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361|回复: 3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叶星光 发表于: 2004-7-13 23:04:24|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其他走进阿坝 走进风景

 [复制链接]
  朋友,也许你知道九寨,黄龙而不知道阿坝州,也许你已经去过九寨、黄龙却不知道自己已经走进了阿坝州。
  其实,九寨、黄龙就在阿坝,她们就象两颗灿烂的绿宝石,镶嵌在阿坝这块神奇而美丽的沃土上。

翻开地图看阿坝
  翻开地图,阿坝,就象一位守望千年的高原汉子,豪放而温情,自信而刚强,岷江大渡河,流淌着她滚汤的热血,雪山草地,铸就了她光荣的名字,以九寨、黄龙为代表的富集旅游资源,是她奉献给全人类的魂宝。
  悠悠阿坝、巍巍高原,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古有大禹蚕丛,治江河,开西域,兴百业、创农耕,今有英才辈出,舞龙头、立支柱,促发展、保稳定,面貌日新月异,前程辉煌似锦。壮哉阿坝、蜀中奇葩,头枕绿色金库,脚抵川西宝盆,天蓝水秀山青,地绿峰奇石异,仙境横九寨,瑶池落黄龙、温泉荡红叶、碧水涌银波,更有黄河九曲回首笑,“四姑娘”抒袖情意浓。美哉阿坝、洁白雪山献哈达,青青草地捧鲜花,两条玉龙雪山出,南北同谱光明曲,万里草海经幡动,万倾碧波风帆游,牧人牵来天上云,牧姑捧出“雪山露”,待到春华秋实时,农家再展丰年图。香飘处,绿色珍宝滚滚来,无尽麦浪无尽歌。伟哉阿坝,九州昇歌沧桑共,华夏圣地雪域同。再回首,阿坝本属英雄地,前扑后继百代人,藏羌回汉一脉承,荣辱与共魂相依,当年红军长征地,今朝遍地薪旗红。放眼望,“天保”工程再鼓劲,西部开发征程急,“二十四字”定乾坤,民族腾飞展鹏程,目标锁定“模范州”,阿坝前程更光明。
  这就是阿坝,实实在在的阿坝。这就是阿坝,前程似锦的阿坝。
  阿坝很美,湖光山色美不胜收,被予为“世界最后一处尚待开发的旅游金矿”,阿坝也并不遥远,她紧邻成都平原,离中国西南政治、文化、商贸中心成都,不足100km。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奇特的自然景观,富集的历史人文景观以及丰富的藏、羌民族、民俗文化,决定了阿坝旅游无限光明的锦绣般的前程。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地处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隆升的梯级过渡地带,海拔由820米递次上升,最高处(即四姑娘山)达6250米,北部与青海甘肃省相邻,东西南三面分别与绵阳市,德阳市、成都市、雅安市及甘孜藏族自治州接壤,南北长约414km,东西宽约360km,幅员面积83426km2,生活着藏、羌、回、汉等23个民族,现有人口83万。境内群山耸峙,草地无垠,原始森林密布,溪涧河流交错,山峦峡谷纵横,是一个雪山淌银,草地流金的富庶宝地,也是岷江上游地区最大的“绿色生态天然屏障”和“珍贵的生态基因宝库”。被世界旅游专家定位为:世界级的自然生态旅游目的地。世界级旅游圣地。
  阿坝州现有3个世界级风景区,其中,九寨沟拥有3项世界级桂冠,黄龙也享有2项世界级殊荣;3个省级风景区,4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01个一级景区,38个2级景区,19个三级景区;5个人文景观板块:即长征史诗,藏文化、羌文化,历史文化和藏传佛教文化。走进阿坝,北可看九寨黄龙水,南能观卧龙四姑娘山,中部游峡谷大草原,还可领略重走红军长征路,再赏藏羌人文景观的全方位旅游乐趣。
  阿坝、集灵山秀水于一身,蕴神秘文化于一体,是一幅大手笔,大气魄的自然人文画卷,明朗而神秘,多彩又多姿。
  阿坝已捧出洁白的哈达,捧起飘香的咂酒、欢迎朋友的光临。

黄金通道九环线
  九环线,即成都通往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的旅游环线,又分西线和南线。其中西线从成都出发,经都江堰市 进入阿坝州工业重镇漩口、映秀、再经汶川县、茂县、松潘县后直达九寨沟。南线则可从九寨沟出发,经县城进入甘肃省文县,四川省平武县、江油市、绵阳市、德阳市、广汉市、新都县返回成都,全长近千千米。其中九环西线里程为459km,均为二至三级柏油公路。
