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5120|回复: 303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睢文发 发表于: 2010-4-16 10:56:31|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自然科学《伤寒挈要》

 [复制链接]
⊙ 刘渡舟等著

总论篇



一、《伤寒论》导言

《伤寒论》历史变革

  《伤寒论》原名叫《伤寒杂病论》。也有人叫《伤寒卒病论》,考“卒”字乃是“杂一字的误写。这部书是公元196年~204年后汉人张机字仲景所写的作品。
  张仲景、南郡涅阳人,约生于公元150年~219年,他的事迹汉书无传。据唐《名医录》载。“南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所著论,其言精而奥,其法简而详,非浅闻寡见所能及及。
  东汉末年,由于统治阶级剥削,又加连年不断地战争,黎民百姓流离失所,而导致了疾疫的流行,死的人很多。张仲景拥有两百多人口的南阳大族,在疫情的赶害下,还不到十年时闻就死亡了三分之二的人口,其中死于伤寒的则占十分之七。
  张仲景在序文中曾哀叹地说: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天之莫救,”因此激发了他著书活人的志愿。为了著书济世,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广泛地吸收了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并结合自己的体会,在前人的基础上而又有所创新。经过了辛勤的劳动和反复的印证,终于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这部作品问世不久,就遭至到了兵火的摧残和破坏,使原书十六卷巳残缺不全。所幸的在公元256年~316年西晋的太医令王叔和搜集了一些残存之书,并进行整理而撰次成篇,然而只整理了十卷,对十六卷的原貌巳不复见。所以晋以后的《隋书经籍志》和《唐书艺文志》只载《伤寒论》十卷,而不再称十六卷。日人山田正珍氏针对这一历史情况说,一殊不知古昔十六卷之本,亡失不传,虽叔和亦不得而见之矣。对他指出了《伤寒论》从十六卷变成十卷的始末。
  到了公元1065年,宋治平年间,政府指令高保衡、林亿等人校正医书,以为民用时,认为“百姓之急,无急于伤寒”,因把开宝年间节度使高继冲进上的《伤寒论》十卷,总二十二篇,加以校正,同时棒板而颁行于世。在这个时间,翰林学士王洙在馆阁从蠢简中检得的《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也加以校正而刊行于世。由于史书上没记载王叔和撰次《金匮玉函要略方》之事,此书可能经唐人之手所集,其确切情况有待考证。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睢文发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睢文发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文殊院第七届"智慧之旅"禅修营通启 勿言文人无风骨:盘点抗战中罹难的中国知识分子
2# 四姑娘山
 楼主|睢文发 发表于: 2010-4-16 10:58:08|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伤寒论》是一部什么书

《伤寒杂病论))本来是伤寒与杂病有机联系、相提并论的一部书。自宋治平梓板简称((伤寒论)),而林亿等人又有十卷论伤寒,六卷论杂病的说法,使人误解为(<伤寒论》是专论伤寒,而《金匿要略》则专论杂病,流传直至今而不知悟。

为了正确理解本书,先介绍一下什么是伤寒,什么是杂病,以及伤寒与杂病的内在联系,方能对本书作出正确的评价。

先说伤寒:伤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素问·热论》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这句话是指广义伤寒而言。至于狭义伤寒,则只限风寒,而不及风寒以外的其它邪气。考《伤寒论》的内容则是主论风寒,兼论杂病,它虽亦提及温病等证,乃是与风寒进行鉴别,作为伤寒类证而出现,所以,不象风寒那样论述全面,也没有系统的治法。因此,还不能说《伤寒论》就是广义的伤寒。

再说杂病.汉时对疾病分科尚无今日内科之称,当时对外感发热的急性病,皆叫做伤寒,对伤寒以外的疾病,包括许多慢性病,则都称之为杂病。伤寒与杂病,本来是两种不同的发病形式,张仲景把它们共揉一书之中,而相提并论的理由是和以下几个问题有关的:

