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九爷|查看: 9000|回复: 81
[媒体

财经评论家水皮:房企投融资出问题大都因自己走的太过

 [复制链接]
32#
 忘伤 发表于: 2016-12-26 21:56:02|只看该作者

水皮:专业机构其实是专业被套的机构

源自:新浪财经其他
《华夏时报》总编辑水皮  135603wlxjl5zm1h991e8i.jpg  保存到相册

  由△财经栏目、一直播主办,中国平安联合主办的“中国首届财经网红节暨财神来了-中国首届财经网红大赛第三季颁奖典礼”于2016年12月26日在北京举行,《华夏时报》总编辑水皮出席并发言。
  其表示中国的投资者分两种:一种是散户,一种是专业散户。中国市场不成熟,不能照搬国外市场经验,“中国市场是政策行情,靠天吃饭的。”水皮称,专业和非专业没有不同,专业人士也没有用武之地。
  他还表示政府对偏股型基金的管控非常严厉,“要求仓底不能少于60%,你明知道股灾要发生了,但仓底不能超过60%。”所以中国的专业机构是被套专业机构,无法对投资者基金负根本的责任,这是问题的所在。

〓 相关链接
31#
 楼主|九爷 发表于: 2016-12-22 10:33: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水皮:自媒体的话语权越来越强大

源自:新浪财经其他


  《华夏时报》总编辑水皮  由《华夏时报》主办的“2016中国经济媒体领袖秋季峰会”于2016年11月23日~25日在东莞举行。《华夏时报》总编辑水皮出席并致辞。他表示,手机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估计未来还会大幅度改变我们的生活,如今,自媒体的话语权也越来越强,对市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客户对自媒体的价值的重视也越来越高。对于今后传统媒体在网络上的话语权能有多少分量的问题,他表示很担心。

