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甲骨文中国的招聘网页近28天中国区招聘人员
一位跟踪甲骨文的业内人士向21Tech表示,中国区研发中心(CDC)已经成立快20年,从体量来看是仅次于美国总部和印度的第三大研发中心。“据我了解,印度也在裁员,但跟美国一样,不会有中国这么大体量的裁撤。”该人士称,有说法是,中国研发中心一些部门或者关键员工会转入到美国去,但那仍然是凤毛棱角。“可能一个部门上百号人,但能转去的也就几个而已。”而CDC的一些业务已经被要求转交给东南亚相关区域执行。
资料显示,CDC涉及的研发范畴很广,包括云计算、软件开发等,这是被认为会分批裁员的原因。据21Tech了解,其大部分成员在30岁以上,老员工居多。
在不可逆的浪潮之下,这些员工能够期盼的,或许只有裁员后的赔偿问题。虽然出自甲骨文的员工自是具备竞争力,但国内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巨头企业近年来相继提出对内部员工的组织优化,面对突然被裁员,他们仍难免面临生存压力。
中国区之于甲骨文:
从香饽饽到规则改变者
2018年10月,旧金山。甲骨文一年一度的Open World例行召开。甲骨文首席执行官Mark Hurd照例坐在一张桌前,桌上放着一杯外带咖啡。
不过这回开场后,他没有发言多久,就远程连线了来自国际政治风险研究和咨询公司Eurasia Group(欧亚集团)的总裁兼创始人Ian Bremmer,请他从政治角度对全球环境进行分析。在介绍这位发言者时,马克的表达是“the premier political scientist in the world today(当今首屈一指的政治学家)”。
这也让2018年的这场盛会变得略有不同。在开场后的十分钟左右时间内,Ian谈到全球政治环境新的变化,“China”反复被提及。
图片:Open World 2016年现场,Mark分析全球GDP趋势
Ian谈到,在贸易往来过程中,中国市场在体系和流程等方面与其他国家十分不同,中国政府会在其中发挥一定作用。比如海外厂商对中国市场感兴趣,往往要亲赴北京,了解中国领导人实际上想要的,这对厂商来说非常重要。
同时,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一个超级技术大国。不同的体制和技术环境,造成中国成为世界自由市场上,游戏规则的改变者。
对于甲骨文而言,认定中国市场的特殊性不只是这一次。但此前可不是这么表述的。不如回顾一下前两年甲骨文在Open World上的表态。
2016年,虽然Mark是以“谁是这个产业最好的CTO?”作为开场,但之后便开始分析全球经济增长动能。
他尤其列出,在几大主要国家的GDP增长中,中国增幅可观。彼时中国GDP为6.7%,美国是2.4%,欧洲1.9%,日本0.5%,俄罗斯-3.7%,巴西-3.8%。中国成为全球经济重要的推动因素。Mark提到,“分析这些背景十分重要”。
在2017年,Mark Hurd开宗明义的第一个话题是“Macro economics driving business and it business leaders expectations”,更多聚焦在宏观经济环境对IT业的影响。
反观2018年,首要话题变成了“Politic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the big picture”,着重聚焦到了政治环境上。
一位长期关注甲骨文的业内人士向21Tech表示,“2018年开场花了10分钟左右分析政治经济环境下中国市场的特殊性,感觉比较反常。”
那么中国市场到底对甲骨文的业务带来了多大贡献?
2018财年报告显示,甲骨文没有具体披露中国市场的贡献份额,单从亚太区的表现来看,收入占比并不高。按GAAP会计准则计算,甲骨文当年实现收入398.31亿美元,主战场美国区域为220.88亿美元,业绩贡献达55%;亚太区仅63.33亿美元,占比约16%,且这是包含了日本收入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