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521|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纪实·新闻川渝合作更趋深入 “六个一”成效显著

 [复制链接]
源自:重庆市纪委监委网站
原文标题:川渝合作更趋深入“六个一”成效显著

源自:重庆日报

累计办理超589万件,今年日均办件量1.8万件!
  什么事办理频率如此之高?答案就是“川渝通办”。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底,两批共210项“川渝通办”事项累计办理量超过589万件,涉及20多个行业领域。其中,“川渝通办”2021年以来日均办件量1.8万件,较2020年的日均1.5万件增长了20%。
  “川渝通办”,正是“六个一”的重要内容。今年5月27日,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提出:共下双核引领、区域联动“一盘棋”,共抓产业协作“一条链”,共建基础设施“一张网”,共筑科技创新“一座城”,共治生态环境“一江水”,共推公共服务“一卡通”。
  记者梳理发现,半年多来,重庆进一步加强与四川的全方位协同,这六个方面的合作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共下“一盘棋”
  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共建的10个区域发展功能平台已有5个出台总体方案
  到2025年,常住人口达到710万人以上,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000亿元。这是11月16日公开的《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提出的发展目标。
  事实上,自2020年7月川渝联合出台《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共建区域发展功能平台推进方案》以来,10个区域发展功能平台中,遂潼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川渝高竹新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内荣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等5个总体方案已陆续印发实施。区域联动“一盘棋”格局更趋完整。
  这5个功能平台,各有侧重。
  例如,川渝高竹新区是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的“试验田”;遂潼一体化发展先行示范区是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地;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发展主打“绿色牌”,探索促进绿色一体化发展的制度体系;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突出融合发展,将建成川渝滇黔接合部重要的经济中心;内荣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则以服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为主攻方向,合力打造全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重要策源地。
  共抓“一条链”
  今年前三季度川渝汽车及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两位数增长
  今年10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正式印发,其中提出要构建高效分工、错位发展、有序竞争、相互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共同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
  这一任务,川渝早已着手推进。来自市经济信息委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川渝两地汽车产量合计达到221万辆,实现产值5200多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6%、14%;两地电子信息产业实现营收合计1.7万亿元,其中重庆实现营收7094亿元,同比增长19%,四川实现营收1.03万亿元,同比增长18.3%。
  记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川渝两地印发《汽车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实施方案》和《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实施方案》。两地共建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汽车产业链供需信息对接平台”截至目前已有两地2000多家汽摩及零部件企业入驻,预计全年两地将新增相互配套的汽摩零部件企业超过300家。
  在电子信息产业协同发展方面,今年,四川天府新区、重庆两江新区联手成立电子信息产业联盟;眉山市围绕电子信息、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行业领域,与渝北区、垫江县等开展合作;广安市与两江新区、渝北区围绕电子信息产业进行协同协作。
  此外,川渝共同编制的《成渝地区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已获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两地将围绕网络基础设施、平台体系、安全保障体系、产业支撑、融合应用、生态体系等六大领域,扎实推进19项具体工作任务。到2022年,川渝两地“上云”企业将达到35万户,工业互联网相关服务企业达1000家。
  共建“一张网”
  今年川渝出口通道将达到27个
  9月26日,成渝中线高铁全面启动建设。这是成渝之间第四条铁路大通道,建成后,将成为我国建设标准最高、运行速度最快的高等级高速铁路。
  12月6日,重庆合川至四川安岳高速(简称合安高速)进入收尾施工阶段,预计本月底建成通车。届时,两地车程将缩短到约1个小时,两江新区到成都天府新区车程只需2.5小时。
  记者从市交通局获悉,合安高速是成渝两地继成渝高速、成遂渝高速、成安渝高速后的第四条高速大通道,也是连接重庆两江新区和成都天府新区、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和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便捷快速的直达通道。
  将在年底通车的还不止是合安高速。据悉,我市拟在今年底集中通车重庆境内的重庆至贵州高速复线、重庆大足至四川内江高速、合安高速3条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共计226公里,总投资308亿元。届时,全市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将达到3861公里,川渝出口通道将达到27个。
  除高速公路外,其他基础设施建设进展也十分喜人。来自市发展改革委的消息显示,目前,郑万高铁重庆段建设完成,成达万高铁控制性工程、渝昆高铁川渝段、渝湘高铁重庆至黔江段加快建设,渝西高铁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加快建设,重庆新生港正式开港运营,涪江双江航电枢纽、万州新田港二期等项目加快建设。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等电网一体化项目加快前期工作。