1.因伤寒单纯发病者少,而与杂病相兼的则多,故伤寒与杂病台论则全面,

2.人分男女,体有强弱,感邪虽一,发病则异;而且内因是变化的根据,故辨证不明杂病,则亦不能明伤寒,所以,只论伤寒,不论杂病,则不能曲尽辨证之长,

3.有的病人先患它病,后感伤寒,内伤外感,病情杂沓,难求一致,无法用伤寒一种发病形式而统摄诸病。

柯韵伯对此深有体会地说,“伤寒之中最多杂病,虚实互呈,故将伤寒、杂病台而参之,此扼要法也”。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伤寒论>)是通过伤寒与杂病的具体的病例,以反映它的辨证方法。也可以这样说,伤寒与杂病必须共论,方能显示六经辨证以统摄诸病的意义。故柯韵伯又说:盖伤寒之外皆杂病,病不能脱六经,故立六经而分司之。也反映了六经辨证以统摄伤寒、杂病这一事实。

同时应该指出的是《伤寒论》这部书文义并茂,其组文构思,极尽含蓄吐纳,虚实反正,宾主假借,对比发挥之能事,是用二分法、两点论写成这部书,故在辨证中有其潜移默他的感染力,起到了文以载道的效果。

另外,还应看到作者在六经辨证中,只讲某经之为病,不讲某经之伤寒,把百病兼括于六经而不能逃出六经之外,他只在六经上求根本,而不在诸证上求枝叶,因而突出了六经辨证的特点。方中行也认为《伤寒论>)是论病之书,非为伤寒一病而设,这些提法,确实抓住了《伤寒论》的主要精神。

根据上述理由,说明了伤寒与杂病互相共论以阐明辨证论治之法,本来不存在伤寒在前,杂病在后,或十卷论伤寒,六卷论杂病的说法,学习((伤寒论>)目的是在于辨证论治,绝不可降格以求而满足于伤寒一病。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睢文发 发表于: 2010-4-16 11:01:22|只看该作者
《伤寒论》中六经的概念

六经的实质:<<份寒论》以六经辨证为核心,究竟六经的宴质足否存住,在伤寒学中也议论纷纷,莫衷一是。有的学者把六经为病,归纳成六类证候,用以赅括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证情。如丹波元坚在《伤寒论述义》中曾说-伤寒论一部,全是性命之书……所谓病者何也?三阴三阳是也。热为阳,寒为阴,而表里虚实,互有不同,则六者之分,于是立焉。一可以看出,他是把六经建立在阳热阴寒的证候上,而不把六经证候建立在脏腑经络之上。为此,他必指出:“至于经络脏腑之言,经中间或及之,然本自别义,非全经之旨。惟以寒热定阴阳,则触处朗然,无不贯通也。”由此可见,丹波元简的学术观点,是反对从《素问--热论》的六经理论来探讨六经实质的,这种思潮在国内也大有人在,实有加以澄清之必要。

我认为(<伤寒论)>的六经,是继承了《热论》的六经,而有其脏腑经络的客观存在,所以,六经是物,而并不是符号。我们认为离开中医的传统经络学说而去解释六经则是值得商榷的。因为从《内经》到《伤寒论》经络学说本来是一脉相传,如本论的太阳病提纲,先揭出头项强痛,它和《热论》说的“其脉连风府”的精神完全符合。

论中还有许多按经取穴针刺之法,如果象丹波元坚没有经络的说法,岂不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所以,六经不能离开脏腑经络,如果离开脏腑经络去辩征,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岂不是咄咄怪事。但是,《伤寒论》却又和《热论)》不一样。它在六经辨证上比《热论》有了发展。它不但辨热证和实证,而且也辨阴证、寒证和虚证,可以这样说《热论》的六经只辨伤寒,而《伤寒论>)的六经,既辨伤寒,又辨杂病,从而建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
4# 金佛山
 楼主|睢文发 发表于: 2010-4-16 11:01:41|只看该作者
六经辨证方法

六经辨证方法,它以三阳经统摄六腑,三阴经统摄五脏,以反映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它还反映人体抗邪能力的强弱,病势进退缓急,正与邪相互关系和治疗是否得法等情况,从而辨出了病变部位、寒热趋向,邪正盛衰、阴病阳病,以作为诊断治疗的根据。

