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86|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心中苦冰 发表于: 2021-1-4 07:25:55|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纪实·新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启动一年来 几乎每天都有新的合作项目诞生

 [复制链接]
源自:重庆市政府网站
原文标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启动一年来 几乎每天都有新的合作项目诞生

来源:重庆日报
  1月3日,沙坪坝龙湖金沙天街,市民们正在商场4楼观景台打望从成都驶来的高铁穿楼进站。当天是元旦小长假最后一天,不少市民涌向这里观看“高铁穿楼”。特约摄影钟志兵/视觉重庆
  自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以来,川渝两地以争分夺秒的行动破除壁垒,锐意创新,相向而行。
  一年来,川渝两地签署合作协议200多个,几乎每天都有新的合作项目诞生。在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体制创新、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领域,呈现出大批亮点。
  重大项目是合作的抓手。2020年7月底,两地共同实施的31个重大项目名单亮相。至今,重大项目已开工27个,完工1个,完成投资354亿元。平均每月有超过4个重大项目开工。
  民生幸福是合作的追求。2020年12月31日,95个事项实现川渝两地通办。仅公积金一项,截至2020年11月底,四川缴存职工已共计在渝办理公积金异地贷款928笔、涉及金额3.5亿元。
  2021年1月1日,同一时间,中欧班列(成渝)号分别从重庆、成都发往德国和波兰。这是一个由重庆和成都共同创立的全新中欧班列品牌,也是全国首个两地合作开行的中欧班列品牌。
  站在2021年的起跑线上,我们相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必将以更稳健的步伐,跑向更美好的明天。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领域1个重大项目已完工
  区域合作,交通先行。
  1月1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市发展改革委获悉,31个重大项目中,成渝客运专线提质改造项目已完工。该项目完工后,重庆到成都实现“高铁一小时通达”。
  其他交通领域重大项目同样快速推进。成渝中线高铁用时不到1年即将进入可研审批阶段,创重大项目前期工作速度之最。成达万高铁已于2020年12月启动建设。渝西高铁已完成可研鉴修审查。
  2020年,渝昆高铁节点性工程开工。南充至潼南、内江至大足等多条跨省市高速公路并肩发力,川渝毗邻地区交通互联互通加快推进。
  此外,涪江干流梯级渠化双江航电枢纽开工建设,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加快推进。作为嘉陵江支流的涪江航运能力持续提升,今后1000吨级船舶可经重庆直达四川绵阳
  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共建产业园区合作联盟、智慧园区建设联盟
  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产业合作很关键。
  2020年6月,川渝两地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园区建设的通知》,共同发起成立两地产业园区合作联盟和智慧园区建设联盟,探索以市场化方式助力产业合作园区建设。签署《成渝地区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战略合作协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汽车产业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共建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走廊,打造全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全球电子信息高端研发制造基地。
  截至2020年11月底,重庆西部电子电路产业园(荣昌)项目建成厂房38.8万平方米,签订入园企业30家,引进四川企业10家。
  此外,重庆梁平、垫江和四川达州的达川、大竹、开江共建巴蜀非遗文化产业园,共同开展非遗传承和保护。重庆开州、城口和四川达州的万源、宣汉共建大巴山国际旅游度假区,携手保护开发大巴山旅游资源,共同推进文旅融合发展,为革命老区振兴发力。
  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
  聚焦共性需求,启动首批联合实施重点研发项目
  打造西部科技创新中心,川渝两地把目光放在建设科技创新共同体上。
  2020年8月,2020年度川渝联合实施重点研发项目申报工作启动,强调“你中有我”,合作申报。
  据介绍,2020年度川渝联合实施重点研发项目重点聚焦人工智能、大健康两个领域共性关键核心技术,由两地联合组织重点研发项目。重庆、四川所在地单位,分别向各自科技主管部门申报项目,但每个项目都必须有对方团队参加申报。
  并且,这批项目积极探索科研资金跨省使用模式,由川渝两地共同出资2000万元,计划支持一批川渝合作项目,引导两地创新主体强化协同创新,力争在产业转型升级瓶颈问题上取得突破。
  同年,川渝两地还推动发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创母基金”,基金总规模50亿元,首期10亿元;设立300亿元双城经济圈发展基金、20亿元西南首只成果转化股权投资基金等,为科技创新积极“输血”,提供资金支持。
  优化国土空间布局
  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区域经济布局等9个方面深入合作
  国土空间布局,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川渝两地共绘一张蓝图,开展深入合作。
  2020年5月,川渝两地共同签署《深化规划和自然资源领域合作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合作协议》,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区域经济布局、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自然资源领域改革试点、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等9个方面深入合作。
