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6175|回复: 7
 3熊猫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蜀虎 发表于: 2006-8-4 02:51:47|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纪实·新闻2006-07-02日(上):学者研讨羌文化

 [复制链接]
←先前纪实,请见:《2006-07-01日(下):好酒好歌舞云端

◎摄影:雷康

  祝贺首届“中国汶川古羌文化节”圆满成功!
  我,一个平常心的人,十分敬业地、真实地记录下我身边所发生的事,我的口号就是:见证历史,我求真历史,我延续历史。


  今天是“羌文化研讨会”,我这次吼着闹着要来汶川县,多半也是冲着“羌文化”而来,并非图昨日的闹热。一心想成为民俗专家的我,怎么能失去向专家学者们学习取经的机会喃?一个自学的人,想看看真正的系统全面研究学问的人是怎样在做学问的,是用怎样一种心态来做的……
  “文化”是一个用烂了但近年又开始时髦的词,近来,我接触的用“文化”冠名的活动有“佛教文化节”、“道教文化节”。按我的理解,这些活动用“文化”,是为了避忌宗教色彩太浓,而想突出其扩散的、融入民间的世俗文化,这有点舍“”谈“”的无奈。而羌族加“文化”却不同于宗教加“文化”,因为羌族现今就几乎没有“文化”,还是让我枚举几个现象吧!一是羌族作家少,所出的有影响的作品少。前两天在网上我谈到了两个羌族作家是顶尖的,就反馈回信息说我的不是,但我还是认为,他们的作品也许有不足之处,但他们确实是顶尖的,因为除了谷运龙雷子外,我就没有接触到更多的羌族作家。二是音乐作品很少,原本想为我前期的纪实找首羌族歌曲,用“羌族”搜索音乐只有这四首“羌笛悠悠”、“白羊绕山岗”、“酒歌”和“羌族”MP3。三是书法绘画我只知道一个蓝寿云,而当一个藏族人写了个蓝寿云的宣传文章后,却有羌族人不满,说写的不够全面,哪你们为何不写喃。四是羌族妇女的教育程度较低……我还能例举出很多,但我现在都有些诚惶诚恐,生怕我犯了国家的民族政策错误!其实,我很想找个羌族老婆,做羌族人的女婿,今天晚上在迎宾馆的餐厅里喝酒时,众人作证,我还请杨国庆帮我找羌族老婆哩。
  今天的“羌文化研讨会”由四川省民族研究所、四川省民族研究会、汶川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羌文化研讨会”分成五场,上午两场,下午三场,前四场每场5个人发言,分别由一个学者来担当主持人。

早饭后,研究羌族的学者们陆续进入会议所在地。注意:大楼的外观就是羌族的碉楼式样
地点:迎宾馆·威州镇·汶川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时间2006-07-02 8:21:02

从二楼大会议厅的窗户望出,楼外是一片岷江边的风水宝地,一个小小的营造舒适的、有健身器材的庭院。本应供民众休闲的公众地带,却有围墙阻隔,只有一个老人孤寡在景中
地点:迎宾馆·威州镇·汶川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时间2006-07-02 8:25:08

羌文化研讨会”开幕,汶川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廖敏致词。开幕式由四川省民族研究所所长、四川省民族研究会会长袁晓文主持,左起:高志明、廖敏、杨吉生、蔡世勤、肖晓军、潘玉成、王蕾、袁晓文;附:主席台左边还有一位没有拍摄到,她是蒲进
地点:迎宾馆·威州镇·汶川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时间2006-07-02 8:37:26

四川省民委副主任、四川省民族经济开发办主任肖晓军的讲话,标题是《为民族地区建设发展献良策》
地点:迎宾馆·威州镇·汶川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时间2006-07-02 8:42:16

羌文化研讨会”会场一角
地点:迎宾馆·威州镇·汶川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时间2006-07-02 8:43:58

羌文化研讨会”会场一角,此时听众还不多,慢慢陆续增加
地点:迎宾馆·威州镇·汶川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时间2006-07-02 8:51:22

参会代表合影,第一排左起:蒲进、罗雄岩、高志明、林向、杨嘉铭、侯光、廖敏、蔡世勤、肖晓军、潘玉成、杨吉生、李绍明、袁晓文、王蕾、刘辉强
地点:迎宾馆·威州镇·汶川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时间2006-07-02 9:00:40

袁晓文、蔡世勤和李锦合影。蔡世勤是四川省民委副主任、著名的“新羌王”。袁晓文和李锦是省民研所的正副所长,是“羌文化研讨会”的负责人。合影后,袁晓文因明日要去美国做“羌文化”的研究,今天必须赶到北京而提前返回成都
地点:迎宾馆·威州镇·汶川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时间2006-07-02 9:04:06

