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637|回复: 1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园丁与玫瑰 发表于: 2009-6-23 23:11:48|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2009年谁也救不了余秋雨!

 [复制链接]
余秋雨诈骗集团在6月13日之后,与都江堰党政教的勾结获得突破性进展。上海的星商余秋雨黄育海集团和都江堰的党政媒,联合制作了一篇荒唐的《余秋雨捐赠灾区三学校图书馆真相调查》,为余秋雨做假证。当然是四川都江堰党政教为余秋雨做假证。星商党政教媒,上海都江堰,“命令”都江堰快报记者李崎在6月17日向全国多家媒体散发这篇所谓的掩盖事实真相的“真相调查”,当做为余秋雨假捐款翻案的新闻通稿。九久公司也向多家媒体散发了这篇都江堰通稿。九久公司黄育海也以这篇通稿当做自己的官方文件,不再接受记者采访。
  这非常的诡谲和不同寻常。
  都江堰做假证,余秋雨诈骗集团觉得自己取得了重大突破性胜利。
  在2009年6月18日凌晨14分34秒,在新浪博客发表《我最近的日程安排》,表达幸福胜利喜悦之情。作假证的通稿都说给三所学校图书馆捐献3万册书,不是图书馆。文化首骗还在博客里说自己独自捐建三座学校图书馆,还说自己的图书馆正在建设中,我们不能不佩服文化首骗“我假故我在”的魅力。
  当然,余秋雨还是故意装出得意,“现在我总算可以请江苏的大书法家管峻先生为图书馆书写馆名了”,“再过三天,我会到江苏拜见管峻先生,当面提出为三家图书馆题写馆名的要求”。
  余秋雨又要去害书法家。希望与书法家认识的朋友赶快告诉书法家管峻先生,不要上了余大骗子的当。一个真正的书法家岂能再为假捐款的人写字,还要让假捐款者欺世盗名永垂不朽。为秋雨含泪写字,书法家还能如何行世立世呢?书法家即使写了字,但是,字能够到达都江堰吗?可能性有,但是不大。所谓的可能性最后也是悲剧,即使秋雨图书馆挂上牌子。我想如果没有警察看着,估计难脱一个星期就会被砸烂的命运。
  余秋雨显然高兴的太早了。他以为都江堰出来做假证就可以解救他。他应该知道他的瞒和骗的时代结束了。历史已经对余秋雨做出最后的审判。证人不是别人,而是余秋雨自己,是余秋雨诈骗集团自己。
  余秋雨博客捐款原版与改版的秘密
  任何审判都是自我审判。余秋雨假捐款当然是余秋雨自己审判自己,余秋雨为自己精心设计了假捐款,需要余秋雨自己来揭穿,来制造余秋雨的滑铁卢。
  余秋雨假捐款案,余秋雨新浪博客的两篇文章为审判余秋雨出庭作证,也可以说是余秋雨的一篇文章。这是2008年5月23日的文章,和2009年2月11日的博客文章。这当然是改变余秋雨命运的一篇文章。
  余秋雨曾经因为他占据5·12大地震后道德的制高点,今天因为假捐款败露,余秋雨在大众中彻底破产
  (一)
  就汶川赈灾捐款答记者问(全文)
  余秋雨新浪博客(2008年5月23日10时34分7秒)
  1
  记者:余秋雨教授,从报纸和网络上看到,您给四川灾区捐款一次就高达二十万元。据我们所知,这是全国学者、作家中捐款的最高记录。很多大企业家,包括拥有几十亿资产的房地产商人的个人捐款都没有您多。但是,您对这件事情又十分低调,还是九久读书网站顺便透露了消息。我们很想知道您对这件事的想法。您以前也做过不少这样的捐助吗?
  余秋雨:也做过一点。华东大水灾那年,我把《山居笔记》的全部稿费捐了。但是杯水车薪,只是稍稍表达自己对他人灾难的态度而已。平日,我和马兰陆续资助了山东、云南、湖南等省份的几批贫困学生,他们每年都寄来一叠叠成绩单,这让我们很高兴,但总是觉得力量有限,做得太少。
  2
  记者:与别人相比,算是不少了。
  余秋雨:也还是太少。马兰这几天一直说,要去义演几场,来增加捐助。她已经向红十字会报名,过些日子还要在四川灾区做义工。我对她说,可以先去做义工,不急于义演,因为能义演的内容不适合现在的全国气氛。捐助的事要细水长流,今年我还有全新版的《文化苦旅全书》和《秋雨文籍》出版,应该会有不少稿费,到时候再捐。
  3
  记者:作为一个在海内外拥有广泛影响的著名学者和著名作家,您的这种做法,是否想起到示范作用?