概恬地讲,凡风寒幻客于表,反映出米太阳经表不利,荣卫失和的证候,便是太阳病l邪由表入里,反映出胃家实的证候,便是阳明病,若正邪分争在胁下,反映出少阳枢机不利的证候,便是少阳病。至于三阴经的证候,主要以邪气入脏,阴盛阳衰,抗病力弱,机能衰减为其特点。如太阴病反映出来的是脾胃虚寒证;少阴病反映出来的是心肾阳虚证;厥阴病反映出来的是阴盛阳衰、阴极阳复的寒热错杂证。

六经辨证方法,应先辨明病发阴阳,阴阳既明,才能进而统摄表里、寒热、虚实的具体病情。然而阴与阳,表与里,寒与热,虚与实是互相对立的,但由于脏腑的经脉沟通,就有可能使对立的阴阳寒热,变为相通的统一性。这种既对立而又统一的辩证思想,以反映六经的阴阳变化,这就是中医的辨证依据。

现以太阳经为例。足太阳膀胱和足少阴肾经脉相联,互为表里。它在一定的条件下,则阴阳是可以转化的。古人说“实则太阳,虚则少阴”,可见虚与实就是变阴变阳的一个条件,待到阴阳的病性一变,则表里、寒热也就随之而变。我们随着病情的变化,而用阴阳两点论去分析归纳,也‘就是《伤寒论>)辨证的精神之所在。

由此来看,八纲辨证来自六经,而六经的每一经的病理反映,也都在八纲而体现。六经的辨证,离不开脏腑经络的物质运动,若不尊重物质第一性,而又想求辨证之理,可以说未之有也。张介宾说:“经脉者,脏腑之枝叶,脏腑者,经络之根本。知十二经之道,则阴阳明.表里悉.气血分,虚实见……,凡人之生,病之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莫不由之”。张氏精辟地论述了辨证论治离不开经脉之道.可谓要言不繁,先获仲景之心。

张仲景在原序里也说“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白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一可见仲景重视经络府俞的客观存在,使人要了解阴阳会通之理,然后在发病中才能了解阴阳脏腑可以转变,才可以一分为二的观点对待证候演变。

《素问·方盛衰论》说的好,善诊者“知丑知善,知病知不病,知高知下……,用之有纪,诊道乃具,万世不殆。这种教导医生从两方面的情况用以诊治疾病的思想是带有辩证法的意义。

但是,上述的一分为二辩证法思想必须绳之以六经,因为六经足有物的,它和只从症状表面变化那种“辨证”则有质的不同。古人说:经者径也,据经方知病来去之路;经者界也,据经则知病之畔界而彼此不紊。所以,辨证而在于证候,证候则根于六经,故古人又说:治病不明经络,犹如盲人瞎马,而鲜有不败。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楼主|睢文发 发表于: 2010-4-16 11:02:05|只看该作者
六经病传变

六经为病不外正邪斗争,然正有强弱,邪有微甚,因而有传经与不传经之分。一般地讲,凡邪气由表入里,由阳入阴,属于邪盛而病进。若正气抗邪有力,能拒邪外出,由里出表,或由阴转阳,属于邪衰而病退。但是,决定是否传经,在于正气的盛衰和治疗,护理。是否得当,其中尤以正气的抗邪能力为先决条件。

辨病邪传变,对治疗和预防都有现实意义。其辨认方法,正如论中所说:“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接着又说。“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付。它说明了分析传经与不传经,要从其人的脉证变化入手,不是按六经顺序自然发展,更不是日传一经,以日而计传。

邪气传经的形式.归纳起来约有四种情况:

①一般传经,如太阳之邪或传阳明,或传少阳,

③表里传经。如太阳之邪,内传少阴,或少阳之邪,内传厥阴,

③越经传。太阳之邪,不传阳明、少阳而传于太阴,

④直中:若扁邪不经太阳,阳明、少阳而开始发病即见少阴证候的,叫做“直中”。主要由于阳气虚衰,抗邪无力,邪气长麾直入而中脏,所以,它比以上的传经之病为严重.

