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555|回复: 1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郑先生 发表于: 2004-8-6 09:38:50|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民国东大街史话

 [复制链接]
郑光路/文
作者申明

  本文系作者花费多年心血、经过大量采访、查阅、和整理方才完成,并非泛泛议论、虚构文章可比拟。本文除同意在〖巴蜀网〗站独家发表外,禁止任何媒体以任何形式转载、摘录、改编、引用!违者必究!!!

一:清代末年的东大街
  通过时间隧道回头去看清代末的成都古城,真是古色古香。
  1909年(宣统元年)秋,烟雨迷朦。一个形象干瘦的官员,青衣小帽,骑着一匹健驴,他叫周询贵州麻江人,多年在四川为官,此次再到成都。
  当年成都不大,府河上的东门大桥已是城外。周询下驴倚桥边石栏杆远眺,对仆人周三喜说:“这东门大桥乃百姓俗称,实名‘长春桥’,又叫‘濯锦桥’。光绪癸未年修补时挖有宋碑,其为宋代所创无疑!
  但见清流中,东门外大码头艄公摆渡、渔翁搬罾垂钓,河畔岸树青青。周询遥望远处跨金水河合江处的“大安桥”和雕栏画廊的安顺桥,捻须叹道:“美哉,芙蓉城!三喜,成都9万余户,30万人;‘穿城九里三’,过桥就是东大街,进了两江环抱之省城了!
  苔藓斑驳的城门上大书“迎晖门”。毛驴“哒哒哒”地进了东门城门洞(现骨科医院外位置),闹市顿入眼帘。东大街从城门洞向西走,有下东大街、中东大街、上中东大街、城守东大街、西中东大街、西东大街、盐市口,共七条街组成。
  周询对憨头憨脑的三喜说:“前年官府统计,全城四门及附郭大小共516条街道,都很狭窄。较繁华的南大街、北大街、总府街、文庙街等,只有二丈左右宽,其余多不及二丈。科甲巷狭得更可怜,仅数尺宽,两三个胖子并肩走也麻烦,呵呵!这条东大街可算名震巴蜀、富丽无比,东大街之宽也蜀中称雄,可并排走四乘八人大轿呢,但也不过宽约三丈罢了……
  东大街两旁人家屋檐都与阶齐,下雨时行人可以檐下避雨,晚上又可摆“夜市”。只见满街各字号的首饰铺、绸缎铺、皮货铺、土洋百货以及专卖京、苏、广货的商家栉比鳞次,黑漆金字大招牌像比赛般一家比一家辉煌夺目,行人熙熙攘攘……街边隔不多远便摆有三尺多高、盛满清水的长方形石缸,缸内水草飘曳、喂养的鲫鱼、鲤鱼悠然游荡,像在显示老城的慵懒古旧……三喜惊讶问:“老爷,怎么街上喂鱼哟?周询扑哧笑道:“傻小子,那是用来贮水灭火的,叫太平缸!从干隆四十九年起经过几次大火灾后,这条街就防患未然,你没看见还摆着麻搭、火钩等救火家具?那是丁葆桢丁制台命商铺制备的!” 为防火,街两边建筑处处有高耸的风火墙,造型典雅、多采多姿。
  路面全铺着红砂石板,城里人、乡下人,都把来逛东大街当成最时髦而快活之事,石板路上已很有些坑坑洼洼。
  下东大街处有座牌楼,横额写有:“既丽且崇”四字,是根据[汉代]左思《蜀都赋》“既丽且崇、实号成都”的文字(1924年杨森下令把东大街拓成马路时拆除此牌坊)。街北有“府城隍庙”(即现存的原“立体电影院”位置)。这个鬼怪争雄的城隍庙内,酒馆、汤元面店、百货店、算命卜卦、杂耍跑滩……都罗列庙内、人声鼎沸。
  主仆二人走到中东大街纱帽街口子,周询说:“此处明代为税课司茶局所在地,西面如今为陕西泾县会馆……”到城守东大街周询又慨叹:“此处明代为都司、提学道署所在地,到我大清为守护省城之‘城守游击署’,故有此街名!”(抗战时用其旧屋为四川省图书馆)。街南香风味饭店,腌卤最负盛名,店西荣盛豆花饭店也很著名……
  走到中东大街暑袜街南口,周询在毛驴上指两旁街楼说:“这里明代有长史司署,清设四川按察使署。街南有宝元通百货公司,又有万钰银楼,为省城银器业最早最大之商铺。又有中西大药房,创设于光绪27年(1901年),为本市西药业之最早的!盐市口南端,街口原为鱼市所在。盐市口,乃全城大盐市是也……十里长街,真乃芙蓉城之《清明上河图》啊!