以下为发言实录:
  各位下午好!今天致了两次开幕词,因为上午有一个闭门会,说是闭门会但是对大家也开放,讨论的话题稍微专业一点,主要是区块链在互联网金融的应用和开发。当然互联网金融是大家躲不过去的一个命题,我们这一次媒体峰会聚焦互联网金融也是顺应,我刚才上台之前想拿着手机上来,手机已经改变了我们现在的生活,我估计还得大幅度的改变我们未来的生活。
  上周我在南京一个欧洲的代表团跟南京江北新区的领导在谈判5G工厂的落户,5G,我说5G跟4G有什么区别?老外就说,区别太大了,你要看部电影下载一个什么东西,分分钟的事情。手机运用的感受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你的体验会非常非常好。
  我想其实手机已经成为我们一个接受终端,真正的移动的接受终端。我们做内容的,就必须得呼应它而变化,我们以后肯定是在手机上,寻找到我们的接受者,不管是观众也好、听众也好、读者也好,大家也是通过手机,来跟别的人联系,跟别的组织联系,跟社会联系。当然也包括跟我们这些媒体联系。
  我们的话题同样离不开移动终端,互联网金融也离不开移动终端。所以媒体作为传统的一个中介,更有必要把两者结合在一起。这多多少少包含了一些我对未来传播工具和形态的一个看法,不见得完全正确。
  因为,如果我们仅仅从一个行业的角度来看问题,可能会相对视线偏窄一点,这也是我们传媒业,这么多年一直来说转型,但是到现在基本上越转越没型的一个过程。我们媒体峰会前面办了八年,变化其实非常大。每一届都有一点点小的变化,最后会发觉变化非常大。什么变化?第一届我们基本上请的都是传统主流媒体,就是报纸的老总。慢慢我们后来增加了来自网络、网站的这些老总。到了现在,待会儿我们分论坛讨论我们也可以注意到,来的大批的是我们的自媒体的兄弟姐妹们。
  早年间我对自媒体也有自己的偏见,因为我出于主流媒体或者出于传统媒体的角度来看自媒体,一定是带着有色眼镜的,我觉得自媒体自娱自乐是可以的,但是你要形成强大的社会影响力,恐怕不太现实。但是,现在的情况市场会教育我们,这个观点本身就是一种偏见。因为当自媒体,它当然会有一个野蛮生长,也有一个淘汰的过程。但是如果它到了一定程度,积淀下来的这些自媒体,在网络上的影响力,跟我们传统媒体其实已经不相上下了。我现在很担心的是,今后我们传统媒体,我这里不给它定义主流不主流,传统媒体以后在网络上的话语权,还能有多少分量的问题?
  因为在我的观察中间,自媒体的话语权是越来越强,对市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那么我们的客户,对自媒体的价值的重视,也越来越高,这是我们观察到的。我刚才跟一些嘉宾也在沟通商量,我们后面可以考虑,成立一个类似财经自媒体的自律组织,或者说是一个经济共同体,或者说是一种联合体,一种联盟。对外需要做一定的组织串联,当然也规范我们自己的行为,我们自觉接受党和政府的领导,行业主管部门的领导。但自己我们也可以交流经验,共同提高。最大的放大我们在金融客户,或者说是奢侈品客户,或者在汽车客户,地产客户这边的商业价值,广告价值,响应是比较热烈的,因为我们规模也不想做得特别大,有个十来家,我们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强的,社会认知度比较高的,绝对靠谱的,还不是相对靠谱的,绝对靠谱的这些活跃的财经评论媒体组成这么一个方阵,我们最近就在筹备这些事情,也希望得到大家的关注,当然更希望得到大家的合作。
  屏幕上放的是我们自己的一点实践,用这点时间跟大家分享以下。华夏时报是一个传统的媒体,我们改版改了六年,稍微赶上传统媒体的一点尾巴尖,2006、2007、2008、2009年,后面大家知道整个媒体状况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华夏时报的实践,本身是在不断的适应这种变化,有的时候稍微超前一点点,做了一点布局。这些数据也不完全精准,就是一个大概,华夏时报的20万意味着华夏时报过去的发行量,真人面前不说假话,在座也有很多媒体的朋友也知道,这个数就是个印数,在印场一查就查到了,现在差不多,可能明年会更少一点,我们压缩纸制的发行量。华夏理财是一本杂志,我们跟读者一起出的杂志,有5万的发行量。
  2.92亿,这是我个人水皮杂谈的视频节目,一年下来的播放量是2.92亿人次,这个数字跟我们的报纸没法比,跟杂志也没法比,的确算是新媒体的影响力。现在水皮杂谈视频有日播版也有周播版,日播版每天上午9点我就录了音频,我们的同事给制作配成视频,还有很多动漫、图片,品质还是有一定的保证,短视频的录制质量有问题,所以品质感没那么强,这是影响它推广的很重要的原因。因为现在短视频太热了,所以以我的感受和经验来看,在品质上面还是要有保证的。不然它走不远,这是一方面。
  周播节目相对传统一点,我完全现场录了一个,时间偏长。我最近也在跟大家沟通,我觉得15分钟的片长,在手机上看这个东西太恐怖了,赶快砍,3个板块现在砍成2个板块,最好控制在7、8分钟了不得了,那得特别喜欢你的人才能看7、8分钟。一般情况下,做视频千万不要超过3分半,最好3分钟以内。这是看你视频的人的耐心的极限,当然除非你是习老大那样的角色,5分钟大家该看还得看,否则一般近景的演说或者评论,绝对不要超过3分钟,我知道有一些朋友也在开始要做视频,这是我们的体会。
  微信公众号,16%是水皮杂谈微信公众号的打开率,内行知道是相当高的,一般10万加以上的大号打开率5%~10%,我们杂谈的黏性还是非常好的,昨天晚上我们选了十位粉丝过来,都从全国各地过来的,自费过来的,我们也没有给人家承担交通费用,每天跟着走,这当然我的劳动强度会稍微大一点。我刚才说视频有热播,微信公众号我们也充分利用起来了,每天晚上或者下午,就晚上的时候,我们有一版热播的,这中间除了我写文章之外,比如说今天股市收盘之后,我就会有一个对整个市场的个人观点的评述。
  当然这只是一部分,会有前景的描述,然后我个人的评论,反正供大家参考。这样培养了读者的黏性,所以它的打开率很高。我们确切的数字不是最高的,公众号并没有过百万,因为以前没有做推广。确切的32万,32万多一点,但是我的打开率是16%,所以日均的阅读,每天的日均阅读,并不全是我的文章,在5万左右,周末的话可能相对高一点,因为有我的专栏出现。
  微博是625万,我也不太信,为什么?因为早年间微博推广的时候估计有不少僵尸粉,所以这个数字很高,高到有点离谱的程度,但是也还算是相对活跃。大霄在下面,他的粉丝数没有我高,但是他的活跃度跟我一样,所以我们俩一起当选新浪微博所谓十大财经微博,我靠名还比较前一点,但是这个数字是偏高的。如果真的是625万,真的是活跃粉丝的话,那不得了。
  126万是新浪一直播的一个记录,我不知道现在这个记录打破没有?所谓直播同时在线的是126万。所以现在很多大机构也跟我们在讨论这种新的合作模式,利用直播。比如说平安开半年报或者年报的新闻发布会,台下也坐了很多记者,然后他在上海有会场、香港也有会场,总经理们、董事长们介绍完之后,关键要传播,过去的传播是通过记者第二天发稿,或者电视台晚上发新闻。但现在新浪开通一直播这种手段和形势,现场就可以评述和播,所以这是一种新的形势。同时在线有45万人,不是一个休息的,是一个工作日、交易日同时做直播,可以有45万人,所以这个方式我也可以推荐给我们的金融客户和在座的各位,真的你们回去可以报告老板,现在这种形式对于我们传播和推广,非常有效,这个是网络直播。我们的品种还挺齐全,我刚才跟郑总也说我们做的特别杂。
  财经快车是什么?8亿是什么概念?我们买断了高铁上面的视频财经节目。你们在高铁上面看到的财经快车,他的电视屏上,基本上每一趟都有一档财经节目,那个财经节目是我们提供的。当然这个时间段也统统归我们,有谁愿意包的,金融机构包的,就完全可以包走,完全放你的产品也可以。以前最早是工商银行包了大概1个月还是一个季度,我们也没搞清楚。这个也是我们新的一个服务手段。
  最后一个是我们的老本行,荧幕贴片,过去我们做万达电影起家的,我们6年前就做万达电影,今年我们把电影代理权交给他们自己电影做,我们只做大客户电影,现在我们买断中国进口贴片的代理权,我们每年进口35~37部所谓大片,大片前面跟着贴片走的广告,广电总局只许中影经营,我们从那边买断,这个市场价值还是比较大的,保守估计我们至少有5亿的营收规模。
  大家知道电影很热,非常热。但是你们不知道的一个数字,全年放300部电影,一半的票房是进口贴片贡献的,进口贴片30部,所以10%的电影提供了50%以上的票房。所以同样做院线广告、电影广告,做进口贴片的广告,到达率最高,效益也是最好的,单价成本也是最低的。
  这个是我们综合的服务手段,打包的资源,就是一个字“杂”,我看这些数字我也头疼,当然就看我们的客户需求,对哪一块感兴趣的,我们就专门设计。这就是我的一个想法。
  是一个什么实践?我是希望把传统媒体转型,跟视频这个新的形态结合起来,然后把大众媒体这种形态,跟现在大家活跃的自媒体的形态结合起来,我是想把两者做个结合,单纯媒体做转型,我觉得没有成功的路径可以走,因为说媒体转型,转了将近十年了,我们看越转越没型,为什么?因为现在传播的环境发生变化了,变革了。我以前说过媒体转型,要么加交易,要么加娱乐,否则纯粹媒体变媒体,没有价值。
  为什么?因为手机的出现,智能终端的出现,已经把媒体作为中介的价值贬到最低,现在我们在座的金融机构也好,政府部门也好,都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都有自己的微博,你知道微信公众号关注度最高的是谁?中纪委的微信公众号,中纪委都不用等晚上7点上新闻联播,晚上6点半他就公布今天又查处谁了,然后关注率极高,他本身就是传播媒体,你说还还需要我们这些媒体吗?不需要,所以如果媒体只起一个中介机构,价值是非常低的,养不活我们这些人,所以我们必须加交易,必须加娱乐,怎么加?路径是不一样的?也不可能都做成平台,我们的选择是做内容,运用新的方式,新的手段做内容,当然华夏时报的探索有他的特殊性,很多媒体未必像我们这么有宽松的空间,我们仅仅是一种方式,提出来供大家参考,开幕致辞太长了,我再说下去都不好意思了,谢谢大家!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0#
 晴晴妈妈 发表于: 2016-12-17 09:56:01|只看该作者

