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505|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大卫 发表于: 2015-12-29 12:31:00|只看该作者|只看大图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纪实·新闻印象派为何引来中国买家频频出手

 [复制链接]

  梵高的《雏菊与罂粟花》
  在中国艺术市场不断回调的境况下,“印象派”悄然进入中国让人始料未及。2015年11月香港佳士得,价超1 7亿美元的莫迪利安尼名作《侧卧的裸女》被龙美术馆购藏的消息迅速登上各大媒体的头条并刷爆朋友圈,一时间“中国富豪10亿元购买西方绘画”成为百度热词。
源自:雅昌艺术网 作者:王歌

  一直以来,世界最贵艺术品非印象派及现代艺术莫属。公开资料显示,当今全球艺术品拍卖的最高纪录为毕加索《阿尔及尔女人(O版)》,以1.8亿美元成交;另有消息称,高更的《你何时结婚》曾在2015年2月以3亿美元私洽成功,成为全球真正最贵的艺术品。那么长期以来成为西方艺术界宠儿的毕加索、梵高、莫迪利安尼如何突然间引来中国买家频频出手?

中国买家推动印象派热潮
  最早传出中国买家在拍卖会上购进印象派及现代画作大概是2013年秋,大连万达集团买下了两张毕加索作品,最为称道的是折合人民币1.72亿元的毕加索名画《两个小孩》,另一幅《戴帽女子》最终成交价格约合1700万元人民币。随后,万达集团又与2014年纽约佳士得春拍上以2700万美元的价格拍走了莫奈的代表作之一《睡莲》。同样在2014纽约春拍,苏富比印象派及现代艺术的负责人称:“来自亚洲藏家购买的影响贯穿了整场拍卖会。”进入2014年11月秋拍,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出大手笔买下文森。梵高的《雏菊与罂粟花》,一举创下自1998年以来梵高作品最高拍卖成交价。至2015年春上,王中军在纽约苏富比的拍卖会上再次出手,以2990万美元(含佣金约1.85亿人民币)拍下毕加索于1948年创作的油画《盘发髻女子坐像》。热情一旦燃起似乎难以住手。2015秋拍蘇富比陶博曼收藏专场,莫迪利安尼创作于1919年的《宝丽特·茹丹肖像》以4281万美元成交,据悉为中国人购藏。紧接着的佳士得拍卖,该公司确认中国藏家刘益谦以超1.7亿美元将莫迪利安尼《侧卧的裸女》收归己有。当然,中国买家对印象派的热潮并不完全表现在高价争夺上。苏富比印象派主管表示,从普通的纸本艺术到高价的油画,中国买家都表现出相当高的兴趣。近年来内地适时引进了不少西方大师展,招致客流入住。上海做的毕加索、莫奈展甚至一票难求。据邦瀚斯亚洲区总监任天晋表示,现在伦敦、纽约的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拍场,亚洲的贡献已经能够占到总成交额的三分之一。
  佳士得印象派及现代艺术部高级总监Bertazzoni对雅昌艺术网说:2013年夏成为一个明显的转折点,中国买家明显增多。近几年,印象派及现代艺术连连破纪录,这其实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因为市场越好,就越有好的作品流入到市场上来,价格就会越来越高。所以我认为,印象派及当代艺术作品的市场价格应该会不断攀升。毕加索的作品近几年已经翻了10倍,但是目前已然有许多艺术大师作品的价格还处在相对合理的位置。”

为什么买印象派?
  中国人为什么会突然在2013年开始卖印象派?Bertazzoni认为: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一方面和中国买家的积淀有关系,中国收藏的历史并不是很久,印象派一直处于价格高位,且又是跨文化的东西。中国买家很难说一开始收藏就入手印象派。所以我们今天看到,很多介入印象派的中国买家都是有基础的,之前他们已经购买了很多亚洲的艺术,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现在便开始关注西方的艺术了。另外一方面也与国际拍行不遗余力地将印象派推入中国市场有关。
  艺术品投资顾问萨姆认为,印象派可以称得上是当今最安全的艺术品投资门类。而中国买家学习得很快,他们之前没有接触到这方面的资源,而随着国际拍行的推广,加上新一代的藏家很多具有西方背景。他们也很快意识到这一点。“而和其他文化国家不同,中国买家似乎非常容易接受艺术投资这一理念,不像法国,你很难跟他们去推广用艺术来投资,他们总是说艺术是激情。”
  1874年,雷诺阿创作的一幅小品《la loge》在第二年进入市场获得了220法郎,到1912年法国的一个展销会中,这幅作品以31200法郎易手,然而1989年5月佳士得将这幅作品拍出了1210万美元。虽然这幅作品于1993年再次出现在市场时未能找到买家,却在2008年2月现身在苏富比上。来这类竞拍的人群多是新贵,且来自全球各地,中东、俄罗斯及亚洲都有竞拍者。最终这件作品以1480万美元成交。显然这幅作品自进入市场以来的轨迹充分印证了印象派确实具有极高投资属性。“印象派自上世纪中叶进入市场以来,经历了市场的起伏和泡沫打击,但是最终还是回归了其应有的价位。饱经市场历练之后,使得今天的买家觉得印象派的‘安全性’更好。今天的藏家同时也都是投资者,购买印象派的背后一定有经济利益的驱动,当然我应该排除少数博物馆。”萨姆说。
  据苏富比印象派总监观察,“购买印象派及现代作品的中国买家非常多元化,从私人藏家、到企业、机构都有。”虽然买家们不约而同地青睐起西方艺术,但他们的购买意图却不尽一致。刘益谦在购买莫迪里安尼《侧卧的裸女》之后即向媒体坦言,龙美术馆至此进入收藏新纪元,展现出他希望通过印象派绘画来补充馆藏之不足,并表示日后还会继续从美术馆的角度考量,继续购进系列的西方艺术大师作品。一些企业领袖往往带有很强的战略意图,王中军和王健林在拍场上的表现,已不是简单地表现出对西方艺术的偏爱,更多的是出于企业国际化战略的考量。王中军在买下《雏菊与罂粟花》之后,已被外媒称为中国传媒大亨,而他自己则借此机会展开在好莱坞的一系列投资。王健林也在购买西方艺术品最活跃的时期,同时迈开收购北美、加拿大等地院线,同时进行海外房地产的投资。也许对于更多的私人投资者来说,印象派及现代艺术在他们看来已然成为国际硬通货。“中国艺术品当然也不错,但是印象派更加价高且国际认知度高。现在全球的流动性很强,你也不知道中国未来会发生什么,所以我现在购进西方艺术品主要就是看重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变现能力。”藏家宋先生如是说。在萨姆看来,中国很多人有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或者是危机感。“所以你经常会发现一些富豪刻意在国外,甚至是好几个国家配置一些资产,如存款、房产。所以印象派在他们看来是种‘移动起来很容易的金钱容器’,而且走到哪里想变现都很快。”

