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3334|回复: 5
 4熊猫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文物·古迹千古绝唱汪公路

 [复制链接]
梦幻荍坝系列之一
⊙作者:张三才

  地处小凉山麓的马边彝族自治县,有着纷繁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今年春节之后,我在关注“荍坝生态风景旅游区”开发的过程中,偶然发现“汪公路遗迹”。通过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和走访一些古稀老人,深有感触:这“汪公路遗迹”不仅是一处可供开发的旅游景点,更是一曲“官民鱼水情”的千古绝唱。

地处靛蓝坝的汪公路遗迹近景  汪公路遗迹1──-功在人间ww.jpg  保存到相册

  “汪公路遗迹”埋藏着一个动人的历史故事:
  明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朝廷在派兵平息“三雄之乱”后,决定“增设马湖府安边厅,城赖因乡,御名新乡镇”,并派正四品官员汪京(字佳山,湖北襄阳人)担任安边厅同知。
  汪京在任期间,为更好地加强对马边的开发和管理,采取了“建厅城、兴教育、修城堡、筑险道”四大举措。其中的“筑险道”,就是修筑叙府(向家坝水电站库区淹没前的屏山县县城)至马湖府安边厅 (今马边彝族自治县县城)的一条宽1米、习惯里程350华里的石板大道,号称“叙马驿道”。

“汪公路遗迹”现状远眺  汪公路遗迹3──-交通便捷ww.jpg  保存到相册

  “叙马驿道”从屏山出发,沿金沙江而上到达新市镇;再从新市镇沿中都河而上到达野猫溪,经安边(现马边)荍坝、石仗空、靛蓝坝,翻过烟遮山抵安边县城。修路资金除国库调拨黄金100两、大米100石外,汪京还带头捐俸并组织募化,大大调动了本地富商和老百姓捐款修路的积极性,建设资金迅速落实。该路于明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动工,历时一年,于次年全面完成。

仅存为数不多的靛蓝坝街后一段叙马驿道  IMG_4656ww.jpg  保存到相册

  曾经的天然要塞,被汪京大刀阔斧,削山凿壁,点石成金。血雨腥风的古战场,从此化腐朽为神奇,成为了一条通往内地和联结大小凉山的通衢大道。
  为了铭记汪京倡导和组织修建这条出境通道的巨大功绩,老百姓将“叙马驿道”尊称为“汪公路”,并自发于明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在靛蓝坝境内的红砂石岩上雕刻“汪公路”三个大字,以示永久纪念这位为安边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首任同知。
  汪京下乡发现这处雕刻后,为老百姓对他个人作用如此夸大深感不安,当即要求所在地官员派人铲除,但此事却遭到当地老百姓的激烈反对。他们说:“这又不是你汪同知叫我们雕刻的。我们如果不认可你的功劳,你出再多的钱喊我们来雕刻我们还不得干!再说,我们是自已出钱、自觉自愿,目的是让子孙后代永远都要记得那些为老百姓办了实事的好官。你凭啥子资格叫我们铲除?”民意不可违。身为同知的汪京对此束手无策,无可奈何。

清晰可见的火烧岩绝壁上的“永赖同功”  火烧岩绝壁2──-永赖同功.jpg  保存到相册

  回到县城,汪京辗转反侧:我对修建“叙马驿道”只不过起了倡导和组织领导作用,作为同知,这本来就是份内之责,咋能把大家的功劳记到我一个人头上呢?这不成了“贪天之功为己有”吗?冥思苦想,汪京终于思考出一个既不违背老百姓意愿,又能真实反映历史本来面貌的万全之策。他提起笔来,饱含深情地书写下了“永赖同功”四个大字,意为修建“叙马驿道”不是我汪京一个人的功劳,而是依赖永林军(当时安边驻军)与驿道沿线老百姓共同创造的历史奇功。并派人用糯米煮熟捣烂之后加上石灰水,书写在安边与屏山交界的火烧岩绝壁上,以示永久纪念。
  至今,靛蓝坝岩壁留下的、老百姓自发颂扬县官功绩的“汪公路”岩石雕刻,以及火烧岩绝壁留下的、汪京谦逊称赞百姓辛劳的“永赖同功”岩石书法的两处遗迹,历经400多年风风雨雨依然清晰可见。这经久不衰的历史存照,可谓一曲“官民鱼水情”的千古绝唱。


  “金碑银碑,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虽然,谦逊的汪京始终保持自知之明的高风亮节,但这丝毫没有影响老百姓对他“大刀阔斧、敢做敢为,廉洁自律、爱民如子,虚怀若谷、谦虚谨慎”高尚品德和优良作风的赞誉有加。由此让我想到很多:从历史到现实,怎样做人,怎样为官?始终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老百姓怎样拥戴他们心目中的好官,好官应当如何正确评价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汪公路”以及由此派生的“永赖同功”两处历史遗迹,对此已经做了个公正的回答。
  从政治角度讲,“汪公路”和“永赖同功”这两处历史遗迹,不仅是一个历史上"官民和谐"的典范和样板,而且还是一个现实的廉政教育示范基地。
  历史已经远去,精神理当永存。
  汪京,好人一个;
  汪京,好官一个。
  汪京,尽管斯人已去,但是,善良质朴的老百姓将永远铭记你这位为民办过实事的好官。

2014年5月23日成稿于马边县城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张三才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张三才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张三才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张三才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张三才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张三才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叶兆言再谈写作:写不好当下 那是无能 内环上装监控系统 违法信息及时公布
2# 四姑娘山
 leikang 发表于: 2014-5-23 11:48:42|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谢谢张大哥提供的文史资料,让马边的历史更厚重!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leikang 发表于: 2014-5-23 11:51:56|只看该作者
楼主的图3──仅存为数不多的靛蓝坝街后一段叙马驿道,主角如是一匹负重的马就完美了。
4# 金佛山
 楼主|张三才 发表于: 2014-5-23 12:14:36|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张三才 于 2014-5-25 08:45 编辑:
雷康 发表于 2014-5-23 11:51

楼主的图3──仅存为数不多的靛蓝坝街后一段叙马驿道,主角如是一匹负重的马就完美了。

好的,抽时间再去补上那么一张图,意义肯定更为深远。

现在暂时就这样吧。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leikang 发表于: 2014-5-28 02:36:40|只看该作者
【视频】荍坝老乡讲“永赖同功”的传说
6# 青城山
 楼主|张三才 发表于: 2014-6-17 10:24:10|只看该作者
美眉崇敬“汪公路”  5D0_0052mm.jpg  保存到相册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2 17:52,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