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07|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晴晴妈妈 发表于: 2016-11-27 06:56:00|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2016年许小年:中国制造业还处于2.0自动化阶段 现在谈4.0不现实

 [复制链接]
源自:经济观察报
  许小年:中国工业制造别着急4.0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的制造业已经由小变强,而曾经的低成本优势正在消失,使得一些制造业工厂开始外迁。或许,中国制造业接下来面临的挑战有很多,从机制到创新,几乎是一条脚踏实地的必经之路。如何改变、如何参与4.0,本报采访了经济学家许小年。
  经济观察报:您如何看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中国的制造业的发展?包括我们的优势和面临的问题。
  许小年:总体上来讲,觉得中国制造业经过了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发展,现在已经形成了配套比较完整、门类比较齐全的一个体系。这个体系应该说是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我们的综合加工制造和配套能力,可以和制造业大国相提并论,制造业大国是日本和德国。当然我们的制造业在今天它的发展也碰到了一些困难,一个大家都知道的碰到的挑战,就是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涨。过去我们的制造业的优势,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低成本的劳动力上面。现在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这个优势正在逐渐的丧失。出现了一些制造业外迁外移的现象,但到下面去做调研,我们可以发现现在制造业外迁的主要都是一些加工业和工艺比较简单的行业。例如服装、玩具等等这样的消费品制造业,而专业化分工比较细,协作要求比较高的,很少出现外迁的现象。这就是说我们在看到中国制造业面临挑战的同时,必须非常清楚的了解我们国家制造业的整体优势。这个整体优势,刚才我们讲的,它的配套能力,它的门类比较齐全,一个产品基本上在中国从刚开始一直到成品结束,都可以找协作厂商,这样的条件目前在东南亚,在南亚这些国家还是不具备的。所以我们制造业出现这些结构性的调整,由于人均收入的提高所造成的产业结构的变化,是很自然的,没有必要为此感到惊慌,更没必要对中国制造业前景感到悲观。这就是我在下面调研企业得到的一个印象,虽然工资在上涨,有很多企业仍然在中国,因为他到别的地方去,找不到这样齐全的配套能力。
  经济观察报:我们如何面对挑战和解决挑战?
  许小年:中国制造业目前面临的挑战,我认为不是劳动力成本。当然在当前经济下行过程中,我非常赞成减税,减轻企业负担,帮助我们制造业来摆脱困境。但是我感觉中国制造业现在主要的挑战是整体水平偏低,特别是在基础材料,包括电控和液压电在内的基础零部件,以及基础的加工工艺和国际的一流企业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由于这个差距的存在,使得中国制造业产品技术含量偏低,趋同化现象普遍,落后产能过剩,企业除了价格以外,很少有其他的竞争手段。特别是在研发阶段,只能靠价格来进行竞争,使得很多企业处于薄利甚至亏损的经营状态。中国制造业,我的感觉,目前是已经形成一致的共识,劳动力成本上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的技术水平不能够适应新的形势。企业的差异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强,使得制造业企业目前有相当的数量处于经营困难的状态。
  为了摆脱这个困境,需要按照中央的要求,认真的执行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三去政策,淘汰落后的技术和产品,淘汰过时的产能,开辟出新的市场空间,能够为下一阶段的发展创造一个比较好的环境。
  经济观察报:您如何看待制造业的创新?
  许小年:淘汰了落后产能,留出新的市场空间。下一个课题就是制造业的升级换代,毫无疑问,升级换代的目标是要靠创新来实现。但是谁来创新?如何创新?这些问题上我们看到又出现了不同的做法。在工业革命以来重大的技术创新,从蒸汽机,从两百年前的蒸汽机一直到现在的互联网,这些技术创新我们看一下历史,就可以了解都是民间创造力和市场竞争的产物。也许有人会问,说互联网难道不是美国军方资助的发明吗?不错,确实是这样。这里我们希望从经济学上区分两个概念,这两个概念的区分,对于政府和市场,政府和企业在创新,在制造业升级换代中的定位,是非常重要。
  根据哈佛大学创新经济学家熊。彼得的定义,发明就是技术突破,而创新定义为新技术的大规模商业应用。在做了这样的区分之后,我们马上就可以看到政府的职责是什么,政府的职责不是在创新上,而是在发明上,发明就是技术的突破。而创新指的是新技术的大规模商业应用。新技术的大规模商业应用,它的主体毫无疑问是企业,是企业家。如互联网,二战之后,美国军方提供资金,委托美国的大学进行研究。但是互联网作为一项重大的技术创新,它的繁荣是在1990年代初,美国国会解除了对互联网商业应用的限制之后发展起来的。互联网技术作为一项创新,出现市场上的时候,我们看到它的主角,舞台上的主角都是谷歌亚马逊这样的企业,在中国同样是腾讯阿里巴巴、百度京东这样的私人企业。制造业的标杆,我们公认的标杆—华为,以及前几类的智能手机制造商,都是民营企业。所以为了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我们要清楚的划分市场和政府的边界。政府应该关注的是基础理论的研究和基础的技术开发,而技术的商业应用也就是创新的主体始终应该是企业。而企业之中我认为又主要是民营企业,创新来自于民营企业和市场,这是有其内在逻辑的。
  经济观察报:您如何看工业4.0?
  许小年:工业4.0只是在工业3.0,在信息化的基础上,实现智能化,所谓实现智能化,就是在网络的主要节点具有反馈、学习和决策的功能。简单的讲,工业1.0是机械化,2.0是自动化,3.0是信息化,4.0是智能化,每一个阶段都以前一阶段为基础,可以同时实现。但是不可省略,不可超越。想一步跨过去,是不现实的,是缺乏基础的。因为我们前面的2.0、3.0都没做到,怎么去做4.0呢?中国的制造业现状,大致是处于2.0的阶段,工业2.0,自动化的阶段。有些企业连2.0都没有做到,谈什么4.0呢!
  每个阶段是没有办法超越的,对于弯道超车这样一个提法,我本人不赞成。因为根据常识,我们都知道弯道是不能加速的,弯道应该减速。弯道加速是有可能翻车的,而不是超车。工业4.0,如果在现在全面实现工业4.0,中国制造业的工业4.0,既没有基础,也没有必要,我们不是为了4.0而4.0。我们是为了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的效益,而追求工业3.0和工业4.0。3.0不是目标,4.0也不是目标,需要根据行业和企业的具体情况,采用效益最大化的技术,而不是最先进的技术。企业要讲究效率,如果我3.0已经够用了,如果我自动化信息化已经够用了,为什么一定要追求智能化呢?没有必要。如果2.0、3.0够用了,何必一定要做4.0呢?4.0是有成本的,4.0是要投资的,这个投资合算不合算,企业要做计算。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晴晴妈妈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晴晴妈妈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晴晴妈妈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晴晴妈妈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晴晴妈妈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晴晴妈妈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2016财政透明度排行仅两省及格:宁夏第一江苏垫底 中国经济2017预言:GDP增速6.5% 适当扩大赤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31 06:35, Processed in 0.1716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