林向,是冯汉骥的唯一研究生,三星堆的主要发掘者之一。这是我十分尊敬的教授,认识他是在2002-12-17日,当我向林向教授介绍了自己后,请他移步过来照相
地点:迎宾馆·威州镇·汶川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时间2006-07-02 9:09:56

羌学泰斗李绍明讲话。合影后,研讨会第一场开始,由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副所长石硕教授主持。
地点:迎宾馆·威州镇·汶川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时间2006-07-02 9:22:28

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员李绍明的讲话,标题是《“禹兴西羌”说新证》
地点:迎宾馆·威州镇·汶川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时间2006-07-02 9:23:30

四川省文联副主席、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侯光讲话,标题是《远古昆仑神山在哪里?》
地点:迎宾馆·威州镇·汶川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时间2006-07-02 9:39:16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馆长杨源教授讲话,标题是《关于羌族文化生态保护的思考》
地点:迎宾馆·威州镇·汶川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时间2006-07-02 9:51:00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段渝教授,标题是《川西高原的氐与羌》
地点:迎宾馆·威州镇·汶川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时间2006-07-02 10:14:48

四川省音乐舞蹈研究所副所长杨莉,她是昨日的大型实景生态羌族民俗歌舞表演《羌山神鼓》的总编导
地点:迎宾馆·威州镇·汶川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时间2006-07-02 10:14:48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蜀虎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蜀虎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蜀虎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蜀虎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蜀虎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蜀虎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七月半流行语:你家烧袱纸了吗? [转帖]唐山大地震的千古罪人是谁!
2# 四姑娘山
 楼主|蜀虎 发表于: 2006-8-4 02:52:49|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两场之间有个10分钟的休息时间,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法国教师、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编辑部主任吴天德、李绍明正在交谈。据说这个法国人为了研究羌族,申请到阿师专任教,以便研究。又是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文化事业当作她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其间,我接到龚学敏的电话,说中午请我吃饭
地点:迎宾馆·威州镇·汶川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时间2006-07-02 10:39:48


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副所长石硕教授讲话,标题是《关于青衣羌南下的时间问题》。研讨会第二场开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编审揣振宇主持
地点:迎宾馆·威州镇·汶川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时间2006-07-02 10:41:12


九寨天堂藏羌博物馆馆长邓廷良讲话,标题是《桃坪与通化石纽山》
地点:迎宾馆·威州镇·汶川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时间2006-07-02 11:04:22


邓廷良发言回到座位后,段渝、石硕两教授不知和他交谈什么
地点:迎宾馆·威州镇·汶川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时间2006-07-02 11:12:30


成都博物院副院长江章华研究员讲话,标题是《川西高原考古文化与羌族文化研究》
地点:迎宾馆·威州镇·汶川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时间2006-07-02 11:14:52


涂雅丽、梅雯欣、王宇、罗晓庆合影。龚学敏又打电话来,说吃饭地点已定,请梦非杨国庆和我赶紧过去。出来接龚学敏的电话时,又看到了三位志愿者和县团委的王宇先生,昨天他们的表现都很出色,出于敬意,请他们一起照了这张合影
地点:迎宾馆·威州镇·汶川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时间2006-07-02 11:19:20


阿坝州文管所所长陈学志讲话。随后是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陈显丹研究员讲话,标题是《岷江上游考古》。2005年3月,陈显丹等七位考古学家经过对汶川县的萝卜寨进行考察论证后确定“萝卜寨在四千年以前就有人类居住生活,两千年以前萝卜寨就是一个以羌民族为主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发展中心。
地点:迎宾馆·威州镇·汶川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时间2006-07-02 11:19:20


杨国庆和美女记者碰杯,这位美女就是昨晚我拍摄的。都在研讨会上的梦非杨国庆和我一起打的来到岷江对岸的红军桥大酒店的一个包间,龚学敏解释因大包间都被提前包了,只有大家挤一下了
地点:红军桥大酒店·威州镇·汶川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时间2006-07-02 12:37:46


杨国庆和另一女记者干杯时,梦非拿出本是准备送给龚学敏的、他的新书《人文羌地》送给在座的美女记者们。席间,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门口,热情的汶川县县委宣传部部长杨朝宇过来敬大家的酒,并说今天他做东。在研讨会的主席台上,有“杨朝宇”的座位牌,原来他在这里陪媒体记者们。希望哪天,他到成都时,我来请杨部长
地点:红军桥大酒店·威州镇·汶川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时间2006-07-02 12:38:28


龚学敏打总结,大家同举杯
地点:红军桥大酒店·威州镇·汶川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时间2006-07-02 12:39:00


