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3063|回复: 8
 5熊猫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纪实·新闻2006-07-11日(上):皈依惟贤法师

 [复制链接]
⊙作者:正宣居士/编

  感谢雷理先生、陈国文先生对我们此行的支持。感谢惟贤法师的弟子童洋接引”我们皈依。
  我,一个平常心的人,十分敬业地、真实地记录下我身边所发生的事,我的口号就是:见证历史,我求真历史,我延续历史。


  作为巴蜀网的一员,按理的身影应常出现在自古被称为“”的重庆市,但其实来的很少,每次也是来去匆匆,对重庆实有愧对之感。记得上次来重庆市是在去年的2005-4-6日,归其原因,主要还是在重庆市无落脚点,没有家的感觉。
  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皈依86岁的、现任重庆市佛教协会会长、重庆佛学院院长、慈云寺方丈的惟贤法师,一周前赵平提出此事,安排了这次活动。发心皈依,是四年前2002-11-19日在峨眉山报国寺,当时带着一位资深居士的介绍信准备皈依永寿法师,由于某种原因没有皈依成。之后也就断了皈依的念头,主要是想以客观真实不带任何偏见地见证各种身边的宗教现象及其活动,但今后也将坚持这一点,尊重、求实各宗教。
  同行的有粟师傅赵平刘兴华童洋,刚好一车人。因车子坐不下,还有一些想去的朋友没有去成,不过机会多多,只要愿意诚心皈依,都会乐意接引大家。这次,唯有多次向提出要皈依佛门的文颖态度坚决,一定要同去拜惟贤法师为师,则是坐飞机提前一天到的重庆。
  虽说,也去过重庆几次,但从来没有在这炎热的夏天,来到被世人称为“火炉”的重庆。这样的热法是无法承受的,这时,才体会到胖子的弊处,怕热。到了重庆市,出了开着空调的车,的汗就一直在流淌。

萨克斯演奏家陈国文。与刘兴华同行就是好,走到哪里吃到哪里,他的朋友多和广,遇见文人都十分热情好客,酒自然是免不了的。到重庆要路经内江市,下了高速公路,我们直接来到了市人大的办公楼,陈国文在此租房办公,并在附近开了一家乐器店和艺术学校
地点:市人大·市中区·内江
时间2006-7-11 14:18


饭后,大家合影,然后就继续上路。左起:童洋梅吉雨粟师傅赵平张用生陈国文刘兴华梅吉雨是个知名的专题报道记者,值得关注
地点:市人大·市中区·内江
时间2006-7-11 14:20


进入重庆市后,刘兴华的另一个在重庆做生意的朋友在高速路出口接我们,然后在前面引路带我们直奔慈云寺。早前皈依惟贤法师的弟子童洋「法名:正解」先到方丈室去见师傅。因文颖在附近喝茶,在等她之时,我们在寺内转游,看看师傅的寺庙。赵平在大雄宝殿前家乡人捐的云板下的后面留影,铜铁做的云板「也可以写做“”字,四川话称之为“火点”」上刻有“乐山市五通桥三宝弟子顶礼,一九八五年立”等字样
地点慈云寺·南岸区·重庆
时间2006-7-11 17:06


刘兴华在大雄宝殿前民国十九年造的钟下的后面留影。这段时间,慈云寺的许多老建筑都在加固维修,不时看到工人们还在高温下干活
地点慈云寺·南岸区·重庆
时间2006-7-11 17:07


文颖到后,童洋惟贤法师一一介绍来客,然后当代佛教界德高望重的长老──惟贤法师和所有同来人员一起合影
地点慈云寺·南岸区·重庆
时间2006-7-11 17:31


合影后,我们四个皈依者在“申请皈依佛教登记表”上填写申请。惟贤法师根据每个人的申请和志向,为每个皈依弟子取法名
地点
慈云寺·南岸区·重庆
时间2006-7-11 17:53


皈依师惟贤法师礼佛坐定之后,我们双膝长跪,两手合掌。惟贤法师教受皈依者念悔过偈:“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镇疑;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
地点慈云寺·南岸区·重庆
时间2006-7-11 18:00
摄影童洋


惟贤法师带弟子们口诵皈依三宝三遍:“尽形寿皈依佛,尽形寿皈依法,尽形寿归僧”。过去,只是一个佛教爱好者,按说现已成为一名居士了
地点慈云寺·南岸区·重庆
时间2006-7-11 18:02
摄影童洋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蜀虎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蜀虎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蜀虎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蜀虎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蜀虎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蜀虎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我与无我──作者:丹增嘉措堪布 2006-07-11日(下):夜晚的重庆大排挡
2# 四姑娘山
 楼主|蜀虎 发表于: 2006-7-19 16:04:47|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三宝歌 太虚大师/词 弘一律师/曲

  人天长夜,宇宙黯暗,谁启以光明?三界火宅,众苦煎逼,谁济以安宁?大悲大智大雄力,南无佛佗耶!佛佗耶!昭朗万有,任席众生,功德莫能明。今乃知,唯此是,真正归依处。尽形寿,献身命,信受勤奉行!
  二谛总持,三学增上,恢恢法界身;净得既圆,染患斯寂,荡荡涅槃城!众缘性空唯识现,南无达摩耶!达摩耶!理无不彰,蔽无不解,焕乎其大明。今乃知:唯此是,真正归依处。尽形寿,献身命,信受勤奉行!
  依净律仪,成妙和合,灵山遗芳型:修行证果,弘法利世,焰绩佛灯明,三乘圣贤何济济!南无僧伽耶!僧伽耶!统理大众,一切无碍,住持正法城。今乃知:唯此是,真正归依处。尽形寿,献身命,信受勤奉行!

皈依功德圆满后,我们一一拜谢惟贤法师,恩师为新弟子们摸顶赐福。然后86岁精神矍铄、思维敏捷的恩师为弟子们开示:今天皈依很难得,是个好机缘。作为一个佛弟子,皈依三宝、受持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都是至关重要的
地点慈云寺·南岸区·重庆
时间2006-7-11 18:04

恩师为弟子们开示:我们刚才说的那些话,要下决心去实现,人生短暂,奉行三皈五戒,才能够使我们的信根、善根不断地增长、巩固和提高
地点慈云寺·南岸区·重庆
时间2006-7-11 18:05

恩师为弟子们开示:受了三皈依,不管受不受五戒,都希望各位按照五戒的精神去生活。我们能够守一条就守一条;能守两条就守两条;能够完全守五条当然更好
地点
慈云寺·南岸区·重庆
时间2006-7-11 18:06:18

恩师为弟子们开示:如果我们皈依的目的并非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将来广度一切众生,就可得上品戒体;如果我们皈依是希望通过学佛修行,能够断除烦恼,了脱生死,就可得中品戒体;如果我们皈依只是为求得一些人天福报,保佑家庭平安、生意兴隆,那就是下品戒体
地点慈云寺·南岸区·重庆
时间2006-7-11 18:06:52~18:07:00

恩师为弟子们开示:今天我们与佛有缘,与佛结了缘,那么我们就要尽自己的能力,努力学习和工作,祝大家功德圆满
地点慈云寺·南岸区·重庆
时间2006-7-11 18:08:14~18:08:22
  开示完后,大家无不法喜充满,依依不舍地告别恩师──上惟下贤恩师──惟贤法师,然后到三楼办公室去办理皈依证。文颖先告退,当晚她还要飞回成都。赵平刘兴华在大雄宝殿礼佛。因天气太热,寺庙正在维修,我们也没有多呆,约好天凉时再来。