  余秋雨:不,不。做这些事纯属个人行为,是自己心灵的需要,完全没有号召他人的意思。每个人的经济情况不一样,有不少文化人心底善良,但经济拮据,不能强求。我稿费多一点,是读者对我的鼓励。但是,读者的鼓励也是一种“人文对话”,我必须把这种“人文对话”延续下去,而不能停止在个人的经济收入上。另外,帮助别人,救助苦难,是我和马兰从一开始就建立的情感默契。做这样的事,成了家庭的一种精神习惯,每次都会增进心灵沟通。这种心灵沟通当然又与受灾的民众紧紧相连,这十天来,我们日日夜夜坐在电视机前眼泪不断。与巨大的灾难相比,与军人、武警、医务人员所做的一切相比,我们所做的实在微不足道,越来越感到惭愧,因此马兰下决心去灾区。
  二
  捐 款(2008年5月23日)
  ──2008年自荐文章之二:关于5·12大地震的四篇博客(首篇)
  余秋雨新浪博客(2009-02-11 13:57:14)
  记者:余秋雨教授,从报纸和网络上看到,您给四川灾区的捐款,创造了全国学者、作家捐款的最高纪录。很多大企业家的个人捐款也没有您多。但是,您对这件事情又十分低调,还是九久读书网顺便透露了这个消息。我们很想知道你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您以前也做过不少这样的捐助吗?
  余秋雨:华东大水灾那年,我把《山居笔记》的全部稿费捐了。但是杯水车薪,只是稍稍表达心意而已。平日,我和妻子马兰陆续资助了山东、云南、湖南等省份的几批贫困学生,他们每年都寄来一叠成绩单,这让我们很高兴,但总是觉得力量有限,做得太少。这次马兰想去灾区义演,但又顾虑她能演的节目不适合现在的气氛。好在我这两年还会有《文化苦旅全书》和《秋雨文籍》出版,应该会有不少稿费,到时候再捐。
  记者:作为一个在海内外拥有广泛影响的学者和作家,您的这种做法是否想起到示范作用?
  余秋雨:不,不。做这些事纯属个人行为,是自己心灵的需要,完全没有为他人示范的意思。每个人的经济情况不一样,有不少文化人心底善良,但经济拮据,不能强求。这十天来,我和马兰日日夜夜坐在电视机前眼泪不断。与巨大的灾难相比,与军人、武警、医务人员说做得一切相比,我们所做的实在微不足道,越来越感到惭愧。
  这两篇文章看似两篇,实际上是一篇,《捐款》是《就汶川赈灾捐款答记者问》的缩写改写文章。改写和缩写文章透露出余秋雨假捐款老婆假义工的秘密。
  我们分析这种原版和改写版的变化。
  第一,题目变了,去年5月23日的题目是《就汶川赈灾捐款答记者问》,今年2月的题目叫《捐款》
  第二,篇幅不一样了,《就汶川赈灾捐款答记者问》796字,《捐款》501字。原版三问三答,改版二问二答。
  几乎可以可以确定,这两篇文章是余秋雨自编自导自问自答的文章。通过缩写改写版题目篇幅字数改变,我们更加确认这是余秋雨自己所为。自问自答自导自演一向是余秋雨重要的写作风格,主要是为了方便表达自己,更是为了欺骗大众。
  所谓,对于余秋雨来说,任何时候都是“我骗故我在”。
  《就汶川赈灾捐款答记者问》一文,是余秋雨在去年赈灾捐款声中炒作宣传自己和他老婆马兰德艺双馨的杰作,曾被媒体广泛宣传。
  《就汶川赈灾捐款答记者问》之目的:
  第一,余秋雨“给四川灾区捐款一次就高达20万元”,“全国作家、学者捐款的最高记录”。
  第二,余秋雨比亿万富豪王石等还牛。
  第三,余秋雨展示自己曾经的慈善事迹。
  第四,马兰嫌20万太少,想义演,余秋雨借此歌颂马兰(新华社还曾经以此做标题进行报道和余秋雨博客全文转载)。
  第五,“马兰已经向红十字会报名”,到“四川灾区做义工”,然后义演。
  第六,余秋雨第二次承诺捐款,所谓,要《文化苦旅全书》《秋雨文籍》出版后,捐稿费。
  第七,阐述自己捐款的意义。第一是“个人心灵需要”,是与读者的“人文对话”;第二“帮助别人,救助苦难,是我与马兰从一开始就建立的情感默契”,是余马“精神习惯”;第三是余马“日日夜夜眼泪不断”,捐款“微不足道”,“马兰下决心去灾区”。
  第八,“马兰下决心去灾区”做义工。
  我们看缩写改写的《捐款》。
  第一,余秋雨还是“全国学者、作家的最高记录”,原版是“你是”。改版是“创造了”,最关键的是“一次性就高达20万元”不见了。没有“20万”了。
  第二,不再对比富豪了,不再讽刺王石没他捐的多了了,也不再说“低调”了。这余秋雨是故意淡化大家20万元的记忆和冲击。
  第三,自己过去的慈善事迹几乎没有变化。因为这无关紧要。
  第四,马兰义演还在说,但是,感情抒发远比过去平淡。
  第五,删去了“马兰已经向红十字会”报名,删去了马兰到“灾区做义工”。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余秋雨的老婆马兰,所谓马兰红十字会报名,坚决去灾区做义工的承诺,完全是余秋雨和马兰的宣传炒作,是忽悠社会大众。所谓马兰义工义演──假的。