  同时,川渝两地还把优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土空间布局的战略要求转化为五年行动,转化为机制、规划、政策、项目、事项。两地共同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形成《四川省重庆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共建环境共保,启动联合执法
  为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川渝两地进一步强化生态环境联防联治机制、生态环境政策协同。
  2020年8月,川渝两地生态环境部门联合印发《深化四川重庆合作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共建环境共保工作方案》《深化四川重庆合作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共建环境共保2020年重点任务》,明确了加强生态共建、深化污染共治、强化共商共管、健全工作机制4大类27方面合作内容。
  为保证合作落到实处,双方又共同印发《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联合办公室生态环境共建专项工作组工作机制(试行)》等,按月调度重点任务工作进展。
  2020年,川渝两地生态环境部门先后2次召开联席会议,在水、大气、固废等10个方面签订合作协议,启动川渝联合执法行动,落实危险废物跨省市转移“白名单”制度,开展联防联治,促进川渝生态共建环境共保。并积极推进跨界流域生态环保问题整改。
  推进体制创新
  共同提出11项需协同推进的重大改革举措
  为加深合作,川渝两地锐意改革,共同提出11项重大改革举措。
  2020年4月,川渝两地签署《协同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改革合作框架协议》。2020年8月,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若干重大改革举措》。《举措》的印发实施,开创了全国省级层面跨区域全面深化改革合作的先河。
  其中,《举措》全面对接深化四川重庆合作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工作方案等部署的重要改革任务,聚焦制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建设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性障碍,提出探索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综合改革、完善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体制机制、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改革示范、健全生态环境联防联控机制等11项需两省市协同推进的重大改革举措。
  此外,川渝两地还召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民营经济协同发展示范区专题会,协同谋划推动民营经济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签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工作财政协作推进机制备忘录》,共同探索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建立互利共赢的税收分享机制的创新路径。在市场准入、标准化建设、特检技术机构等领域,两地也分别签署了合作备忘录。
  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便捷生活行动方案》出炉
  随着“双城记”越唱越精彩,两地群众与企业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2020年12月14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便捷生活行动方案》。方案将推动实施交通通信、户口迁移、就业社保、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6方面16项重点任务,以“川渝一盘棋”思维和一体化发展理念,赋予两地人民群众更大的生活空间、更多的就业选择、更亲的人缘关系。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居民身份证换领、补领,社保卡挂失与解挂,个人独资企业设立登记等95个事项,已实现“川渝通办”。
  医疗领域,截至目前,川渝两地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4749家,其中重庆接入1849家。川渝门诊直接结算定点医药机构4523家,其中重庆接入3858家。截至2020年10月末,重庆参保人在四川就医累计备案10.83万人,住院结算8.67万人次;四川参保人在重庆就医累计备案22.12万人,住院结算14.61万人次。
  就业社保领域,川渝社保卡业务“就近办”已于2020年9月21日上线,首批推出社保卡信息查询、激活、挂失与解挂等服务。2020年9月30日起,重庆市全域和四川省全域实施养老保险待遇资格“就地认”。
  开放领域,2020年,川渝两地中欧班列数据共享实现常态化,共建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加速推进,构建起全国首个跨行政区域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处理机制。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心中苦冰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心中苦冰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心中苦冰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心中苦冰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心中苦冰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心中苦冰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元旦假期冰雪游温泉游最受青睐 重庆A级景区接待游客353.8万人次,按可比口径恢复95.1% 元旦 重庆消费市场活跃 主要商圈和重点监测商贸企业实现零售额76.74亿元,同比增长13.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31 11:54, Processed in 0.171601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