〓 相关链接


延伸阅读
  惟贤法师|慈云寺|佛教文集|僧尼居士|雷康

提示
  ①以上文字说明中有相关的超链接,可点击进入!
  ②摄影雷康
  ③最佳效果请看主站history/2006/20060711a.htm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独自飞扬 发表于: 2006-7-19 17:26:41|只看该作者

[转帖]亲近恩师的日子

⊙作者:正观/文

  2004年10月15日下午,带着兴奋和担心,我登上了赴渝的飞机。说兴奋,是因为此去又能见到恩师贤长老,这将是我第一次到恩师住持的川渝名刹慈云寺,而此行我又要完成一个心愿:受居士菩萨戒;说担心,是因为我这次又肩负了一项使命──为慈云寺建立网站采集图像资料并商定网站的大致内容。先行赴渝的正乘师兄随身携带的数码相机坏了,本来打算和我一起去的正宁师兄又临时有变取消了行程,这份担子就落在了我身上。
  因飞机误点等原因,晚上十点多才到重庆南岸区,为了不打扰寺里师父和居士们的休息,在庞老师的安排下我住了一晚招待所。庞老师是重庆市佛教协会慈善功德会主任,她也是恩师的弟子。师父担任会长的慈善功德会十多年来依靠全社会的力量,修建了29所希望小学,助贫惠及数万人。取得这些成绩的同时,庞老师付出了辛勤的工作,可以称得上是功不可没。第二天早上,庞老师就带我去慈云寺。路上恩师就打电话来问:怎么还不到?什么时候到?师父总是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从很多事里我都能深深体会到恩师对每个人的关心和爱护。

2007-02-22 9:17:02,慈云寺正面  R1044081.JPG  保存到相册

  终于到了慈云寺,我拍了一些寺院外景的照片和录像后,马上去方丈室顶礼恩师。师父的精神很好,和蔼地叫我坐下说话。我于是拿出了北京刘师兄求皈依的信,信末有发愿三皈五戒的内容,师父认真地看了,说:“可以嘛。法名就叫正旭。”我暗暗地为刘师兄高兴,他终于如愿以偿了。我借机从包里拿出了几本师父写的《法华经说什么》,请恩师为北京的正旭、江苏南通的正闻、新加坡的正度师兄题词,师父马上答应了。我说不急,可师父随即把书拿到写字台上,认真地逐一题词。题词分别是:“刘正旭仁者受持常随佛学,恒顺众生。”;“马正闻仁者受持正行如莲花,悲智双具足。”;“陈正度仁者受持勤修般若因,圆证菩提果。”,并且在每个题词下面都郑重的签了名:“释惟贤二OO四年十月十六日于重庆慈云寺”,字写的端庄而又一丝不苟。我想:这些题词实际上也是恩师对我们每个三宝弟子的谆谆教导和殷切的期望。师父放下笔后马上穿袍搭衣,准备上殿,主持几位中青年居士为其母八十岁寿辰而举行的上供仪式。简短而又庄严的仪式结束后恩师又赶到客堂和等在那里的老寿星及其亲朋好友见面、寒喧。乘此空闲,我到四处转了转,把寺里的部分景观拍了一下,特别又拍了一些寺院里危房的情况。慈云寺始建于唐代,现有的主要建筑是民国时期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云岩法师(人称慈云和尚、八指头陀)主持设计建造的,至今已经八十年了,早已成了危房。现在,鼓楼已严重破损,用蓝色瓦楞板挡着,以避风雨;楼梯严重倾斜;地板开洞;天花板部分腐朽剥落;走廊倾斜、外缘木板腐烂;屋檐变形;方丈室外的地板、门等都有修补过的痕迹……象恩师这样一位大和尚,工作、生活在这样一个寺院中,在我眼中看来真是不可思议。赵朴老在世时,曾三请恩师出山主持中国佛学院的工作;南普陀的妙湛老法师圆寂前也恳请他接下方丈一职;峨眉山也请过恩师担任总方丈、佛协会长等职务,都被师父婉言谢绝了。恩师是放不下慈云寺,更不愿看到这个始于唐代的寺院荒废了。庞老师说:如果师父不住持慈云寺的话,这个寺院有可能早就被作为危房给拆了。恩师是想为众生保留这一方都市中的净土,让大家有机会亲近三宝,培植福德善根,才坚守在这里的呀。
  也许有人要问:老法师德高望重,改革开放以来海内外信士所捐善款也一定可观,为何以前一直没有修复寺院?其实,以前善信供养的钱财,恩师一般分成以下三部分使用。1.大量印行佛经、放生;2.资助边远地区苦庙的维修;3.资助给慈善事业和接济贫困僧人、居士。例如:恩师担任会长的重庆市佛教协会慈善功德会发起主持了重庆希望工程,自1993年秋季开展工作以来,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捐款金额高达540万元,修建了二十九所希望小学,使三万名贫苦师生得到资助。师父总是考虑别人的困难,至于修复自己所住持的慈云寺院一事,师父一直较少考虑,其实寺院部分主要建筑早已成危房。不过,现在修复寺院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着手进行,设计规划、图纸已经完成。

2007-02-20 16:28:48,慈云寺护栏上的小石狮  R1043433.JPG  保存到相册

  当天16日下午,恩师接待了几批来访的居士后,匆匆地踏上了赴大足圣寿禅寺的行程。我因发心受居士菩萨戒,有幸和恩师同乘一辆车前往。师父这次去大足是以传戒和尚的身份主持传授居士菩萨戒,恩师外出参加法事活动时的侍者正圆师早几天就被派去那里协助传戒工作,没和我们同行。因为圣寿寺要举行接驾仪式,途中停车小息时我们请师父下车穿袍搭衣。离出发近两个小时后,我们终于到了圣寿禅寺,因石牌楼前设有路障,车不能通过,我于是扶着恩师在刚刚下过雨的泥泞的道路上前行。
  其实这次我亲近师父才知道:恩师虽然已经八十四岁高龄,除了做饭以外,日常的工作、生活基本没有他人照顾,走路也根本不需要别人搀扶。在慈云寺时都是一个人上下楼梯;上殿也是自己展具、拜佛,没有人搀扶。我曾疑惑地问过庞老师:以前在上海几次亲近师父,怎么总有师父需要人搀扶的印象呢?她的回答使我豁然开朗:师父让别人搀扶是抱着一种恒顺众生的心,满你的愿。听说有几次外出参加活动,弟子们看见附近有卖吃的,商量着想吃,可是有恩师在,大家又不愿意为这点小事请示师父。师父就主动出钱,提出要买吃的,等东西弄来后自己只尝一点点,把绝大部分都分给大家吃。恩师考虑的总是别人,在他老人家眼里别人是最重要的,他人的困难就是自己的困难;他人的快乐也是自己的快乐。弟子们供养的红包,常常是左手进右手出,对别人的求助,只要有能力,几乎是有求必应的。正因为这些原因,慈云寺至今没有修复。这次借恩师9月19日至25日在上海玉佛寺讲经的机会,我们各地的弟子发心要建一个重庆南岸慈云寺的网站,并准备把修复寺院的缘起登出,让大家都来发心,护持这一方道场。
  言归正传,我扶着师父走在通往圣寿寺的路上,我问:师父今天的侍者谁来做?因为进寺后恩师要到大雄宝殿礼佛,礼仪上需要有侍者做展具等辅助工作。庞老师说:“没有人的话,那就你做师父的侍者。”我正犹豫着,离寺五十米处正圆师迎了出来,我提起的心一下子放了下来。有正圆师照顾师父,我就可以拍照了。进寺门时,这次传戒法会的羯摩师圣寿禅寺监院上普下正大和尚和教授师双桂堂方丈上身下振大和尚都来迎接恩师进寺,随着知客师“击鼓、敲钟”的号令,顿时寺院里钟鼓齐鸣。四众弟子肃穆地排在两边,虔诚合十,恩师具足比丘威仪,在正圆师的搀扶下走进大门,沿寺中间走过数十米──提衣袍上台阶──穿过韦陀殿──下台阶走中央──上台阶进大雄宝殿礼佛,整个过程从容不迫、一气呵成。我内心越发对恩师生起了敬仰赞叹之心。