  周询曾说:“仆髫龄随宦,久寄此邦,壮岁入官,复临故地。”耳闻目睹,他写有记述成都的《芙蓉话旧录》,虽着墨不多,也留下上述雪泥鸿影……

古意盎然的灯市和“城隍出驾
  东大街是成都最富庶的街道,几里长的东大街上两三层楼的铺面,又高、又大、又深,整齐干净;招牌全是黑漆金字,富丽堂皇。
  东大街的“夜市”也名震巴蜀。入夜,设地摊的人屋檐下吆喝,一直到打二更为止。据说从[北宋]时侯就有这“夜市”习俗,成都人呼之为“东大街”。
  过年时的东大街更名震蜀中。正月初八起,牌坊灯便竖立起来。初九名“上九”,正式“开灯”。东大街各家铺户的灯笼,有玻璃彩画,有绢底彩画,有画《三国》、《西厢》、《水浒》、《聊斋》、《红楼梦》……还有大型龙狮灯队、放焰火、燃花灯、响爆竹、踩莲船、玩高跷、打连宵、擂太平鼓、百技杂耍……
  万灯齐明、游人如织。从“上九夜”起,东大街每夜人流如潮,每年不免要闹些打架斗殴的事。乡下人脑壳上的燕毛大帽、生意人头上的京毡窝帽、读书人头上苏缎棉瓜皮帽……都有被小偷乱中抓去的。丢失怀表、烟壶、荷包、散碎银子的更数不胜数。当代中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乡土作家李劼人先生回忆:有年城守东大街臬台衙门照壁后,两个看灯火的少妇,被一伙流痞举了起来。虽都被卡子上的清兵总爷们一阵马棒救下,但两个女人的红绣花鞋、玉手钏、镀金簪子,都勒脱抢走,还着实被轻薄,连粉红布兜肚都露了出来!李劼人在《死水微澜》中写的大嫖客罗歪嘴就在这东大街上表演过“英雄救美”的吓人武打戏……
  东大街灯市年年相传,解放后演变为青羊宫灯会,全国闻名……
  东大街上“府城隍庙”香火鼎盛,庙内十余丈高的银杏树,叶如华盖,挂满红布,人称“神树”。开灯那天,银杏树上悬灯百盏,名为“百果灯”,消灾避难。出重金捐献百果灯者,都是东大街上商家富户。从庙内延到大街,真正是“火树银花”!
  城隍菩萨,主宰祸福。城隍菩萨“出驾”这天,更热闹万分,全城轰动。清代时三年才出驾一次,清代末[民初]改为一年出驾一次。1931年后,变成一年出驾三次:3月“清明节”祭祖先、7月半“中元节”祭孤魂野鬼、10月初一“牛王节”送寒衣,共3次。
  当时成都府辖华阳『今属成都市』、成都两县,有府城隍庙一座和华阳、成都县城隍庙。“出驾”这天,一府两县的城隍菩萨都要被抬上街“巡行”。外北万福桥侧的成都县城隍菩萨和坐落在昭忠祠街侧的华阳县城隍菩萨的行列,都要摆队来到盐市口,等侯坐落在东大街的成都府城隍菩萨一起出巡,这叫做“两县迎府驾”,然后吹吹打打绕城一周,各归本庙,以祈平安。
  据白景纯先生介绍,出驾的前一天,府城隍庙内要把道具摆出来,叫“摆摊子”。如喜神组(即扮成凶神恶煞的五猖、鸡脚神等,人们忌讳凶恶的字眼,改称“喜神”)把面具、刀叉、旗锣伞帐……陈列在戏台楼上,乐队吹打演奏,香烟燎绕。夜晚,扮“喜神队”的殿上肃立“为城隍菩萨站班”和“跪蜡”……要闹到半夜。
  次日出驾,要“清道”:木架上置铁锅,燃柏树枝,两人抬走最前面,沿街烟雾燎绕,消除秽气。“开道”:由两人并排,肩上竹竿悬红旗挂铜锣,边走边敲;扮成皂隶的人,挑着各种刑具边走边长声悠悠吼“喔……”这叫“开锣吼道”。“净道”:两人扮成皂隶模样,手执长鞭,噼、噼、噼地“净鞭”。
  “仪仗队”彩旗和红色幡伞迎风招展。“威仪牌”上有“肃静”、“回避”及神号等字样。根据东大街上各行各业所产的成品扎成的伞,如五谷伞、蔬菜伞、五色丝线伞,绫罗绸缎伞、瓷器伞、水果伞……千姿百态。一人扮成“开路神”,手执铜锤雄赳赳走在前面。
  “喜神队”穿插在“出驾”行列中行进:娃娃腰上插“巡风”小旗;赤发蓝脸、头生怪角的“开路神”;手执钢又的五个花脸“五猖神”;手执铁索、雨伞,口拖长舌的“鸡脚神”;头带白高帽,一手撑油纸雨伞、一手拿有“正在拿你”木牌,口吐长舌的“无常”(“吴二爷”)……还有用猪肺作脸壳、猪肝作长舌、耸肩跳走的“油腊神”和“判官”、“小鬼”……他们押着披枷带锁的犯人,有带耳箭的、有钢刀穿腹的……真是把地狱搬到闹市了!