水皮:险资资金最大问题是本末倒置 万能险该调整了

源自:华夏时报
  险资举牌的监管风暴会刮多久
  水皮
  水皮杂谈,一家之言,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由证监会主席刘士余一通发飙式的讲话引发的监管风暴,正在保险市场上面越刮越厉害。

保险公司遭遇监管风暴
  保监会很快对证监会主席的喊话做出了呼应,首先向前海人寿和恒大人寿派出了两个工作组现场整改,同时叫停了前海人寿的万能险新业务,很快又对恒大人寿的 股票业务做了一个规范。而保险公司也非常拎得清,比如说前海人寿就赶紧发表声明,说对格力电器的投资就此打住,后面不再增持了,还会逐步减持退出。保监会 主席项俊波也发表了讲话,再三申明“保险业姓保,保监会姓监”,也就是说要回归本位,同时保监会要对这些保险公司尽到监管职责。
  据我所知,前段时间保监会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规定,你比如说关于一致行动人的要求,还有呢就是举牌并购的要求,我印象中间有一些审批的条款,并不是说你想举牌就能举的,利用自有资金举牌的时候,也必须有一个申报的流程。
  实话实说,保险资金对于这个市场是有功有过。我们今年注意到的一些情况,也是保险资金的这种操作风格引起的,比如快进快出,类似大散户的这种模式。当然 也不是一点合理性都没有的,因为市场本身是不确定的,保险公司根据自己对市场的认识做一些调整或者操作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但是因为体量太大了,有示范作 用,这么一进一出很容易引起市场的动荡,这是今年保险资金广泛受到抨击或者争议的地方。
  现在在保监会跟证监会的言论重压之下,市场也有一种声音认为,保险资金会遇到政策拐点,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认同这种说法,泰康人寿的董事长陈东升在中国企业家年会上表示,“这是一个并购的时代,举牌会成为常态,企业家要适应这种时代”。

险资是遭遇拐点还是会常态化?
  那么问题来了,这两种说法哪一种是趋势呢?其实这要看怎么理解。拐点可能是短期内出现的一个现象,常态化可能是未来的趋势。但是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长期 资本市场可能需要的更多的是长期的资金,而且是需要一个长期的持仓行为,但现在市场上险资举牌的主要资金来源恰恰是短期的万能险产品,监管层对于短期产品 以及短期投资行为的监管必然会有一定的效果的,通过这些监管措施,保险公司短期的万能险如果想继续举牌,就要三思而后行了,一些保险公司现在也开始对权益 类投资是否存在风险进行研判,开始确认保险资金来源的合规性,并对权益类的投资进行调整,一些因举牌而发生争议的公司,也开始考虑市场影响了。