传经以外,还有合病与并病。合病与并病的情况,据丹波元坚说,“合病并病者,表里俱病是也。方其感邪,表里同时受病者,谓之合病。表先受病,次传于里,而表犹在者.谓之并病。合病则剧,并病则易,此合、并之略也。由上述可见,凡两经、三经同时发病,不分先后次第的叫合病,合病多为原发。

合病共有四种。曰太阳阳明合病,太阳少阳合病,少阳阳明合病,三阳合病。

若一经之病未愈,继而.另经之病又起,而有先后次第之分的叫并病,并病多为续发。

并病有两种;曰:太阳阳明并病,太阳少阳并病。
6# 青城山
 楼主|睢文发 发表于: 2010-4-16 11:08:09|只看该作者
《伤寒论》治疗法则

《伤寒论>>这部书是讲理法方药环节的。理:是指六经辨证之理,前边已加介绍。法:是指治疗的方法和指导治疗的原则。辨证最终目的在于治疗,用什么方法去治疗,用什么观点去指导治疗,确是临床上一个重要课题。

《伤寒论》在治法上,确立两个前提:一个叫“阴阳自和”,一个叫做“保胃气,存津液。静阴阳自和的意义,是说治病求本,本子阴阳,阴阳不和则病,使其阴阳自军口则愈。因此,在治疗时,从阴阳的大前提入手,则不失战略上的意义。

“保胃气,存津液”的精神,是说治病时要把人、病、药三方面的关系摆正.其中的“人”是主要的。这是因为治病服药,无非为的是人,因此,治病时就不要伤了人,因而提出了“保胃气、存津液”的法则。若没有这个法则,很可能在治疗中先伤了正气,正气先伤,则抗邪无力,而导致了邪气的滋长和发展,使治疗处于被动。

《伤寒论》的治病方法,还有麻桂的汗法,瓜蒂的吐法,硝黄的下法,姜附的温法。芩连的清法,参草的补法,柴芩的和法,水蛭为丸的消法等等。中医的治疗八法,从《伤寒论》而体现,后世医家奉为圭臬。临床治疗,离不开八法的范围,它有战术上的意义,它必须在-法”的指导下而进行。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楼主|睢文发 发表于: 2010-4-16 11:08:32|只看该作者
《伤寒论>>的方剂成就

中医最早的方剂记载见于内经》。但它仪戟一十三方,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到了西汉,由于药物的发展,方剂随之增多。从出土的西汉木简来看,其中不少关于方剂的记载,反映西汉时期,我国的方剂学已具有相当水平了。由此推论,((伤寒论))所载的一百一十二三方和九十一味药物,非尽出张仲景之手,而有其继承。但是,张仲景能够保存了西汉或更早的医药遗产,并与辨证论治的理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理、法、方、药环节,确是一个重大的贡献。

《伤寒论》的方剂,上溯歧黄,下逮百世,有方书之祖称,其主要成就可有下述几点:

1.体现了治疗八法,在临床的具体应用上,奠定了方以法立,法以万传的理论

2.组方精简,配伍严密,经亿万人次实验而疗效显著,

3.方与证结合的紧,确能解决证的要求,科学性很强,至今仍有研究价值,

4.组方不拘一格,随证处施,不偏于~家之见,可为后世法。

学习《伤寒论》的方剂,要记其剂量大小轻重,煎服方法以及服药后的禁忌和要求。然后才能发挥经方治疗之效。通过以上的叙述,可见《伤寒论>)是一部兵火残余之书,它是伤寒与杂病共论以突出辨证论治为目的。

辨证的方法,它以六经为核心,而反映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变化。由于脏腑经络、阴阳会通的机制,故每经之病可以分为阴阳两类,X可由阴阳而划分为表里、寒热、虚实等证,它为“一分为二”的辨证方法,提供了物质的内核。

《伤寒论》的治疗法则,它以阴阳自和为根本,而以保胃存津为前提,因而把治疗八法体现于一百一十三方之中,因此构成了中医的理法方药的治疗环节,为后世开辟了汤液治病的先河和规范。
8#
 楼主|睢文发 发表于: 2010-4-16 11:09:12|只看该作者
二、学习《伤寒论>>的方法