  九环线为四川省五条精品旅游线路之一,不仅是目前成都通往九寨沟最方便快捷的旅游黄金通道,而且也是通往州内各大景区的必经之途。进入阿坝州第一江南小镇漩口后,可观赏回谰塔、常乐寺,黄龙寺、然后进入三江风景区。还可登上盘龙山俯望川西平原夜景;从映秀进沟可直达大熊猫故乡卧龙,还可翻巴郎山赴小金四姑娘山风景区。之后穿越当年红军越过的梦笔山进入新兴旅游集镇卓克基,参观土司官寨后进入阿坝州政治、文化、经济中心马尔康;在汶川县,还可观赏地处绵虎镇的飞沙关,石纽山、禹王宫、刳儿坪以及地处威州镇处的禹碑岭,寻觅千古“禹跡”,同时领略汶川八景(即道角灵山、元阳古洞、须弥圣灯,温凉异水、雁门晴雪、龙洞潜流,玉垒浮云,银台宿雨)的奇趣,观看姜维城,威州明城墙及布瓦黄泥群碉的建筑奇迹,同时还可走进“西羌第一村”和“东方羌族原始部落村寨”萝卜寨,去感受羌族文化,尽享羌家美食,亦可在汶川一览雁门大峡谷的雄姿。如果从汶川出发,逆杂谷恼河而上,可到达被誉为东方古堡的理县桃坪羌寨,于薛城处观赏始建于唐代的筹边楼,之后直达毕棚沟风景区,米亚罗红叶温泉风景区,越著名雪山鹧鸪山进入川西北大草原,观草原风光,赏九曲黄河第一湾。在茂县羌城,同样风光无限,除可观赏松坪沟美景,较场美景,走进土地岭森林公园,宝顶自然保护区外,还可亲眼目堵闻名中外的叠溪地震遗址,领略叠溪海子风光,并可在那里参观全国唯一的羌族博物馆,观赏岷江上游历史文物、羌族民俗文物和红军长征过羌寨时期的革命文物展览,去黑虎羌寨民俗村聆听黑虎将军的传说。如果从茂县飞虹桥处逆河而上,则可到达以“黑水战役”而著名的黑水县境内,观卡龙风光、芦花官寨、打古冰川和三奥雪山,同时还可参观红军峡和红军芦花会议遗址。在松潘县,最为著名的风景区当属与九寨沟风景名胜区齐名的黄龙风景区,除此而外,她还有丹云峡、牟尼沟、雪山梁子,雪宝鼎等自然景区,并有松州古城,小河古城,柳州城,小西天尕米寺等古文化和宗教建筑物以及红军长征纪念碑总碑园等。九寨沟县境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更为奇特丰富,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早已蜚声中外,此外还有嫩恩桑措,甘海子风景区以及勿角自然保护区和白河金丝猴保护区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还生活着一支奇特的民族──白马,关于对“白马”的定性问题,目前史学界争论较大,存在着“白马藏”“白马羌”和“白马氐”三说,现由政府界定为藏族。
  九环西线同时又是一条历史文化和藏羌民俗文化相互交融的民族文化长廊,在这条长廊上,不仅汇集了神秘的藏文化、古老的羌文化、奇特的白马文化、而且流传着古老的蚕丛文化、大禹文化、三国文化以及发生在中国近代史上的红军长征文化。红军长征纪念碑(总碑园)和亚克夏雪山红军烈士陵园就高高耸立在九环线上。历史上,她又是著名的茶马古道和军事要道,流传 甚广的《松游小唱》中所述“三恼九坪十八关、一锣一鼓上松潘”即是明证,如今三恼(即寿星恼、西瓜恼、东界恼)九坪(豆芽坪、兴文坪、银杏坪、大邑坪、凤毛坪、周仓坪、马良坪、遗子坪、镇坪)十八关(玉垒关、茶关、彻底关、挑关、飞沙关、柏桥关、新保关、雁门关、兴塘关、永镇关、镇江关、白定关、归化关、安顺关、西宁关)和一锣(即锣圈弯)一鼓(即石鼓)均已成为地名符号,但其中蕴藏的丰富历史信息和奇特多元文化现象仍属千古之迷,正期待着海内外有识之士去探究,去发掘。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叶星光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叶星光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叶星光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叶星光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叶星光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叶星光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平凡女人一生必做的19件大事 [巴蜀“网”事]二、缘聚青羊宫
2# 四姑娘山