2007-02-20 16:29:10,慈云寺护栏上的小石狮  R1043434.JPG  保存到相册

  紧接着,紧张的传戒工作就开始了。恩师忙着和负责传戒的师父们商量传戒的议程安排,哪些可减,哪些必须保留,都一一作了明确的指示。这次传居士菩萨戒非常殊胜,听说有六百多人参加。恩师在紧张而又劳累的授戒工作之余,利用休息时间对各地的居士、弟子作开示;接待来访者,有具体问题的,也都一一认真听取,予以解答。其间,我向恩师讲了我发心出家的心愿,师父严肃地告诉我:“你的出家因缘还没到。”还反复强调要我发菩提心、发悲心,不要舍弃众生,不要舍弃自己的家庭;即使别人有错误,也不能起嗔心,不能舍弃他。我听后向师父保证:一定照顾好自己的家庭,同时护持佛法、护持师父。我还问了其他一些问题,恩师都耐心地逐一作了回答。
  10月17日,法会举行了发衣袍、授三皈五戒、熏衣、讲授戒律、问遮、礼拜忏悔等仪式。上午恩师主持完授三皈五戒、熏衣等活动回到房间,我们看到他两手扶着床沿坐着,很疲劳的样子,就问是不是太累了?要不要紧?师父摆手说:“没事,没事,你们去休息吧。”师父毕竟已经是一位八十四岁的老人了,即使嘴上不说,但是身体的劳累肯定有。好在恩师很善于自我调整,一般休息或静坐一小时左右即可恢复。这时候给师父安静的空间和时间最重要,于是我们默默地退出了恩师的房间。
  当天晚上参加完规定的活动后,我们几个师父的弟子又围坐在恩师身边,师父给我们讲了一段他鲜为人知的往事:解放初,师父担任了重庆市佛教协会秘书长,因坚持对佛法的信仰被错关进了监狱长达二十六年零八个月之久。其间有一次生病,高烧达到四十度,被移往医院治疗,但吊针挂水怎么也不起作用,医院已经为他备好了薄皮棺材。此时恩师神智清醒,心中暗暗发了两个愿:第一就是如果此生佛教没有复兴的希望,自己无缘再顶礼三宝的话就发愿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第二愿,如此生佛教还会振兴,自己就活下去。发了愿以后,半夜烧就慢慢退了,到了第二天早上热度完全退尽。连参与治疗的医生、护士都觉得不可思议,怎么一个频临死亡的人,一夜之间就完全好了呢?其实恩师说:他当时一直默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加上愿力不可思议,在佛菩萨的加持下,恩师在医院躺了两天,便在狱中其他人的搀扶下又重回监狱。在通往监狱的路上有一座桥,恩师在桥上停留了一下,站了一会儿。就在刹那间,恩师突然悟到了世界的一切现象,乃至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是如幻如化,没有一个实体的,也就是悟得了如幻三昧……
  18日上午,举行正授居士菩萨戒仪式。在隆隆的钟鼓声中,我们迎请师父们进大殿,恩师始终以宏亮清晰的声音传戒,最后以恩师、羯摩师、教授师分别为六百多名戒子摩顶加持。其中有四位在寺中帮助做饭的义工老妈妈,她们虽然没有参加受戒,但应她们的要求,恩师也慈悲地为其摩顶,让她们欢喜而去。传戒活动圆满结束,我们送师父到配殿,大足县的统战部张部长来拜见师父,恩师对他护持佛法表示感谢。张部长告辞后,我们马上请师父回房间休息,说是休息,其实早已有正法师兄一家在等师父作开示,恩师都认真地接待。正说话中,有一位老居士在门外要求见师父,原来她因有事来晚了,要请师父加持。恩师满足了她的愿望,并嘱咐她多念佛。吃过午饭,在短时间的休息后,我们准备离开,早已有很多信众自发地聚集过来为恩师送行,普正法师搀扶着师父缓缓地走过人群。这时,不知谁提议要请恩师合影,师父停下脚步,走到人群中间和大家一起照了相。

2007-02-20 15:51:33  R1043364.JPG  保存到相册

  我们陪同恩师踏上归途。路上有一些居士要拦车,请恩师到他们那儿去坐一坐。因山上路滑,坐滑竿极不安全;再加上下午已经另有安排;又担心车被拦下后,信众们一哄而上,恩师的安全成问题,我们一行三辆车并没停留,向重庆市区方向开去。事后,恩师笑着提出意见,嘱咐我们处理问题要有智慧,当时应该停车和他们解释一下再走就圆满了。师父的一言一行都可以印证:师父考虑的是他人,而毫不在乎自己的得失。晚上恩师参加完应供后,我们和庞老师、各位师兄、居士道别,正圆师和我陪同着恩师,在茫茫黑夜中我们的车向慈云寺方向奔驰而去……
  19日,我四点多就起床了。我打算把恩师一天大致的工作、生活的情况拍成照片,以后作为资料登在“重庆南岸慈云寺”的网页上。五点十五分方丈室的灯还暗着,我正疑惑间,照顾师父饮食的向师兄讲:师父其实早就起来了,他在静坐。恩师一般晚上工作学习到十一、二点钟睡觉,早上三、四点钟起床,静坐到五点半左右。果然,五点半以后,方丈室的灯就亮了起来。师父稍微用了点点心、茶水,六点十分穿袍搭衣;六点十五分上殿主持早课;六点五十分早课结束;七点钟恩师拄者拐杖开始巡视寺院并往各殿礼拜。师父一路巡视了斋堂,问了在寺中挂单的僧人的情况,看了一下伙食,然后去地藏殿。地藏殿里供奉着地藏菩萨、观音菩萨和弥勒菩萨圣像,恩师依次礼拜后又来到药师殿礼拜药师如来,药师殿外有一张放信众供灯的桌子,有两位师兄负责管理点灯、加油,我看到了四众弟子为恩师点的吉祥灯,灯芯上部非常饱满,就象一朵盛开的小莲花。师父跟我们讲:明年十月亚洲400位市长会议要在重庆召开,到时肯定有许多东南亚信仰佛教的国家的市长来寺里拜佛,寺院的修复工作也该抓紧了。之后恩师又到韦陀殿礼拜,然后回房。早饭后,有两位尼师带来了整理好的恩师的《唯识二十论》,恩师略微翻阅了一下说:这篇文章可以放到《唯识札记》(计划由宗教出版社出版的恩师的第三本著作)里。然后又为她们带来的几只乌龟加持,开示它们:要恭敬三宝,下世做人身。并嘱咐:放生时要放到江的中央。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恩师的房间里挂着许多照片,其中有一张特别珍贵,是恩师参加主持1996年白马寺三坛大戒传戒法会时的合影,照片中央显出一个白色的行书体“佛”字,真是不可思议啊。