合影。左起:XXX、香港大公报实习记者彭庆华、龚学敏、《四川日报》「旅游天地」栏目主编刘理科、《四川日报》驻阿坝记者站记者松涛、梦非杨国庆。合影后记者们返回成都龚学敏等返回马尔康
地点:红军桥大酒店·威州镇·汶川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时间2006-07-02 12:42:12

大禹故里、熊猫家园


提示
  ①以上文字说明中有相关的超链接,可点击进入!
  ②摄影雷康
  ③最佳效果请看主站history/2006/20060702a.htm


→后续纪实,请见:《2006-07-02日(中):汶川的释比世家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罗子兰 发表于: 2006-8-4 11:55:23|只看该作者
站长的精神是直的我们每一个人的敬佩!
4# 金佛山
 侯开良 发表于: 2006-8-4 13:42:52|只看该作者

[转帖]西羌文化

      羌族,主要聚居地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汶川、理县,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其余散居在松潘、黑水,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县,绵阳市平武县,贵州省江口县、石阡县等地,有人口 31.65 万(据第5次人口普查)。今天的羌族是古代羌族人中保留羌族族称的一支,与藏族、彝族、纳西族、傈僳族、哈尼族等为兄弟民族。
      羌族自称“日麦(四川话发音mei ,入声 )”、“麦”、“尔咩”、“尔玛”,书面多用“日麦”与“尔玛”,意为“本地人”、“人民”,“麦”与“玛”为实词。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可分为南北两大方言。南部方言有声调,北部方言没有声调,但有较为丰富的复辅音韵尾。南部方言有雁门、龙溪、绵池、蒲溪、木卡、桃坪等 6 种土语,北部方言有镇平、曲谷、回龙、黑虎、渭门、维古、茨木林、麻窝、芦花等9种土语。现在,南部方言地区通用羌汉两种语言,在公路沿线,除了老年人、壮年人还能说羌语外,青少年中会讲羌语的的已日渐减少。北部方言地区和偏僻山区,羌语还广泛使用。
      岷江上游地区羌族因与汉族人民的长期交往,他们很早就用汉文记事,至今仍通用汉文。但是羌族历史上曾有过文字。早在远古的时期,羌人就曾有过文字创造。一些古文字学者研究认为,发现于黄河流域上游地区刻画符号是中国文字的源头之一。这种刻画符号在西安半坡和临潼姜寨,以及青海柳弯、甘肃马厂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中都有发现,并认为有些刻在后来的甲骨文和金文中还能找到,大体可以释读。一些彝学专家认为,许多刻符均能用古彝文释读,它与古彝文有直接渊源关系,是一种以表音为特征的音节文字。
      古代羌人在寻找不受时空限制的交际手段中,在大夏王元昊的大力主张下还创造和使用过西夏文字。遗憾的是,现在鲜有学者能释读西夏文字。西夏文字是根据西夏语 ( 据许多专家研究论证,党项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 ) 的本质特点而创制的,自称“蕃文”或“蕃书”,属表意文字类型,有六千余字,分篆书、楷书、行书、草书几种字体。字体构造规律,有单纯字和合成字两类。其中又以会意合成和音意合成字最多,占西夏文字总量的 80% 左右。省形和省声现象比较普遍,极少象形字和指事字。西夏文字在不太长的时间里被制定出来,既是党项羌民族富于智慧的表现,同时也为西夏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开辟了新纪元。此后,西夏文书告示,一律用新文字书写。《西夏书事》卷十二载:“元昊既制蕃书,尊为国字,凡国中艺文浩牒尽易蕃书。”“并特设“蕃学院”,以培养西夏文人才。”从保存至今的西夏文文献看,不仅种类繁多,且内容十分丰富,有各种官私应用文书,有学术价值很高的法律、历史、文学、医学等方面的著作,有多种类型的字典、辞书,有一大批译自汉文的儒学经典和兵书要籍,有众多佛经……等等,反映出西夏当时的文化事业已相当繁荣。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羊子 发表于: 2006-8-6 21:03:24|只看该作者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陈显丹研究员讲话.错.

特别指出:讲话者是阿坝州文管所所长陈学志.

请一定纠正!!



6# 青城山
 邓章应 发表于: 2006-8-6 21:26:38|只看该作者
饱了眼福,期待着看中、下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leikang 发表于: 2006-8-7 13:57:20|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羊子在2006-8-6 21:03:24的发言: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陈显丹研究员讲话.错.

特别指出:讲话者是阿坝州文管所所长陈学志.

请一定纠正!!
  谢谢“羊子”的纠正,已更改。
8#
 雷梦子非 发表于: 2006-8-8 11:38:29|只看该作者
平常的事情,被记录后,就有了许多味道。谢谢站长留此照存。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2 21:25, Processed in 0.2808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