 楼主|叶星光 发表于: 2004-7-20 23:02:08|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九寨山水甲桂林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中南部白水江上游,岷山山脉尕尔纳峰北麓,东与白河金丝猴保护区和绵阳市平武县王郎自然保护区相邻,南与松潘县黄龙风景名胜区接壤,西与塔玛乡,北与塔藏、隆康乡相连,全境长59km,东西宽19km,总面积720km2,景区呈狭长沟谷状。沟内森林覆盖面积为6万公倾,主沟为树正沟,呈南北走向,沟口至长海共31.6km,有则查洼,日则,扎如等6条支沟分布于主沟两侧,沟内有雪峰12座,翠海114个,叠瀑17个,滩5个,激流11处,泉水47处。可谓一步一景,自然天成,其藏乡风情更是原始古朴,沟口海拔2040米,沟谷海拔2000至3000米,最高的尕尔纳峰海拔4764米,全年平均气温7.3o,最高日温32.6o,最低日温零下17o,全年降雨量约700~800mm,多集中于夏秋季节。
  除自然景观外,九寨沟的动植物资源亦极为丰富,地质景观更为奇特。沟内森林茂密,植物区系交汇地带特色明显,原始森林覆盖其间,从雪峰至湖滨呈现垂直分布,分为高山草甸,亚高山灌丛,半山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阔叶林等,仅高等植物就有杉、松、栎、杨、槭、桦等2000余种,珍稀植物有红豆杉,领春木、连香树、岷江柏、白皮云杉 ,重枝云杉、三尖杉、星叶草、独叶草,箭竹和等,多样的植物群落为各种野生动物提供了适宜生存的先决条件,沟内野生脊椎动物多达300余种,飞禽200余种,珍稀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牛羚、白唇鹿,毛冠鹿,小熊猫、鬣羚,雪豹、红腹角雉,缘尾红雉和蓝马鸡等,海子里野鸭成群,鱼儿嘻戏,且时有天鹅和鸳鸯前来栖息。地质景观则主要有钙华景观,岩溶景观,堰塞湖,峰柱峡谷、绝壁,水帘洞,冰川和化石等,皆由绝妙的喀斯特地貌形成。
  九寨沟由九个藏族自然村寨(即盘信,树正、尖盘,封布、则查洼、黑角坝、盘亚那、故洼和本寨)组成,亦由此得名。古属氐羌地,称中羊峒,又称和约九寨和翠海,不仅是旅游胜地,也是研究自然生态环境,生物古地理、古气候乃至民族文化的理想场所。
  1982年11月8日,九寨沟被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1992年12月14日,九寨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1997年12月15日,该国际组织再度将九寨沟纳入“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2001年2月12日再获珠荣,被国际组织授予“绿色环球21”证书。自此,九寨沟已拥有三项世界顶级桂冠,成为世界少有,中国唯一独享三大殊荣的生态旅游王国,成为阿坝州奉献给全人类的难得瑰宝。
  九寨沟不仅湖光山色美不胜收,早已成为海内外游人心灵中的人间天堂,而且民间传说众多,文化自成一景,与优美无限的自然景观和原始古朴的人文景观相映成趣,成为了民族文化中不可多得的一朵奇葩。如关于九寨沟来历的传说不仅神奇,而且极富诗情画意:相传远古时期,勇猛无比的英雄达戈看上了比仙女更美丽的姑娘色嫫,为表白自己纯真的爱情,他上天揽来风雨雷电,并随手扯下一团白云,之后精心磨砺七七四十九天,终于制成了一面水晶般艳丽的宝镜,并把她亲手送给了心上人。色嫫自然欣喜无比。然而就在他们准备大婚之日,恶魔竟来盗取宝镜,争斗中,宝镜不慎落地而碎,色嫫伤心地将碎片撒落在万山丛中,倾刻间奇迹出现,114片碎片化作了114个明净光艳的海子,五光十色,清沏明亮,在太阳下闪闪发光,化作了如今的人间仙境。
  九寨沟的自然景观中包括水景(湖泊,瀑布、滩、流、泉水)山景、树景、林景和动物景观,地质景观等。其主要景点有:
  盆景海(又名盆景滩),藏语称甲珠措:内有小海子4个,是进入九寨沟后的第一海,在一片片浅河滩上,灌木丛生其间,多姿多彩,如众多水中盆景置于水面,盆景中杜鹃、柳树、松柏、白杨及各色花草各领风姿,争奇斗妍,且形状各异,令人浮想联翩,有的如雄鹰展翅,有的如俊马奔腾,呈万树争春,百花争艳之喜庆。
  芦苇海,藏语称茨达安:水面芦苇丛生,众禽栖息其间,一条溪水随波逐流,蜿延穿行,潺潺有声。芦苇随季节变化而幻化出五光十色,或由翠绿而转金黄,一湾溪水穿行期间,如飞翠流丹变幻莫测。
  双龙海,藏语称如林措:内有小海子4个,流尚于吉尤郎瀑布下的漫漫丛林中,顺斜坡缓缓而下,海中的钙质堤埂,在水中幻化为龙形,如两条巨龙潜于水底。传说双龙为九寨四龙中的二恶龙,专司下雨和降雹,由于玩忽职守,多次给九寨带来灾害,后被格萨尔王囚于扎吉欧山脚下的海子中,双龙海也由此得名。