  后面还有“挂灯队”:每人赤裸上身,头额和两膀各一盏、背部两盏、胸部两盏共7盏灯,清油烧灼皮肤……据说挂灯人是屠宰业的人在忏悔杀生,也有孝子以瓯为父母祈求平安的……
  这一天,万人空巷,热闹非凡!一府两县的神轿闹轰轰地行进在东大街至盐市口,轿子中抬的两县城隍菩萨,要参拜府城隍菩萨,闹闹哄哄好半天,然后分道“回驾”。
  以上宗教活动不能简单斥责为“迷信”,它其实蕴含着中国人惩恶劝善的“教化”和丰富的民俗、人文传统。

东大街浓缩成都百年交通历史
  当时交通落后,除闪悠悠的“滑竿”、轿子外,“公交”就是马车了,每日街头铃声当当。马车总站就设在城守东大街口,这里马粪骚臭冲天,行人掩鼻而过。1924年后,杨森军长不准马车在春熙路、盐市口等繁华区扬蹄,马车只能出东门大桥、牛市口直到东南重庆官路……车夫扬鞭驱驰一匹马,车上五六个座位,路边有人招手即停。(直到1960年后,牛王庙、洪济路口都还有骡马行,但此时多用来运货了。)
  民国初年有了黄包车。1913年留学日本的郭玉珊、韩子葵等人归国后,在包家巷成立省甲种工业学校,生产仿日本式黄包车等,又名东洋车,民间作坊也纷纷仿造……于是四川老交通玩意儿“轿子”和“鸡公车”(独轮推车)风光不再,黄包车逐渐成为主要交通工具。身穿黄布背心号衣的黄包车夫躬腰拉车的身影,长年出现在东大街上。车夫们交押金、托人情,好不容易才在车行老板租到车,每天累得汗流浃背。上个世纪30年代,成都“怪物”文人刘师亮在《师亮随刊》第12期中《哀黄包车夫歌》中写奔命于东大街的黄包车夫情景:
  “黄包车,快点走,先生今天会朋友!先到新化街(注:娼妓街)去玩耍,再到望江楼喝烧酒。转过来,顺到九眼桥,王府公馆推牌九。问问路,二十里,铜钱一串打发走。争多争少欲为何?你把先生看扁喽!先生不是普通人,立刻叫人将你抖!车夫争钱真无耻,给你几个嘴巴子。打得车夫不敢答,垂头丧气面如纸。不见军警干涉坐车人,只见车夫泪眼汪汪流不止……
  达官贵人则以拥有华丽私人“包车”为荣,那份自豪无异现今玩“奔驰汽车的“款爷”!东大街上,老爷、太太、小姐抱着大包大包才买的货物高坐包车上,叮当之声不绝于耳,车夫在前面呼哧呼哧奔驰,年轻跟班、丫环紧跟车后,构成闹市繁华图……抗日战争初期后出现了脚蹬三轮车。1950年解放后,黄包车才逐渐减少……
  1920年后,东大街上有了自行车,全是洋货英国“邓禄普”、“三枪”等牌子男式车。此时还未“妇女解放”,女式自行车是看不到的。“邓禄普”商标是白胡子老头,被人称为“老人头”。“三枪”商标是三支洋枪架在一起。没有手刹,刹车要脚板反起蹬,称为“回链刹”……自行车每辆需银元150元左右,相当于店员打工三年多的工钱,所以普通市民休想问津!于是旧自行车也俏,一些人只能去买以旧翻新的“洗澡车子”,成都“展言子”俗话叫“骑了又漆,漆了又骑”!
