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平常心的人,十分敬业地、真实地记录下我身边所发生的事,我的口号就是:我见证历史,我求真历史,我延续历史。
探秘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旧址──九院旧址,吃过简单的午饭后, 我随参加2007'诗仙故里诗歌夏令营的大部队来到距 梓潼县城北9公里的庙宇: 七曲山大庙,开始探寻有着1700年历史的传统民俗文化──文昌文化。 清代咸丰年间的《梓潼县志》曰,“ 文昌灵应祠在七曲山顶,即梓潼庙,俗称大庙”,“ 神姓张,讳亚子。其先越西人,因报母仇徙居是山,自秦伐蜀后,世著灵异。宋、元历封辅元开化司禄宏仁帝君。” 《辞海》梓潼帝君的条目曰:“ 梓潼帝君,道教所奉的主宰功名、禄位之神。传说姓张名亚子,居蜀七曲山,仕晋战死,后人立庙纪念。唐、宋屡封至英显王。据道教传说,玉帝命梓潼帝君掌管文昌府和人间禄籍,故元仁宗延佑三年「公元1316年」加封为辅元开化司禄宏仁帝君。按传说梓潼原是人,死后被封为神,同天上文昌星无关,但后来经乩坛一番制作,并在元代加封,与文昌星合而为一,即成文昌帝君”。 文昌帝君又名梓潼帝君。文昌本为星名,古代占星术士认为它们是吉祥富贵之星,分别命名为上将、次将、贵相、司命、司中和司禄,用之以占人事。相传帝君名张亚子,仕晋战死,人们为之立庙,自晋以后,世代显灵。唐僖宗封为济顺王,宋真宗封英显武烈王。宋元道士造作《清河内传》和《梓潼帝君化书》,有七十三化和九生八化等不同说法,并称玉皇大帝委任梓潼神掌管文昌府和人间禄籍,司文人之命。元延佑三年(1316)七月,加封梓潼神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 于是,中国尚文的历史便开始有了“ 北有孔子,南有文昌”的说法。按照 唐代武则天以来,历代科举制度以其强大无比的统摄威力,使得中国知识分子在科考晋阶的前夜,一定会想到去文昌宫拜祭 文昌帝君。这也是中国各地文昌宫和观音殿、关帝庙一类,看似宗教,实际却更能迎合民俗而广布,且存量最多的根本原因之一。 七曲山大庙便是这一文化的祖庭。 整个大庙建筑群依山就势建造,在郁郁苍苍古柏的掩映间,26处殿宇楼阁错落有致地沿中轴线由东向西展开,依次上升的百尺楼、文昌殿和桂香殿构成大庙主体建筑群。

文昌宫山门位于百尺楼的底楼,也是 七曲山大庙景区的入口。百尺楼又名魁星楼、忠孝楼、星主楼, 明代被誉为“ 西蜀名楼”,后毁于火。今楼乃 清代雍正十年(1732年)重修,楼共三层,高33.15米,总建筑面积916.84平方米,由46根擎天大柱凌空支撑,前临古蜀道,后倚层层宫阙,四周翠柏簇拥,宛如云中楼阁。山门上挂有一匾,上有 清代干隆直隶绵州知州梓潼县事王用绶手书“ 帝乡”二字,表达这里就是全国 文昌帝君的发祥地 地点: 七曲山大庙· 梓潼县· 绵阳市 时间: 2007-07-22 15:13:18
百尺楼后为全庙的核心部位──文昌正殿,殿前左右为钟楼、鼓楼。文昌正殿的铸铁文昌神像── 文昌帝君驾白骡坐像,雍容慧颜,高4.6米,重5吨,是空心浇铸于 明代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的珍品,属国家重点保护文物。文昌神像左右有天聋、地哑二位神童陪侍, 文昌帝君左右为何要安排天聋、地哑两位神童陪侍?《历代神仙通鉴·卷十一》对此解释道:“ 「文昌帝君」道号六阳,每出驾白骡,随二童,曰天聋、地哑。真君为文章之司命,贵贱所系,故用聋、哑于侧,使其知者不能言,言者不能知,天机弗泄也。” 文昌帝君两侧另有配祀神像8尊,皆通高2米重2吨,这些神像面部丰满,体态匀称,彩绘金身,其中有两尊曾被毁于文化大革命 地点: 七曲山大庙· 梓潼县· 绵阳市 时间: 2007-07-22 14:55:53
从百尺楼下的文昌宫山门进得大庙,便是陡峻的石梯。参加2007'诗仙故里诗歌夏令营的部分队员在文昌正殿前的石梯上合影。第一排左起: 罗逢春「福建华侨大学,学生,大学组三等奖」、 方家鑫「中国矿业大学,学生,大学组二等奖」;第二排左起: 申红梅「 南充市的 西华师范大学,学生,大学组优秀奖」、 郭久麟「 重庆市的 西南大学,教授,诗评诗论组优秀奖」、 王博「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生,大学组一等奖」、 张型锋「山东聊城大学,学生,大学组一等奖」、 刘英蝶「 绵阳市南山中学,学生」、 于婉情「 绵阳市南山中学,学生」;第三排左起: 李资富「 绵阳游仙区太平中学,教师,教师组一等奖」、 陈云帆「 绵阳市南山中学,学生」 、 印祯骅「 绵阳市南山中学,学生」、 李映明「 四川大学工学图书馆,教师」 地点: 七曲山大庙· 梓潼县· 绵阳市 时间: 2007-07-22 12:43:59
百尺楼的背面有“ 魁星楼”匾, 我从文昌正殿里往外拍摄。魁星乃 文昌帝君的另一随从, 文昌帝君掌管禄籍,魁星主管文章兴衰。魁星主宰着读书人的前途命运,翘首金榜题名的学子,十分看重魁星手中之笔,真可谓是“ 自古文章无凭据,但愿魁星一点斗”。相传这里的魁星十分灵验,高考前后仍有许多学子祭祀魁星,崇奉魁星的习俗沿袭至今。进得魁星楼,只见靠墙处挂满了红色锦旗,仔细一看都是高考考上以后的感谢之词。遗憾! 我居然忘了拍摄锦旗 地点: 七曲山大庙· 梓潼县· 绵阳市 时间: 2007-07-22 13:36: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