2007-02-20 16:12:30,慈云寺外的南滨路  R1043411.JPG  保存到相册

  当天下午,我去了罗汉寺的重庆市佛教协会慈善功德会庞老师的办公室,拍了修复慈云寺的批复文件、修复效果图、平面图等资料,看到了一些恩师的墨宝、手迹,其中有一张师父在解放前用毛笔写的诗稿,共有四首诗,写在一张发黄的中国佛教会的信笺上,后来我请师父为这四首诗起了个题目──《随感四首》。诗文如下:
遁迹空门度蝉秋,
静坐蒲团看心头,
烦恼如丝若不断,
人间生死几时休。

生逢乱时也兴悲,
习效阿难学大乘,
有情多少含酸泪,
惟向莲台哭世尊。

幼失双亲奔天涯,
厌离俗垢喜袈裟,
屈劳也曾禅关念,
未作枝头反哺鸦。

色身原来是假合,
五蕴无常坏灭多,
苗性心田时长养,
花开菩提出娑婆。

另外,还有一张恩师用钢笔写的传真稿,全文如下:
安徽省赵朴初研究会筹备办公室:
  敬悉为纪念赵朴初先生举行三大活动,非常感动。赵朴老一生的德学和事业的成就,丰功伟绩,朗耀千秋,值得永久纪念和学习。贤因事不能赴会,非常歉然;又承推荐为研究会顾问,自愧德薄,不堪胜任。谨遥向大会致贺,祝大会圆满成功!
重庆市佛教协会释惟贤
二OO四年九月二十八日

不管是诗词、文稿,还是开示、讲经,恩师的用词都非常精练、准确,不卑不亢、恰倒好处。师父没有秘书,文字方面的材料和稿件,都是自己起草撰写的。讲经也是一样,恩师往往只写一个提纲,然后按照提纲直接讲,而不是一字一句地照本宣读。

2007-02-20 16:12:47,慈云寺外的南滨路  R1043413.JPG  保存到相册

  恩师平时事务非常繁忙,每天要接待很多批的来访者。庞老师常常说:师父是最容易见的大和尚,不需要通报,不需要引见,只要恩师在慈云寺,任何人都可以去方丈室见师父。师父也总是来者不拒,热情接待,甚至连午饭、晚饭也常常被来电打断。又回到慈云寺,跟着看着师父的忙碌,一天不知不觉地就快要结束了。晚上,我爱人正颖和孩子海德到重庆,来慈云寺看师父。恩师非常关心,“现在在哪儿了?”、“什么时候到?”问了好多次。直到他们到了,师父才放心。那天晚上,听说恩师房间十一点还亮着灯。
  20日,我起晚了,恩师已经搭好衣准备上殿。我跟随师父,去拍会上殿的猫的照片。那只猫叫“黑虎”,每天师父上殿前它就已经蹲在蒲团上了,有趣的是:总是站在佛像的右面居士们站立的一边,而从不到出家师父们左边去。恩师下殿后,照例又到斋堂巡视,到各殿礼佛。我让正颖和孩子跟着师父去礼拜。早饭时,恩师过来看我们说:“这孩子拜得很诚恳,五体投地的。可以教育。”饭后,我们一家人去拜见恩师,师父关切地问起孩子的学习情况,我们一一作了回答。这天,我还带着爱人、孩子依次礼拜了送子观音殿、三圣殿、供奉燃灯佛的古佛洞、千手观音殿、文殊阁等,浏览了可以饱览长江景色的望江亭、双层的皓月亭、古佛洞旁的知恩亭等。我们看到了非常珍贵的一九三O年从印度移植来的菩提树,听说川渝地区很多寺院中的菩提树都是以这棵树为母树移栽的。我们又瞻仰了云岩法师和澄一法师舍利塔,云岩法师是民国时期主持扩建慈云寺的法师,也是寺院扩建后的第一任方丈;澄一法师是第二任方丈,他是显密圆通的高僧四川昭觉寺清定上师的剃度师父。恩师是慈云寺扩建后的第六任方丈。

2007-02-22 8:52:25  R1044074.JPG  保存到相册

  21日上午九点,我们跟随恩师一起去参加重庆南山寺大雄宝殿释迦牟尼佛像开光典礼,之后,师父将和正圆师直接去重庆机场赴京参加第七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我们一家人和庞老师、邱居士同乘一辆车,跟随恩师的车在南山的山路上前行,我的思绪随着车窗外飞驰而过的景物飘散开去:我想起了慈云寺通往方丈室的楼梯,上下楼梯时脚步一重,那种微微颤抖的感觉,还有最后一格楼梯上的那个洞;想起了解放前恩师主编的1942年在四川成都出版发行的佛教刊物《大雄》,它一共出版了四期。现在只发现第一、第二期各一本,以前一直认为这两本《大雄》里只有恩师两篇文章,这次来问了才知道师父还用法号“宗哲”、藏文名“桑瓦”(恩师年轻时兼修过密宗。恩师的法名是惟贤,“惟”的意思在藏文里叫“藏巴”;“贤”的意思就叫“桑瓦”)、笔名“郝照洪”写过文章。这样我们又重新翻阅了和我们的父母差不多“年纪”的两本《大雄》,一查大家都非常开心,一共发现恩师在1942年写的共六篇文章。这些文章也将作为宝贵的佛教文献保留下来;又想起了恩师说过:慈云寺古佛洞的燃灯佛很灵验,要我们发愿万生万世都要来这里礼拜。听了师父的开导,我在燃灯佛前郑重发愿:生生世世要来慈云寺弘扬佛法、护持佛法、礼拜燃灯佛……
  南山被誉为重庆的肺,放眼望去满山郁郁葱葱,到处都是绿色植物,自然环境很好。南山寺处在南山腹地,由师父的大弟子正恺法师发心恢复,现在已经修复了大雄宝殿,这次恩师就是专程去主持佛像开光的。师父的车子一到,早已恭候多时的两序大众即口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圣号,正恺法师已经搭衣持具恭候在队伍前列。恩师下车后,穿袍搭衣毕,正恺法师走过来问讯,然后带领引请的法师引导恩师往大殿礼佛。这时,大殿内外已被信众们围得水泄不通,好不容易才让出一条通道。我忙着拍照片,这几天我差不多拍了两百多张照片,录象也拍了一些。题材来讲有:慈云寺的危房、景物;恩师的一些照片和其他等等,应该马马虎虎算得上不辱使命了吧。想到这些,心里就有点美滋滋的。恩师礼佛毕,就到方丈室休息,一路上,信众们争先恐后地围着恩师,要和师父握手、打招呼,正圆师和我忙着劝大家:不要拉师父的手、不要碰师父,惟恐弄伤或挤倒恩师。