  坐落在青石桥口与西东大街拐角处的“马裕隆”商铺1907年开业,是省城最早、最大的百货商店(抗日战争时改设茶厅,解放后又改为东城区草药医院)。招牌上大书“各国通商货品”、“苏杭雅扇发行”!
  1926年,上海马裕隆”为成都店订购了一辆英国“哈雷”牌巡警用双缸、十二匹马力大型摩托车,从长江水运直抵成都。店主的大公子读中学,一番鼓捣居然装配好,又居然无师自通驰骋自如了!从此东大街上,摩托车轰隆轰隆、烟雾滚滚,连野狗也追随其后怪吠……其风流绝代状比现在“帅哥”还“”!青年后生艳羡无比、妙铃女郎秋波频送,站在东大街上齐呼:“啊哟,打屁车开来了!
  东大街上“华达”汽车公司创始人是何嘉谟,他1923年法国留学回来,耗资10余万元,1925年到上海购回7辆美制福特汽车,在成都成立第一家公共汽车公司,在全四川也是开山鼻祖。
  公共汽车由东城门洞到西城门洞,途经东大街、东西御街、祠堂街……此外还有西区、中区、环城等6条线路。每站收取车费铜元一百文,游环城收大洋五角。1926年元月正式营业,轰动全城,市民以乘汽车为时髦。
  但营业不到一月,有人大为不满:“洋房子走路,花轿打屁,有啥了不起!”公共汽车经过鼓楼街,鼓楼街市民拦车大吼:“鼓楼下有海眼,辗爆海眼全城就汪洋大海了!”华达公司只好停开此路。
  更麻烦的是北门有座贞节牌坊,有天汽车轰地撞在石柱上了!成都“五老七贤”曾奂如、徐子休、尹仲锡等人联名上告:“以外夷之物,辱我节烈妇女,岂可任其恣意狂行?汽车隆隆其声,巍巍其状……形如市虎!”省督办公署督办刘湘即下令禁止。华达公司有车无路,最后倒闭。
  不久,“马裕隆”又从上海运到一部四缸“小奥斯汀”小轿车,黄色车身,前后四座,店主两爷子大起胆子学开车,有次在东大街上冲烂一家店铺,挂伤了人,赔偿几十个大银元才完事。店主不敢再玩时髦,这辆“小奥斯汀”被刘文辉部下“花花太岁”旅长石肇武买去。1929-6月的一天,石身著大绸长衫,头戴软草帽,挂副墨镜,与两个花枝招展的女郎,从宽巷子石公馆出发,直奔东大街。一路上横冲直撞,在凤祥银楼前,把一个讨口子撞死。石肇武仍乱冲,又把一个挑担卖汤元的小贩碾死,吓得行人惊呼呐喊。
  城防司令部的巡查队将车拦住。石肇武大骂:“我是石肇武,你们瞎了狗眼?”巡查队士兵也毛了,把上了刺刀的枪对准石肇武……后来卖汤元的老婆八方喊冤,得了100元安埋费。讨口子由凤祥银楼老板俞凤岗捐钱,抬到五桂桥塔子山乱葬坟掩埋了事。这是成都早年最著名的“交通肇事罪”。1933年“刘湘”、“刘文辉”叔侄大战后,石肇武邛崃市被刘湘部捕杀,脑壳送到成都少城公园高悬示众,市民都骂“活该!
