场新修的跑道上。然后,井然有序地开进新修停机坪。这一天的新津热闹非凡,四川省省主席张群率领四川29个县县长及国防部政府官员,第一次迎接B—29远程重型轰炸机进驻川西。这就是美国陆军航空队第20航空队的B—29重型轰炸机27架,人员297人及高射炮、高射机枪等进入新津机场时的盛况。

据史料记载:1944年5月底,陈纳德抵达成都接收川西各机场,并在新津机场召开军事会议。根据代号为“马特霍恩行动”的作战计划,陈纳德的主要任务是,率领十四航空队的战斗机,保卫第二十航空队的B—29重型轰炸机从成都地区的广汉、新津等机场顺利起飞,对日本本土进行战略轰炸。中缅印战区美国空军印缅区指挥官斯特拉梅耶将军在授意于史迪威的一封信中指示陈纳德:“保卫成都地区作为第十四航空队的首要任务,甚至放弃对敌人船只的攻击以及对中国地面部队的支持,亦所不惜。”1944年6月16日,执行“马特霍恩行动”的第一批B-29轰炸机群从成都各机场起飞,对日本本土发起空中打击。首先轰炸了本洲造船厂、八幡钢铁中心,紧接着又轰炸了东京、名古屋、大阪、神户等城市。这是自 1942年杜利特上校率领的16架轰炸机对日空袭后,美国空军战略轰炸机对日本的又一次打击。到1944年底,从成都附近各机场起飞的B-29飞机,对日本本土及其占领地共投下炸弹3623吨,有力地地打击了日本法西斯的嚣张气焰。

6月17日,即执行“马特霍恩行动”作战计划的第二天,蒋介石致电四川省临时参议会,电文中表示:“去冬以来,发动50余万之同胞,修筑多数机场,祁寒赶工,风雨无间,昼夜辛劳,沉瘁无比。即民间财力之所耗费,土地之被征划,其贡献之巨,盖亦不可数计。而各县同胞,皆能深明大义,勇于报效,卒使此项空前伟大之军事建设工程,仅以简单之人力,均于最短时间,如期完成。故我四川同胞,不惟在抗战史上克尽其国民之天职,无愧为贯彻胜利之基础,即在全世界反侵略战争之阵容中,亦具有卓越光荣之贡献”。

────────────────────

注:④此处日期存疑。另有资料显示,B-29第一次飞抵中国的日期是1944424日在广汉机场,新津机场是在随后几天。

8#
 孟良 发表于: 2010-6-16 14:11:16|只看该作者
打倒小日本!血债血偿!!!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5 13:16, Processed in 0.234001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