险资的最大问题是本末倒置
  说到万能险呢,这也是个老话题了,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实际上保险资金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一个本末倒置的问题,万能险的发展思路是时候做调整了。
  传统的保险理念是出现了负债所以它要配置资产,用来平衡长期跟短期的资金差额,现在万能险的思路实际上是首先是有资产,然后再去覆盖负债,这样一来其实风险是非常大的,因为资产是 可以无限地放大的,那么你需要覆盖的负债也可以水涨船高,如果万能险没有保险公司这张牌照,它实际上就高利贷,就是集资的一种行为,那么事实上,它现在已 经变成了一个理财产品,换句话来讲就是“合法集资、借钱炒股”,这个风险显而易见是比较大的。
  以万能险为代表的保险资金在股市上的投资 的问题,一个是期限错配,短贷长投,另外一个是投资主体的错位,就是把客户的理财资金当成保险公司的自有资金。我相信经过清理整顿之后,经过规范之后,保 险资金依然是这个市场不可或缺的长线资金。洗一洗,可能更健康。如果没有了这些错位跟错配,你好,我好,大家好,岂不是更好?

〓 相关链接
29#
 晴晴妈妈 发表于: 2016-12-10 07:26:01|只看该作者

水皮: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八”行情了犹未了

源自:华夏时报
  水皮杂谈
  3000!
  不是点数,看清楚,这是家数。
  没错,中国股市现在的上市公司超过了3000家了,无论从哪个角度评论,这都是一个非凡的成就,资本市场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最高资本形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能取得如此进步,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了奇思妙想的创新,这种创新是社会的进步、市场的进步,也是人类的进步,简单比作一句话是文明的进步。
  当然,任何文明的演化并非都是风和日丽、阳光灿烂的,历史我们就不去翻了,当初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搞不好可以关”这样的话;仅在去年中国A股的股灾也还曾经让上上下下折腾得够呛,证监会主席肖钢还为此下岗;而即便近期,现任证监会主席刘士余的愤怒宣言也成为网上刷屏的热搜,各路资金进入市场浑水摸鱼,难免横冲直撞、利令智昏,尤其是加杠杆让人防不胜防,暴涨之后必有暴跌,难怪管理层如此敏感,因为一地鸡毛的打扫者不可能是割韭菜的“野蛮人”,只可能是看摊的管理层,刘士余不想背黑锅是人之常情,刘士余的急迫心情不是一般的投资者可以理解的,难言之隐更不是一般投资者可以体察的。
  尾大不掉。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中国的A股既有主板,又有中小板,还有创业板,更有规模接近万家的新三板以及散布于各地的小四板,层次不可谓不多,产品不可谓不丰富,而无论如何划分无非是绩优或绩差两类,令人一直痛心的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炒垃圾股套牢一时,炒蓝筹股套牢一世”就是最好的写照,风水不是没有轮流转的时候,股灾之后国家队进场护盘救市就已经埋下了伏笔,券商主力被人为地封为国家二队也是顺理成章,一队二队手中的股票大部分是蓝筹,大部分是央企,大部分是金融,这种格局就决定了反弹的机会大概率就在国家队套牢的蓝筹身上,结构性行情的背景是流动性在趋紧,此时不走更待何时?所以,从黄金周之后到现在,上证指数的涨幅超过10%,但是涨的只是中字头、大蓝筹、金三胖,而大部分代表的中小创则是哀鸿遍野,眼看着满仓踏空而指数涨得像“股灾”,这种不平衡,其实不但体现在不同的板块中,就是同一块板之中也是苦乐不均,“金三胖”中保险股涨得是最好的,在保险股中涨得最好的是中国人寿,其次是新华保险,再者是中国太平,垫底的是中国平安,涨幅分别是4.12%、2.63%、1.42%和0.99%,形成对比的是,他们对应的市盈率分别是40.37倍、22.88倍、23.56倍和8.94倍,别困惑,这真是大蓝筹的姿式。显然,如果不是中国人寿高估,那么就是中国平安低估。更有意思的是,正是当天,中国平安在厦门举办策略日活动,首次对平安寿险的估值以及平安集团个人业务商业模式及经营成果进行阐述,这在中国金融业应该是开了先河,而此前汇丰等投行也宣布调整对中国平安的估值标准,取消综合金融集团的估值折扣。根据平安介绍,目前平安为超1.22亿金融客户和超2.98亿互联网服务用户提供服务,其中金融客户中高净值客户人均持有9.98个金融产品,全量客户人均持有2.16个金融产品,金融客户人均利润为195元,上半年个人业务净利润为238.5亿元,个人业务内含价值从2014年的3052.5亿元升至现在的4168.5亿元,未来可以释放的利润空间在3863亿元。但是中国平安的股价就是不温不火,大牛市是如此,震荡市也是如此,股价表现都不如中国人寿和新华人寿这样的老牌央企,想想也是让人醉了,什么叫理性投资,什么叫价值投资,什么叫长期投资,有标准答案吗?中国平安旗下的陆金所即将在香港挂牌,据估计市值可达500亿美金,而整个中国平安在A股才6738亿人民币,前海人寿有钱增持格力引火烧身,不如投资平安攀龙附凤。
  拥有3000上市公司的A股就如同进入三十而立的年轻人,该是走向成熟、担当、尽责的年头了,老大不小的不能总让人担惊受怕,上蹿下跳的,稳定、稳健、稳步,稳中向上才是人心所向。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8#
 忘伤 发表于: 2016-12-3 07:26:01|只看该作者

水皮:政策加码楼价创新高 调控能奈地王何?