关于如何学好《伤寒论》的问题,见仁见智,说法不一。根据我们的体会,对以下几点应加以注意。

明确学习目的:《伤寒论》是祖国医学四大古典医著之一。作者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大成,并结合临床经验,将疾病发展过程中各种错综复杂、变化多端的证候加以综合归纳,并以古代辨证法思想──阴阳学说为指导,而又与脏腑经络学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创立了一种独特的而且行之有效的中医理论体系,至今仍然指导着临床实践,因此在继承发扬祖困医学遗产的学习中,都将它列为主课来研究。

《伤寒论》是长期实践的科学总结,它的精髓是以辨证论治为核心,因此必须通过学习而精通其理论体系,掌握其辨证施治规律,运用其理、法、方、药的法则,做到“古为今用”,为发展我国中医药理论体系而打下基础。

学习《伤寒论》,需要把前面介绍的《导言》部分学深学透,才能破除偏见,树立正确恂学习日的,遵循辨证论治规律学好《伤寒论》。

1、掌握辨证关键:学习六经辨证方法要掌握辨证关键。在辨证关键方面,仲景对于疾满的发生、发展、辨证、治法以及对疾病的认识方法,为我们总结出极其丰富的经验,需要我们很好地继承。因此,只有充分掌握了六经辨证关键,才能将疾病的复杂的演变过程进行综台分析,作出明确的诊断,施以正确的治疗,收到预期的效果。只要我们对六经辨证信得及、记得住、用得上,就能起到辨证的作用。为此,既要领会其精神,又要熟记条文。记得越熟,领会的就越深。把398条前后左右融汇贯通,如数家珍达至到炉火纯青的由程度,就自然而然地掌握了辨证论治的具体运用关键。因此,记得住和“熟能生巧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切不得等闲视之。

2、参考名注:《伤寒论》的注家很多,称得超“汗牛充栋”。蔚成大观。自宋至今,历代相续不下数百余家,都各有阐发,具有不同的特点,其中有不少大家对后世医学的影响是很大的。他们繁荣了中医学术,推动了《伤寒论)》的发展,这必须加以肯定。我们认为较好的范本,如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足以经解沦。根据《伤寒论》原书的编排,逐次加以注解,为现存最早的一部范本口又如柯韵伯的《伤寒来苏集》,全书共分八卷,其中,“伤寒论注”以证为主,汇集六经诸论,挈纲详目,证网类聚,方亦附之。对临证来说,是比较适用的。而高出于一般注家,是一部价值较高、影响较大的书籍。余如徐大椿的《伤寒类方)),尤在泾的《伤寒贯珠集>)等,都是驰名宇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总之,历代注家很多,有推崇本论者’有提出异议的,互相阐发,使本论得到不断充实和发展。但是,各注家之间亦有一些不同看法?甚至有相互排斥、相互非议的地方。我们应本着百家争鸣的精神,取各家之长,弃各方之短,以临床实践为标准,批判地继承,而绝不能兼收并蓄。

《伤寒论》的写作过程,作者总结了古代医学理论,撰用《素问》、《九卷》等书,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结合个人临床经验而成。因此,在学习《伤寒论》的同时,应先学好阴阳、脏象、经络等中医基本理论,打好坚实的物质基础而为先决条件。另外,为把《伤寒论)>学深学透,尚应熟习《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等书籍,也是十分必要的。

3、学以致用:《伤寒论》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是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因而学习 《伤寒论》的目的是为了指导临床。只有会用,才算达到了目的。我们反对。纸上谈兵,也反对“叶公好龙”式的学习。不能为了装璜门面而学《伤寒论》。必须做到学用结合。我们认为:首先要全面地掌握其理论体系,以此来指导幅床实践。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来证实其理论的科学性。尤其对二些被称为“存疑待考”的条文,更不应轻易丢弃,应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验之于临床。而方可议论取舍。只有从实践中学到的《伤寒论》知识,才有真正的发言权。因此,陈修园所主张的白天看病、夜间读书的方法,值得我们重视。