  火花海,藏语称牙朗:水色本为深蓝,遇阳光照射时,水面便会泛出闪闪烁烁的无数火花,令人叹为观止 。
  卧龙海,藏语称鹅杜:水底为碳酸钙结成的乳黄色堤埂,如一条长龙横卧湖心,清风徐来,水波粼粼,卧龙似缓缓蠕动,山风猛时,湖面似有微微波涛,卧龙又于水中摇头摆尾,欲走欲飞,极为壮观。
  树正群海:因地处树正藏寨下而得名,是九寨沟内特有的湖泊群海,大小19个海子逶迤相连,海与海相连的钙质堤埂上,柳树成行,松柏丛生,碧水穿行其间,由上而下,幻化为层层叠瀑。树丛下,串串须根色彩各异,随水动而动,耸立于海子边的是树正藏寨古老的水磨房,神秘的转经房,一条木板栈桥穿行于水面上,更使人顿生出无限原始本扑的诗情画意。
  老虎海,藏语称达尔措:两岸林木葱郁,林水一色呈翠绿,因海子形如下山猛虎,水面且呈虎皮班瓓之色,故得其名。
  犀牛海,藏语称剑甲格:下有7个小海子相连,其海面宽广,水色深蓝,有栈桥可通对岸,同时有游船出租,可于此处荡舟。上首丛林石隙中有清泉流出,其味清冽甘甜,被当地藏胞奉为“神水”,藏语称甲里甲格,相传古时一西藏喇嘛骑犀牛途径此地,因贪恋神水而将坐骑犀牛驱入海子中放养,故此得名犀牛海。
  诺日朗群海群海由18个小海子组成,最大的海子名阿珠措,风和日丽时蓝天、白云、雪山,柳丛、松柏倒映其中,自成一景,蔚为壮观,海子由钙质堤埂有序相接,埂上生长着青松、红桦和柳丛,水流穿行其间,瀑布越埂而下,发出叮咚之声。
  镜海,又名静海藏语称林洛:镜海处于青山环抱中,无风时水平如镜,蓝天、白云、远山,近树倒映水中,故有人叹之为“无限妙趣在倒影”。镜海景物色调极丰富,漫步海子边,实有“回顾皆仙镜,一步一徘徊”的诗情和“鱼在天上游,鸟在水底飞”的空灵。
  金铃海,藏语称措格郎:相传万山之祖扎依扎嘎为镇妖魔,曾在此摇动金铃,并将一对金铃留于此间,后金铃化作大小两湖,故此得名,此处地形狭长,树多水深,另有小海子4个,水特清冽,色呈靛青。
  五花海,亦称孔雀海,藏语称日热:是日则景区的中心景点,海水因沉积物和深浅度不一而呈鹅黄,墨绿,深蓝和翡翠五色,阳光下,波光中,连琦闪烁出层层光环,如多彩的孔雀羽毛,五光十色,异彩纷呈,沿公路上行至老虎嘴处俯视,五花海更似孔雀开屏,而河湾处则似孔雀的头和颈,而岸边的数棵古松,又恰似孔雀头上的花翎。
  熊猫海,藏语称若扎:熊猫海至箭竹海之间有小海子14个,海水晶莹透明,水中可见游鱼,四周箭竹丛生,时有大熊猫出没,或于海子边饮水,或在箭竹林中嘻戏。故名。
  箭竹海,藏名林洛措:与熊猫海为姐妹海,海面开阔,植被丰富,因四周长满箭竹而得名。其倒影可与镜海妣美。上端遍生水中盆景,浅水处常有野鸭游弋。
  格夏海:藏语称格夏琼俄,海子虽小,却别具一格,堤埂上苔藓密布,水呈碧色,清可见底。
  五彩池,藏语称娘厄神措:小巧玲珑,五光十色,一潭碧泉,艳丽迷人,故尔得名。该池为传说中的神池,有诗赞之为“幽谷嵌镶魔镜,海底忽现唇楼”。
  长海,藏语称若里措:为九寨沟内最大最长的海子,亦是最为壮丽的一道景观,深蓝色的湖水漫延于7.5km长和1km宽的山谷中,水鸟在水面上自由舞蹈,山风在山谷里徐徐吹佛,长海汇集了南面雪峰的雪水和四周涌来的流泉。经潜流进入下游的五彩池处,无出水口。夏秋纵遇暴雨,亦从不溢堤,冬春长时无雨亦不干涸。长海沿岸山峦叠彩,绿树幽深,远望雪峰皑皑,近观水天茫茫,仰望长空,蓝天白云;俯视水下,云彩徘徊。峰峦倒映水中,宛如水中仙山,另有一番情趣。隆冬季节,长海冰冻雪断,冰厚可达60厘米,湖面又成了玉石镶嵌出的巨大滑冰场。冰下时有巨响,传为龙呤。海口岸边有一巨大古柏,其右侧枝繁叶茂,而左侧则无枝无叶,宛如一独臂老人,给人以残缺美,故称之为老人柏。相传此树乃当年为民除害在搏斗中被恶龙利爪抓掉了左手臂的英雄猎人扎依的化身。
  则查洼沟季节海:赴长海途中,见沿途老树挂滕,苔藓铺地,池水随季节起落。
  台阶干海群,藏语称格夏够:全景由6个干海子和5个干瀑布组成,由于水流改道而涸,海拔2834米到2905米,虽无水,却似有声,仍不失为一景。
  仙女池,藏语称厄波:居于长海左侧半山林中,距长海1.5km处,其景独特,格外幽静,四周水中盆景无数;古树横卧湖心,古树再生小树,有序排列,自成风景,相传为仙女沐浴之池,故名。
  碧么公盖海:海拔4020米,是九寨沟内最高的海子,距长海口16.3km,四周无森林。
  吉五朗瀑布,瀑顶长100米:高13米,位于火花海出水处。
  树正瀑布:藏语称若沙格,地处树正寨上行半km处,水自林中出,坠入深谷中,为九寨沟的典型瀑布,且对岸灌木丛中深藏着无数小瀑布,下连陡滩,注入滩下4个小海子之中,可谓瀑海相连,自成风格。