源自:华夏时报
  政策加码 价创新高 调控能奈地王何?
  水皮
  水皮杂谈,一家之言,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对于房地产市场而言,10月份的黄金周是个拐点,11月份是个政策加码的周期。
  政策为什么会加码呢?很简单,因为10月份下来之后我们发现,一些数据还是令我们喜忧参半的,喜的是什么呢?不是没有成效,你比如说涨幅同比的确是下来了,但是依然涨啊,环比呢还有上涨,同比就更不用讲了,有的城市特别二线城市你像杭州、武汉、南京涨幅还不小,杭州就是3.2%的涨幅,武汉是3%,福州有2.6%,南京还是2.4%,合肥1.5%,天津1.3%,上海呢涨幅相对少一点是0.5%,但是上海的基数大影响力强啊。
  另外我们也必须注意到,10月份信贷指标不降反升。我们以前说过7月份是4600多亿,房贷恨不得覆盖了所有的贷款,你知道10月份是多少吗?10月份啊是4900亿,这个数字的绝对数在增加,占全部新增贷款的比例也在75%左右,比8月9月都要高。这说明什么?说明银行一方面并没有完全收紧针对居民的放款,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居民购房的热情还是比较高的,并没有因为黄金周一盆冷水泼下去,就立竿见影,所以导致政策加码,我觉得这也是很正常的。
  那么政策加码的方式各种各样。我印象中上海推出来的措施比较引人注目,为什么呢?因为它认房又认贷了,而且在首付的比例上做了提升,当然这个提升也就到35%,这个概念是跟北京的一样,但是我们要回过头来想,上海是3月25号就出台了调控措施的,它当时根本就没有执行央行2月2号把房贷的首付比例往下调的决策,它当时就守在了首付30%的坎上,现在跟北京看齐,首付比例在 35%,二套房非普通商品房跟北京一样看齐到70%,砝码加到这个程度基本上应该讲是向从严偏紧找齐了。我想后面会有一定作用的,大家也都知道,针对16个热点城市的中央政策还是相对严厉的,还是希望它们能够见效,如果不见效,对地方政府一定要问责的。
  房地产今年这个走势让我想起2010年的时候,现在的情况同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就是最近一段时间地王依然是频出,一个接一个,为什么呢?开发商还是认为今后有市场空间,所以这个时候拿地依然不算高,换个角度讲,我看顺驰的孙宏斌也有过分析:对于开发商来讲调控政策非常好,因为能够控制大家拿地的节奏,而且政府会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把地价给压下去,这是给他们开发商的机会,又有了什么逢低拿地的机会,当然成本可以降下来。
  你看开发商还是从长期看好这些热点的城市,尤其是像武汉这样所谓的价值洼地,所以他愿意参与现在的土地拍卖,当然如果总是地王的话,我想只会招致更加严厉的监管,方方面面的比如说流程上的包括营销上都会越来越收紧,那么这样对大的公司来讲可能是捡漏的机会,大家说以后下一步房地产并购重组,市场集中度会越来越高,当然体量也会越来越大,这是对未来的判断。正是基于未来这种判断,现在这个热度要它一下子下去啊,效果还是有限的。
  我觉得除了政策力度之外,市场监管之外,恐怕下一步收紧的就是资金的力度了,我们其实也提醒大家,随着信贷规模的规范,希望今后能够控制住,资金流的流入减少了,房价才会出现政府希望的调整的方向,否则的话,调整就很难见效。
27#
 楼主|九爷 发表于: 2016-11-19 16:22:28|只看该作者

水皮:险资炒股真的赚钱吗?

源自:华夏时报
  水皮
  水皮杂谈,一家之言,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老实说万能险的资金也没有太多的去处,目前主要是两个去处,一个是国内炒股票,另外一个就是海外买房产。大家关心的是,这么做有没有风险。

险资炒股引市场关注
  风险当然有。目前风险最大的爆发点其实我们已经知道了,生命人寿已经被保监会给接管了,涉及的资金有多少呢,我们现在还不清楚,因为没有公告,水皮在这 里也不敢乱猜测,因为猜小了不足以说明危害,猜大了恐怕会引起不良的影响,反正这个资金规模不会小,公司也注定是重组,原来的大股东肯定是出局,据我了 解,股份会大比例地压缩,一定程度上也就是它自己承担了这部分的亏损,因为出来混总要还的,生命人寿在股市上面规模布局那么大,布局也不是一天两天,但是 实际上我们知道收益是有限的,所以保险公司的短炒特别是万能险的短炒就成为它们的一种选择。
  现在引起大家关注的还不是生命人寿,主要是 恒大人寿,因为恒大人寿也是在市场上特别是在梅雁吉祥的炒作上进进出出。它前期所有介入的股票基本上有一个特点叫买而不举,就是到了4.9%几的节骨眼上 就不再去增持了,所以从规则上来讲,它什么时候减持不受5%门槛的限制,当然它现在也响应了监管部门的问询,就做了一个承诺持股时间半年以上,基本上就算 是长线投资,这就回应了险资到底是游资还是长期资金这个问题。

