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567|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又亮又热 发表于: 2013-7-16 10:31:00|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奇人111岁道家泰斗蒋信平羽化 生前练武只喝山泉水

 [复制链接]
传奇人生
  生于1902年 25岁拜师学道 弟子超过2000人 赠拂尘给张大千 24年前成为75个受戒的全真道士之一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道教协会常务副会长、首届中国道教文化节组委会主任、道教祖师张道陵的第65代孙、张继禹,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北京市道教协会会长、河北省道教协会会长、鹿泉十方院住持黄信阳成都市第五届道教协会会长蒋信平三位道长。
  据说青城后山红梅青松道人蒋信平,现年94岁,武术养生造诣均深,上山下坡行走如飞,其主持之太清宫内,各种配方药品近百种,能治多种疑难杂症。
地点老君庙·永商镇·新津县·成都
时间2004-6-6 15:08:31

长寿秘诀

终身吃素 只喝山泉水 坚持练武 研习道家经典 练习书法

  道家泰斗,一代宗师,与青城山结缘86年,昨日零时40分,享誉海内外武术界、道教界的得道高道,青松道人,原成都市道教协会会长,现四川省道教协会顾问,111岁的蒋信平大师羽化。

安详远去

结缘青城道家86年 昨登太虚

  幽幽青城后山,沿着曲折蜿蜒的盘山公路行车约40分钟,在一处道路尽头,沿着青藓附着的台阶步行百米左右,北靠青山、环绕绿树,这里就是蒋信平大师的羽化之地。昨日下午,冒着小雨记者来到太清宫,绕过正在修葺的建筑物,来到了一处二层建筑前,“之前叫做居士楼,信平大师一直居住在这里。”据信平大师的武术嫡传徒弟之一,已经追随其40多年的潘崇清说。信平大师居住的房间陈设非常简单,“空调和电视是徒弟们给师傅的,但是不怎么常用”。
  信平大师的灵堂就设在一层正屋,棺椁之中大师静静沉睡,众多徒弟披麻戴孝,不断有人向大师前来告别。

最后光阴

住院的他 如愿回到青城山太清宫

  信平大师在今年过完生日不久,就因为身体状况下降被徒弟们送到了都江堰市红十字医院,但是医院的检查结果为没有病症,只是因为年龄大,各个器官功能下降,“师傅也感觉自己的状况不太好,一直要求回到青城山太清宫,因为这里是他拜师学道的地方,算是他的另一个故乡。”潘崇清说。6月17日,徒弟们挨不过师傅的执拗最终于当天将信平大师送回了太清宫。
  初到几天大师精神很好,一直都在安排这个安排那个,为了让信平大师得到照顾,将近50名徒弟轮班照顾他的饮食起居,不过,最后这段时间,大师基本不吃什么东西了,只是一直嘱咐徒弟要团结,把道教文化发展好,把武术传承下去。最终,昨日零时40分,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信平大师平静地走完了这一生,安详地离开了人世。

传奇一生

生前遗憾 未见太清宫恢复如初

  据了解,蒋信平大师,是享誉海内外武术界、道教界的得道高道,号青松道人,为当代全真龙门派丹台碧洞宗一代宗师。信平大师俗家为乐至县人,1902年出生,25岁出家拜师学道至今,与青城山结缘86年,享年111岁,虚岁112岁高龄入登太虚。
  “师傅曾说过,他海内外的徒弟不少于2000人。”据大师武术嫡传弟子潘崇清、乔崇宝介绍,信平大师较为低调平和,除了道学、武术等之外并不与人谈 及过多的往事。但是关于信平大师与张大千之间片段化的故事还有所耳闻,张大千身在台湾岛之时,十分想念青城山的梅子树和青城道教,“当时想确定青城山是否 还有道教、有无道士,这个人到了青城山就找到了信平大师。”潘崇清说,师傅将自己的拂尘让这人带回去,转送张大千,告知其青城道教依然繁盛。不过,对于后 来是否有与张大千见面,是否赠送画作等传闻,记者问询了其身边多名徒弟,均表示未曾听师傅提起过。
  2006年第二届中国(成都)道教文化节期间,他多次在大型道教文化原生态实景表演──“太极神韵”上表演龙门太极拳及太极扇子功,轻盈稳健而出神入化,全无百岁高龄之痕迹,使观众大开眼界,饱览道风。
  昨日,前来吊唁的众人,青城派掌门刘绥滨也在其中,“我16岁就师从信平大师,从打坐等基本功开始,一直在学习。”刘绥滨说。
  2008年的5·12大地震,让占地10多亩的太清宫三分之二的建筑毁于一旦,当时大师并没有离开青城山,而是一直守候在太清宫。重建开始,信平大师也 一直关心建设的进度,每件事都要过问。本来预计今年6月份可以建成的,但是因为大师生病,施工被搁置,这也是大师离开前唯一的遗憾,没有见到太清宫完全恢 复如初。“师傅走后,我们这些徒弟会继续让太清宫建好,估计今年内就会完工,也是给师傅一个交代。”潘崇清说。

养生之道

练武风雨无阻 只喝山泉水

  让很多人感觉神奇的是大师的养生之道,大师每天5点多起床,先要喝上一大罐山泉水,然后提着一根铁棒围绕着青城山步行一个小时左右,再回到太清宫吃早饭。“师傅的铁棒最早有50至60斤重,随着年龄增加,变成了3至4斤重。”徒弟乔崇宝说,一般吃早饭在上午9、10点钟。
  信平大师的饮食十分简单,终生以素食为主,食量较大,早上会吃汤圆,一般都是30多个,午饭吃简单的水果,晚餐则以素菜、玉米粥等为主,“他只喝山泉水,而且无论刮风下雨都在练武,即使在医院也在病床上习武。”乔崇宝说。
  除了练武、研习道家经典之外,大师还喜欢练习书法,徒弟们展示了大师在6月初进入医院前写的最后一篇字,一个一米长宽的“须”字,写得苍劲有力,独具风格。乔崇宝说,这是最后一次写,用的是半米长玉石制笔杆的大毛笔。
  信平大师最擅长写大字,“龙、虎、鼎、静”是他最常写的字,龙代表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虎则是道家青龙白虎之意,鼎则希望道教文化可以鼎新,静则代表一种心态。
  对于众多徒弟而言,信平大师精通道教全真龙门派武术及内丹功,尤擅长全真龙门派龙门太极拳、龙门八卦掌,亦博及中国中医学、中草药学,均得大成。而更多的是做人的道理,“师傅常说要像岷江水一样,不与人争锋。待人接物要平和,这些东西都是受益终生。”潘崇清说。(源自:成都商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又亮又热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又亮又热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又亮又热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又亮又热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又亮又热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又亮又热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重识民国:蒋介石与陈诚的思想交锋 《追风筝的人》出版十周年纪念分享活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8 01:07,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