2007-02-20 15:57:36  R1043385.JPG  保存到相册

  恩师进了方丈室休息,有很多居士涌进来要给师父顶礼,师父一一为他们摩顶加持。大约过了十五分钟,恩师就上殿主持佛像开光仪式。仪式结束时,恩师号召大家继续发心,护持道场,把南山寺全面恢复。回到方丈室后,更多信众要进来顶礼师父。方丈室比较狭小,容不下许多人,就有位师兄安排大家排成队,一个一个进入室内,大约有二十分钟,恩师不停地为大家摩顶,使大家法喜充满。师父让正圆师把收到的供养金全部交给了南山寺常住,匆匆地走出方丈室,向停在路边的车子走去。大家又围了上来……恩师坐进了车里,正恺法师来到车旁为师父送行,我和正颖、孩子也向恩师告别。我请师父保重身体,不要太劳累了。师父说:“好嘛。你们和娃儿多耍(玩)两天再走。”
  目送着师父的车子缓缓地离开,亲近恩师的这些天的一幕幕又浮现在我脑海。我不禁想起了石冰师兄赋赠恩师的一首词《调寄相见欢──送惟贤大和尚一叹》。
八十年来梦回,
楼已危,
钟声深处依旧春雨飞。
非非事,
是是非,
红尘伪,
抛却老骨送与他人锤。
4# 金佛山
 独自飞扬 发表于: 2006-7-19 17:42:41|只看该作者

[转帖]亲近惟贤法师的日子

⊙作者:佛子惟晓/文

  早就看见过惟贤老法师的照片,很喜欢他瘦瘦、柔柔、轻轻的法相,宛若一朵静净的莲花,很早就看过惟贤老法师守着遥遥欲坠的慈云寺,但我不知道彼惟老就是此惟老,也看到网上惟贤老法师要来北京的消息,并没有想到我能够见到法师,就在无心的看一下法师的法相和简介,突然有种冲动要去听讲。

2007-02-20 15:55:21  R1043375.JPG  保存到相册

  2005年6月18日上午赶到广化寺听经,走进寺庙,先烧香磕头,心里默想:如果可以我一直想问近来让我烦扰不堪的问题,可惜老法师的四川乡音,我不是很能听懂,就一动不动的盯着法师看,听到法师讲中国的传统文化为佛道儒,以及谈到构建和谐社会,我不禁暗暗佩服、赞叹老法师把佛法和政治、生活、文化结合的如此之好,到了提问时间:我递上我的小纸条:到底什么是一样、什么是不一样?什么是唯一、什么是无量?如何才能统一?老法师的回答大概是缘起性空,可是我仍不能开悟,快讲完了,我赶紧跑到门口等法师出来,我想近距离的看看老法师,看到有人供养法师钱,我也赶紧拿出包里不多的70元钱供养法师,惟贤老法师走了,我以为就这样了Byebye了,没想到碰到北京居士林的佛友,他们告诉下午老法师还要去大钊学院讲经,我一听太好了,因为不知道怎么走,就索性跟着佛友,他们去哪,我就去哪,下午到大钊培训中心听经,这回佛友给我留了第一排的位子,结束后,大家都请法师签名,我也拿出地藏经翻开前页请法师签字,轻轻的跪到了法师身边,感觉就像跪在佛菩萨身边一样,就在法师离开的时候,我突然紧随其后,我哭着说我要跟着法师走,我怪异的举动吓到了周围的人,我想尽力能跟法师多久就多久,能送多远就多远,我知道学佛到最后要踏入般若之门,要不然还会着善恶,还会做不好事,还会继续烦恼、挣扎,这时老法师转过身来,他瘦长温软的手握住我问我从哪来,让我定下来,好好念佛,老法师走了,我一哭不可收拾,连我自己也不知道我是怎么了,因为自从学佛,我都是整天在网上看净空法师讲的经,或是到八大处、雍和宫磕头,偶尔参加放生,很少到处跑,我也不明白为什么总是会落泪,就在老法师起身走的那一刻,我突然想起前生执著的我所犯下的错,我要走,我再也不要颠倒狂乱,我要跟着老法师那种大慈大悲大智走,要跟着是老法师那种能够苦苦修行,默默耕耘的精神,我知道西方极乐世界很美,但我想西方极乐世界的人肯定时刻都在想念着我们这些众生,肯定也会落泪,菩萨是什么样子,菩萨不是大富大贵,高高在上,菩萨就是像老法师这样子的。19日到三学读书会听经并皈依,在皈依的时候,我犹豫要不要皈依,因为我已经皈依过了,已经有心目中的亲上师了,但此时的皈依好像已经不是一种个人的意志和行为,后来在取法名时,我没有留下俗名,刻意保留了惟晓的晓字,取名正晓,我也明白“正”代表着正法久住,后来大家都和老法师合影,旁边一位阿姨提醒我说你那天都哭了,也去合张影吧,我没有动,我得到的爱护已经足够,更不想有什么不同,老法师的样子也逐渐被我深深的刻在了脑海里,更深刻的是法师八十五岁了,不辞劳苦,到处弘法;更深刻的是:

2007-02-20 16:26:41,慈云寺禅房  R1043425.JPG  保存到相册

  初解放初,惟贤老法师担任了重庆市佛教协会秘书长,因坚持对佛法的信仰被错关进了监狱长达二十六年零八个月之久。其间有一次生病,高烧达到四十度,被移往医院治疗,但吊针挂水怎么也不起作用,医院已经为他准备好了薄皮棺材。此时恩师神智清醒,心中暗暗发了两个月:第一就是如果此生佛教没有复兴的希望,自己已无缘再顶礼三宝的话就发愿速往生西方极了世界;第二愿,如此生佛教还会振兴,自己就活下去。发了愿以后,半夜烧就慢慢退了……
  更深刻的是法师的诗:
  生逢乱时也兴悲,
  习效阿难学大乘,
  有情多少含酸泪,
  惟向莲台哭世尊。

  幼失双亲奔天涯,
  厌离俗垢喜袈裟,
  屈劳也曾禅关念,
  未作枝头反哺鸦。

2007-02-20 16:00:22,从慈云寺看长江  R1043390.JPG  保存到相册

以及《调寄相见欢──送惟贤大和尚一叹》
  八十年来梦回,
  楼已危,
  钟声深处依旧春雨飞。
  非非事,
  是是非,
  红尘伪,
  抛却老骨送与他人锤。

以及道坚法师讲:惟贤老法师深夜拜韦陀菩萨祈求正法久住……
  22日,请假去居士林听经,先点燃三炷香跪拜,祈求正法久住、佛日增辉,因为去晚了,我就在殿外听,开始坐在椅子上,但不知为什么听不进去,只能跪着听,可是一会儿都跪不住,就想跳起来走开,我心中那股子倔强劲又上来,实在支撑不住就把头顶在垫子上,好些再起来,一会立起身,一会又爬下去,那一刻真的很难熬,头上直冒虚汗,等到结束后,那种难受难忍得感觉又没有了。

2007-02-20 16:15:26,慈云寺香炉  R1043417.JPG  保存到相册

  6月26日又去三学读书会念经放生给惟贤老法师过生日,祈求回向正法久住,惟贤老法师法体安康!
  我是如风
  生逢乱时也兴悲,
  习效阿难学大乘,
  有情多少含酸泪,
  惟向莲台哭世尊。

我看到这诗,掉眼泪了,也能体会到惟贤老法师的悲愿深重!愿惟贤老法师长久住世!
顶礼惟贤老法师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正宣居士 发表于: 2006-7-19 17:57:35|只看该作者

在家居士的责任是什麽?