险资中短期产品比重过高
  我们来看一下保监会的一些规定,就关于万能险的一些规定,有《关于强化人身保险产品监管工作通知》,也有《关于进一步完善人寿保险精算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对万能险都有一系列的新规:
  中短期存续产品年度保费收入,2016年应该总体控制在总体额度90%以内,2017年应该控制在这个70%以内,2018年及以后应控制在总体限额的 50%以内。自2019年1月1日起,保险公司中短存续期产品年度规模保费收入占当年总规模保费收入的比重不得超过50%;自2020年1月1日起,保险 公司中短存续期产品年度规模保费收入占当年总规模保费收入的比重不得超过40%;自2021年1月1日起,保险公司中短存续期产品年度规模保费收入占当年 总规模保费收入的比重不得超过30%。
  你就会看到这是一个短期产品越来越压缩的过程,其实说明现在保险公司的资金中间,短期产品的占比太高了。占比太高有个什么问题呢?就是如果市场不是天天涨或者你的收益不够的话,那么保费的兑付就会成为窟窿,这是非常非常现实的一个危险。
  据我所知,很多保险公司把2017年是当作是一个时间节点的,在今年之前抓紧一切机会拼命销售万能险,你比如说安邦、恒大,包括前海人寿、生命人寿,还 有其他一些新的保险公司,那么它们的销售增幅往往一年就是达到100%甚至200%、400%这样的一个规模。为什么会这么迅速呢?主要就是一个高收益,对客户的一个高承诺。

高收益背后是报表亏损
  一般情况下来讲,万能险的平均收益率在4.799%,在所有收益率都在下行的背景下,4.799%其实不低,但据我所知有一些万能险的结算利率在7%以上。做投资的都知道,7%到8%在目前这个背景下就算高收益了。
  那保险公司凭什么能够保证短期的一年的投资收益就能到7%、8%呢,尤其是现在还在资产荒的背景下?所以一定程度上,其实是用后人的钱在还前面客户的钱,这个游戏持续玩下去的前提就是资金量要源源不断地的进入,但 是我们都知道,流动性在过去一段时间其实已经是最最鼎盛的,之后流动性会逐步地的收紧,现在我们后果已经看见了,恒大人寿跟富德生命人寿从报表上来看,三 季度的收益是亏损的,并不像大家想的那样,炒股就一定挣钱,虽然恒大的炒股,帐面上看短炒获利还是不少的,但是整体平衡下来,大家一看其实还是有赤字的。
  高收益其实对应的是高风险,但是我们往往习惯于“只见贼吃肉,不见贼挨打”,所以有意无意呢,对它的高风险是忽略不计的。那么怎么能够取得高收益呢,我们前面也说过保险公司主要呢在市场上面短炒,因为短炒相对而言有“落袋为安”这么一个过程,一定程度上可以首先锁定一部分既得利益。当然保监会是不支持这种资金炒作的,因为给保险资金抹黑了,保险资金还是应该秉持价值 投资、长期投资和稳健投资的原则,你完全是用来自己短炒,这显然是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都不能接受的。
  实话实说在当前资产荒的背景 下,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公司感受到了压力,一部分公司的万能险的帐户已经出现了投资收益低于结算利率甚至帐户资产低于负债的情况,我想随着实体经济承受压力 加大,高杠杆的风险是在不断地在加大的,如果在低利率的寒冬中还不及时控制和降低杠杆,结果一定是刀口舔血。当然我们也希望像生命人寿这样走向重组的保险 公司越少越好。

〓 相关链接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6#
 楼主|九爷 发表于: 2016-10-12 09:56:00|只看该作者

水皮:苏州房价四天狂降40% 楼市或开始暴跌

源自:华夏时报
  水皮杂谈:房价暴跌也疯狂!
  水皮
  房价涨得快跌得也快,既然可以竖起来涨,那么跌起来也可以竖起来跌,充分说明政策的威力是无比的巨大。
  仅仅一个黄金周的时间,热点城市苏州的房价就出现了巨大的变化。整个黄金周期间,苏州成交了两千多套住房,价格方面,已由10月2日的2.2万元/平方米左右跌落至6日的1.3万元/平方米左右,出了新政的四天以后,房价暴跌了近9000元,下跌了近40%,难怪有人说首付已经跌没了。

四天狂降40%!楼市开始暴跌了?
  这个新闻一经发布引起轩然大波,四天可以暴跌40%,这种跌法真是比股市还要厉害。
  黄金周期间我正好在苏州的地产项目上做论坛,真的是亲眼看见了这种变化。苏州的新规应该是非常严的,限购限贷发面跟其他的城市都差不太多。但最关键的是苏州不光认房而且还认贷,也就是说带过款之后即使现在房子卖了,它依然认定你是第二套房,这个是非常要命的。这一下子就把很多人挡在门外。
  苏州的房价上涨的比较快,因此它也是国务院重点关注的地区和城市。据我所知,苏州高层相关人士已被中央约谈两次。

