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136|回复: 1

[2021年华为拿下第三方支付牌照 微信、支付宝迎强劲对手

 [复制链接]
源自: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文标题:突发!华为拿下支付牌照!微信支付宝迎强劲对手

  导语:移动支付行业迎来一个新“玩家”!

  天眼查显示,华为通过收购讯联智付100%股权,拿到支付牌照。
  随着华为的入局,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两大巨头也许就将多一个新的对手。

华为拿下第三方支付牌照
  华为进入移动支付领域的消息得到证实。
  天眼查显示,华为通过收购讯联智付100%股权,拿到支付牌照。
  据天眼查披露,3月25日,深圳市讯联智付网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讯联智付”)大股东正式从上海沃芮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沃芮欧”)变更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后者持股比例100%。

  与此同时,郑栋伟任总经理,张航出任监事,新增杨翔为董事。王关荣为讯联智付董事长。
  公开资料显示,王关荣曾任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上海农商银行副行长,还担任证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上海富友支付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等多个职位。
  央行官网信息显示,2014年7月,深圳市讯联智付网络有限公司获得支付牌照,业务类型包括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有效期至2024年7月。

  讯联智付曾为中兴通讯在支付领域的重要布局。于2013年6月18日在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前海注册工作组登记成立,注册地位于深圳前海,由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兴软件”)出资,初始注册资本1亿元。
  2015年12月,中兴发布旗下移动支付产品ZTE Pay又名“中兴付”,正式加入彼时火热的NFC移动支付战场。不过,不到一年时间,中兴通讯放弃了这张支付牌照。
  2016年8月,中兴通讯全资子公司中兴软件以3.825亿元的转让价向上海沃芮欧转让讯联智付90%股权,并于2018年1月转让剩余10%股权,但未披露具体价格。

意欲何为?
  华为缘何要拿下支付牌照?拿下后将对现有业务产生怎样的变化,将对现有以微信、支付宝为主导的互联网支付行业带来怎样的影响?
  事实上,在获得支付牌照之前,华为就曾在支付领域有所布局,2016年8月,中国银联联合华为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20余家商业银行举行合作发布会,宣布银联“云闪付”全面支持Huawei Pay,银联云闪付涵盖了NFC等各类支付创新技术应用。另外,华为还曾与银行联名推出联名信用卡HuaweiCard、上线手机POS、申请语音支付专利等。
  不过,有报道显示,2016年,华为消费业务云服务部前总裁苏杰曾表示,华为不会申请第三方支付牌照。华为会立足、聚焦技术,为整个支付行业提供最安全的底层解决方案。
  “现在跟五年前不一样,目前华为正大力推进‘1+8+N’终端全场景战略,加上华为汽车业务的不断拓展,目前华为的支付业务场景越来越丰富,如手机、智能家居、物联网、智能家居等消费场景,因此拥有一张属于华为自己的支付牌照,无论对于华为自身业务发展还是提升用户体验方面,都显得非常必要。”一位行业分析人士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
  华为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华为全新开发的自研生态系统旗下的应用市场AppGallery已经获得12万个带有HMS Core的应用,在全球范围内拥有230万注册开发者,月活跃用户(MAU)数量突破5.3亿。
  有手机行业分析师分析称,华为在庞大的用户基础,是华为进入移动支付市场的优势。

巨头纷纷入场
挑战微信支付和支付宝

  面对移动支付这个大蛋糕,截至目前,百度阿里腾讯京东美团、国美、美的、滴滴等都已将支付牌照收入囊中。
  “移动支付与智能手机相伴相生,与其把机会让给别人,不如自己动手。”有业内人士曾如此评价。
  国内手机厂商中,除了华为外,小米早已持有支付牌照。
  天眼查显示,早在2016年1月,小米收购捷付睿通股份有限公司65%股权。2019年,捷付睿通成为小米系全资控股公司。央行官网信息显示,捷付睿通是2011年8月获得支付牌照的,现在的业务类型包括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银行卡收单,有效期至2021年8月。
  第一手机界研究院院长孙燕飚认为:
  虽然苹果、华为等厂商在手机终端有自己的钱包,但还存在局限。
  目前在第三方移动支付领域,微信和支付宝具有绝对优势。华为通过收购拿下支付牌照,是在布局未来。
  由于华为现在是国内最大的智能手表厂商,未来这一领域的市场有想象空间。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的《2020年移动支付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2020年分别有92.7%、91.0%和74.9%的用户使用了微信支付、支付宝和银联云闪付。
  2020年3月,国信证券发布研报指出:移动支付的产业链包括账户机构、清算机构、支付机构和收单服务商四个环节。其中,支付机构环节格局清晰,集中度较高,两大巨头微信支付及支付宝的合计市占率已连续4年超过90%。
  中信建投认为,从监管的角度,支付产业数字化发展虽然具有融合性、智能化等特征,但必须坚守安全底线。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云海茫茫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云海茫茫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云海茫茫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云海茫茫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云海茫茫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云海茫茫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光明B站的阴面:用户高速增长或难以延续 市场环境内忧外患 2021年3月28日0时至24时山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情况
2# 四姑娘山
 楼主|云海茫茫 发表于: 2021-4-8 08:52:08|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华为正式拥有第三方支付牌照 再次冲击支付“双寡头”格局