惟贤法师/开示
  在家的居士学佛,修行佛法,很不容易,然而在家也有他的优势。我们在家的佛教徒深入生活,在工作岗位上,和上级领导,和平级的同事,和下级的朋友,要处好关系,要利用这个缘分,爱护大家,尊敬大家,给大家以欢乐。这是一个在家佛教徒的责任。你对人好了,人家说佛教徒真是不错,就会跟你学习佛法。如果你做的不好,别人说你不好,别人会说佛教不好,所以这是有罪过的。
  所以,做为一个佛教徒,要爱护你身边所有的人,时时刻刻帮助他们,给大家以心理上的支持与鼓励,给大家以方便。但要做到有原则,有信心,有能力,最终引导他学佛。这是一个在家居士的责任。
6# 青城山
 菩提 发表于: 2006-7-31 21:29:18|只看该作者
有种回家的感觉……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正宣居士 发表于: 2006-8-22 18:34:10|只看该作者

[转帖]出水莲花自清净──记著名高僧惟贤长老

⊙正根/文

  山城重庆,由于经常雾气氤氲而素有“雾都”之美誉。长江、嘉陵江在市区的汇合处北岸是繁华的朝天门码头,南岸便是玄坛庙狮子山,慈云寺就坐落在狮子山,依山而建。关于狮子山的来历,我不得而知,但是佛门人士都知晓“狮子吼”,这是形容佛陀说法,毫无怖畏,声震十方,群魔摄伏,好像狮子一叫,百兽都降伏。当代著名高僧惟贤长老就驻锡在狮子山慈云寺,常作狮子吼,弘传正法。慈云寺的晨钟暮鼓声、僧尼们唱念声、长老的狮子吼声,和着长江里传来的轮船汽笛声,形成了一曲优美的交响乐。
  沿着山门三十余级的石梯上去,便来到一个不是非常宽敞的院子,正中间是大雄宝殿,周围一圈是木制结构的二层楼房,由于年久失修,显得有些破旧、狭小、拥挤。左边有一个窄窄的楼梯,沿着楼梯上到二楼,左数第三间便是惟贤长老的方丈室。门口放着一盆塑绢的莲花,莲花开得很灿烂,笑盈盈地迎接和欢送来来往往的各界人士。
  方丈室是一个里外套间,里间是长老的寝室,外间是会客厅兼书房,总共面积加起来顶多40平米。屋里陈设极其简单,除了必备的桌椅茶几、墙上的一些字画外,就无他物了。尽管物质条件是如此的简朴,但是房间的主人──惟贤长老的内心世界却犹如一个大宝藏,装了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经典,装了对众生的慈悲,装了对人民的挚爱,装了对三宝的恩情……
  惟贤长老,四川省蓬溪县人,至今已86岁高龄。他中等个子,很瘦,面色红润如婴儿,眼睛亮泽深邃如大海,形态超凡脱俗,谈吐机敏睿智,神情安详自在,就像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花。

2007-02-20 15:20:46,本文作者正根居士同恩师交谈  R1043309.JPG  保存到相册

一:孜孜不倦报四恩
  长老幼年,父母双亡,人间苦辛,过早品尝。他七岁开始读私塾,三年读熟《四书》、《五经》。十至十二岁在蓬溪县白塔寺出家。哺育他成长的师长先后有领他入佛门的定光法师、创办龟山佛学院的王恩洋先生、汉藏教理学院院长太虚大师、授沙弥戒的法尊上人、授比丘戒的雪松法师等。众多师长中,最令他难忘的莫过于奠定他一生儒学基础的王恩洋先生和奠定他一生佛学基础的太虚大师了。
  每当谈起这两位师长,已是耋耄之年的长老非常动情,师长的音容笑貌、谆谆教导仿佛就在眼前。
  “我对王恩洋先生和太虚大师一直都怀有特殊的感情,他们都是我人生道路和学佛生涯的领路人和亲教师,我一生都不能忘怀。
  “我于13岁到王恩洋先生创办的龟山佛学院学习,先生教我们读书写作,给我们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是我的知识启蒙老师,我的儒学基础就在这里奠定。先生还深谙佛学,特别精通唯识法相,我一生之所以在唯识学方面有很大的收获,就是得益于王恩洋先生的教育。那时我们看书首先要求背诵,像《唯识三字经》、《佛教三字经》、《八十规矩颂》、《二十唯识颂》等经典,统统必须会背。接下来才是解,然后再贯穿整个意义,抓住纲要。而且在学的时候,做到眼睛看书、耳朵听讲、心里记忆三结合。老师边讲,我们边记笔记,记下来以后把它整理出来,交给老师,不懂,还要再改,这样就不断上进。”
  先背诵,再理解,后贯通意义,这种老式的学习方法可能在当今许多人会不以为然。然而,正是由于在青少年时期打下的深厚扎实的儒学、佛学根底,长老讲经时,才能深入浅出,长短相宜,收发自如。凡听讲者,莫不各各有得。他丰富的知识、敏捷的思维、超凡的记忆力,让与长老交谈过的大学教授及学子们发出了“您简直就是一部活字典”、“您就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的赞叹。
  而长老丰富的学识并不仅仅局限于佛学、儒学,他读过黑格尔、柏拉图、莫尔等许多西方哲学家的书,背过《黄帝内经》等医学书籍,读过《二十五史》、《资治通鉴》等历史书籍,还不断涉猎社会、自然等各种科学书籍。甚至文化大革命期间蒙冤受屈在监狱里时还系统地学习了马恩全集和毛泽东的著作。当监狱举办学习活动时,他作了一天的报告,谈学习毛泽东著作的体会,令监狱长惊奇佩服不已。就是如今,他还经常到书店里去买书,抽空读书。当他讲经时,旁征博引,东西贯通,古今结合,活脱脱就是一部大百科全书。
  “我于16岁考入太虚大师创办的汉藏教理学院学习。大师是我的佛教信仰和实践的指导者。太虚是法门龙象,他不仅精于学问,而且因为自己处在僧伽内部,对佛教自身的发展有着更多的关注,所以他提倡佛教进行改革,主张“三大革命”,宣传“人生佛教”的思想。这些思想不管是在过去还是现在,一直影响着佛教界。学院里集中了全国各地的优秀老师,例如法尊法师、法舫法师、印顺法师、雪松法师以及黄忏华、陈健民、潘怀素等居士,开办了汉藏佛学和佛教史、文学、国学、史学、自然科学等课程。一些社会名流,如郭沫若、老舍、田汉、梁漱溟、马寅初等人也来院内发表演讲,极一时之盛。我在这种良好的环境里,受到了系统的佛学教育,更重要的是学到了怎样做人的道理。汉藏教理学院的院训是“淡宁明敏”,淡是淡泊于物质,不起贪欲,才能持戒;宁是宁静,即保持禅定功夫,不起妄念;明是能明因识果,分别善恶是非,不迷于主观客观,即是智慧;敏是行动灵敏通达,能审时度势,如理行事。这四个字一直影响了我的一生,以致于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放弃过。”
  是啊,惟贤长老如今被尊称为唯识学泰斗,就得益于少年时的恩师──专精唯识法相的王恩洋先生;被佛教界尊称为佛学大师,就得益于青年时的恩师──佛门领袖太虚大师的教诲。为了报答师长恩、三宝恩、众生恩、国土恩,长老承继二位师长的遗志,落实宗教政策后率先创办了重庆佛学院以培养人才,在国内最早发起“希望工程”、“母亲工程”以救济贫苦。由于其深厚的佛学功底,他马不停蹄应邀各地讲经说法,宣传人间佛教的思想,颇似太虚大师当年的风范。