  诺日朗瀑布:位于树正沟尽头,日则沟和则查洼沟分岔处,一般巨流从天而降,引来无数飞瀑,或飞流直下,似银河天落,或曲折跌宕,如银龙戏珠,或庶天蔽日,腾起蒙蒙雨雾,撒下颗颗露珠,在朝阳中幻化为五色彩虹。入冬后,诺日朗瀑布银装素裹,另树一景,冰清玉洁,冰雕玉琢,酣然沉睡,更显出“睡美人”之天然情趣。
  珍珠滩瀑布:位于镜海和金铃海之间,珍珠滩上,一滩流水,如撒落在玉盘的的颗颗珍珠,奔到滩边急落,似银河天落,发出移山撼谷之磅磗气势。
  熊猫海瀑布:因瀑布高悬,三级组成又称高瀑布。藏语称若扎。水分三流自悬崖飞坠而下,又分多级,总高达65米,其水由熊猫海流出后如巨龙下山,其势甚为壮观,其声更如过千军万马,冬季化作冰瀑,瀑底众多大小溶洞全都显露出来,恰似一座座水晶宫,此乃夏秋之季无法见到的奇景。
  若沙格滩:滩上有柳丛,白杨和灌木,其中有一粗约30厘米的杨树上,于树桠中竟然长出一棵松树,且长势良好,已高达5米,直径约20公分,被视为奇观。若沙格滩宽73米,长150米,面积10950m2,平均坡度20度,相对高差51.3米,海拔2330米。
  珍珠滩:珍珠滩紧邻静海,其间流水抹滩飞流,如珠落玉盘,晶莹夺目,琅琅有声。滩水下丛生着细细的浅黄色苔藓,柔软不滑。滩下为珍珠滩瀑布,相传神女沃洛在与恶魔歇么大战中,颈上项链断落,珍珠撒落山谷,幻化为珍珠滩和著名的珍珠滩瀑布。
  扎依扎嘎山:海拔4400米,居于扎如沟内,距九寨沟口10km,传说为万山之祖。
  宝镜岩:离沟口仅1km,为游览九寨沟的起点,高达80余米的巨岩拔地而起,岩面光滑如镜,传说此镜能使一切妖魔鬼怪原形毕露。岩顶长满松杉,似短发虬髯的头像,传说此为万山之主扎依扎嘎为镇邪恶而留下的头影。
  迎客松:荷叶寨沟口,一古松张臂迎客,相传为格萨尔王化鹰追逐恶魔歇么时。特意留下的一株神树。
  有人说“桂林山水甲天下”看完九寨,你定会生出“九寨山水甲桂林”的感慨,有人用“宏、秀、奇、壮、美、艳、绝”来形容九寨的美,可仅用这7字能够包容九寨,赞美九寨吗。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叶星光 发表于: 2004-7-20 23:05:27|只看该作者
嫩恩桑措情意浓
  其实,九寨沟只不过是九寨沟县最早开发且已成规模的风景区,该县还有兼备九寨,黄龙二者特色的优美自然景观,那就是正在开发中的大录神仙池,藏语称为嫩恩桑措的又一优美自然景观。
  嫩恩桑措,意为仙女沐浴的地方,该景区总面积约30万公倾,距地处九环线上的大录乡政府30km,距九寨沟口130km,整个景区处于浩瀚的林海中,被高大的乔木和密集的箭竹林天然分隔为三大自然景观,上部称“莲台映彩”景点分布高程为3160~3170米,中部称“仙女池”,分布高程为2985米~3005米,下部称“金流泛波”,分布高程在2985米以下地段。
  嫩恩桑措景观为喀斯特地貌景观,其中莲台映彩为一组早期边石坝和彩池形态,呈3~4个梯级递次排列,造型别致,色调丰富,鳞片似的钙华饰纹,巧夺天工,自然天成,平静的水面上倒映出篮色苍穹,宛若朵朵彩色莲台。
  仙女池由3个巨大彩池组成,分布于海拔3030米高度处的山谷谷底,每池面积均达10余亩,又分上、中、下部份,上部称“大湖”,中部称为“绿海子”,下部称为“大海子”统称为“仙女池”。池中沉积的钙华石花,或似玛瑙,或如珍珠,或象珊瑚,其质地纯洁,造型精巧,恰似一件件精妙绝伦的工艺艺术品深藏水底。
  金流泛波景观由边石坝彩池,钙华流及钙华瀑布有机组成,其钙华流水纹更是别居一格,堪称奇观,钙华流的尾端飞出一宽20米,高2.5米的钙华瀑布,下部为“水帘洞”,洞内可容纳数人,洞口有自生的石钟乳幕帷。
  嫩恩桑措景区内森林茂密,古木参天,景观极为原始本扑,据初步调查,有高等植物1200余种,低等植物180余种,珍稀动物14种,因而不仅具有旅游开发价值,而且具有科考价值。

未到九寨先陶醉
  穿越岷江和白河源头(又称分水岭)的弓杠岭,前行30余km,便进入了九寨沟外围保护区干海子(又称芳草海),此地原为高山湖泊,占地面积达1000余亩,后因地质变化,部分蓄水流失,故得名。干海子四周皆被青山包裹,珍贵树种喜玛拉雅云杉、冷杉、紫果云杉及各种阔叶灌木林分布于两岸,待到金风送爽,层林尽染,这里又成了红叶的海洋,海子中溪水蜿蜒,芳草萋萋,加之五色野花点缀其间,又平添出几分诗情画意、绿树、红叶、白雪、房舍、农田、小桥、流水、人家尽在云中,且色彩丰富,极为和谐,相映成趣。干海子,使游人未到九寨先陶醉。其实此处离九寨沟已经近在咫尺了。

千层碧水走黄龙
  黄龙风景区总面积700km2,由黄龙本部和与之相距45km的牟尼沟景区共同组成,黄龙本部包括黄龙沟,施家堡以上涪江流域雪栏山峰丛区及雪山梁至川主寺山口段,面积600km2;牟尼沟景区包括扎嘎和二道海在内,面积100km2,风景区由“彩池、雪山、峡谷、森林”为特色,被赞为“四绝”。而牟尼沟景区则融大型钙华瀑布,壶穴湖群,高原溶陷湖、岩溶彩池,原生穴,溶陷坑、井及峡谷、森林、草地、温泉、矿泉水为一炉。