4、古为今用:《伤寒论>>是一部古典医籍,我们应抱着“古为今用”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践证明,《伤寒论》的理、法、方、药体系,至今仍指导着临床实践。例如:临床上用大承气汤,大柴胡汤、乌梅丸等方剂治疗急腹证和疑难病证,已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但是,我们决不可墨守成规,必须结合现代科学,把《伤寒论)>的学术体系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而《伤寒论>)则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明珠。在这科学的春天里,让它为造福于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9#
 楼主|睢文发 发表于: 2010-4-16 11:09:31|只看该作者
六经病辨证纲要

中医学运用阴阳的朴素辩证法思想,通过寒热的证候来诊断疾病的性质。本文指出病发于阳、病发于阴以及阴证似阳、阳证似阴的真假寒热辨证,用以指导六经辨证先分阴阳的方法,确有全篇的纲要意义。

<原文>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注解>此节提纲挈领,统论阴阳,冠子六经辨证之首,以示纲举目张,起到指导辨证的作用。

病,指疾病或病证。发热恶寒,指的具体证候。恶,当畏怕讲。发热而又恶寒,反映了正邪斗争的病情,阳气能与邪争则发热,阳气被邪所伤则恶寒。凡三阳经病皆有发热,例如:太阳病有发热恶寒,阳明病有潮热或蒸蒸发热,少阳病则有往来寒热。所以说凡有发热的证候则为病发于阳经,无热恶寒是没有发热而只有恶寒,反应了阳气已虚,阴寒独盛,阳不能与邪争。所以三阴寒病皆无热证。由此可见,阴阳总统六经而验之于寒热,有热则知病发于阳,无热则知病发于阴,

<原文>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11)

注解:通身皆热叫身大热。一般地讲,大热是病发于阳.若其人反有欲得衣被复体的要求,这就在证候上出现了矛盾的情况。“热在皮肤,寒在骨髓”是自注的句子,说明这种身大热是假热。皮肤是形容其浅,骨髓形容其深。指出这种大热是很肤浅的表象,其实质从反欲得衣判断)是深在骨髓之真寒这种真寒假热的证候,又叫做“阴极似阳”。

通身皆凉叫身大寒。—般地讲,大寒是病发于阴,若其人反有不欲接近衣被的情况,这也是证候上的矛盾。“寒在皮肤,热在骨髓”是自注的句子,解释这种身大热是肤浅的表象,而内有真热才是疾病的本质(从反不欲近衣来判断)。这种真热假寒的证候,又叫做。阳极似阴一。

按;综合上述。第一以寒热证情辨病发阴阳,第二以寒热病象,结合病人的喜恶断辨真伪之情,归结到“阴极似阳、阳极似阴”的病理上,以体现阴阳寒热的常法与变法。学习时应将两条结台起来体会,就更觉有味。
10#
 楼主|睢文发 发表于: 2010-4-16 11:10:25|只看该作者
《伤寒挈要·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第一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太阳,为足太阳膀胱经。其经脉起于目内眦,上行于额巅,络脑,还出别下项,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太阳经是人体最大之经,它又与督脉并行于身后,因背为阳之府,督脉又为阳经总督,太阳经与之相并行,故为阳经之长。

太阳与少阴互为表里,阴阳会通,经脉相连。太阳腑为膀胱。《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说明了膀胱有气化的功能,故能藏津液而司开阖。然而膀胱的气化功能,必须借助于肾气的支持;然肾的主水功能,也必须赖于膀胱水腑的作用,故两经相为表里而生理功能相互联系。

肾与膀胱的关系,关键在于气化功能。那么,什么叫做气化?张介宾说:“津液入者为水,水之化者由气,有化而入,而后又出,是谓气化则能出矣。”这说明了气化是由气以化水,由气以行水,故水的变化在于气的作用。

太阳腑居于下,有藏津液的作用;太阳经居于外则有主表作用。

太阳主表功能,也与气化的功能有关。因为太阳之气,须赖于肾气的资助,而肾阳通过太阳而行于体表叫做卫气。卫气之行,古人认为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平旦阴气尽,阳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行于头,循项而下太阳。太阳,巨阳之义。阳不巨,不足以密腠理而抵御外邪,故太阳为六经之首,总统营卫,肥腠理、温肌肉而司开阖。《灵枢·营卫生会》说:“太阳主外。”又说:“卫出下焦。”可见太阳与少阴的关系至为密切。