2007-02-20 16:02:12  R1043393.JPG  保存到相册

二:人间佛教点明灯
  佛法博大精深,浩瀚如大海,什么法门最契合当今的社会?法无高下,当机者妙,犹如医生治病,需要辩证施治,因病予药。六祖慧能大师有偈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中国佛教自唐朝以来成立了八大宗派,有显有密,有禅有净,有大有小,有顿有圆,然而其思想都是互相容摄、圆融无碍的。众生各各病症不同,所应吃药自然也不同,但是不管是修习哪个法门,必须都要落实到现实的人间。
  惟贤长老教研唯识,行在净土,而这个净土就在我们现实的人间。他承继太虚大师的遗志,提倡人间佛教,宣传人间佛教,践行人间佛教,他曾经写有七律五首来赞叹人间佛教。其中一首为:
  太虚倡导菩萨行,人格完成即佛成;
  朴老契合新时代,二谛圆融独创新;
  鞠躬尽瘁呕心血,松柏经冬万载青;
  继往开来承遗志,人间佛教点明灯。

的确,长老不管在哪里开示,都会讲到人间佛教,不管讲哪部经典,同样也会落到“人间佛教”这四字,在回答居士提问“什么法门才能够救世?”时,长老所作的回答无疑是给为何要提倡和践行人间佛教的一个最好的解释。
  “在佛教来讲,佛法所有法门都能救世,但是佛法有原则,有方便,具体来讲,就是要契理契机。契理就是符合佛教的原则,发扬佛教的优良传统;契机就是要适合时代,根据地方不同、人不同、环境不同、时代不同,而行方便法门。过去太虚大师提出的人生佛教,现在赵朴老提倡的人间佛教,都是以佛法精神做入世事业,达到二谛圆融。所以这个人生佛教以及人间佛教的具体内容,就是当今最契理最契机的法门。”
  践行人间佛教,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宇宙观、价值观。关于这一点,长老不厌其烦地、从各个角度反复讲演:
  “我们今天做人,就应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作为一个人,光阴是有限的,百岁光阴一刹那,必须用很短的生命,去创造无穷尽的价值。这个价值在于运用佛陀的大智慧、大悲心,把自我和宇宙融为一体,那么,人与人之间,人与生物之间,平等相待,慈悲宽厚,就可以熄灭争乱,熄灭战争。这个意义也正是政府今天提倡的“和谐”。要达到这种“和谐”境界,人类文化就可以进一步向前发展,否则就是倒退的。
  “佛家的哲学,看问题、看事物的方法,是心物总和。不是单讲心,也不是单讲物,不是哲学上的唯心论,或者唯物论。有心就有物,有物就有心,心物总和,即在现象上能够看破放下,就可以恢复自己的妙明真心,也就是缘起法上当体即空,消除我执、法执,就可以见到一切法的本体实相。对于宇宙的观察,对于事物整体的观察,必须了解他的实相,这个实相就是缘起性空;对宇宙森罗万象,进行缘起性空的观察和思维,这就是佛法的宇宙观。以这个宇宙观来指导我们的行动,才是正确的行动。
  “一个人能够做到三业清净,在身、语、意三业中不造恶业,同时发菩提心,饶益有情,不要扰乱烦恼别人,这就是菩萨心胸,也就是佛法的价值观!这样子才能发挥人生的价值──既利于自己,又利于他人,做到自觉觉他、自利利他。”

2007-02-20 16:16:54,“慈云古刹”鼎  R1043420.JPG  保存到相册

三:行住坐卧皆是定
  长老每日的生活工作,用“日理万机”四个字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每天早晨4点钟一起床,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上殿、处理寺务、接待客人。由于是重庆市佛协会长,有时还要主持召开各种会议。一直到晚上七、八点以后,没有客人来访,才真正是属于自己的时间。他一般会在晚上九点多休息,但他常常因为写文章、看书、改稿等事情而到深夜。工作虽繁忙,但是他内心却是安宁的、清净的,他真正做到了“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
  2004年7月21日,我因为请长老讲《唯识学在佛法中的地位》,前往慈云寺,亲眼目睹了长老一天的忙碌而有定力的生活。
  凌晨4点钟他就起床了,洗漱、整理、搭衣完毕,于5点钟上殿,7点吃早餐,8点左右,休息片刻,便开始一天的工作。那天讲《唯识学在佛法中的地位》就从8:30开始,长老口述,我边听边录音。
  从8:30分至11:00,讲演及录音工作被打断了5次,是因为接电话和处理寺里的琐事,每次1~5分钟不等,还有一次接待客人来访,约中断了30分钟。令我非常惊讶和佩服的是每次被打断后,再讲时他仍能接着刚才所讲的内容继续,思路仍是连贯的。从此以后,我便明白了什么叫“大修行人二六时中均在定中”。
  “文化大革命期间,我蒙冤入狱长达26年零十个月,虽然在监狱里面不能公开表示信仰佛教,但是我内心的信仰仍然不变,我以豁达的心态来对待人生。有一次我发烧到40度,医生都说我不行了,要准备后事。我心里默诵《大悲咒》,几天后热度全退下去,众人都为我突然病好了觉得不可思议,只有我自己明白,这都是因为我的定力、菩萨的加持力,战胜了病魔。”
  如果说这件事情让我们感觉比较遥远而无法体会的话,那么,2002年发生的一件事就足以令我们信服。
  2002年7月19日早晨,长老因接电话,不慎摔断了左腿,左腿股骨骨折,去医院做手术换了人造骨头,8月20日即能下地行走,9月16日居然还能来京参加中国佛教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俗话说“伤筋动骨半年养”还不一定能恢复正常,可是当时已经82岁的长老仅一个半月就恢复了健康。许多人觉得不可思议,纷纷询问原因,长老回答:“这都是我的定力、佛菩萨加持的结果!”可见定力、佛力的确不可思议。