  黄龙风景区以岷山主峰雪宝顶为中心,是中国最东部的冰川遗址,为当今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巨型露天地表钙华岩溶景观,亦为罕见的喀斯特地貌奇观,典型完整的江源地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使景区异彩纷呈,集富丽,高雅、奇特,秀美于一体,以“雄、秀、奇、野”著称,堪称中华一绝,世界一绝。
  1982年,黄龙被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2000年,又被该国际组织列入了“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
  关于黄龙的来历传说颇多,其一为古羌首领黄龙曾助大禹疏通九河,危急时化舟负大禹渡过险滩,功成后隐归二道海,在黄龙洞内羽化成仙。为感念禹德,答谢天地,他将禹王赠送给他的金银珠宝全部炼为金水银水,以滋润万物,普救苍生,金水银水漫溢开来,形成了今日黄龙景区内漫山遍野的金沙 地和五彩水池,为纪念黄龙,后人建起了黄龙寺,且逐步形成了每年农历6月15日(传说为黄龙寿辰)的黄龙庙会,各族香客均来此祭祀赛歌:“布帐炉烟、行歌互答、岁以为例”,热闹空前。
  又一说黄龙本叫色措,即藏语中的“金海子”之意,据传雪宝顶本为藏族本教圣山,而四周流光溢彩的“金湖水”则是当地藏族献给圣山的神泉。
  从川主寺翻雪山梁进入黄龙主景区,全程34km,其主要景点为涪源桥、鎏金扇、洗花池、飞瀑流晖、流晖池、莲台瀑、洗身瀑、洗身洞、盆景池、金河滩、明镜池、娑萝池、幽曲桥、杜鹃林、争艳池、流芳池、鎏金池、宿云桥、漫银瀑、接仙桥、黄龙洞、黄龙寺、石塔、镇海池、浴玉池、转花池、睡美人等,20多处景点,连名字也富有诗意。
  “玉嶂参天,一径苍松迎白雪;金沙铺地,千层碧水走黄龙”。正是对黄龙之美最真切的写照。在7.5km长的坡谷上,彩池布满山谷,金沙池中放光,一派金碧辉煌,彩池形状各异,似盆景、似玉盆、似莲台、似祥云,在阳光下微荡清波,金光闪闪,五彩班谰。彩池无边无际,疑是瑶池天上来,池在山中,山在水中。云杉、冷杉、箭竹,杜鹃各展风姿,争奇斗妍,置身黄龙,如置身于画中,更似在梦幻般的瑶池仙山中,让人叹为观止,尘世的烦脑在此一扫而空,连心灵也变得更加纯洁无遐。
  始建于明代的黄龙寺同样堪称一绝,据《松潘县志》载“禹治水至茂州,黄龙负舟,助禹导水……后黄龙修道成仙而去,遗五色山水于世,世人建寺,岁岁朝祀”而此庙之绝绝在古匾,黄龙寺寺门上首所悬古匾,其文可变幻,正观为“黄龙古寺”,右视则为“山空水碧”,而左看又成了“飞阁流丹”,其字意空灵飘逸,因方位不同而字意不同,更使人百思不解,不仅绝,而且奇。
  牟尼沟景区主景由扎嘎瀑布和二道海水景、山景构成。
  扎嘎瀑布地处三联村后寺沟内,在2km长的扎嘎峡谷中,松、柏等乔木灌木混交丛生,沿途可见层层抬升的壶穴湖群(即环形瀑)。寻轰鸣之声来到沟谷尽头,但见一巨瀑高挂云天,飞流直下,蔚为壮观,此瀑高93.2米,宽35米,夏季流量每秒23m3,此即著名的扎嘎瀑布,以中华第一固体钙化大瀑布著称于世。瀑布上游为湖泊,湖水从平台溢出后经三级钙华台阶跌落而下,水花飞溅,似吞云吐雾,气壮山河,声震十里,如金戈铁马,气宇非凡。
  二道海则同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由于钙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相互作用力,溶蚀陷落形成一系列陷落坑、井、湖和溶岩,溶洞,主要景点有明镜海、天鹅湖、犀牛海,煮珠温泉等。在二道海的海子景观极为壮观,其成因和数量,天然排列都有别于国内其他地区的高原湖泊,成百上千的海子在这里高低错落,有序排列,环环相套,水色明净湛蓝,如镶嵌于大山中的一面面宝境,宁静高远,仿如走进幽谷仙山。相传此乃仙女宝镜,每到盛夏,天庭中的仙女均会结伴来此对镜梳妆。在二道海游览,能见到天鹅在水中凫游嘻戏,麋鹿山猴饮水斗趣。

红红火火丹云霞
  丹云峡景区范围为涪源桥至小河乡洞桥处,属松潘县新开发景区。
  整个景区处于一条长35km的山谷中,呈峡长状,山谷似浮于云端,如虎踞龙盘,山谷内植被完好,如置身于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中,每到秋天,峡谷两边,万山红遍,如火的红叶从山脚一直伸向山顶,把天地均染得彤红,天上的彩云和地上的彩林交相挥映,连为一体,山谷也由此而得名丹云峡。据说,丹云峡的来历还与民间故事“燃比娃盗火种”有关,有关火的故事更为丹云峡的美丽平添出几分神秘色彩。