  第六,所谓《文化苦旅全书》、《秋雨文集》稿费的第二次捐款承诺还在,但是,时间作了精密的改写。原版是“今年我还有全新版的”什么什么,改版却是“好在我这两年还会有”什么什么。
  当然,这里面有学问。“今年”就意味着余秋雨要兑现承诺,必须在2008年再捐一次。“这两年”,可以最起码跨到了2010年了,甚至更远。因为“这两年”是一个模糊不确定的数字表达,可以使两年,也可以是三年。什么时候捐就没有那么确定和紧迫了。这是明显为自己不捐找借口。
  余秋雨改写《就汶川赈灾捐款答记者问》,主要是隐去马兰假假义工的事实,改变第二次捐款的性质。当然,更加证实这个所谓“记者问”就是余秋雨问,这篇文章是余秋雨自问自答。无论余秋雨改不改,《就汶川赈灾捐款答记者问》和《捐款》都向我们展示了余秋雨在2008年向灾区人民捐款的一次完成和一次承诺:
  第一,余秋雨第一时间向灾区捐款20万元,此为第一次捐款,属于完成时。无论媒体报道,还是余秋雨自己博客,都已经确定。余秋雨集团于都江堰的勾结已经毫意义,都江堰做假证更是引火自焚。
  第二,余秋雨说要捐《文化苦旅》全书和《秋雨文集》的稿费,是2008年5月23日的第二次承诺,这可以确定余秋雨2008年没有捐一分钱版税。余秋雨的书早在去年就已经完成,余秋雨应该履行自己的承诺了吧,即使是“这两年”,也“到时候”了。
  (待续)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园丁与玫瑰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园丁与玫瑰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园丁与玫瑰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园丁与玫瑰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园丁与玫瑰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园丁与玫瑰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成都商报:绵阳夫妇猎人头做药引 获死缓 谁的选择、何来的全票
2# 四姑娘山
 楼主|园丁与玫瑰 发表于: 2009-6-23 23:12:46|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余秋雨和金克林谁揭发了谁?
  2009年5月25日,余秋雨假捐款案在博客中国我的博客中简单披露。5月31日详细的真相调查也在博客中国我的客发表。
  余秋雨诈骗阵营晴天霹雳,谎了手脚。
  我知道,余秋雨假捐款案定案,谁也改变不了。当然,余秋雨诈骗集团绝对不会认输。因为长期说谎造假畅行无阻,但是,到了需要智慧说谎造假的时候,他们却没有了智慧。每一次的发言每一次的声明,都是在认罪在坦白,在向全国民众证明余秋雨是假捐款。
  都江堰教委出来作假证,更是说明余秋雨是假捐款。
  上海不保余秋雨了。他们知道他们余秋雨在劫难逃。
  让我感到惊奇的是,不过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秋雨在说自己20万元捐款来源时,为了撇清所谓“借名捐款”和九久公司的关系,余秋雨让自己的秘书告诉上海青年报,余秋雨的20万元是个人捐款,是“余先生在九久公司里所出版图书的版税”(上海青年报2009年6月9日),“余秋雨助手金克林昨天接受采访时表示,余秋雨当时捐赠的是《文化苦旅全书》和《秋雨文籍》所得的20万元版税而非图书”(京华时报2009年6月11日)。
  当时,余秋雨的书还未出完,还没有版税到手。不可能捐版税。即使捐版税,也与余秋雨第一时间捐款20万元没有任何关系。
  当余秋雨让金克林这样圆谎的时候,余秋雨20万元假捐款案就彻底真相大白,也不用再查。以致黄育海后来说,不知道20万元是不是版税。
  大家会很奇怪,余秋雨自己假捐款,老婆假义工,为什么还要把这篇文章作为2008年的推荐文章呢,而且作了精心的修改?这不是自露马脚,自投罗网吗?显然不是,余秋雨为了在表现自己和自己的老婆在2008年的重要贡献和影响,他当然不会忘记他们捐款义演的是事迹。但是,整篇文章情感明显大大淡化了,只是提示大家别忘记了伟大的马兰和余秋雨,甚至,修改标题,让大家驻足,再看他们一眼。他们怕老题目,读者一扫而过。余秋雨以为,他知地知马知天知黄育海知,以为可以蒙混过关。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5 04:43, Processed in 0.187201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