2007-02-20 16:09:32,慈云寺禅房  R1043402.JPG  保存到相册

四:出水莲花自清净
  莲花,被宋朝哲学家周敦颐誉为“花之君子”,并写了《爱莲说》来自比莲花,抒发自己为人清廉正直、襟怀淡泊的情怀,力求在污浊的尘世中当个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但莲花之寓意,在佛教中却更深远、更广大。佛菩萨足踏莲花,手持莲花,结印为“莲花印”,说法为“口吐莲花”,经典有《莲花经》,形容圆融、和谐、清净、庄严美妙的世界为莲花藏世界。可见,莲花在佛教中的重要性。
  “菩萨出世而入世的精神,就好象莲花一样。莲花的功德微妙香洁,微妙就是智慧很高,处污泥而不染;香洁,就是品行高,虽处污泥却不舍污泥,不舍众生,还要喷洒芳香,净化国土。佛菩萨不舍众生,以大悲大愿、出世入世精神,广行六度万行,难行能行,难忍能忍,这就是莲花精神。”十五年前长老应邀参加净土宗祖庭庐山东林寺举行的莲花会,首次提出了莲花精神。
  繁杂的众生世间犹如淤泥,充满了贪嗔痴等各种烦恼杂染。我们在世间修行,一方面要除去自身的贪嗔痴,保持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之心,犹如莲花一般“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另一方面,还要不舍淤泥,即不舍众生、不离众生、不弃众生,尽心尽力去做一切利益众生之事。这就是悲智双运的菩萨行。如《普贤行愿品》所讲: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
  是啊!莲花因为有淤泥才开得很鲜艳,离开淤泥,哪有莲花?同理,没有众生,何来菩萨?不离、不弃、不舍、随顺众生而内心依然清净,这就是菩萨!惟贤长老,他就是这娑婆世界的一枝莲花,正如他的一首发愿偈所说:诸佛所证我愿证,菩萨所行我愿行,悲心恒念尘刹苦,弘法利世度群生。
本文是应《中国宗教》约稿而作
8#
 巴头陀 发表于: 2006-9-8 22:54:01|只看该作者
以前专门跑到慈云寺去耍过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9#
 正弘 发表于: 2015-1-29 17:25:18|只看该作者

惟贤长老:为什么要皈依三宝?

  今天你们能够在延若法师的带领下来皈依三宝,因缘很殊胜。
  三皈就是皈依三宝,以三宝为皈向处,为我们的身心性命皈向处,这是非常难得的。
  三宝分为贤圣三宝、住持三宝、自性三宝。佛在世的时候,佛就是圣者,是佛宝;佛说的法,一切经律论三藏就是法宝;当时的大弟子、比丘、菩萨、千二百五十人就是僧宝;这一个就是贤圣三宝。佛灭度以后,有佛的像,雕刻的、绘画的、泥塑的,这就是住持佛宝;佛遗留的经典,三藏经典就是法宝,住持法宝;有出家僧众,六和合僧团,代佛宣化,严持净戒,也就是住持僧宝。

2006-07-11 17:53:03,惟贤长老为新皈依的弟子取法名  R1013353.JPG  保存到相册

  现在有住持三宝在,有三宝住持佛法,住持世间,佛法就流转世间、弘扬世间。住持三宝存在就是众生的大福田。所以呢,你们今天在重庆市南岸的涂山寺皈依三宝,就是皈依了大福田,得了大福田,这是可喜的事情。现在有佛像在、有经典在、有僧众在,使众生能够种福田,能够有机会由恶转善,由邪转正,由染趋净,这是非常难得的。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啊。但是最终你们要从皈依贤圣三宝、住持三宝到恢复自性三宝。自性三宝就是以贤圣三宝、住持三宝为增上缘、为因缘,使自心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
  就是说你们内心这个时候开始觉悟了,晓得什么啦?晓得因果了,晓得解脱了,消灭了对因果的迷惑,消灭了对解脱的迷惑,这就是消灭了无明。内心解除了无明,消除了迷惑,觉而不迷就恢复了自性佛宝。自性法宝就是以经教为因缘,熏习清净种子,增加无漏种子,转识成智,内心有智慧,不走邪路走正路,那就要修持佛教的八正道,内心正而不邪就是自性法宝。能够受持三皈五戒,不受染污,不被六尘境界所转,就可转烦恼成菩提。五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学五戒十善使内心不受染污,逐步走向清净,净化内心、净化世间,这就恢复了自性僧宝。

2006-07-11 17:53:41,恩师在我的皈依申请表上赐法名  R1013357.JPG  保存到相册

  这时你就明白了皈依贤圣三宝、皈依住持三宝目的就是恢复你们的自性三宝。内心觉而不迷就是自性佛宝,内心正而不邪就是自性法宝,内心净而不染就是自性僧宝。这就是皈依三宝的意义。
  在佛法来讲一切都是因缘。世界上没有无果之因,也没有无因之果,有因就有果,有果就有因,今天你们能够来皈依,这个因缘就是你们宿世有善根,过去善根是因,现在遇到这个缘,就成熟了,就是这次你们重庆之行的果,非常难得。
  佛教的大德经常讲: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身难得,这有个比喻,就是说人死了以后,要想再为人的话很不容易,就像那个手指上的灰尘那么少,而人死了以后堕地狱、恶鬼、畜生三途的,就像那个大地的泥土一样多,所以说得人身很难得。佛法难闻,佛法最难得听到,生在八难处就闻不到佛法。八难是哪八难呢?地狱、畜生、饿鬼、长寿天、边地、盲聋喑哑、世智辩聪、佛前佛后。


  所以说闻到佛法不简单,闻了之后能够信更不简单,再接着能够了解就更不简单。我们现在既得人身,又闻佛法,这都是不容易的。“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因此我们要珍重人身,抓紧时间,好好修行。
  “人命本无常,只在呼吸间,今日脱了鞋和袜,不知明日穿不穿”,要有这个无常观念。所以普贤菩萨《警策偈》说:“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一天天过去了,就像鱼儿快没有水一样的了,警惕人生无常,就要随时保持正念、保持道念。

恩师为新弟子逐一摸顶加持  R1013375.JPG  保存到相册

  保持正念的唯一方法就是按经典教导如理修行,以正念去邪念,以善念去恶念,以净念去染念,这是学佛的基本功夫。为什么提倡念佛呢?行也阿弥陀,坐也阿弥陀,行住坐卧都念阿弥陀佛。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也就是说以净念去除染念,以正念去除邪念,以善念去除恶念,这在唯识学里讲是转识成智。识,就是我们所讲的心识,在众生境界它是受外尘所转的,受外尘所转呢,贪念六尘那就发生贪嗔痴与斗争。以正念代替邪念,以善念代替恶念,以净念代替染念,就可以返妄归真,逐步逐步地,你的心就和佛菩萨的心一样。
  佛菩萨的心是什么心呢?清净心、广大心、正直心、平等心、慈悲心。逐步逐步地,你能转成这几种心,就与佛菩萨相应,与佛菩萨接近。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呢,就是你把世情呀,世间的事看淡放下,一般人是看不淡放不下,一天到晚想那样想这样的。看淡放下不等于说是什么事不管,而是在生活上、工作上要以佛心对人,以佛的清净、广大、正直、平等、慈悲,以这个心来对人,不妨碍工作,不妨碍生活,这就是学佛。不一定我每天磕几个头就是学佛,要广义的学佛。磕几个头也是学佛,是形式上的。广义的学佛,行住坐卧保持正念,以佛心对人,这才是学佛。所以学佛不妨碍各种工作,士农工商学兵都不妨碍,要活学活用。

2006-07-11 18:15:10,恩师说法,当时我拍摄了完整视频  R1013430.JPG  保存到相册

  保持正念很要紧。唯识学的转识成智,也就是把这个念头转过来,转第六识成妙观察智,转第七识成平等性智。只要转过来了,我们的生命就转变了,成智了。这就是唯识学最终的目标。你们皈依三宝也就与这个相一致。皈依自性佛宝、皈依自性法宝、皈依自性僧宝。达到觉而不迷就是自性佛宝,正而不邪就是自性法宝,净而不染就是自性僧宝。这是你们皈依三宝的最终目的!
  (注:本文为惟贤长老2011年6月10日于重庆涂山寺为新皈依居士开示录音整理而成。整理者:正根居士 正语居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27 16:01, Processed in 0.655201 second(s), 14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