  丹云峡以其自身的飞谷流丹著称,怪石、奇峰、异洞、飞瀑、流泉更是令人目不遐接,其景鬼斧神工,自然天成,巧夺天公。
  主要景点有玉柱峰,孕妇山,老熊吹火、石马,乌龟石,万象岩、灶孔岩、月亮岩、三步登天和一步登天石,鲤鱼跳龙门等。

金碑夕照耀九环
  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地处松潘县川主寺镇元宝山,占地面积19.27m2,由主碑,大型花岗石群雕,陈列馆三大部分组成,为红军长征总纪念碑,被予为“中华第一金碑”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碑园于1988年6月12日奠基,1990年8月落成,邓小平为纪念碑亲笔题写碑园名。江泽民、李鹏、杨尚昆、聂荣瑧、徐向前李先念、邓颖超、王震、肖克、刘华清等中央领导也同时留下了墨宝。
  主碑高41.30米,高耸于元宝山顶,由红军战士铜像,亚金铜三棱柱,汉白玉基座组成,铜像高14.8米,双手高举,一手持步枪,一手持鲜花成“V”字形,象征胜利。三陵柱碑体象征三大主力红军,高24米,基座高2.5米。主碑背靠雪山,面向草地,气势宏伟,每当太阳西下时,金碑金光四射,蔚为壮观,为九环线上又平添一景,被誉为“金碑夕照”。
  大型花岗石浮雕高12.5米,长72米,宽8米,用1,440块红色花岗石精雕细刻组合而成,共九组群像,即开路先峰,勇往直前,团结北上,山间小憩,草地情深,征途葬礼,前赴后继,回顾思考和英灵汇聚。艺术再现了当年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而且,这还是我国规模空前的现代艺术群雕,价值极高。
  陈列馆内除悬挂着由中央领导为碑园亲笔题写的各种题词外,还陈列了红军长征时期的大量珍贵的革命文物,是当年红军爬雪山,过草地英勇卓绝的真实写照。
  红军长征纪念碑,为九寨、黄龙增辉添彩,为阿坝这块红色的土地增添出无比豪情,更使九环线风光无限,愿金碑夕照、光耀九环、光耀九州。

二00二年春节于马尔康
4# 金佛山
 楼主|叶星光 发表于: 2004-7-20 23:06:01|只看该作者

关于我的文学创作和中外文化渗透

  文学创作不仅来源于生活,也离不开文化的渗透。一个作家或者作者,没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和文化根基,就谈不上文学修养。假如生存空间中没有特定的文化氛围,无论你知识有多高,同样不可能产生文学创作的欲望和冲动。我的文学创作就是文化根基和文化氛围的产物,当一个人出生之初,他便生活在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中。文化的概念并不是指一个能不能识字,能不能念书,无论你是知识分子还是文盲,其实你都生活在各自不同的特定的生活环境和文化环境中。比如有的人虽一字不识,而他却有很高的文化悟性和生活悟性;而有文化的人,学历很高,却不一定能有这种悟性,不一定能真切地感悟生活。不少民间艺人,包括说唱艺人在内,就是最好的例证。可惜他们中的不少人甚至一字不识,故不能用书面形式将他们的口头创作和心路历程记载下来,传于后世,但正是他们创造性地发展了文化。才增添了厚重的文化沉淀,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故而有文化悟性并能进行口头创作的艺人虽不识字却不能称之为无文化。
  就人个人而言,由于受社会和家庭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故并无学历可言,不过是一名仅有初中学历的冒牌高中生,然而生活的经历和特定的文化环境使我选择了文学创作这条艰苦的道路,于是刻苦读书,通过读书,不仅使我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也寻找到了创作的感觉。