我们还认为卫气也是阳气和津液的变化。这是因为人体津液的输布,无不由于阳气的蒸化和推动作用。《灵枢·五癃滓液别》说:“故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为液。”可见气行则津布,津布则肌肉始得温养。故《灵枢·本脏》也说:“肾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它具体反映了水脏、水腑、水道互相和合的气化功能与体表卫外机能的密切关系。所以,日本的学者称发汗为“解水毒”而与《灵枢·本脏》的精神遥相呼应,颇能耐人寻味。

卫气虽然来自于。肾,而起自于下焦,但它又必须借赖中焦的水谷不断补充使其生化不息。《灵枢·营卫生会》说:“人受气于谷,谷人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说明太阳主表不但和下焦有关,同时亦和中焦有关。如从上文“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联系《灵枢·决气》所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则可见太阳主表,虽有下焦的卫气,中焦的谷气,如缺少上焦的呼吸开发之气,则亦不能吐故纳新以将具有营养和防御机能的气输布到体表,也就不能发挥太阳主表和卫外为固的作用。

所以,对太阳主表,要建立在整体观上,它是先天的肾气、后天的谷气和呼吸的天阳之气相互协同作用的结果。然而,这种多方面的协同作用又集中于太阳一经而实现,人们通常把太阳的这种生理功能,概括为太阳主表。

太阳主表的功能,已如上述,现在讲一讲太阳的病理问题。太阳的病理可分为经腑两类。但由于经与腑相连,故在病理变化上,经与腑又常互相影响。如外来之邪,初犯体表,致使太阳经脉不利,阳气被郁不得宣通,而出现营卫不和等证,则可称之为太阳表证,或叫太阳经证。

太阳经脉营于头而会于项,故太阳受邪,经脉不利,则见“头项强痛”;阳气受伤,卫外失护,故见恶寒;由于气血向外抗邪,则其脉阴阳皆浮,“浮脉为阳表病居”,故脉浮反映太阳表受邪侵;邪遏阳闭则郁而不宣,故始虽恶寒,而后则发热。

《素问·五脏生成论》说:“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表受邪侵,则皮毛不利,玄府失调,以致肺失宣降,则可发生咳嗽、气喘等证。又表与里相通,凡邪客于表而不解,可使里气不和而上逆,故太阳病不但有肺气不利的气喘,也有胃气不降的呕逆之证。

由于膀胱与肾相联系,太阳与少阴互为表里,故若其人少阴阳气虚者,而太阳感寒之后,则可内陷少阴之脏,而出现脉微细、但欲寐、厥逆和下利清谷等证;若太阳之邪不解,而少阴里证已见,如太阳头痛发热,而少阴脉来反沉,则叫太阳少阴“两感”之证。这种病因涉及少阴,故内带险情,实不可轻视。凡太阳病而内累少阴的,多与少阴阳虚有关。许叔微曾。说:“伤寒不问阴证阳证,阴毒阳毒,要之真气完壮者易医,真气虚损者难治。谚云:伤寒多死下虚人。”就说明了肾虚伤寒的严重性。

膀胱为州都之官,主藏津液,有气化之权。若太阳在经之邪不解,而随经内犯膀胱腑时,或膀胱自身的气寒水凝,气不行水,水不化气,则可发生膀胱蓄水之证。膀胱者,水之府也,上通于水道而迤行于三焦,故膀胱蓄水以后,则水道不利,气化不行,因而出现烦渴欲饮、饮水则吐、小便不利或脉浮身热等证。

上述之太阳经邪若不与水结,而是热与血结的,其部位不在膀胱而在小肠的,则叫太阳蓄血证。

心主血,小肠与心相通,血热瘀于小肠则可上熏于心,而出现精神如狂或发狂的证候。但是,热与血瘀,其程度有轻有重,故其症状而又有不同。例如:热与血结而热大于瘀的,则少腹急结,其人如狂;若瘀血大于热的,则少腹硬满,其人发狂;若热与瘀皆轻,则仅见身热而少腹胀满之证.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6 08:09, Processed in 0.1716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