印象派──早已不是艺术收藏那么简单
  因长期做印象派,菲利普算得是这方面的资深人士──既做过画商,也在佳士得、苏富比履职。当记者问及为什么印象派一直是全球最贵的艺术品?又为什么那么多非西方文化的藏家,如日本、中国、俄罗斯买家会大举进入印象派?本以为菲利普会说出一堆关于艺术史及印象派在美学方面的成就……却不料他从自身一段经历说开去:“我曾经试图将一幅莫奈的画卖给一个中东地区的君主,我来到他的宫殿,发现这里奢华无比。当我们面对面坐在大理石桌前时,透过窗户可以感受到外面的温度非常高,而室内的冷气却让人发抖。我注意到就连地毯都用金粉度过。显然,地下的石油让眼前的这位先生富到足以轻视一切。他对我的态度也并不友好。整个卖画过程我都在问我自己:‘我来这里干嘛呢?’这位富翁问道:‘这幅画在拍卖中价值700万美元?’从他快速地轻蔑一笑,我感觉到他的不信任。他或许认为自己正是某个骗局的受害者:‘为什么值这么多钱?’我回答:‘因为他是莫奈。莫奈是印象派中最有名的艺术家,而且这是一幅很棒的作品。’‘我不明白,我挂的这幅杰洛姆(Jean-Leon Gerome 19世纪法国学院派术家)只花了90万美元,你看它每一个细小的人物都处理得那么生动。在我看来,杰洛姆比莫奈强多了,画就应该是这么画的。莫奈根本不知道怎么画画,画面是乌涂的、笔触是颤抖的,人物难看的要命!’这让我下意识发觉到这位东方君主触及到了印象派的本质。然而我并没有从绘画理论上正面去回答或者辩驳,而是拿价格事实来说话:‘杰罗姆是位大师,但是莫奈的作品市场价值更高,更受追捧。’我本想用马拉美对印象派的解释来反驳,但是我意识到这位君主来自一个毫不了解西方艺术文化背景的国度,还不如拿拍卖数据说更直接。最终他买下了这幅莫奈。我问自己,我干什么呢?为什么劝一个根本不需要、又不懂这幅画的人去买莫奈?但我同时也意识到,我之所以这样做只是因为他很有钱!非常有钱!”
  菲利普这一段自身经历在阐述一个事实:从上世纪中叶,印象派绘画就已不再是绘画那么简单了,它成为社会公认的财富象征、社会地位象征,还可以转化为无以计数的美元符号。“如果说印象派起始还在寻找能读懂、能欣赏它们的人,而现在无论是买卖双方,目标都离不开经济利益。我要去卖那幅莫奈给一个毫不欣赏他的东方人,因为他有钱,而这个东方人之所以会买一个他根本不认可的画,因为在别人的眼中,那可以彰显自己的地位。佳士得、苏富比天生就是做销售,只不过是拿艺术的语言包装了一下而已。”菲利普说。“印象派之所以能一直占据市场的最高点,就是因为他不仅仅在视觉上吸引眼球,并且它早已和其他社会性捆绑在一起,成为一个符号,是资产、财富以及高等文化、美学的象征。”而正因为印象派在很大程度上象征意义更多,所以很多中国买家在买印象派的同时,正如上文提到的这位远东的君主,其实也是希望以此来奠定自己的身份,提升自己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话语权。佳士得专家曾告诉记者,”以前一个客户想出一百万买一张毕加索的普通作品,对于普通作品来说升值潜力并不大。而这位客户想要的仅仅是一幅毕加索挂在家中,起到的意义就是让来访者知道他也收藏印象派及现代艺术,为了面子又或许能帮助他谈些生意。“而上升一个层面来看,印象派在西方被称为High culture(高等文化),中国买家今天大举进入印象派市场,对西方国家而言,也意味着中国,不仅仅是经济,也是在文化艺术层面的崛起。
  所以总结起来,近两年的印象派热潮似乎是天时、地利、人和──首先中国人开始更多的接触到了这方面的资源;又有沉淀了一定的艺术市场及收藏经验;而无论是出于企业/个人形象、美术馆又或者是资产配置的需要,印象派及现代艺术都恰巧成为了最理想的选择。于是在近几年开始爆发。据苏富比、佳士得印象派的从业人员估计,现在还只是刚开始,至少在未来十年,中国买家介入印象派会越来越深。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大卫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大卫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大卫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大卫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大卫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大卫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市场延续调整 何时触底反弹尚无断言 谢永新国家级工艺美术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4 14:07,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