  说到读书、创作,客观来讲,应该与志向和兴趣有关,记得我上小学时,我的一篇作文在语文老师的大力推荐下,竟然上了当时州内的《岷山报》,文章虽很小,却变成了铅字,由此使我对写文章产生了极为浓厚的兴趣,上初中时,我的老师对我说:人有几不死,其中有封候拜相不死,也有著书立说不死,封候拜相者,乃人中之杰也;而著书立说者,乃人中之人也。当时虽不甚完全理解其中含意,却也懂得了著书立说的真谛。后来老师又讲:任何官都可以封,而任何家却不能封。这话对我的影响最深,也为我的人生志向进行了目标定位。也许,这也是传统道德中的一种观念性文化,使我在漫长的人生门道路上确立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要进行文学创作,没有生活不行,没有知识不行,没有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更不行。我是从间接接 受民族民间文学和中国古典文学开始,从而迷恋上文学和读书的,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从上小学开始,我就开始了大量的课外阅读,那时候,由于受条件制约和读书能力制约,接触的书籍并不多,且很一般,不过是一些连环画,小故事而已。上中学后,学校有图书馆,读书条件明显改善,故读书的量和面都逐步有所扩展,并开始接触外国文学,我记得我所读的第一部外国文学是苏联文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的崇高思想曾深深打动了我,而恋人冬妮亚的卑微更使我懂得了人心的莫测和人生的曲折。之后,我开始接触高尔基的作品,如《童年》、《母亲》等,再就是肖霍洛夫的《静静的顿河》、《战争与和平》等大部头作品,这些描写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作品,不仅使我激动,更使我领悟到了文学的魅力生发出强烈的憎爱盛情。由此,我对苏联有了一定意义上的了解,我还逐渐喜欢上了苏联歌曲,至今仍然喜欢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三套车》、《小路》等歌曲。当然,我当时所读的中国古典名著较之外国文学的更多。除四大名著外,《说岳传》、《隋唐演义》、《万花楼》、《官场现形记》、《儒林外史》等作品我都读过,不过看热闹的成份多,记故事情节的情况多,真正理解的东西并不多,为了弄清那些已逝的历史,之后我开始读一些历史方面书籍,开始接触中国的古代史。在读这些中外史料中,我惊讶地发现了东西方文明和文化上所存在的巨大差异,比如西方的开放和东方的封闭、西方的性文化和东方的食文化等。那么,我的民族的文化心态究竟是什么呢?这自然不得不引起我的深思。
  后来,我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开初的‘创作’可谓 随心所欲,不着边际,就连生活常识也常常发生错误,更谈不上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因而笑料百出。于是,在艰难的创作探索中,我开始了边读书边创作的道路,从沙汀、艾芜、巴金到古华、梁晓声、周克芹,从《马丁·伊登》到《百年孤独》,从《巴黎圣母院》到《喧哗与骚动》,从文学史到民族史,从人物传记到地方志,这一时期读书最拼命,所读的书最多,感悟也最深。随着知识面的不断扩大和生活阅历的不断丰富,对生活、对文学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对民族的复杂性和劣根性也有了更明智的辨析能力。通过读书,研究、不仅丰富了我的创作内容,更活跃了我的创作思想,扩充了我的创作领域,同时开始对文学创作从内容到形式进行大胆探索,执着地开始走自己认定的创作道路。
  为了达到不断提高创作质量的目的,我还试图从提高文学理论和文学修养入手,以利厚积簿发。创作出具有较高质量和宏大生活场景的作品,因而我开始了多种尝试,文学形式上,既写小说、散文,也写诗歌、剧本(电影文学剧本、舞台剧本)还写报告文学,歌词等,在理论研究方面,也写了不少民族学理论,地方志理论和文学评论等文章,便我的文学作品层次随之而逐渐有所提高,在民族学研究领域中也取得了一定成果。总之,我走上了一条曲折艰难的文学创作道路,却并不后悔,正如我在《神山、神树、神林》后记中所述:“正是这种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多元的民族文化心态赋予了我创作的激情,羌区多姿多彩的生活激励着我,使我爱上了文学,并选择了文学创作这条艰难的道路”。“我对我的民族和我所钟爱的文学虔诚而又执着。”
  文学丰富了我的人生,也丰富了我的心灵世界,使我从幼稚走向成熟,从蒙昧走向圣洁。
  为了文学,我愿意与孤独相伴,甘守清贫,淡泊此生,用文学捍卫我心灵的家园。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0 20:55,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