  此后东大街又可偶见黑色老式卧车轰轰而过,被市民称为“推屎爬汽车”(因形状像“屎克郎”虫子)。抗日战争中,随着美国飞行员的入川,吉普车也常见了。1950年后的成都公共汽车公司也设在东大街近盐市口处。
  交通要道、繁华街道找厕所难是“历史难题”。当年成都人展“言子”说:“东大街找茅房──没门!”因为没人愿在黄金口岸修茅房。但实际上,东大街茅房不少,因为这条街上茶馆多,最著名的是工商界人士廖文长的“华华茶厅”。它开在城守东大街,有茶座一千多,可称西南最大的茶馆!茶馆分前、后、中三厅,经常高朋满座,生意兴隆。当时茶馆设有擦脸毛巾,“华华茶厅”的毛巾更特殊:毛巾上专印有星期字样,从星期一直到星期日,每天一套……这里曾是洋纱贩子(俗称“纱虫子”)的市场,前面两个厅“纱虫”群集,非常活跃。这里又是成都最早用自来水的,所以茶客趋之若鹜。
  当年成都出川,东大街、牛市口一线是通衢大道。川军出川抗战也走此路。1940年,成都有关方面聘请雕塑家·刘开渠设计,与成都“万兴隆”号主人江万兴(铜匠),朱木均(工头)历经三年协作,建立《无名英雄铜像》。1944年7月7日铜像落成揭幕,建立于东门城门洞口。铜像高2公尺,连底座总高5公尺。基座铭刻有“川军阵亡将士纪念碑”全文,铜像造型是一国民革命军人,着短裤、绑腿、草鞋,手握步枪,身背大刀、斗笠、背包,俯身跨步,仰视前方作冲锋状,形态威武,长期为成都市民敬仰。它同1938年刘湘死后,其部属在盐市口中心为之建的刘湘铜像,成为东大街新象征。
  (刘湘铜象解放后拆毁,改建街心花坛,即现地下商场出口处。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无名英雄铜像》又以“国民党兵痞”、“面貌象蒋介石”的罪名捣毁,铜料砸碎散失,现塑万年场的铜像已非旧物。)
  东大街、汽车、交通……成为成都跨出盆地、走出四川的标志!

作者附言
  为了城市交通,东大街马上将被拆。但是否大刀阔斧一拆了之?值得深思熟虑。以前拆明朝修建的九眼桥,拆有千年历史的万里桥(老南门大桥),虽众多专家学者、海内外热爱成都的人士竭力反对,但仍拆之!拆后又另修不今不古的九眼桥、万里桥,众多市民莫名其妙!著名历史学家唐振常曾在上海《文汇报》撰文说:“锦江之上,可架桥之地甚多……论者或云:万里桥在蜀汉时亦当非如今状,拆之亦非毁坏古迹。诚然,自诸葛亮送费讳起步至今,历代对万里桥必有所修整与扩充(据说现存者为明建),但它还是万里桥,与今之彻底摧毁者迥异!论者或又云:不是按原样在他处另造一座万里桥了吗?此非保存文物乎?答曰:如此更糟,是把真古董毁掉,另造一假古董以冒充之,徒淆乱历史耳!
  成都这几十年被拆的太多。“少城”拆了,老皇城拆了、老城墙拆了……近年成都更是大拆大变。时代节奏,不变不行;百业兴旺,市民说好……这些勿庸赘言。但旧街道、旧建筑为历史佐证。经济腾飞之时,往往忽略传统文化,后患无穷!
  成都通惠门城楼上曾有周孝怀先生手书:“既丽且崇,名曰成都。文明建设,今有古无。”他在清代末实行“新政”时所写,前句言古建筑之壮观,后句则说实行“新政”建设时更要保留传统文明!
  美藉华人徐昭汉先生是美国《神州时报》、《华联报》亚特兰大主任,正约请作者写本有关“西部大开发”的书。他说:“国外投资者最喜爱去的地方,是充满时代勃勃生气又有吸引人的古老传统文化的西部地区!
  东大街要拆了,这条街上城隍庙、锦华馆等一大批古风犹存的旧民居、建筑,是否也象以前拆九眼桥等,简单一拆了之!作者人微言轻,但作为一个普通市民和巴蜀文化研究者,窃有疑焉……
  四川既是文化大省,也是旅游大省,应高度重视文物资源的保护。而文物资源中有代表性的古典民居多数处于亟待枪救保护的状态,若不采取有力措施,这种“一次性资源”很快会被破坏殆尽。在保护古典民居方面四川省已远远落后于其它省市……令人欣慰的是:4月4日,省人大代表周同甫等10人向省人大五次大会递交议案,建议从立法角度对古民居迁移、改建、拆毁等加以规范,以抢救四川省有代表性的古典民居硅筑……但愿代表们的建议能被重视!
郑光路
地点:悦来茶馆·锦江区·成都
时间2004-07-18 15:57:32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郑先生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郑先生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郑先生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郑先生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郑先生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郑先生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推荐]蝴颜乱羽 马尔康的一百位喇嘛
2# 四姑娘山
 宦嘉煜 发表于: 2004-8-6 11:21:4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希望有机会来看看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9 19:53, Processed in 0.280801 second(s), 12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