苏州房价为何涨速如此之快?
  我们放眼全国,深圳房价涨幅是因为新进人口的推动作用。而苏州恰恰也是一个移民城市,它流入的人口仅仅次于深圳。好多年前,苏州还只是一个六十万人口的城市,现在它已经演变成为一个一千多万人的特大型城市。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苏州房价上涨,跟别的地方还不太一样,因为它有人口红利作为支撑。
  苏州房价的快速上涨,除了人口因素之外,还有来自于周边大城市投资和投机力量的推波助澜。就我所知,昆山有的项目90%的蓄客都是来自于上海。其实上海的新规早在3月25日就已经颁布了,而且规定的非常严苛,这就导致上海的投资者基本上没有在上海购买和投资的可能。所以投资者就集中性的、恐慌的涌到了周边城市,像距离上海比较近的昆山、太仓就是他们的首选对象。
  所以苏州房价的上涨原因是多种的。刚需有,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投资投机力量。

四天数据不足以衡量近期整体房价
  在水皮看来,四天暴跌40%这样的新闻多多少少有点博眼球的概念。因为据我所知,统计上不是一回事。可能之前两万二卖的是一种楼盘,而现在一万三卖的是另外一种楼盘,地段可能也不一样,所以严格的对比实际上是不太可信的。
  但是四天暴跌40%表明了一种趋势,多多少少也表明了一种情绪,原来房价跌起来是可以这么跌的。这就是苏州房价调整给我们的一个启示。
25#
 楼主|九爷 发表于: 2016-10-2 15:56:00|只看该作者

水皮悼念谢百三教授:堪称中国资本市场守护者

  10月2日消息,复旦管理学院相关人士今日向△财经栏目证实,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谢百三于今日凌晨2点50分在上海新华医院因病不幸去世,享年68岁。据悉,谢百三教授2008年已身患鼻咽癌。
  华夏时报总编辑水皮悼念称,“非常震惊,谢教授堪称中国资本市场的守护者,其激情与热情是中国投资者难得知音,愿谢兄在天堂一切安好,保佑中国股市健康平安。”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4#
 忘伤 发表于: 2016-10-1 06:56:08|只看该作者

水皮:房地产泡沫 A股或成背锅侠

源自:华夏时报
  房地产泡沫 股市背锅?
  水皮
  水皮杂谈,一家之言,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A股会不会成为房地产的背锅侠?注意了啊,是背锅侠不是接盘侠,因为房地产这个市场如果一旦进入调整的话,A股是根本接不了盘的,背锅侠就是替房地产市场背黑锅,这个倒可能性是非常非常大的,十一之前的A股走势,就已经充分证明这一点。

房地产疯狂 A股却是两难
  我们看到,房地产板块如果不行的话,那么A股基本上就是一个下跌走势。谁都知道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呢,而且跟股市还不一样,因为它是一个系统性风险,房地产市场如果一旦下行,几乎所有的行业都会深受其害,很难预计这些上市公司的业绩,会有一个好的表现,如果说希望A股有所反弹的话,必定是房地产板块护盘,所以基本上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所以你看,A股现在就面临一个两难的局面,被房地产牵着鼻子走,房地产火爆,它不能受益,房地产如果崩盘,它深受其累。

如此疯狂 谁来接盘?
  当然也有人说,正因为房地产市场的风险过大,所以政府不可能让它崩盘,这个就有点想当然了,尤其是当房地产已经成为一个投资品的时候,政府很难参与在其中,左右价格、决定需求,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房地产如果下行的话,是没有人能够接得住盘的,包括政府在内也一样。
  我们现在来看看两个数据,一个数据是中国按揭贷款的还款负担率,现在这个比例在39%,去年这个比例还是28%,估计呢今年底到40%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数字还能增长多少,谁也不知道。另外我们看一下北上广这些城市的所谓富人的收入能不能支撑得住这个房价。我们看董事长跟总经理的一般年薪,北京是47.6万,上海是44.6万,深圳高一点是57万,那么房价呢?我们知道全球第一的是新加坡,七万块钱左右一个平米,那么深圳已经到了6.3万左右,北京要少一点,6万不到,上海比北京稍微少一点,在5万多,也就是说在这些城市买一套一百平米左右的三居,这些地方所谓富人们也得不吃不喝用十年的时间。对比这两个数字,大家都知道房价在这么高一个位置能不能持久,就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六个关于房地产似是而非的观点
  当然我们刚才也说了,很多人都相信北上广的房子是不会跌的,即便跌,政府也会去拼命护盘的。为什么大家会有这种想法呢?因为有六个观点,似是而非,在很大程度上支撑了大家这种心理判断。苏宁金融研究院的研究员黄志龙写过一篇文章,我是比较认同的,他对这个六个观点呢逐一做了驳斥:
  第一个观点就是资金的供应量,也就是说货币超发在持续,中国的M2增速高出GDP4到5个百分点,而东京在1986到1991房价加速上涨期,日本的M2增速也在9%到13.5%左右,同样高出日本同期GDP增速,4到8个百分点,但是这并不能改变东京房价在1991年以后崩盘的局面。第二个观点就是核心城市资源稀缺。实际上,不仅在中国,任何大型经济体核心城市资源都是稀缺的。第三个观点就是,人口只要净流入,房价就下不去。我们都知道,纽约伦敦这些全球中心城市,同样是全球年轻人才源源不断地在流入,到现在为止依然没有改变,但是房价该调整还是会调整。第四个就是居民收入增长会支撑房价。我们注意到,在过去十年中间,因为中国经济处于繁荣阶段,居民的工资和财产性收入的确经历了一个高速增长期,但是现在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常态,显而易见,加薪的幅度就没有过去那么高了。第五个观点就是核心城市的不动产投资属性更强。事实上全球任何一个核心城市的不动产市场都是这样,伦敦、纽约、香港都是本国本地区跨国公司、富裕阶层资产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不动产作为一种投资品,它还是会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的。在景气的时候呢,大量资本涌入,不景气的时候,大量资本迅速地流出,一进一出就导致资产价格剧烈波动。另外一个观点就是中国房地产市场例外论。其实每一次金融危机出现的时候都有类似的言论,不光在中国,其实日本的房地产泡沫破灭之前,日本人是根本不可能相信说房价会跌回20年前去的。
  当然只有等大潮退去的时候,我们才知道谁在裸泳,所以我现在说得再多,恐怕有相当一部分投资者也不会认同,因为他们总是希望有侥幸发生,但是心理学上有一个规律,你期待的事情往往落空,担心的事情往往会发生。
23#
 楼主|九爷 发表于: 2016-9-24 09:56:04|只看该作者