  新基建方面,川渝累计建设5G基站超13万个,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量子通信网络“成渝干线”等正加快建设。
  共筑“一座城”
  重大项目加快实施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5月27日,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期间,举行了重庆市·四川省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2021年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
  这批项目涉及重庆两江新区、西部(成都)科学城、西部(重庆)科学城、中国(绵阳)科技城等。当日共有40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1054.5亿元,其中重庆共有20个项目,涉及联想5G、协同创新区创新工坊、超瞬态实验装置、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等项目。
  记者从市发展改革委获悉,目前,40个项目推进顺利,累计完成投资110.1亿元。
  此外,川渝还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合作发展计划,成立成渝地区技术转移、协同创新等联盟,搭建川渝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并设立了50亿元的双城经济圈科创母基金和20亿元的科技成果转化股权投资基金,助力两地科技企业发展。
  共治“一江水”
  川渝首次协同立法推进流域生态环境保护
  11月25日,《四川省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和《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嘉陵江流域水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的决定》分别经川渝两省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将于明年1月1日起同步施行。
  这是川渝推进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首次协同立法尝试,也是双方协同立法的第二项成果。
  选择嘉陵江,经过了慎重考虑。川渝跨界河流中,属于嘉陵江水系的就有38条。并且,嘉陵江还是长江流域面积最大的支流,流经四川后,在重庆汇入长江。
  协同立法,有助于川渝两地建立健全嘉陵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机制,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责任、统一防治措施的要求,推进嘉陵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
  此前,川渝已就环境保护签订60多项合作协议,涉及开展河流联合巡查执法、纵深推进生态补偿等事项。并共同加快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协同推进碳达峰行动,两地累计创建27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县、10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远景方面,今年7月,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共同印发了《关于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共同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将共同推进长江等“六江”生态廊道建设,谋划和实施一批生态修复重大工程,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实现两地生态共建共享。
  共推“一卡通”
  83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拟纳入第三批“川渝通办”事项清单
  协同发展效果如何,民生获得感、幸福感是重要的衡量标准。
  12月10日,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和四川省政府办公厅联合举办新闻发布会,共同谋划并梳理形成了第三批“川渝通办”事项建议清单。截至目前,共计83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拟纳入第三批事项清单,主要涵盖税务、交通、发展改革、财政、公安、司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文化旅游、生态环境、应急管理等16个行业领域,与企业发展和民生改善紧密相关。
  据了解,第三批事项清单采取“政府端菜+群众点菜”方式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川渝两地群众可以登录“天府通办”“渝快办”两个一体化平台的“川渝通办”专区,留下意见建议。
  办事方便,生活也要方便。12月1日零时起,川渝两地间座机通话长途费正式取消,实现全国首例跨省级行政区域固定电话通信资费一体化。这是川渝两地联合开展的交通通信、就业社保等6个方面便捷生活行动的内容之一。
  记者从市发展改革委获悉,截至11月底,川渝两地已有近3500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超过2.65万家医药机构实现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两省市医保参保人员住院、门诊就医购药跨省直接结算分别达13.1万人次、77.86万人次。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实现全程网办,时间由1个月压缩到最快当日办结,实现川渝异地贷款缴存证明无纸化、贷款申请“一地办”。
  川渝之间的距离,更近了。成渝城际动车日均开行78.5对、发送8.7万人,成都平原经济区与重庆实现公共交通“一卡通”。川渝两地居民可以办理亲情号码互相设置、手机异地补卡等8项跨省通信服务。此外,川渝还在联合加快推进国家西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以及物资储备中心相关工作。
  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增长极”和“动力源”特征初步显现。下一步,重庆将继续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齐心协力办好合作的事情,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贡嘎山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贡嘎山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贡嘎山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贡嘎山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贡嘎山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贡嘎山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纪检监察机关强化中央巡视整改日常监督推动巡视整改见真章求实效 中央气象台:华北黄淮等地霾天气上线,新一股冷空气酝酿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5 04:35,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