源自:经济参考报
原文标题:华为入局再次冲击支付“双寡头”格局

  日前,科技巨头华为通过全资入股深圳市讯联智付,正式拥有了第三方支付牌照,成为继小米之后第二家拥有支付牌照的手机厂商。业内人士指出,各互联网头部企业都着手打造自己的支付平台,C端移动支付市场格局正在发生明显变化,而支付领域的竞争料将进一步加剧。

积极深度布局
  在零售电商、零售金融领域,自建支付业务是兵家必争之地,吸引着众多巨头布局,华为当然也不例外。
  记者在梳理华为金融业务后发现,尽管目前其大部分业务主要集中在B端,包括与金融机构合作从事金融科技研发、参与央行数字货币项目等,但华为早在2016年8月,就联合银联推出了银联手机闪付Huawei Pay(华为支付),并将Huawei Pay集成于华为钱包App中,为用户提供支付体验。值得注意的是,华为也率先在数字人民币方面布局。去年10月,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一场新品发布会上表示,华为Mate40系列是全球首款支持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的智能手机。由此可见,华为在支付领域早有准备。
  接受采访的北京某互联网企业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华为此次正式拿下第三方支付牌照,除了在支付业务内发力外,其背后还涉及整个金融服务生态系统的建设。该人士表示,考虑到华为拥有包括手机业务、智能家居、智能汽车等在内的业务板块,随着正式布局支付业务,其将可以通过打通华为全场景的消费金融,瞄准新的消费金融业务。
  近期华为也曾回应媒体,称“希望通过此次支付牌照的收购,提供更丰富的数字生活服务,也给大家打造更安全、更便捷的全场景智慧体验”。记者就此举是否意味着其或将通过布局支付业务而瞄准新的消费金融业务,与华为相关人士进行沟通,但截至记者发稿,未收到任何回复。
  不过也有业内专家表示,华为此次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或是为了回应当前监管的合规要求。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表示,在支付已经成为底层工具、数字人民币等新兴金融科技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如果企业没有支付牌照,就意味着欠缺很多东西;而华为拿下支付牌照,也更多是出于合规性方面的考虑。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2016年监管部门暂停新牌照发放,支付行业进入存量规范、清理、整合阶段。尤其是自去年以来,监管部门多次强调,金融是特许行业,必须持牌经营。央行副行长范一飞此前也曾多次表示,支付业务属于金融业务,必须持牌经营接受监管。

聚焦生态闭环
  去年以来,随着电商、直播平台的不断兴起,多家头部互联网公司布局第三方支付领域,获得支付牌照。2020年1月,拼多多通过间接收购方式获得支付牌照;2020年8月,字节跳动通过关联公司完成对合众易宝的并购,获得互联网支付牌照并先后申请“抖音支付”“字节付”等商标。
  记者梳理发现,除华为外,目前具有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互联网巨头包括阿里、腾讯、苏宁、京东、百度、新浪、美团、唯品会、拼多多等。
  业内人士指出,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支付行业属于金融基础设施,布局支付行业对其完成生态闭环极其重要。

市场有待观察
  记者调研发现,近年来,支付行业规模虽然持续增长,但增速已有所放缓。特别是随着各互联网头部企业均着手打造自己的支付平台,细分领域已形成稳定寡头垄断格局。目前,微信支付、支付宝作为支付行业“双寡头”,占据了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大部分份额。易观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支付宝、微信支付的市场份额分别为48.44%和33.59%。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尽管拿到牌照,但包括华为、小米等在内的巨头,短期内在支付领域仍难撼动腾讯与阿里的“双寡头”地位。
  光大证券研究所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对记者表示,考虑到互联网头部企业抢夺支付牌照进入支付行业,主要是为了借助支付入口构建自己的支付通道,从而减免不必要的通道费用,并通过通道为开展其他金融业务打好基础。因此,华为拿下支付牌照虽然会对行业“双寡头”有一定影响,但短期内几乎没有威胁。“一是商户和用户习惯已经养成,没有‘大杀器’很难改变;二是行业已经进入成熟期,背后的产业链条越来越趋于稳定,短时间内不会有太大变化。”王一峰说。
  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研究员赵振营表示:“支付是一个用户忠诚度相对较高的领域,便利性和安全性是顾客使用相应服务的重要考虑因素,虽然华为、小米等企业纷纷获得支付牌照,着手打造自己的支付平台,但如果没有一些‘杀手级’的应用出现,很难推动顾客重新绑卡,改变支付路径。”(记者:韩婕)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2 21:38, Processed in 0.093601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