水皮:狼又来了!伊利会成为下一个万科吗?

源自:华夏时报
  水皮
  水皮杂谈,一家之言,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喜羊羊为什么不相信灰太狼?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其实也是一个伪命题。喜羊羊跟灰太狼的故事大家都看过,当然灰太狼非常倒霉,到现在也没有吃过喜羊羊,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呢,就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在发挥作用。
  资本市场上面,狼和羊的故事是经常上演的,这一次狼的扮演者是阳光保险,而羊就是伊利股份。
  9月18号上,伊利发布了权益变动公告,公司被阳光保险举牌,当然我们现在看到了第二天它实际上是宣布停牌了。我觉得宣布停牌有点过激,但是因为事出突然,也能理解,因为伊利真的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股权分散 伊利被险资“盯上”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伊利的股份非常非常的分散。伊利第一大股东是呼和浩特的国资委下面的投资公司,股份才8.79%;第二大股东是香港的结算公司,因为这个伊利股份作为绩优股,它是港股通的标的物;伊利的管理层持股一共有7.98%,除了潘刚之外,还包括副总裁赵成霞的1.39%、刘春海的1.38% 包括胡利平的1.32%;当然证金公司持有的股份也不少,是3.06%。
  我们再看业绩。最新的业绩表明,伊利超过蒙牛已经很多了,利润也不错,所以从经营业绩上来讲,伊利不愧是大盘蓝筹,盈利能力是摆在那里的,这么好的一个企业,成长性又这么好,股权又这么分散,不被大家关注是不可思议的。那么现在的问题是,关注的不是这个别人,又是保险公司。
  当然阳光同时也发表了声明,说我第一时间我就告诉了伊利的董事会,而且我很明确我是财务投资者,在今后12个月中间我不会再举牌,我也不谋求第一大股东。但问题是伊利不信,伊利说你话是这么说,但是谁信呀。以前宝能也是说,我是万科的财务投资者,我也没有其他的想法,但是增持到了25%之后,一言不合,宝能就提出要换全部董事会呀。
  “万宝之争”对市场影响深远
  万宝之争对市场的影响是相当的大,不光是对万科、对上市公司、对整个资本市场都是这样,关键的是到现在为止,这种影响不但没有消失,而且还在持续或者放大,伊利停牌就是一个典型的后遗症。
  我们看一下,万科的事情会怎么处理呢?现在谁也没把握,因为随着深圳地铁这个方案没法形 成共识,所以这个方案很可能会泡汤的。那么到目前为止,第一大股东,法律意义上的第一大股东依然是宝能,持股25%左右,那么第二大股东是华润,持股15%左右,接下来当然还有安邦、恒大还有万科管理层的一个持股。所以你看这么一个股权结构,你就知道了,如果说要重选董事会的话,王石也好,郁亮也好,未必就能够到时候做得了主,即便王石、郁亮依然还能够主导董事会,那么随着其他这个股东的进入,在万科的发展战略上面、包括具体的行政决策上面都会形成制衡和干扰,也就是说,万科再也不可能是过去的那个万科了。
  那英有首歌叫《雾里看花》:
  “温存未必就是体贴
  你知哪句是真 哪一句是假
  哪一句是情丝凝结
  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
  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
  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在歌里面寻找慧眼还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在现实中间要寻找慧眼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现在这个市场,投资者有套牢的风险,上市公司有被人控制的风险,所以万科惴惴不安,伊利也是惴惴不安,还有其他的公司也是同样如此,在这种背景下,你说要让喜羊羊相信灰太狼的话,鬼才信呢。

〓 相关链接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29 05:07, Processed in 0.639602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